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铜陵三中——2015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专题报道——“诗意人生”莫砺锋教授专访

2020-11-06 08:25:01
相关推荐

2015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专题报道——“诗意人生”莫砺锋教授专访 字体 编辑日期:2015 11 30编辑:乔红胜阅读次数:次 问:莫老师您好!首先要欢迎您来到马鞍山做客,我们马鞍山素来有“诗城”之称,我们这里有李白的衣冠冢,并且经常举办李白诗歌节,那么您认为诗歌对于一个城市灵魂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呢? 莫:既然来到了马鞍山,我就说说我的感想吧。苏东坡有一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大诗人李白选择马鞍山为他的终老之地,马鞍山也因此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本来也就是长江下游风景优美且经济发达的一个地方,所以我比较喜欢这里的活动。也许因为我是研究诗词的,因此带有个人偏见,我认为各种文化形态中,诗歌的品味是相当高的。其他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可能也很好,但文化品味就达不到这么高。所以说如果一个城市以诗歌作为名片,以诗人作为名片,特别强调诗歌的传统,那么它文化的品位就和别的城市不一样了。马鞍山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李白终老与此,李白墓也在当涂,这是上苍给的条件。 问:我知道您对唐宋诗词颇有研究。众所周知,古代的文学形式有很多,但是为什么您偏偏喜欢唐诗呢? 莫: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到清代的鸦片战争结束,一共有三千多年的时间。我们南大中文系的老师各个时段都有分工。我是因为到南大读研究生以后,我的老师就是研究唐诗宋词这个方面,从客观上就是这样。从主观上讲,我比较喜欢唐诗宋词。当时我在安徽省的泗县,和一帮知青一起在农村,因为没有太多的书可以读,借不到,要读书没书读,所以我的读书方式就很奇特,见到一本书,就要读好久,因为不知道下一本书什么时候来。我在农村的经历,造就了我现在的读书方式就是拿到一本书翻来覆去的看,所以到最后我就背了好多作品。可能是我当时积累的比较多一点吧,所以后来1977年年底我在安徽参加高考,那是文革以后第一届高考,就考到了安大的外语系,读了一年以后就考上了南大的研究生,专门研究古代文学。因为先前在农村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于是就选择了这个方向。但是应该说,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唐宋诗词这些作品对我的感染力最强,我读了以后觉得特别亲切,就像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特别产生共鸣,所以就很喜欢这个方向。 问:现在我们对诗的要求格式虽然降低了,但题材的宽度和深度却遇到了瓶颈。如今新诗的作者并没有哪一个很突出或者说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立足于现代诗,您觉得唐诗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呢? 莫:现在写诗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还是写诗词的,社会上写诗词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占主流的就是另一类写白话诗写新诗的了。一般他们不太愿意承认他们是和唐诗宋词之间有继承关系的,他们甚至更愿意说他们的诗和外国诗例如欧美诗有继承关系。那么这样一来就和我们的传统产生了断裂。中文是用汉字在写,而我们的语言,包括一些词汇,修辞手段,都是和诗词发生密切关系的。如果新诗的作者们完全不用这些的话,就会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体现出来就是语言比较苍白,不是那么的美。所以新诗之所以缺乏读者第一点就是语言不够美。然后第二点,可能就是因为现在有的新诗人不太写我们百姓心中的喜怒哀乐,而是喜欢写个性化的或是小团体的情诗,虽然写的也是真情实感,但和普通人关系不大。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新诗缺乏读者,这也是新诗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而唐诗宋词却广为流传。从出版社刷的次数就能看出来。一般新诗的书印1000次就卖不出去了,但唐诗三百首每年都在印,印刷次数根本无法统计。大家比较接受古代的诗,因为它们是写普通人的,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都有关系。我觉得将来新诗要想能够和唐诗宋词一样成为文坛上非常主流的、受大家欢迎的文学形式的话,还是要回归传统,而他们现在偏离传统太远了。 问:您最爱的诗是哪首?喜欢什么风格的诗? 莫:这个没有确切的范围,如果真要计算,我会说是五百首,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分不出喜欢的高低。我不从风格角度读诗,我主要重视在诗中受到的感动。读杜甫的诗常使人热泪盈眶,清朝有人说过,读杜诗,若不是肝肠寸断、涕泪横流,便没有读进去。 问:您平时读诗有什么独特的规律和习惯吗? 莫:我读诗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实际上,读诗是一种最易操作的读书形式,因为它篇幅较短,不是长篇大论,而且篇篇独立。一旦空闲下来,哪怕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都可以读诗。诗的前后没有逻辑关系,所以就可以随时读、随便读。我写过一本《莫砺锋诗话》,是关于我读书心得的一本书。我曾在书上写道:“读诗读多了以后,最好能背上几百首。”这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出差的时候,哪怕火车上十分喧闹、灯光昏暗,也无书可读,但是我背在肚子里了,这时候再加以回味,就是在读书。我当知青时,生产队没有通电,晚上黑灯瞎火。煤油灯里的煤油也买不到。晚上漫漫长夜,长达12小时以上,无眠之时又没有灯光,该怎么办呢?于是我就白天背一些作品,晚上睡在床上想那些作品,等于我晚上也在读书,因为书就在我心里。所以背诗就是最好的方式,你走到哪里,都像随身带了一本书。 问:您目前致力于古典诗歌的普及工作,那么您认为目前普及古诗的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莫:可能还是我们这些人讲得不够好吧。我常常觉得,如果我能讲解的再好一些、再有趣一些,可能有更多的人会受我们的感染,因而喜欢上古诗。当然,还有一点也因为我们目前社会上读书的风气还不够浓厚,特别是成年人。很多人空闲时间都用来打麻将等娱乐消遣,读不进书。而读诗则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阅读。一般人读书应先读简单易懂的畅销小说等,再循序渐进,渐渐达到能读诗的层次。如果连一般的书都不看,又怎么能要求这些人读诗、品诗呢?当然,我还是希望能够号召大家来读书,读书很有意思。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普及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发达,所以读书风气还不浓厚,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把眼光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时,全民读书的氛围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问:您觉得诗歌对您个人性格的养成有什么样的影响? 莫: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好的影响吧。诗歌能使我更好地理解人生。当年我在农村十年知青,到了第五年、第六年,很多人都开始不守规矩了,但是我没有参与过。因为我读杜甫、读其他唐诗,就觉得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好好做人,修养品格。我的生活也比较淡泊。我既不用手机,也不买汽车。我认为那些东西没有必要,生活还是平淡一些比较好。物质上的享受对我来说没有意义,读书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享受。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对我的影响。 问:我们中学生很多人不爱读古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不懂,更多的是为了应付高考,很被动。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答:最重要的还是语文老师的引导。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并不一定教给学生好的写作和阅读技巧,最主要的是引导他们的兴趣。通过语文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兴趣,甚至课后自己寻找有关书目阅读,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成功的。而针对“读不懂”的问题,是没有太大困难的。因为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易懂的作品,有的甚至接近于白话。一开始,如果读杜甫的《北征》或者韩愈的一些诗,可能觉得很困难。所以要先挑比较平易的来读,先读易懂的再慢慢深入,因为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会败坏你的阅读兴趣。另外,凡是代表作,都有好的注本。它们的注解一般都写得清清楚楚,对于理解的帮助很大。关键还是兴趣问题,只要有足够的兴趣你一定会去克服阅读中的障碍。 问:您认为我们中学生平时写作文需要引用许多优美的诗句吗? 莫:适当的引用一些古人的词句是可以的,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切忌太多。太多了以后就不像是你自己写的文章,全是别人的话,这样的话,除了炫耀意外就没有了其他意义。只能少量的用。我们写作文要写自己的话,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最好是“化用”而不是“引用”,只是借鉴手法,但不能照抄。古人说“水中著盐”,盐在水中化开,喝了有咸味,但是看不见形状。如果你能看到一粒粒盐,这是生硬的、不够自然的,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主张多用。 问:您可以向我们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吗? 莫:第一就是读选本。比如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唐诗选》,还有马茂元先生编选的《唐诗选》,这两本比较全面地体现现代人的眼光。但最好还是读《唐诗三百首》,因为它非常通俗易懂、家喻户晓。关于宋词的选本,比较好的有《宋词选》,是胡云翼先生编选的,大约印了一百多万次,注解非常浅显易懂。如果你还有兴趣,可以专门挑诗人的选本,比如《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诗选》,慢慢地扩大阅读范围。 问:您可不可以给我们简单地讲讲诗意与人生的联系? 莫:我去年写过一本书就叫做《诗意人生》,前几年我参加了教育部网络课程的讲课,当时我的课堂主题是《诗意人生五典型》,我重点介绍了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五个人。去年在写《诗意人生》的时候,我觉得白居易的意义稍弱了一些,于是补充了屈原、辛弃疾。所以《诗意人生》中重点介绍了六个人。我觉得古代一流的诗人,最大的贡献不在于提供了优美的文学作品,而在于通过诗歌作品,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因为中国的故事以抒情诗为主,写的都是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他们六个人的生命就是六首诗,所以作品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形式和语言,而在与作品所表现的人生观和价值态度。他们六个人各有特点,是六种典型,比较有代表性。比如杜甫和苏东坡。杜甫特别强调群体利益,注重关心别人、关心社会。把儒家的仁爱思想落实到作品中去,是他的作品的灵魂。读了杜甫的诗后,你就会提升自己,学会去关心他人,所以杜甫是榜样。苏东坡主要展现了个人的人生观,他一生非常坎坷,被流放三次,一般人如果遇到这种挫折就自暴自弃了,但苏东坡非常顽强、旷达。表面乐观内心坚韧,从逆境中渡过,他把人生最失意的时候变成了有成就的阶段,在海南岛、黄州的作品特别有价值,给我们内心的鼓舞。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遗憾就是高考的取消,如果我十九岁到二十九岁一直在大学里学习,可能会学得更好。你们不会碰到这样的困难,但会遇到其他的挫折,这些都是难免的,关键是你会怎样面对,态度最重要。苏东坡在风雨人生中是怎么走过的,往往给我们最大的启发。这些诗人都是当时社会上的精英,他们的胸怀、能力、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我们。所以诗歌的教育是人格的养成,读书便是读“人”。 分享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亲情的作文开头结尾 成长作文500字六年级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节日 未来的世界作文600字 成长路上无捷径作文 关于中秋的作文600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触动心灵的瞬间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350字 原来我可以作文 做一个小实验的作文 包饺子作文250字 我的姥姥300字作文 月亮作文500字初一 冬雪作文300字 难忘的一天500字作文 与挫折同行作文 关于创新的作文800字 关于母亲的作文600字 网络是把双刃剑作文 写活动的作文5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400 开学计划作文500字 机器人打屁股作文 追梦路上作文800字 我最爱的食物英语作文 感谢母亲作文600字 什么让我更出彩作文 包饺子作文150字 我成功了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