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咏流传”火了:传统文化魅力无穷 今人爱上只差机缘V2.0

2020-11-06 09:05:01
相关推荐

1 1 / 3 3时文选粹“经典咏流传”火了:传统文化魅力无穷,今人爱上只差机缘编者按: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自信之源, , 最令你感动或沉迷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什么?你也曾欣赏过以现代传播方式演绎的古典文化吗?本期选文从一档文化节目切入,更多解读请关注“ 新课标作文 ” 微信公众号 。 从诗词吟唱谈起 , 评价了将国学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感染力 。 文章语言生动优美 , 叙议结合 , 感情充沛 , 散发着民族文化的清香 , 喷薄着 “ 怒放的能量 ” 。如果沉迷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们,在哪个晚上也能稳住心神听诵李白,曾辗转于屈原李白李清照唇齿之间的文化清香,或也会慢慢卷土重来呢!春节期间,一档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燃”遍朋友圈。一提诗词吟唱,我们容易想起白须长袍的宿儒,用抑扬顿挫的古调吟咏古诗,雅则雅矣,却让习惯快餐文化的今人敬而远之。而这档《经典咏流传》,不但把古诗词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这一大型文化节目,古诗词联翩而来,喷珠溅玉;学者、明星、主持人绝活迭出,回清倒影,让观者听者心魂俱醉。难怪开播次日就拿下豆瓣 9.4 的高分。弹幕上,年轻人纷纷点赞,“听了想哭”“这气势,能把李白唱活过来”……李白的《将进酒》,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不羁,被歌者“凤凰传奇”悉心演绎,更让乐曲原创者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带着我们一起,跨越1200 年,燃烧在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与尔同销万古愁”。而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并不知名,却一夜爆红,相关视频全网播放突破 4000 万。“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被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平凡的、哪怕被太阳照拂不到的微弱生命,也有怒放的能量,给了观者最深的感动。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 ①假设关系的复句,比喻和化用,浸透了欣喜和期望。也为文章定下了诗情画意的基调。③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述节目盛况,正面与侧面相结合,重点突出“厚重的文化情感”与“磅礴的现代风范”的结合。④举实例,夹叙夹议。②概述事件,独立成段。⑤给观者最深的感动的节目,《苔》的吟唱者,更是用现实人生诠释诗歌内容和生生不息的精神。2 2 / 3 3这让我们恍然:现代传播并非国学天敌,反而能让古典文化插上更有力的翅膀,让更多人分享。《三字经》《木兰诗》《鹊桥仙》《枉凝眉》《梁祝》《明日歌》……连续几个晚上,这些已成中国文化符号的经典之作,被虔敬用心地重新演绎。从此,我们与中国节,我们与至亲,我们随身相携的重重叠叠情感包袱里,会更多珍藏并分享着这些被李白、秦观、曹雪芹们口角噙香涵泳过,古人今人一起吟诵过的中国气派、中国瑰宝。其实,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我国的诗、歌、音乐,从来都缠绵相依。《诗经》的雅乐,《楚辞》的民歌元素,汉乐府丰富的音乐性,唐诗的平仄节奏,宋词、元曲的丝丝入乐,都曾令人叹为观止。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当网络罩住全球,当 AI 炫目登场,人们曾经忧虑国学传承之难,仿佛一触即溃。而今,在众多文化人、媒体人、文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有《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精品节目的纷纷加持,哀叹或可稍缓,先人远香,而今仍酣。国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的价值观”“文化基因”以及“独特标识”。忘记了唐诗宋词,孔子屈原,昆曲京剧,湮没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些“无用”的东西,中国人除了黄皮肤、黑头发,在多元的世界里,我们靠什么让五千年屹立不倒的华夏文明继续瓜瓞绵绵?我们的孩子将从哪里得到民族自信与民族魂的滋养、欣赏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曼妙?《经典咏流传》再一次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无穷魅力,今人只差一个爱上的机缘。如果沉迷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们,在哪个晚上也能稳住心神听诵李白,曾更多解读请关注“新课标作文”微信公众号。辗转于屈原李白李清照唇齿之间的文化清香,或也会慢慢卷土重来呢!作者:李泓冰来源:人民日报⑥点睛之笔,承上启下。⑦“中国文化符号”“虔敬用心的演绎”,古人今人仿佛在一起吟诵。文意更进一层。⑧评价中,“酣然”“亲近”用词有“温度”。⑨结合社会现实,乐观地前瞻,用语依然典雅而温暖。⑩从反面论述,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传承的责任感呼之欲出。?? ??呼应开头,又是感叹号,是期待,也是呼唤。3 3 / 3 3时代警语诗经 “ 三百五篇 , 孔子皆弦歌之 ”。 。 我国的诗 、 歌 、 音乐 , 从来都缠绵相依 。 《 诗经 》的雅乐,名师交流可加群 110857945 。《楚辞》的民歌元素,汉乐府丰富的音乐性,唐诗的平仄节奏 , 宋词 、 元曲的丝丝入乐 , 都曾令人叹为观止 。 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 , 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编者:白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多年高考把关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轨迹作文 捉龙虾的作文 阅读800字作文 小燕子的作文 菊花小学生作文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抒情 朱家角游记作文 你温暖了我作文600字 春游二年级作文200字 100米作文 一次惨痛的教训作文 弘扬爱国精神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800字 第一次的作文开头 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 爬山作文600字 三年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平等作文600字 平行作文 三年级作文上学的路上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 做书签的作文 总分总写景作文 描写竹林的作文 初中同学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书 除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