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生命中的诗意作文素材

2020-11-06 09:10:01
相关推荐

摘要:生命意识的渗透是通过课堂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最后学会包容、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作为语文的基本要素——语言是生命意识的产物,生命意识正是语言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让生命回归语文教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我与地坛》 阅读资源情感交流 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我”逐渐融合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黯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其间百态各异,而人性闪光或灿烂或黑暗,生命意识,乃是每个个体的生命或欢笑或悲歌,或感知或思索,或善良或真挚的沉载浮沉的表现,可这些,却在某些学生身上过早地失去。 近半个世纪以来,语文的生命被扭曲,学生的激情被粉碎,而曾几何时,支撑中国人弘扬儒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道家绵延不息的生命力量,佛家清澈了悟的生命本质,正是中国人自豪的语文,可是这样一些文化气息拂面,文化力量诱人,文化使命不可推卸的文字却被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语文:语文课热衷的是主题思想的挖掘、微言大义的阐释、技巧的探究,对于人最宝贵的生命这一话题,却弃之不顾。 新课程要求我们摒弃以本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唤醒他们的主体心灵。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把书面语言激活,把脑子里的语词激活,把文字材料看成一个个生命体,把头脑中的语言组成一个个动态的生命体,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作为教学主体的人。 为此,叶澜教授发出了强烈的呼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她指出,不仅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的发挥,而且要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学生就能在课堂当中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Walters J. D. 在《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一书中认为教育不只要训练学生能够谋职或者或得知识,而是教导人们学习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生命意识的渗透是通过课堂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最后学会包容、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营造出一个至高无上、天人合一生命。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一种生命体验、情感唤起、理性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极强的生命活动的参与,是难以想象的。因而,激活文本语言,视语言为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体验生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世间的一切都是抛物线,在生命的区间内有最光辉的时刻也会有跌到最低点的时刻,生命美育要为学生建立起第二个精神支柱:成功时,要用温和的眼光来看自己,即使生命已跌到最低点,也要坦然接受,忍受自己的命运,爱自己的命运。生命中难免有许多残缺的问题存在。激活语文文本资源,鼓励学生从残缺中去寻找、珍惜生命的可爱,勇敢面对生命中不如意。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蕴涵着对生命意义的哲理性阐释,可以让我们从真正意义上去领悟生命的真谛。苦难是生命的法则。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 史铁生笔下所关注的苦难,不是甘愿牺牲的圣人,也不是历经磨难而成功的伟人,而是普通人,芸芸众生的苦难。 对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样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挣扎中的呐喊,而是挣扎中的微笑与坦然,是和尚打坐时的大彻大悟,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史铁生用残伤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他所依附的坚实的地坛,就是对生活执着的眷恋与追求。 我常想,语文学科具有丰厚的人文魅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不断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因素,以此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别林斯基说过,人在精神的幼年时期灵魂往往是十分美好的。中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中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经历单一且单纯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为此,应该也必须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发育精神以至终身受益。所以,教学当中体悟文章语句所浸润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洞悉作者的心灵底蕴,披文入情,与文本内容进行自然率真的砥砺对语,学生获得的是青春精神的沉凝和人生意义的感悟。 这里是我教授《我与地坛》时向学生提出有关于史铁生的“路”的疑问时的课堂实录: “找到了,这条路就是从事文学创作道路。”问题刚一出示,几个同学就抢着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赶紧提出自己的疑问:“真是这样么?可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时写道‘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呢?” 我提示同学们默读最后的段落,仔细领悟这些语句所隐含的深刻意蕴“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几分钟后,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生1: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史铁生仍要年年月月地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可见,这样的路就不是一条具体的路,而是一种人生的信仰。 生2:作者提出“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之后,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写了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就婉曲地道出了这样一条路的精神内涵。 生3:“那条路”其实就是一片珍爱生命的精神领域。仍然探索的是一个残疾人,甚至是所有健全的人“怎样活的问题”。 生4:“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这就是母亲苦难而又伟大的人格特征的精神内涵。将这句话打乱重组,则极为精当地回答了作者第一章节里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那就是——以坚忍的意志,穿透艰难的命运,向所有活着的人们奉献你毫不张扬的爱…… 不能小瞧了我们的学生!只要能引导他们用心去品味作品、阅读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而这惊人的创造力本质上是来自于心与心之间的阅读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真正的阅读,就是心灵之间的对话。如此才是有“人”参与的生命教育,才是有“人”的生命教育,才是生命教育。 “世态万端无,万事必须达观”,面对现实生活,面对前途命运,作家镇定自若,从容坦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他并没有陷入"随缘俗位"的俗流之中 安于现实,而是超越苦海,摆渡自己,带着母亲的殷切期待和对未来的希冀,困知勉行,激流勇进。在此,我们从作家的身上发现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平和心态,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和能屈能伸处世自如的处事风格。 也许,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窘境相搏斗的一生,其间往往充满着难言的苦痛与悲哀。也许,我们无法避免其中悲剧的发生,然而我们能够阻止悲剧的蔓延和腐蚀。 “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生命不仅需要知识,需要健全,需要,生命更需要灿烂,要让生命的灵光熠熠生辉,我们的教育就应当致力于搭建灿烂生命的舞台,老师是搭建这舞台的建筑师。而仔细想来,作为语文的基本要素——语言也是生命意识的产物,生命意识正是语言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让生命回归语文教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生命与教育》冯建军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选修教材 3、《生命的本质与实施 》 张振成 4、《在语文中激活学生生命意识》陈丽敏 5、《让语文教学扬起生命的风帆》宋汉仁 6、《语文课堂如何更好地渗透生命意识》戴红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野炊作文800字 一人一事作文 以劝学为话题的作文 余映潮作文五步构思法 交友作文800字议论文 一朵花作文400字 我喜欢跳舞作文 真诚的微笑作文 假如我死了作文 作文感谢有你600字 七年级作文600字 关于舍得的作文题目 快乐的一天二年级作文 我战胜了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兔子的作文三年级 一路有你600字作文 阳光好温暖作文 伟大的祖国作文 生命为主题的作文 人物作文 作文压题 未来的太空作文 与失败拥抱作文 发生在的新鲜事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500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200 游孙子文化园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150字 期末作文 关键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