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教学研究:高考作文的生活化教学和备考策略

2020-11-07 16:10:01
相关推荐

当前的高考作文备考就是一个死招——高仿真写作训练。这一招不仅把高三作文备考搞得死气沉沉、无奈无聊、效益极低,就是高一高二年级也是一通高仿真写作训练,就是高考考什么类型的作文,高考怎么做考试要求,一线教师就压着、逼着学生整天死写死练死考,从高一年段一直这样死写死练死考到高三年段。这种高度仿真化、极端应试化的作文教学,不顾学生的思想素养、人文积淀以及写作能力的实际,把不会“滑冰”的学生直截拔高到“花样滑冰”的程度,在那里只凭教师一厢情愿、应付差事似的死练死考,低效甚至无效循环,只把学生考练得又烦又厌又恨又怕,但为了高考作文必须得点儿分数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死挨硬靠,无趣且无聊地胡乱应付着,几乎清一色地为取得高分而编假话、说空话、用套话。这样的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又造成生活化写作基础训练严重缺位甚至就成了盲区。这样的高中写作教学和备考训练状况已经彻底扭曲甚至异化了真正的写作教学和备考训练,已经走进了毫无希望的死胡同,要想扭转这种局面,使高中写作教学步入返本归真、健康发展之路,我认为,走生活化教学和备考之路当是一条理想的出路。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该怎样考

美国教育家怀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告诉我们,“生活无处不语文”。因此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试题是否该源自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这样来考:

1.考课本学习

课本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语文生活,作文试题首先就要考课本学习。但是“当前就是高一高二年级的不少老师也都不大正心教课文了,仅仅是照着练习册在那里教考练评(董旭午语)”,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丢开课本何谈生活化?说到底,什么方案、大纲、说明,到最后就是要落实到课本、教材上。温儒敏教授讲:如果我们的课程和高考是脱节的,那肯定要失败。所以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题目应考学生的课本学习,引领师生回归课本。

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命制作文试题。

从“专题”中出题。例: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可出题目《回声》。

从“板块”中出题。例: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可出题目《一花一世界》。

从“课文”中出题。例: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板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出题目《假如我的生命只有一分钟》。

从“写作实践”中出题。例:必修二第二专题“写作实践”第3题(找一幅令你不能忘怀的图片,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可出题目《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考学生读书

温儒敏教授讲:现在的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看来,“让读书的学生在高考中受益”将会成为未来高考的导向。读书必将成为学生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高考试题,就要考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以江苏高考为例谈谈如何出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题。2014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篇目为:《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家》、《边城》、《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飞鸟集》、《茶馆》、《哈姆雷特》,可以从这些名著中出作文题。

可以出“微作文”。比如:《三国演义》中英雄们大多“很冷血”、“很暴力”,“暴力英雄”似乎很受欢迎。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所谓“暴力英雄”。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题目从小说内容选取命题切入点,是在考学生的读书情况。同时,题目又落到学生的生活中,将读书与学生生活联系到一起,较好地体现了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题目的特点。

还可以出大作文。比如:从几个文学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走进ⅹⅹⅹ的世界”的文章。

题目从学生的视角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学生生活与小说内容联系到一起,也较好地体现了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题目的特点。

3.考生活体验

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道人心,关注励志成长,是高考作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体验”的关键词凡二十处之多,而新课程提出的社区学分、研究性学习学分无不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印记。学生在这样的经历与体验中真正融入了社会生活,高考作文题目应该从这里来。比如下面的作文题:

我们现代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而古人既有“名”,也有“字”。请查阅有关古人“名”与“字”的文章,利用工具书,给自己起一个“字”,把选择的过程和感悟记录下来,题目《我的“名”与“字”》。

题目重在考查学生语文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学生有思考、有选择、有感悟,写作自然不会“假大空废”。体验式作文题是连接写作与生活的光明大道,应该成为生活化背景下的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如果说生活化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如上述那样考的话,那么——

二、生活化背景下的作文该怎样教

1.从课本教材中学习写作方法

我们常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再追问一句:教材是谁的例子?教材应该是作文写作方法的例子,是听说读写思的例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听说读写思中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而不是放弃教材去死练。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住宅周围真的就只生长“黄芦苦竹”吗?就没有其他可心的植物吗?诗人每天就只能听到“杜鹃啼”和“猿哀鸣”吗?就没有“黄鹂”和“鹦哥”之类的鸟吗?

生:肯定不全是这样的。

师:那诗人为什么不如实地写呢?

……

师:诗人白居易仅因上书陈事语气重了就遭贬官,心情十分压抑郁闷、糟糕透顶,又谪居卧病,喝酒也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喝闷酒(世态炎凉所致)。在这样的心情下,哪里还有心情观花赏月,只能是在那黄芦苦竹之中,在呕哑嘲哳的土野音乐声中,任凭那声声杜鹃和猿啼来刺激、麻木自己的心灵了。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样的景物来烘托自己的压抑、郁闷、痛苦和无限感慨!……同学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借鉴,这叫作选取典型化景物来写景抒情。

以上是董旭午老师的《琵琶行》课堂教学节录。董老师把课文当做“例子”,从作者的生活情境入手,教学生学习“选取典型化景物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这是值得称道的。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课文内容”,在教“思想感情”,而不教“写作方法”。其实课文中能教写作方法的地方很多,要像董先生那样把课文当做“例子”,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在课本教材中的运用,模仿、迁移到作文写作中。

2.从生活积淀中体悟写作技法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语言、歌曲、标语、海报等等都充满了妙不可言的写作技法。各种修辞、写法等要留心生活去体验、思考和感悟,从生活的根本透学深悟。比如:革命歌曲《怀念战友》: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当我离开它的时候

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达尔闲挂在墙上

可以这样引导:“哈密瓜”、“都达尔”这些意象可不可以换成其它意象?把“我离开家乡”,比喻成“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有什么妙处?这种遣词造句、修辞运用与生活情境相谐和的技法如何迁移到作文中?

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歌词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情境选择写作意象,选用修辞方法,这是一种生活化的活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淀语文生活,体悟写作技法,提升作文水平。

3.从文学经典中积淀思想精华

三国时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强调文章的功用——“文以载道”。自古以来,凡文学经典无不以灿烂的思想影响世界。思想从哪里来?不仅从实践中来,还从阅读中来。

长期以来,虽然也有一些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却疏于引导学生积累思想。文学经典中存在大量思想精华的语句,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积累思想的第一层面是搜集、识记思想珠玉,第二层面是在生活中理解、创新思想,第三层面是在作文中呈现思想。也许,在起始阶段这些“思想”还“不服水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逐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工作:比如,开展“名言名句进作文”训练,把名言名句添加到作文中;比如搜集、抄录文学经典中的思想深邃的句段,迁移运用到作文中。

4.从生活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常常没有素材,于是作文素材书大行其道,素材进作文成了应时之景。试问,这些非学生生活经历的、未经消化的素材,怎么能够出感人心、有思想的文章呢?

还是应该从学生生活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如,每周给每个同学发一张小纸片,随时记录生活中的事件与感悟,贴到教室墙上。张三需要李四的素材由李四负责把当时发生的事件讲出来。这样强制性地督促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表现生活,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活浪花,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因有生活而富有生机。

再如,按照学号顺序每天由一个同学负责买一份报纸,由这个同学和他所在的学习小组一起摘录接近学生实际的事件,张贴到教室墙上,写作时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扩写。这样写出的文章保持了文章的生活化,同时因为事件具有社会价值而具有深刻性。但长期以来,缩写、扩写、仿写、补写,这种种写作的好方法都因应试作文而消失。其实这些方法基于生活素材,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并使表达习练成为学生最喜欢、最愿意做,也最想做好的一件事。长期坚持这种语境化表达习练,一定能够写出生活味十足的真文、情文、美文。

5.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突破

日前,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中的比重。其实,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生命形态,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风景。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视若无睹。引导学生走进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考作文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新突破。节日文化、地名文化、风俗文化、民间传说、民歌民谣、饮食文化、对联文化……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作文的宝库。让学生在阅读、搜集、整理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拓展写作视野,丰富写作素材,学写文化作文,是高考作文的新突破。

生活化写作教学倡导作文题真正与语文、生活和考生的生命与心灵深度对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辨生活,改变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强调要课内外相互融通、互哺共生地坚持表达历练,并教学生把这种历练当日子过,形成自觉和习惯。这样的作文教学势必会自大可能地激发起学生的真我写作欲望和努力写好的兴趣,同时还势必会使学生的思想和人文素养以及写作能力不断获得提升。有了这样的思想、素养和能力基础,我们还愁学生写不好高考做文吗?请不要再那样高仿真、简单化、流水线式应付高中写作教学和备考训练了,这种急功近利,死压、死逼着学生又烦又厌又怕又恨、乏味低效的死写死练,无异于在自宫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请让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回家吧,本真本分、活泼有趣、踏实有效地做好自己。这样正道而行,定会既能够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写好作文,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素养和能力,又可以切实促进学生高效备考,在高考考场获得理想成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心中的孙悟空作文 以借鉴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自卑的作文 高三800字作文 凤凰山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小熊作文 英语作文翻译器 美好的未来作文 微作文200字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文 2050年的我作文想象文 下暴雨作文 20年后家乡的变化作文 那一段什么的时光作文600字 家乡风光作文600字 写秋天风景的作文 我为老师点赞作文 小学作文论文 选择是一种责任作文 买椟还珠作文 作文开头高考 我是个好孩子作文200字 英语节的作文 写季节的作文300字 描写亲情的作文400字 作文100分 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作文 北方的秋天作文 诚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