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偷菜游戏的读音

2020-11-12 18:35:01
相关推荐

基本解释

“偷菜游戏”是一款风靡网络的休闲交友游戏,是白领喜爱的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社交游戏Social Game。用户在里面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有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可能会发生干旱、病虫害、长杂草等情况,需要农场主的细心照顾。果实成熟之后,可以被收获进仓库,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被朋友偷摘,后期用户可以根据市场波动来选择合适时机卖出仓库中的果实来获得金币。金币除了购买种子,还可以购买化肥等道具和农场的装饰品,以及用于农场的土地扩建。 目前,在SNS游戏交友网等都有该款软件,软件由Five Minutes公司开发。

偷菜游戏 简介

偷菜游戏是用户在里面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有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可能会发生干旱、病虫害、长杂草等情况,需要农场主的细心照顾。

果实成熟之后,可以被收获进仓库,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被朋友偷摘,后期用户可以根据市场波动来选择合适时机卖出仓库中的果实来获得金币。金币除了购买种子,还可以购买化肥等道具和农场的装饰品,以及用于农场的土地扩建。

偷菜游戏 特点

偷菜游戏具有明显的游戏特点,讲究互动互助,好友越多越有趣。每天用户只需要上线给自己或者帮好友的作物浇浇水、杀杀虫、除除草、收收果实即可,如果有损友来你农场里使坏或者盗取你的果实,你的狗狗也可以抓住他。该游戏不仅可以调动用户上线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用户发起对站内好友的互动,让好友与之一起互动。目前,在SNS游戏交友网、开心001网,QQ空间,空间,校友网等都有该款软件,软件由Five Minutes公司开发。

另外,此款游戏的流行,也反映出当下在大都市水泥森林里工作着的白领们内心深处渴望田园生活的愿望,因为在果实成熟收获后能换得金币,更使大家体验到了辛勤劳动后的快乐。此款游戏还有个特点就是允许大家互偷,一个是比较刺激好玩,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大家的责任心,就是你把菜种上后就要记着准时去收获,要不然就得被偷掉。

另外还产生了一些专门偷人菜的人,这些人就以“偷”为乐,偷来菜换金币买房子,来满足一下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梦想,从侧面也反映大家对现实的无奈。总之,是一款不错的休闲游戏。“开心农场”具有明显的游戏特点,讲究互动互助,好友越多越有趣。每天用户只需要上线给自己或者帮好友的作物浇浇水、杀杀虫、除除草、收收果实即可,如果有损友来你农场里使坏或者盗取你的果实,你的狗狗也可以抓住他。该游戏不仅可以调动用户上线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用户发起对站内好友的互动,让好友与之一起互动。

偷菜游戏 盛行原因

“偷菜”满足了人们随性玩乐的天性

多数人认为,“偷菜”游戏像其他游戏一样,操作起来简单、易学,只要动动电脑鼠标,就可以在游戏中“种菜”、“偷菜”、获得“金币”,同时享受“收获”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而且只要有上网条件的,随时都可以玩,“偷菜”游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随性玩乐的天性。

也有人认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家庭主妇、心理空虚的人们,他们很多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没有真正的心理寄托,甚至会产生寂寞感和孤单感。通过“偷菜”游戏,他们可以很好地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尤其对于那些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在生活中可以参加的休闲活动比较有限,“偷菜”游戏可以有效地充实他们的闲暇生活。

“偷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压

当前,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人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地奔波,致使生活缺乏乐趣,太过无聊。不少白领们沦为“车奴”、“房奴”、“卡奴”……面对重重压力他们又无处诉说。通过“偷菜”、“抢车位”等网络游戏,他们可以很好地宣泄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偷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排解压力的作用。

省城某金融公司的业务经理小秦也表示,现在年轻人的职业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人在工作中一直很努力,但总难达成自己预期的目标。一些人甚至在现实工作中屡屡碰壁,由此产生强烈的职业挫败感。而在虚拟的“偷菜”游戏中,他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可以能得到许多“财富”,并很快买到“豪宅”、“名车”,迅速填补他们在现实中的焦灼感和失意感。

“偷菜”可以实现人们各种需求

“‘偷菜’游戏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无法实现的想法。比如‘偷’在现实社会中是要受到法律约束的,而在虚拟的‘偷菜’游戏里便可以实现。大家可以相互在对方的‘农场’里‘偷’来‘偷’去,只要你‘下手’快,你就可以‘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某房地产公司小魏也认为,现在“偷菜”成了少数人的一种社交手段。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社交能力较差的人,“偷菜”游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在“偷菜”游戏中,他们可以和其他人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看来,“偷菜”游戏之所以能够席卷整个互联网,从根本上得益于它所带来的一种压力释放。但“偷菜”毕竟只是一款虚拟游戏,只是人们用来“减压”的一种方式。记者提醒游戏玩家们,要适可而止,切莫整日沉迷其中,以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交往。

偷菜游戏 透析游戏

全民迷“偷菜”

“偷菜”游戏玩家队伍非常壮大,从上班族到退休人员,从机关工作人员到企业职工,迷恋这类游戏的市民大有人在,几成全民“偷菜”之势。

一个星期前,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的“黑子”在朋友的多次鼓励下开通了网上农场,开始“种菜”。“这一个周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农场’,算算自己的果实是否该收,并顺便捞别人几把瓜菜。回家后也十分惦记那几块菜地,生怕时间算错了,菜被人偷走。”“黑子”说,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他的级别由0级升到了5级,钱袋子里还有了一万多“金币”。

“得知我开通‘农场’后,很多原来很少上网的朋友都要求加我,玩伴一多‘得手’的机会也多了,级别升得自然也快。”虽然经常遭朋友“黑手”,但为了长经验、开新地,“黑子”还是乐此不疲地到处搜罗好友发展“下线”,不断说服亲戚朋友加入“菜农”行列。他说,现在,他有近150名朋友玩“农场”,每次搜罗都能轻易偷到“菜”。

不仅在企业,我市某些行政部门也能看到忙于“偷菜”的“菜农”。日前,记者在某行政部门采访时看到,服务大厅里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喜滋滋地打理着自己的“农场”。不久前,记者在一部门的热线咨询室采访相关问题时,正在上班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边玩着“农场”,一边给记者解答问题。

在上班族率先玩起“偷菜”后,不少退休的老人也因各种原因迷上了“农场”。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的“林林”开通“农场”后,因为疏于算计收获时间,果实经常被好友“偷走”。为了减少损失,她特意委托退休在家的母亲帮忙照看“农场”。“开始,我妈算计好收获时间后就去忙家务或看电视,可当尝到偷人果实的喜悦后,我妈啥也不干了,整天盯着电脑,等着偷果实。”“林林”说。

本报联合威海网海岬社区对30名网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八成网民经常玩“农场”,20岁至35岁的青年“菜农”占到七成,是“农场”的主力军,其中不乏企业职工和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中,近五成“菜农”表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别人“农场”搜寻一下是否有“菜”可“偷”。

“偷菜”很伤神

因为收获时间不同,为了防止果实被“偷”,很多“菜农”研究出了“防偷”技巧,特意将其收获时间设置在夜间,而很多“菜农”看破其中的秘密后,纷纷熬夜加班“偷菜”。调查中,六成“菜农”表示有熬夜“偷菜”经历。 前不久,市民刘先生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了一家新公司。可尚未开展业务,刘先生就遇到新麻烦:与他同住一个宿舍的同事是名老“菜农”,为了照看自己的菜地,他的同事不但白天守在“农场”,还经常三更半夜起来“偷菜”。“有时候他还定闹钟,吵得我休息不好。”刘先生对此很有意见,两人闹得很不愉快。

和刘先生的同事一样,网友“福娃娃”也是一名痴迷“农场”的“菜农”。“自从玩上了‘农场’,我就变成了‘夜猫子’,经常半夜‘偷菜’。半夜的菜熟得很多,‘偷’起来很过瘾。”“福娃娃”说,有一天晚上,她在午夜时分、凌晨2时和3时分别起来“偷”了三次菜,收获了两三万“金币”,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白天看守、晚上‘蹲点’,很耗费精力,因为长时间盯屏幕、摆弄鼠标,这几天,总觉得脖子和手臂很酸痛。”“林林”说,她每天花在“偷菜”上的时间约10个小时,因为“偷菜”上瘾,短短一个周,“林林”的眼镜度数就增加了50多度。

市民李先生近几天也因为母亲玩农场的事颇为烦恼。“母亲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偷菜’,并经常因为‘偷菜’时被‘狗’咬去‘金币’而闷闷不乐。而如果她哪天‘偷’到一只价值‘20万元’的熊猫,一整天都会因此高兴不已。”李先生无奈地说。 调查中,选择“每天玩‘农场’时间超过八小时”的“菜农”超过五成。不少“菜农”接受采访时坦言,开通“农场”后,上班、下班后总觉得有“心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影响。

“偷菜”上瘾的心理学透视

长时间忙于“种菜”“偷菜”,不仅影响身体还耽误工作。既然“农场”并不能让所有人收获开心,那为何还有很多“菜农”沉迷其中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四中心医院心理咨询师贾玲。

贾玲介绍说,每一个玩家玩“种菜”“偷菜”游戏的目的都不同,有的是因为心理的、情感的需要,也有的是因为精神、价值的需求。“快节奏的生活和因生活、工作引起的各种压力,让大家每天处在忙碌的奔波中,而且,时常会感到茫然、失落,而参与这种‘偷菜’游戏,可以让大家暂时释放情感、释放压力。”她举例说,现实社会中,不少都市白领沦为“房奴”和“车奴”,还有更多的人在为房子、私家车奔波,如果这些心里愿景一时实现不了,“偷菜”赚“金币”就可以填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因此,面临很多生活压力的青年人很容易受游戏吸引。

“部分中年人及退休职工迷恋‘种菜’游戏,是因为这些人的生活相对稳定,而且有很多业余时间。”贾玲说,在这部分人的记忆中,都有关于菜园的印象,因此,他们是通过“种菜”“偷菜”的游戏追溯童年记忆、打发时间。

贾玲的话恰好印证了“菜农”们的心声。说起玩游戏的目的,接受本报调查的网民中,6成网民表示是因为缓解压力而玩“农场”,4成网民表示是为打发时间、寻找快乐。

在贾玲看来,游戏的虚拟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人带来了快乐,但是过度沉溺游戏中,就会无止境地渴求游戏,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并不可取。“玩的人要学会心理调适,毕竟这只是游戏。”她说。

偷菜游戏 问卷调查

5成多网友支持叫停偷菜游戏

就偷菜网络是否叫停?昨日记者通过街头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式,选取100个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家的看法。

1.你认为玩网络偷菜游戏影响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吗?

A:影响占36% B:不影响 占64%

2.对于偷菜游戏以倡导偷菜为乐的方式你是否认同?

A:不认同占82% B:认同 占18%

3.你认为现在的偷菜游戏是否需要改进和加强监管?

A 需要占76% B 不需要占24%

4.你是否支持将偷菜游戏网站关闭?

A:支持 占52% B:不支持 48人占48%

通过调查显示,有近8成受访者认为,偷菜网络游戏倡导偷菜取乐的方式并不可取,这些偷菜网络应该开发一些新的游戏,来倡导劳动分享。还有过5成的网友表示,如果没有改进,支持叫停偷菜网络游戏。从网上“偷菜”游戏到现实版偷菜被拘留罚款,天水秦州区李某上演的违法闹剧是荒唐的,而这绝不是个例。因上网玩“偷菜”游戏,男女朋友分手的,家庭闹矛盾的,孩子离家出走的……这样的事件正不断在全国各地上演,而且还在继续。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风行的网上“偷菜”,随处可见。为了“偷菜”,有人甚至列出偷菜时间表;有的定好闹铃,半夜三更起床上网。更不用说,为了偷菜废寝忘食者比比皆是。在单位,有人因上网“偷菜”耽误工作,上班迟到。有下属偷领导的,也有领导偷下属的。在家里,为了“偷菜”,有夫妻互偷的;有子女偷父母的,也有父母偷子女的。从去年开始,大量的“偷菜族”开始转向手机,遍布公交车、办公室、教室,愈演愈烈……在重庆,一对情侣痴迷网上种菜,男友负责种,女友负责收,因有一次女友忘记半夜帮男友“收菜”,结果男友竟提出分手;今年7月初,浙江先后有两名女公务员因上班时间上网玩“种菜”游戏,连饭碗都丢了…… [3]

偷菜游戏 现状

时下流行名词,“开心农场”游戏中一游戏术语,因“开心农场”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于是,“你‘偷’了吗”便成为大家见面的招呼语。

“今天,你偷了吗?”

随着“开心农场”等娱乐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遂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于是,“你‘偷’了吗”便成为大家见面的招呼语。很快,数百万都市白领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有的人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则觉得这无聊的游戏让人迷失。

资深玩家边坐公交边偷菜

家住石坪桥骏逸新视界小区的张圆化名,就职于大坪某广告公司。今年年初,开心网推出偷菜游戏以来,张圆就一发不可收拾,连作息时间表都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变化。以前,张圆每天8点过才肯起床。现在,她经常7点不到就爬起来,开机、登录开心网,光顾好友的农场,将成熟果实一网打尽,“因为早上人少,更容易偷到‘值钱货’。

”紧接着,张圆匆匆洗漱完毕,妆都懒得化就直奔268路公交车站——赶早是为了在公交车上占个座位,便于用手机上网偷菜。“早餐吃不吃无所谓,但菜一定要记到偷。”到单位后,张圆自然也不会立即将“偷菜”搁置一边,仍迅速“入侵”他人农场,来一次“大扫荡”。当然,她也不忘帮几个爱睡懒觉的“闺蜜”收拾收拾菜园子,增加经验值。上班期间,她更是将空余时间精打细算,力争抽更多时间进出“菜园”,“甚至有时上班也不能安心”。如今,张圆在“开心农场”的级别已经达48级,还拥有一套“花园别墅”和几千万“资产”,“很有成就感。”为何如此热衷偷菜?张圆坦言,以前下班后经常无所事事,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都在慢慢减退,而偷菜不仅充实了她的生活,还重燃起了她的生活激情。

偷菜账号网上叫卖上万元

目前,有数百名玩家在淘宝网上挂卖“SNS游戏交友网账号”,账号因配置不同,价位从几百元到上万元涉“偷”未深的“菜鸟”钱晶,就对淘宝网上一个总资产数千万元,还拥有豪华别墅的偷菜账号垂涎三尺。这个账号,卖家直接喊价一万人民币。

工作两年多的钱晶,正想用一万多元的积蓄买下这个号。父母无意间得知了女儿的想法,急得整夜没能合眼,无法理解在虚拟世界中的偷菜竟有如此魔力,令女儿这般疯狂。

“在耍这个游戏中,我认识了不少朋友。”钱晶说,自己在单位几乎没什么朋友,而“偷菜”游戏拉近了她和大家的距离。

偷菜游戏催生新职业

近段时间,风靡网络的“开心农场”、“QQ农场”等偷菜游戏,成为不少人出行和工作时的牵挂。有些人甚至半夜爬起来收菜偷菜,使得每天生活劳累不堪。这种红火的偷菜游戏竟然催生新职业——偷菜钟点工。商丘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冯春就是一例,他月收入在500元左右。 冯春老家在广西,是经济管理系大三的学生。冯春介绍,他初中时就很喜欢网络游戏,一旦有新推出的大型网络游戏,他都会尽快试试手。 也正因为如此,进入大学之后,他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应聘上了“游戏代练”的工作。由于他能将新账号迅速升级到对方想要的级别,因此,平时找他代练的人很多,除了学生以外,还有不少社会上的上班族。 4个多月前,曾让他代练过游戏的网友“卡通车”找到他,让他帮忙上开心农场“收菜”和“偷菜”,而且答应每“偷”一次给2元报酬,但每次“收入”必须在10000金币以上。 连小女孩也迷上了偷菜游戏

后来,他见可以赚一笔零花钱,就多方联系网友和朋友,劝他们开通开心农场游戏,并揽下“收菜”和“偷菜”的工作。“‘偷菜钟点工’这个工作不是很累,就是麻烦。”冯春说,找他做“偷菜”工作的,大多是上班族,既怕耽误工作,又怕“农场损失惨重”。冯春一天几乎有20个小时在盯着电脑,有时上课时还带着笔记本电脑,以方便随时可以偷菜。每个网友交给冯春的任务,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现在,冯春在帮13个人管理“农场”,价格也涨到了每次3元以上。为让雇主放心,他还特意制定了很详细的收菜偷菜时间表,“一个月下来,能赚500元左右的‘辛苦费’,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收到钱的”。

冯春的一个雇主、网名为“雨桐”的网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觉得找人代替自己收菜偷菜很不错,他的账号在农场已经升到了33级,和朋友比起来,他算是最牛的,“收费不算高,跟买狗粮差不多,但比那个放心多了”。记者联系了商丘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该教授认为,虽然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学习,但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偷菜工”看上去眼前是挣了些钱,但如果耽误了学业,则是一桩赔本的生意。

开心达人决定戒偷回归现实

“偷菜”队伍虽在不断庞大,却也有不少玩家选择果断退出,回归往日的自由状态。 家住南方花园小区24岁的姚飞,是某区县法院的一名公务员。在“开心农场”,达到35级、拥有千余万资产的姚飞,却在1个月前,断然跟开心网说再见。自从去年8月份深陷“开心农场”后,姚飞每天的空余时间都被“偷菜”占据。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的是所有好友菜园里蔬菜的成熟时间,“只要时间一到,不管我当时在干什么,都要想方设法上网收菜、偷菜”。

和朋友们KTV聚会,他还惦记着哪些蔬菜、果实该摘了、谁家的雪莲正在怒放等;爬山时,也会突然情不自禁摸出手机上网;打麻将,常因惦念“偷”菜分神而出错牌……朋友们都说他已走火入魔,聚会时也不愿再喊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姚飞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异常,感觉“偷菜”已像一把无形的枷锁架在自己脖子上,“现在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我被游戏给玩了”。痛定思痛,姚飞决定戒“偷”,回归现实生活。“其实耍久了后发现,‘偷菜’这玩意儿,真是无聊透顶。”

偷菜游戏 游戏启示

1、学生写作文唤醒沉迷网上偷菜妈妈

妈妈别再‘偷菜’了,我多想恢复以前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啊!”荆门城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罗星的一篇《“偷菜”的妈妈》,终于唤醒了沉迷网上游戏中的妈妈。最近一段时间,张罗星发现妈妈没以前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了,他每次放学回家总能见到妈妈在电脑旁边玩一种开心农场的游戏。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吃晚饭,谁料他妈妈看了时钟后,一声惊叫:菜熟了,要去摘菜了。只见妈妈丢掉手中的碗筷,径直跑到电脑旁上网“收菜”。

更让张罗星郁闷的是,他晚上有时听到闹铃的声音,还以为是上学的闹钟,起床后才发现,是妈妈在定时上网“偷菜”。 张罗星说,妈妈沉迷“偷菜”后,很少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尽管他也多次劝妈妈,但妈妈根本听不进去。 前几天,张罗星在作文培训班交了一篇题为《“偷菜”的妈妈》的作文,他写道:妈妈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有两次,连饭都忘做了,害得我吃了两餐方便面。 张罗星的作文老师联系了他的妈妈。看到儿子的作文后,张罗星的妈妈愧疚不已。她说,孩子的作文对她触动非常大,对孩子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她表示立即罢手网游,回到孩子身边。

2、网店明码标价代人偷菜 1个月可挣一两千

“开心农场”“QQ农场”“摩尔庄园”……偷菜网站越来越多,偷菜上瘾的人也越来越多。记者登录淘宝网,无意中发现,这种红火的偷菜游戏竟然催生了一种新职业——偷菜钟点工,不少人在淘宝网上开店铺,明码标价代人偷菜、抢车位。

网上偷菜店铺有几百家

“你看,我的QQ农场在钟点工的帮助下,已经从8级升到11级了!”昨日,在省会郑州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倩打开自己的QQ空间,向记者展示了“网络钟点工”的“功劳”。小倩是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她喜欢上网络“QQ农场”的“菜园”种菜、偷菜,半夜爬起来收菜、偷菜更是常有的事。

最近,小倩因为妈妈生病得到医院陪护,无法经常玩电脑,“菜园”的菜经常被人偷,很不甘心但是又无可奈何。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小倩找了一个“网络钟点工”,付完费之后,钟点工果然信守承诺,不但把小倩的“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帮她在别人的“菜园”中“偷”菜,很快她“QQ农场”的级别由8级升到了11级。“网上有好多提供偷菜服务的店铺,淘宝上就有。”记者根据小倩的提示登录淘宝网,发现淘宝网上提供偷菜服务的店铺有几百家,偷菜信息有3000多条。

帮偷一次1元包月60元

淘宝上提供偷菜服务的店铺,除了提供偷菜服务外,还提供抢车位、踩空间等多种服务,其中尤以帮忙偷菜的居多。 偷菜服务大都明码标价,基本上来说,农场代收代种1元/次,6元包12小时内不定时采摘、除草、杀虫;如果是包月,有60元一个月的,有70元一个月的,也有20元一个月的。“完全包给我们,自己不管的不多。”一店主说,让特殊时段帮忙收菜、偷菜的比较多,一次最低0.8元,不仅管收菜,还帮忙偷好友的菜,绝对是说到做到。

记者与这些店主聊天时发现,他们大部分是兼职,既有上班族,也有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的年轻人。 店主还告诉记者,他们收取的服务费一般通过支付宝支付,“这样一来,从服务到收费全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既有效率又方便快捷”。开业较早的店主,已经提前积累下了一定的人脉,每月收入一千元、两千元的都有,但也有开业一个月,只揽到一笔业务的,有的连一笔都没有。“浪漫一身”就是只揽到一笔业务的店主之一。“浪漫一身”是焦作某大学的学生,她当初看到网上不少人做网络钟点工,也想到了这个主意。但是网店开业之后,只揽到了一笔业务,“晚上的菜园让我帮忙守着,收一次菜1元钱”。“浪漫一身”说,为了有个好的信誉,她每天都是守着电脑到大半夜,但是只有一笔业务根本不划算,有时候上课也打瞌睡,她现在已经有了“撤退”的打算。在淘宝网上,也发现不少店主的店铺,30天时间访问的次数还是个位数,生意并不好。另外,网上各店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包月的价钱已经由原来的70元、60元降低到20元左右。

3、六旬老太因老伴未帮其在网上偷菜闹分居

温州网讯 “网络种菜风靡男女老少,有人通过它收获友谊、快乐的同时,也有人因过度沉迷遭辞退、被罚款、闹分手……我有个朋友,都66岁了,就因没给老伴偷菜而差点离婚。”市民夏先生报料到。 记者章卉卉核实:“说起来真羞人,花甲之年了,还为这么点事分居闹离婚。”泰顺县罗阳镇周先生说,事情起因是在11月初,他62岁的老伴吴女士跟着潮流玩上了开心农田。有一日,吴女士照常坐在电脑前守着农田种菜偷菜,直至晚上9点多,老伴感到十分疲倦,打算先休息一会,便吩咐老周到夜里12点叫醒她或者帮忙把朋友的菜偷了。

当时周先生满口承应,但盯电脑久了老周自己也犯困,心想只是个游戏,不必太在意,便关了电脑去睡觉。哪知,第二天凌晨4点,还在睡梦中的他被老伴硬生生地拽了起来,一睁眼就挨了顿大骂。“翻来覆去就怨我没替她偷菜、守农田。我越听越气,还了两句,她就吵着要离婚了。” 周先生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吴女士却不这么想。“不帮我偷菜也就算了,去睡觉前好歹叫醒我。现在害得我花好长时间种起来的番茄也被偷了。”吴女士说,这回她的农田等级彻底被朋友赶超了。当天,两人越吵越远,越闹越僵。最后,吴女士拂袖而去,搬到女儿家住,并表示要和周先生离婚。而周先生在气头上也不示弱,没好气地回“离就离”。 如今,僵持了二十多天后,两人渐渐消了气。在儿女的不停劝导下,吴女士也有些后悔,终于和周先生言归于好。

4、父母常常交流网上偷菜心得 儿子受影响偷钱

父母迷恋网上“偷菜”,时常在家交流“偷窃心得”,不想被12岁的儿子听到后记在心里。昨日,重庆能源集团永川矿区吴女士包中500元现金不翼而飞。报警后才发现,原来是儿子偷的。当永川红炉镇派出所民警周伍赶到吴娜家中了解情况时,一直躲在卧室门背后的儿子晓伟突然哭了:“妈妈,你不要打我,钱是我偷的。”夫妻俩惊呆了。吴娜说,儿子今年才12岁,上小学五年级,虽然成绩不好,但一直没有偷盗行为。经过夫妻俩耐心询问,儿子晓伟才说,是想体验父母“偷窃”的满足感。

半年前,吴娜和丈夫迷恋上网上偷菜。游戏之余,还经常在家交流“偷窃心得”。 “该偷了”、“不偷白不偷”、“半夜起来再偷”……夫妻俩说者无意,可这些话却被儿子晓伟记在了心里。时间久了,看着父母“偷窃”后满足的神情,晓伟暗中决定尝试偷盗的乐趣。昨天早上,晓伟趁父母熟睡之机,偷偷从母亲钱包里拿走500元,准备下午放学后请客,体会下受同学欢迎的感觉。

5、13岁女孩不满父母只顾网上偷菜离家出走

因痴迷网上“偷菜”游戏,有的夫妻反目,有的父子吵架,有的孩子离家出走。这不,济南一对父母熬夜在网上“偷菜”,连饭都不做,自觉受到冷落的13岁女儿一气之下乘火车离家出走,幸遇南昌铁路局的乘务员和乘警伸援手,11月30日,女孩终于回到亲人身边。11月29日20时,由青岛开往南昌的K344/K341次列车运行在兖州至济宁区间时,正在当班的列车长聂莉忽然接到济南车站打来的电话,称有一名13岁的济南女初中生乘火车离家出走,其父母在车站很着急。据女孩父母反映,女孩离家出走时身穿深红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而济南车站卖食品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日18时左右,的确有一名和出走女学生特征相符的女孩登上了K344/K341次列车。

得知情况后,聂莉带领乘务员和乘警到各节车厢查找。当查到3号硬座车厢时,聂莉发现78号座位上的女孩和求助电话里描述的女孩体貌特征很相似,遂上前要求其出示车票。女孩红着脸说自己没买车票,当聂莉问女孩去哪时,女孩竟回答“不知道”。随后,经过乘警的仔细询问,终于确认该女孩就是离家出走的济南女初中生。女孩自称刘雯化名,家住济南市北园大街。由于近来父母迷上了网上的“偷菜”游戏,两人不分昼夜轮流上网,女孩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上周末,本来说好一家人外出去聚餐,可因为父母熬夜“偷菜”,第二天没去成。不仅如此,父母已经两天没做饭给自己吃了,刘雯饿了,父母都是随便给她吃点东西。29日中午,看着父母又不打算做饭,刘雯和父母吵架后,一气之下偷拿了家里三四千元钱离家出走,并想以此“吓吓父母”。后来,刘雯就上了火车…… 随即,列车工作人员与刘雯的父母取得了联系。电话中,刘雯的父母十分懊悔,向女儿保证以后再也不玩“偷菜”的游戏了,同时拜托工作人员将女儿带到南昌,他们将会在11月30日赶到南昌。30日14时35分,刘雯一家三口在南昌终于团聚。

6、偷菜游戏催生集体无聊化

偷菜游戏正在催生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小则影响个人,大则让社会群体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难怪有网友评论,偷的不是菜,而是自己的人生。身边很多朋友在玩“偷菜”游戏。如某君平时上夜班,凌晨两三点回到家还忙着先收菜,说不然会被偷。媒体不时也有相关报道,排除网站故意炒作因素,或可证明这类游戏的流行程度。前些日子,还传出南京某医生上班玩偷菜游戏,导致一名婴儿不能获得及时救治而死亡。虽说事情后来澄清了,却不能不让人对此心怀余悸。

我一直对朋友说,偷菜、抢车位等SNS社交网站游戏是我坚决不会碰的上网底线。这倒不是故作姿态,实在是因为这类游戏太无聊。我不反对网上下棋、打扑克,自己也玩过网游,可从来没有感觉有一款游戏无聊到这种程度。玩这类游戏根本不用动脑子,需要付出的仅仅就是时间。难怪有网友评论,偷的不是菜,而是自己的人生。

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不能强求他人。我也并不认为,玩这个东西就会像有人痛心疾首指出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道理上是这样,每个成年人都该为自己负责,只要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而且不会妨碍他人,那么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对于做任何事情,无非也是个适可而止的问题。没事的时候玩玩,倒也谈不上玩物丧志。

问题是,这类游戏不仅无聊,而且太容易上瘾了。站方为了吸引用户,设置了大量游戏陷阱,让人很难不会沉溺其中。只要你种下菜,到了一定时间,无论身处何方,正在干什么,都必须上网收菜。所以,别说小孩,许多大人最终都无法自制,欲罢不能。在单位里,平时老见三五人聚在一起,谈的不是业务而是偷菜经验。经过同事座位,往往也可以看到电脑页面上出现一片庄稼。这就意味着,偷菜游戏已经影响到许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而也就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问题了。

事实上,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情绪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往大了说,还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纵,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的情境。毫无疑问,这对一个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正如许多报道所披露的,有人因为玩偷菜游戏忘了工作,有人因此和父母、子女闹别扭,甚至大打出手。这种种迹象都是偷菜游戏侵蚀群体意识,降低群体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表征。

很多网络游戏都会产生这个问题,但偷菜游戏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固然和个人自制能力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游戏设计者有意操纵或纵容了这种倾向。这才是必须警惕和谴责的地方。因此,有识之士应当站出来呼吁人们抵制这类游戏,或者组成公益团体,敦促站方修改游戏规则,提倡合理利用时间的健康模式。

我当然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规则和制度很容易变成一纸空谈。怎样降低偷菜等游戏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还要看个人的道德自律。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也是面对一个“耻感点”太低的社会,让许多人感到无奈的地方。因而,对个人而言,能够做到的就是告诉其他人:我坚决不碰这玩意儿。

偷菜游戏 影响

“偷菜”游戏折射出现实中的交流困惑 在某社交网站上,用户只要安装了买房子组件就可以得到一间虚拟社区里的小房子,同时还拥有了一座虚拟花园。用虚拟货币到商店里购买水稻、胡萝卜、玉米、芒果、灵芝等各类植物的种子种在花园里,就可以等待收获了。

老老实实地种菜等待收获并不吸引人,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偷”字。你可以没事到朋友地里逛逛,如果对方的作物熟了就可以偷到自己的仓库里卖钱。第一个偷的可以偷两份果实,后来者每人偷一份,直到偷光或者不能再偷为止;如果你不及时收割自己的作物,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为了偷菜,不睡觉是小意思偷菜游戏的走红使得一批“偷菜狂人”茁壮成长。小曾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上班偷,下班也偷。当她看到好友的菜快要成熟的时候还会设个闹钟提醒自己。闹钟一响她就立即第一时间蹦到电脑面前,一遍遍地刷新好友的菜园页面,直到页面显示作物成熟,马上第一时间下手偷两份。而小孟为了偷更多的菜,在一个月里加了200多名好友。她每天还把自己所偷菜的品种和价格作一个记录,超过10万元就喜形于色;不到10万元就勉励自己明天加油。

沉迷“虚拟社交”会让人感到压抑在网上偷菜偷得最疯狂的往往是生活里的好好先生、温柔淑女。许多人平时工作忙碌,忙里偷闲时看看菜园偷偷菜,顿时觉得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对此,心理专家认为,人在真实生活中偷东西是违法行为,而在“种菜”游戏中获得的一种满足感,既有娱乐性又不会伤害到别人,也算是潜在人格的一种释放。

心理咨询师任虹指出,痴迷“偷菜“的背后,是现实需求,如交友、集体游戏、释放压力等,参与者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无疑会大大弥补现实生活中朋友越来越少、聚会越来越难的缺憾。然而,网络”偷菜“毕竟是虚幻的, 一旦游戏成为一种执念,将会把释放压力转化为增加压力,甚至影响人的正常交往和生活,进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闭。

这种虚拟的网络社交表面看似乎减少了人的孤独感,联络了社交感情。实际上,越是沉迷于虚拟社交的人,越是在现实中感到压抑的人。而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鸣表示,现实中的人际交流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际情感需要。他建议,与其依赖网络上虚拟社交,不如离开电脑,真正的走出家门。

偷菜游戏 专家解读

心理学专家:

因为“忘不了”所以吸引人

浙大心理学教授马剑虹认为,开心网这么吸引人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现实生活不能提供的东西,会让人“忘不了”。“就比如说偷菜,偷这种行为本来是在生活中是受谴责的,但是在这里,却是可以被接受的。其实,现实中越是守规矩的人越会喜欢这种游戏,因为实际中被压得太紧,他们需要释放。”

另外,偷别人的东西必定会引起对方的反应,比如说伤心,这也会让偷的人心理上感到刺激。特别是,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彼此都是熟人,感受会更强烈,除了在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对方开个玩笑,更能在生活中看到他们活灵活现的反应。 “比如你就想偷那些生活中比较抠门的人,然后看看他们怎样反应。如果偷了几次,对方根本无动于衷,或者就一个公共菜园放在那里,想怎么样都行,那大家肯定都没兴趣了。”马剑虹说。

有人担心过分沉迷于开心网,会不会成瘾,马老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上瘾有严格的界定,这些人只能说偏好这种方式来舒缓压力而已,谈不上成瘾。

传媒学者:

可以成为人际关系的助温剂

浙江大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沈爱国一直关注开心网,“开心网基本是个熟人圈,既开放又封闭,将虚拟和现实很好结合了起来,你付出很小的成本就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沈老师指出开心网附加的各种游戏其实都满足了人们某方面的心理需要。比如说,真心话满足的是偷窥欲,投票主要是寻找认同感。至于现在“炙手可热”的经营花园主要是让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尝到了务农的味道。“玩开心网的多是80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不知道种田的滋味,所以感觉很新鲜,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主要是回忆童年的乐趣。”沈老师说。

对于有些人乐此不疲偷菜、种菜,沈老师认为这主要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论是偷别人的或者自己的被偷,都能从中得到乐趣。同时,在网上可以大模大样地“偷”,这在现实中是要被惩戒的,这种反差本身就很吸引人。 “我曾经有个朋友,从凌晨4点偷到8点,偷得手抽筋,偷到80万,随后就会把这个拿出来炫耀。”沈老师举例说,“其实,大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被公众认同,获得一种判断和评价,因为它能表明你的人气指数很高。”

“对很多人来说,开心网其实是人际关系的助温剂,许多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朋友都可以通过这个再联系。我有一些朋友就是这样又联系起来的。”沈老师说,“另外,大家在生活中见面也会经常以这个作为话题,不认识的人也会很快熟起来。” 至于有些人过度沉迷,影响到正常生活,沈老师认为这是不可取的,玩的人要学会心理调适,毕竟这只是游戏。

社会学家:

网络不会放大现实中的焦虑和孤独

至于网友们担心的过于依赖这种虚拟交往而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说法,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马良博士认为,完全不必担心。“其实孤独和焦虑在现实生活中及交往中都会有,这和网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马老师说,这个主要是看个人的自控能力和心态问题。“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还是可以相信的。” “在平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过度的投入都会产生焦虑。这点,现实和网络都一样的。网络并不会放大这些焦虑心态,如果真的出现这些问题,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原因。”

虚拟世界的现象往往也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状态,但愿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不要迷失我们自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 冬至包饺子的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 感恩作文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