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热议 白居易和胡适差点被气死!

2020-11-14 07:45:01
相关推荐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我的第一反应是:高考阅卷老师真没见过世面啊!

是不是文章里充斥着海德格尔、树上的男爵、达达主义等高深词汇,就让老师感觉这篇文章很厉害了?就像一个人向外炫耀自己,有豪宅名表皇亲贵胄等,是不是真的有待验证。真相是一个人如果真的很牛,根本不需要拉大旗作虎皮。就像玻璃大王曹德旺说,我就是名牌,我不需要穿名牌。

同理,一篇真正思想深刻的文章,不需要玩弄词藻,完全可以佛说家常事。

质疑老师或者权威,我也不是头一次了。初中的时候读一本作文期刊杂志,有个学生写的作文,引用了钱钟书《围城》里的句子,“这春气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结果编辑点评的时候,把这句话当宝贝一样吹捧,那时候我还在乡镇读书,但是互联网也已经在城市不稀奇了,编辑就不会到百度搜搜看看?我怀疑编辑都没有读过《围城》。

高考阅卷组的点评更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思维深刻不深刻倒是没看出来,晦涩什么时候成了写作文的优点了?

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内心所思所想,让读者能与作者心意沟通。写作可以看作是我说你听的书面展示,但是我故意说得玄玄乎乎,让你听不懂,那我白费口舌说一大篇话,有什么意义呢?

民国时期搞白话文运动,胡适先生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其中有“不做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等主张,目的就是让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省去不必要的阅读成本,让大家都能通过阅读快速获取信息。阅卷老师盛赞一篇文章“晦涩”,感觉白话文运动成笑话了。

作家马伯庸在微博评论称,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祓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但马伯庸认为, 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写作风格千奇百怪,如果有人喜欢卖弄文藻,堆砌生僻字,那就随他去。问题出在哪里呢?阅卷老师给了这篇作为满分,这就是在向全省学生暗示,这样写作文是对的,刁钻古怪可以拿满分,剑走偏锋可以拿满分。

曾有无名氏写诗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高考阅卷老师,就是手里掌握生杀予夺大全的王,王的喜欢和标准,怎么能不影响高考考生的讨好取向?所以,当阅卷老师把这篇满纸镶嵌着不协调文字的作文,划为满分作文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自己代表的不是个人喜好,而是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

我之所以敢这样质疑阅卷老师,是因为我知道很多阅卷老师是没有写作经验的,我高中就读所在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工作,能跟学生同题写作的老师太少了,能经常公开发表作品的老师少之又少,自己都没有真才实学,哪里敢对学生指点江山纸上谈兵的老师倒是很多,因此一篇奇文就把他们唬住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诗,追求诗歌平易近人到“老妪能解”。啥意思呢?一首诗写出来,读给没啥文化的老太太听,听不懂就继续修改,直到老太太能听懂。所以,白居易的读者基础才很广泛,连日本人都喜欢得不得了。因此,《生活在树上》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在我们自媒体人眼里,就是垃圾。文章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如果是为了显摆自己,算了,自己捂着别发表招人骂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