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我的一些思考

2020-11-14 12:25:01
相关推荐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浙江的一份高考满分作文议论纷纷,表扬的有,批评的也有。

满分作文原文

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本文39分,其后两位老师均给了55分。

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我也怀着好奇心看了这篇文章,头天晚上看了3遍,第二天早起坐车的时候看了2遍。

说实话,没看特别明白,不仅是有些字不认识,而且引用的句子也不是太懂。

其中的作家名字也没听过,就连文中提到的《树上的男爵》,也是查百度之后才知道哪国的作品。

所以我无法评论到底给满分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应该得满分。

第一是没有看懂,第二是能力不够。

我想说的是文章是否应该这么写?

1、关于满分作文

在我的脑海里,能够代表满分作文的01年《赤兔之死》,或许大家还有印象,通篇是以古白话文的方式写出来,读出来酣畅淋漓;

我想这或许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原因吧。

在我看来好文章的基础归结到最后,应该是表达通顺、逻辑清楚、能够表达出个人的感情。

所以在我看来这也是《生活在树上》不如《赤兔之死》的原因,总感觉有点“不说人话”

2、辞藻华丽是否应该

辞藻华丽本身不是一种立场,而是一种方式。

但辞藻华丽仅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做法,我也想写作的时候能够辞藻华丽;

但基础还没有做好的时候,辞藻再华丽也没用,堆砌的整篇文章成了垃圾;

而且如果在上下文逻辑通顺,能让人看懂,能有深刻思考,辞藻华丽才能加分。

如果把满分作文看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那在我看来《生活在树上》色很好看,但香和味差点意思。

同样是辞藻华丽,我想提到另一篇文章,王勃的《滕王阁序》:

通篇用典,却又极为工整,由景及人,感情色彩极为丰富,风景刻画极为强烈,其中一段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闭上眼,它们就在眼前。

虽然不应该这么比,但这个,确实应该是我们应该或者想要达到的目标。

3、给满分是否合适

阅卷老师能给出满分,我认为是一定有道理的。

不能因为我们不懂,而去否定它满分的价值。

我要说的是出于对未来的考量以及影响,我认为这篇作文是不能作为“范文”供大家学习的。

因为从文章本身来看,这位考生的阅读范围以及阅读量来说,是非常大的,但这种形式只适合他的特点,却不一定适合他人,同时也不是其他人所能够企及的。

而且现在很多学生都会有模仿的习惯。

像提到的《赤兔之死》,第二年高考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批类似形式的文章,这之后真正能够做到完美的,只有极少数。

也有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的学生对于名人名句的引用太过于频繁,很少是能有自己的论点。

不反对名人名句的引用,同样跟上边说的一样,如果全篇引用名人名句就能得高分,那就不需要其他教育了。

所以我认为单纯的模仿是错误的。

我们要做的是:在不超出范围的情况下,写能够体现自己的水平的文章,要有自己的风格。

4、我的建议

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也是一件极为看重功底的事。

平常时候的大量阅读是一定要有的,尤其像名著,能够流传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是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不仅能够锻炼写作的能力,而且也能够锻炼思考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阅读是在脑子里能够产生一些自己的思考,写作则是把这些思考框架的方式罗列出来,真正能够成为自己的东西;

在平常时候,可以多尝试不同类型风格的文章;

在高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能够熟练把控的类型,这样容错的空间也会多些,降低减分的可能性,不希望大家用一个不明白的方式去赌博一个对于未来很重要的时机。

比起不确定的60分,我更建议大家选择更为稳妥的52分。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 信 公 号:小如说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年后的我作文 安昌古镇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 北京作文培训 抓周作文 龟兔赛跑英语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收拾房间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800字 关于背后的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 迈出这一步作文 写人作文550字 机智的我作文 写景的作文150字 关于油菜花的作文 以暖为题的作文 描写家乡风景的作文 滑冰作文600字 篆刻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环境与健康作文 美在路上作文 语文考试万能作文 写景的作文五百字 假期游记作文 作文小白兔1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默默无闻的人作文 爱我国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