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乡土散文:秋天的棉花地

2020-11-14 16:25:01
相关推荐

(一)

这个季节,棉花是大地的笑容。

在一片雪白的花海中,棉花裂着嘴,说着洁白的谚语:寒露过去就是霜降。

站在太阳底下,一棵棵棉花用干枯的手捧出洁白的秋天,我想,那天空的浮云一定是棉花一点点勾勒描绘出来的吧,它们都有柔软的质地和柔软的心。

打春天里走来,用一整个夏季的绿,在为最后的离开做准备。夏天,它们低调地开过花,隐藏在棉叶下面,悄悄结桃,当万花凋零之时,这才高调地集体开放,第二次开放。它们说,笑在最后,才笑得最美。

它吸取太阳的精华,逼走月亮的浮寒,从一棵嫩芽开始,就收集热量,无论成为线,成为布,还是成为絮,抵御风寒,以身相许。

走进秋天的棉花地,真想做一株棉花,无论风沙,无论雾霾,无论烟尘,都会守住一颗洁白的初心。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细细的棉线在慈母手上的针眼里穿过,多少个夜晚,我们在温暖的棉被里梦行,那个拿针的手,不时把被角往里掖了掖。针牵引着线不知疲倦地赶着夜路,迎接太阳一样的温暖。

多少年后,缝缝补补的时光消失了,棉花不用手摘,针已经失业,棉花亲吻过的无数次手指,已青筋凸出,而留在我们身体上的抚摸依然柔软,温暖还在。

寒露过了是霜降,棉花被采收了,失重的心,被一场秋雨打湿了,光杆的枝柯,空空的棉壳,丢了魂似的站在原地发呆。

夜晚,我们在温暖棉花的覆盖下入梦,可谁想到,笑在最后的棉壳,内心有多忧伤。

(二)

此时,无论是准噶尔盆地还是塔里木盆地,棉花不打一声招呼就开了,遍地银光素裹,深秋,就这样从一场大雪开始了。

落在棉花树上的雪,任阳光照射,怎么也没有消融的意思,倒是把棉花洁白的内心,敞开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这个世界上,谁的内心能有棉花那样纯洁?纵是有尘土飞来,也甭想在这样洁白之上落脚,唯有焦烂的叶屑,才粘附其上,但丝毫不影响到它纯洁的灵魂。

云朵从天空中落下,天空更加蔚蓝深远。

这是深秋的大地,白茫茫的瀚海,它足以掩盖胡杨林、河流湿地,一切金色的、红色的能代表秋天的颜色,统统可以忽略不计。五十年前,数十万解放大军,放下钢枪,拿起坎头镘,棉花这种作物,就在干旱、贫瘠、盐碱的戈壁滩上发芽结果,一茬又一茬,从绿到白,改变着这片土地的容颜。

正是棉花,改变了广袤西域的命运。

一株棉花,从发芽到结果,每个环节都不能怠慢。它们长着同样的高度,结同样多的棉桃,它们对于辛苦劳作作者的回报,从不打折扣。

春风催开绿叶,秋风扫除落叶。

秋天,棉花吐蕊,剩下干枯的躯体,一只依附四个月的红蜘蛛,再也不能从它身上吸去一丝汁液。奉献和索取,同时戛然而止。

一地雪白,一地白花花的银两,让我们的日子温暖又舒坦。

除过粮食,我们更依赖于棉花。关于裹体御寒,关于外表美甚至炫耀。为此,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在棉花上做文章。

土地在化肥农药下中毒,而棉花在品种改良中高产。

因为收棉,产生了“拾花工”、“拾花工专列”、“拾花工劳务市场”等名词,数以万计的农民在这片土地上,用两个月时间的辛苦,换来一家人生活的补贴。

一台笨重的采棉机走进地里,它的身后是裸露出褐色肤色的棉杆的土地,一切恢复原样。

重复是世界的原本,岁月是重复的叠加。

地头上,老阿妈躬着腰,伸出褐色树皮一样的手,捡拾地头机器遗落的棉花,她年轻的时候,可是有名的拾花能手,而现在拾花,也只能站在地头上远望,再快的手,也比不过机器,腰板也硬了,弯腰后捡起掉了一地的回忆,时光就像棉花一样开放在她的头顶,白的触目惊心。

站在地头,猛一看,一地棉花,已经高高地堆在天山的顶上,泛着闪闪的银光。

审阅:谢强

简评:文字优美,笔法细腻,把对棉花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似春风拂面一般,倍感温暖。

作者:王景涛

终审:严景新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心墙作文 三年级作文火龙果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600字 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友情的作文 写椰子树的作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 小金鱼童话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500字 积极乐观的作文题目 足球比赛作文400字 诚信作文的题目 作文岁月的礼物600字 宽容之心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六年级作文教案 拼搏精神的作文 家乡环境作文 作文中秋趣事 关于秋天的作文150 广州陈家祠作文 友谊的天空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400字 我是谁我要成为谁作文 关于真诚的作文800字 工匠精神作文300字 心灵的选择作文 生活中的仿生学作文 家乡的大海作文400字 介绍一种东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