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学生作文用以小见大和童话寓言的手法写作

2020-11-14 19:50:01
相关推荐

我们是在童话和寓言的浸染中长大的,自然对这两种文体耳熟能详。它们虽属两种文体,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来揭示主旨。故事中的角色多种多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般动物、植物、器物等,也就是说,万物皆可能成为故事中 的角色。而且,根据需要,作者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这些生物、非生物们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感情。在童话寓言中,松林可以说话,河水可以大笑,高山可以哭泣。文中的故事虽看似离奇古怪,荒诞不经,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注脚,故事所折射的正是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反映的是人间的道理 、人 生的经验和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这类文章实际上是变换了一个角度来反映人类现实社会。所谓童话寓言技法 ,也就是这种通过大胆想象,运用夸张、拟人、隐喻的手法虚构故事,从而表现主旨的一种创新作文方法。

在近年中考作文中,这类文章屡见不鲜,大多能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独到的视角、离奇的故事、含蓄的主旨、活泼的语言,牢牢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高分。

【中考兵法】

如何运用童话寓言技法?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技法的特点按图索骥去探寻写作技巧。

1.大胆想象,虚构故事

写好这类作文,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发挥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以此虚构故事,展开故事情节。整篇作文应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具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情节。当然,由于中考作文一般只有600~800字的篇幅,所以,故事情节在追求曲折的同时,要力求简洁,力避繁复,人、物、活动地点都宜少不宜多。表达时,语言应活泼生动,浅显易懂,多用口语,不用或少用书面语。如中考满分作文《野菊花的路》,考生运用想象,虚构了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一株野菊花由室内主动到野地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文章先以一个特写镜头展现它在室外顶烈日、抗酷暑的情景,然后回忆它假装蔫了被主人弃之室外的经历,并与栀子花、百合花、茉莉花为赢得主人的欢心而努力开放的情景进行鲜明对比,接着追忆野菊花坚守信念与残酷的野外环境作斗争终于成长起来的历程。文末通过野菊花的心理活动揭示主旨,彰显人类生存的道理:“野菊花终于明白了,走自己的路,免不了要吃些苦头,但是,只有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才能绽放最美丽的花朵!”这自然比同场很多考生以自我生活故事揭示主旨的作文要技高一筹。

2.化物为人,赋物以情

在很多童话、寓言中,一切生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具有了人一样的言行举止。这就是写作童话和寓言的一个最重要的技法——借物喻人,以此揭示人间道理,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折射人类社会现象。如童话《丑小鸭》、寓言《蚊子和狮子》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法。在历年的中考作文中,运用这类技法的作文也频频亮相,并因其角度新颖而获得高分。如上文所举《野菊花的路》。再如两篇同题中考满分作文《墙的故事》,都采用了借物喻入的 方法来写。第一篇以万里长城的口吻叙述故事,讲述“我”(万里长城 )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 段, “我”是一堵“罪恶的墙”,因为“我”让孟姜女与她的丈夫万喜良阴阳两隔;第二阶段,“我”是一堵“无愧于天地的墙”,因为“我”从罪恶中觉 醒,重新站立起来,保家卫国,挡住了异族的侵略;第三阶段,“我”因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迎来五湖四海的游客,而成了一堵“笑傲世界的墙”。作者明写万里长城;意在通过万里长城见证的历史变迁,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特别是歌颂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景象。第二篇则以一堵普通的墙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先是乐于忍受孩子们在“我”身上的乱涂乱画和一棵树的根深深扎入墙基所带来的痛苦,然后话锋一转,讲述那群孩子把“我”装扮得漂亮典雅,那棵成长起来的大树为“我” 遮风挡雨。以此揭示出人生哲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运用拟人手法时,物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既打上了人的烙印,同时又应符合那物本身的特点。譬如有一个同学以一棵桑树的口吻写了一篇作文,控诉人类对林木的破坏,文中有一个细节就极不符合桑树的特点——“我当时真是气极了,跳了起来指着那个握着斧头、拿着锯子的人大骂……”这里无疑是作文的败笔。

3.故事寓理,主旨鲜明

运用童话寓言技法构思的作文,虽然文章所写的是想象中的世界,虚构的故事,并由于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故事显得荒诞不经,好像与现实生活相隔甚远。其实,这都是表象,其实质当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特别是在考场上,虚幻与现实的这种明暗表里关系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作文题目已让你确立了主旨,然后就是采用什么文体、从哪个角度切入的问题。当你从物的角度切入,采用童话寓言技法时,你肯定要.根据立意来审视所叙述的故事应达到的终极目的——或对读者起启示、教育作用,或向读者展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情感、一种知识、一种愿望、一种理想等等。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把揭.示生活本质意义的深刻思想寓于所写的故事之中。如上文所举《野菊花的路》《墙的故事》均是如此。再如中考满分作文《喜看破茧成蝶的变化》,通过一只蝶的口吻,叙述它破茧成蝶的艰辛历程,掘示了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成才的道理,给人以人生启迪。

【范文赏析】

一棵银杏树的诉说

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我舒适地立在小河边,听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多么清澈的河水呀,小鱼砂石历历在目。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走近了我,爬上我的枝桠,用一双肉嘟嘟的粉嫩的小手,摘下一颗颗果实。他剥开外皮,将青色的果仁放到嘴里,嘎吱嘎吱的声音,在我听。来就如一曲欢快的小调,男孩笑了,我也笑了。听到了吗?那风吹动我的哗哗声,就是我在笑呢。(故事开端,“我”与小男孩相识,并给他带来童年的欢乐。)

不知过了多少年,小男孩长成了大小伙。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他携着他的恋人,缓缓站到我的身下,倚靠着我,甜蜜地喁喁低语。我听得见他俩青春的的怦怦心跳。我为他 俩高兴,我为他俩祝福,我为我能给他俩提供一个温 馨的恋爱场所而由衷地高兴。(故事发展,小男孩巳长大成人,“我”为给他提供了温馨的恋爱坊所而高兴。)

再次见到他,他已是壮年。那天,天降大雨,小河顿时洪水滔天。翻天的巨浪冲撞着我脚下的土地,我的根须很多都失去了泥土,浸泡在浑浊的水里。我的身体好像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倾入洪水中。就在我胆颤心 惊的时候,我看见了他,那个在我身上玩耍过的男孩,那个在我身旁谈过恋爱的青年,如今,已到了壮年。他正在洪水里挣扎,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吞没。我使劲伸出根须,就是够不着他。突然,一个巨浪,把他—下卷到我的根下,我一伸根,他一下就牢牢地抓住了我。得救的他跪在我的脚下,感恩、发誓:“银杏树呀银杏树,今天我的命是你救的,我一定不忘这恩情,明天,我就来给你培土、施肥,让你长得更加茁壮。”我听后,产生一种幸福的晕眩。(故事发展,为进入高潮层层蓄势、铺垫。“我”救了已成为壮年的“他”。)

第二天,他没来,也许他有事耽搁了,第三天,他还是没来,我有些担心,他该不会出什么意外吧?以后的日子里,我天天等待,天天担心。直到有一天,我再一次看见了他。他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他扛着斧子,那明晃晃的刀锋,吓得我打了一个寒战。不过,仅一下而已。我马上释然,他虽然砍掉了所有树木,可是,我可是有恩于他啊,他曾说过要报恩的 话。他走到我的跟前,仰起头,端详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我盖第五十栋房屋还差一根房梁呢,正好,砍掉这棵银杏树,不就有了?”我一下晕了过去。接下来,他砍断了我的脚颈,我轰然一声倒入早已枯竭的河床。我的魂魄荡荡悠悠飘到天上。我在云端望下去,只见高楼林立,烟囱高耸,此外,就是黄沙滚滚,一片惨象。也好,就让我到天堂生活吧,因为在那里,我没见到一个人。我想,我的日子终于好过起来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情节陡转,出人意料,突出表现了“他”的忘恩负义。)

【亮点扫描】

作者虚构的是一个人与一棵树的故事,实际上隐喻的是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森林有恩于人类—,而人类不但不知珍惜、报恩,反而乱砍滥伐。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以小见大”,即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简而言之,“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巴尔扎克说,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理。

以小见大既是一种精细选材的技巧,也是一种深刻立意的技巧,以小见大中的“小”,是叙述、描写的焦点,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采用这种技法可以避免中考作文中常见的泛泛而谈、空洞肤浅的毛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这种论述提示了多种选材的途径,为实施以小见大的写法奠定了基础。成功运用以小见大写法的作文一般也能符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类文“立意有深度”“构思巧妙”“感情真挚”的要求。

【中考兵法】

技巧一:围绕主题着眼小材料

以小见大先要着眼于小材料,在审准题的前提下选取小材料。哪些是小材料呢?小材料是指符合写作主题的,在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特定情景下发生的,没有大范围的影响力,但又能进行具体描述的小事件、小场景、小角度、小动作等写作素材。如:

我好高兴,终于快到了。穿过这个黑巷子,就是光明了,我看了看手表,“Oh, my god!”距上课只有3分钟了,此时才真正明白一刻值千金的道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又想放弃狂跑,但大风大浪都经过了,可不要在阴沟里翻船。坚持!

“跑!跑!跑!”现在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为我们是凡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

(王瑞霞《跑!跑!跑!》)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幽默的笔调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惊险遭遇”:一次因害怕迟到而与时间进行的赛跑。生活中,上学、赶车、上班、约会……为了赶时间而奔跑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却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实现梦想需要奔跑,迅猛发展需要奔跑,激烈竞争必须奔跑!文章便这样以小见大,从小事中折射出了大道理。

技巧二:立意从小角度切入

有的同学写作时立意过于宏大宽泛,只能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以小见大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立意的角度越 小,内容挖掘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写得明确深刻,内容充实。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所选材料中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从而让其闪烁异彩。如:

他跨进教室,脱下雨衣,全身没有一点干的地方。他正要把蜡烛分给同学们时,电忽然来了。教室里一片欢呼,他顿时觉得像一盆冷水泼在头上,比在雨中还要难受。他把蜡烛分给那几个同学,可他们都说不想要了。一股股寒流向他袭来:“我反正没钱,你留着自己用吧!”“别硬当英雄了,怎样?不容易吧!”“留着以后自己用吧!”“哈哈……”伴着笑声,他手中的五角钱也被那女生婉言要回……他顷刻呆住了。泪,流在脸上,流进心头。

(段兴霖《雨夜》)

以小见大,滴水就能折射阳光。作者通过对雨夜一个同学冒雨为大家代买蜡烛的记叙,表达了对这位同学的善举的赞扬和对冷漠者的批评,也表达了对真情和友谊的呼唤,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奉献,生活才会臻于完美。文章似乎没有写友谊,但时时处处却又体现着对友谊的渴求与 呼唤。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不可忽视。

技巧三:强化细节,传神描写 ,小中见情。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细节便能活化人物形象,揭示或深化主题。我们不妨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职业、性格、心理等。平时留意身边的生活变化, 考场上才能采用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方法,如实地多角度展现人们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像从妈妈的唠叨中看到她对孩子、丈夫的无限爱意,从某个人并排走路时总靠左行看出其对朋友的爱护等。

技巧四:由点到面,篇末点题,小中见理。

从点到面,就是对所写的点滴小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力求透过具体而微的细节,看到事件所体现的本质,从而给所写的小事一个归属。比如从路人乱扔垃圾想到“陋习难改,环保之路漫长”,从餐桌上的浪费想到资源枯竭、改变消费观念,从登山的经历想到成功离不开坚 毅、不怕慢就怕站的哲理等等。又如:

泥泞路段终于走完了,迎面而来的是一级级不规则的石阶。我心想,这下可轻松多了。哪知,连日阴雨,石阶上长满青苔,滑溜溜的,刚走两步,就跌了一跤,膝盖骨钻心地痛,额头上也碰出了一个包,乎也划破了。我筋疲力尽,连爬起来的劲几乎都没有了。天色更暗了,我能永远趴在这里吗?不能!我拼命爬起来,继续前行。

这天晚上,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回忆起我曾 走过的路,感触颇深:人在旅途,路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每个人都 有走平坦大道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小路,而且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无数次的摔倒。但是,只要有坚定的目标,摔倒,爬起来,继续前行,你所面对的终将是胜利。

(易开泰《人在旅途》)

作者把自己在归家途中“走泥泞路”“摔倒”“碰头”这些小事描绘得有声有色,很好地渲染了归途的艰险。但又没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由此在篇末生发出人生的感悟:“人在旅途……只要有坚定的目标,摔倒,爬起来,继续前行,你所面对的终将是胜利。”

技巧五:运用对比,挖掘深意,小中见德

感动,有时并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舍生忘死,也许一个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的生活画面就够了。以小见大,就是要用小事展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与美德,并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邻里之间、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彼此牵挂的美德不就是由芝麻大的小事和画面来连缀的吗?例如莫怀戚的《散步 》 ,本是三代人一块儿散步这样一件平常的小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幅极其和谐、温馨、美满的尊老爱幼的画面,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也给我们以审美的愉悦。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人生的大道理,由点到面,小中见大,立意便高远了。

【范文赏析】

芬芳在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开头简洁,设置悬念)

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要是总在家里呆着就无聊透了。于是我去表姐开的花店帮忙,主要任务是送花,(开端)

表姐的生意不错,我去帮忙第一天便有7份订单。我接过地址和包装精美的7束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一路飞奔。(以景衬情。对炎热的夏日环境的描写,反衬“我”兴高采烈的心情,也表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建设 街28号,没错,就是这家。”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叮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 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 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传神的细节描写下提示幸福的真谛作铺垫)

第二家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她丈夫送给她一束玫瑰。

第三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那花是他曾经的同学送给他的。(这两段略写,但也可联想到当时的幸福感)

一束束鲜花,一句句祝福,接受祝福的人幸福无比。而我,作为传送祝福的使者,也感受列了幸福。(由点到面的议论渲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引题)

时光飞逝,暑假结束,我送花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最后,我向表姐提出一个要求,要三束花儿。表姐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按我的要求包装好。(送花结束,文章却未终止,设置悬念)

我从中抽出一束百合花,郑重地递给她说:“姐,这束花送给你,祝你的花店越办越红火,希望你青春永驻,笑口常开!”表姐非常吃惊,也很感动,我分明看到她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开了几年花店,我倒是从没收到过花。”表姐笑着说。看到表姐幸福地笑了,我也好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一束花就让开花店的表姐,惊喜落泪,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剩下两束,我给了爸妈一束,爷爷奶奶一束。印着心形的粉红包装纸,包着鲜艳的花儿,它们代表了我的爱,奶奶激动地搂着我落泪,爸妈则幸福得一个星期都合不拢嘴。淡淡的花香浸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精细的神态描写)

花儿总是会凋谢的,但我知道,芳香已握在我手中,只要我懂得珍惜,懂得给予,幸福之花就会常开不败。(点明主旨,照应开头小)

【靓点扫描】

《芬芳在握》,诗意的题目,引人无限的遐想。幸福如花,可以传递,可以共享,赠人以花,手有余香。材料使用上详略有别。同为送花,第一家和“我”送给亲人花详写,第二家、第三家一笔带过,其他送花更是留下空白,激发人的想象。“幸福”,本是个极大的命题,许多人一生都在探求、寻找、揣摩,但很多人一生都难达其理,难称幸福。通观全文,小作者只写了“送 花”一件事,没有大的场面,只有 对得到花的各类人的细致观察和自身体验的描述,但小事件却折射出大主题,使读完本文的我们对幸福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03-21 08:05栗鱼[海南省网友]IP:1731154736
    这种写作手法真的很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深层的含义。期待看到更多有创意的作文!
    顶1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的寒假作文300字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600字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300字 三年级过春节的作文300字 我的压岁钱作文300字 我们的春节作文4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300字 端午见闻作文300字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沙滩上的童话仿写作文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范文10篇 浓情端午作文600字 0分作文被北大录取 什么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在什么中成长作文500字 我的初三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甜甜的回忆作文600字 这也是课堂500字作文 跨过那道坎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六一作文450字 快乐六一作文150字 路在脚下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400字 什么的快乐作文600字 在快乐中成长作文600字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