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漫画小林:因高考作文成为“网红”的漫画家

2020-11-15 13:25:01
相关推荐

还记得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吗?在今年全国三卷的语文试题中,中山大学教师林帝浣一幅关于“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的水墨漫画,被改编成了作文题目。一时间,江湖人称“小林老师”的林帝浣被广东当地媒体轮番“轰炸”。短暂惊喜之后,“小林老师”在他的朋友圈中写道:“漫画成为高考作文题目,听起来像是能躺着吃一辈子的荣耀”,“不过热闹终究是要过去的,我安静点就好”。6月10日,他已经飞赴日本,投入到“中国动漫日本行”的布展策展工作中,并任该次动漫展的讲解员。

对于入选高考作文题,小林自称,这波热潮,有点像几年前用一组国画作品助力“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那波,也有点像绘制《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背景画惊艳众人那次。

翻看小林的朋友圈,文笔生动的他专门为高考作文漫画题中老师的原型——黎光宁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甚至把26年前高考前黎老师的原话都翻了出来:“你们好好地看书准备高考,但你们高考后就毕业了,就要离开校园,老师还想再看看你们!”高二时,学校要求农村户口的走读生交建校费,每学期八百元,这对家在农村的小林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纠结了好久,小林向老师道出了难处,结果高二、高三两年,黎老师没再跟小林提过建校费的事。“一直到现在,我都没给黎老师一个正式的感谢。”此事之后,小林发奋恶补英语,高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他说:“高考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因此,高考、校园生活成了小林漫画中的主要题材之一。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考入医科名校的小林在毕业后却没有“顺理成章”地穿上白大褂,他的工作经历很纷杂,留校成了一名大学老师,中间还当过IT工程师、网页设计师、医疗数据中心项目经理、新媒体讲师等等。工作之余,他将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跨界于国画、书法、漫画、写作、摄影、美食等领域。他的自我介绍,更是诙谐而充满风趣: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在自己的一幅漫画下,小林曾写道:“人生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必须走的路,一段是想走的路。必须走的路先走好,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

小林告诉记者,他对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1975年出生的他,幼年酷爱画画,但家在农村很困难,只能在业余时间自学。他画画是从国画起步,因为成本低——“一张宣纸只要三块钱,油画布要三百块,钢琴则要三万块。”最开始引起他画漫画兴趣的,是蔡志中的《庄子》,后来受丰子恺和黄永玉的影响也很深。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林帝浣的“二十四节气”国画,被中国代表团选中为申报推介宣传画,一举惊艳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申遗成功完美助攻,林帝浣也因此成为“中国节气申遗画作第一人”。

在近年大热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连续三届美轮美奂的舞台背景均出自林帝浣之手。国画一般都是1:2的长宽比,但是根据舞台的造景,必须按照1:6的比例来绘制。这种长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显得杂乱,甚至产生很多视觉焦点,让观众看起来不舒服。但是小林的作品非但不杂乱,而且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在他笔下幻化成一幅幅写意水墨画,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更被人熟知的,则是小林的漫画。“他的作品中带有一些‘黑色幽默’,但能让你开怀大笑,在大笑间,你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就被治愈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每天都热切盼望他更新。他出版的作品一定要收藏,每天翻一翻心情都会变好。”一位读者这样在小林公众号上留言。

对于自己的漫画为何越来越受欢迎,小林坦言,如今手机的快餐式文化的确有利于漫画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作品会比较直观,读者看着也轻松。“我也是个普通上班族,跟大部分人差不多,也会有悲观、沮丧的时候,可负能量与正能量只是一念之差,因此我更喜欢把乐观向上的态度展示给读者。”

人文关怀一直是小林最重视的。出身农村的他,所画的多是反映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琐碎。一位漫画行家曾评价说,小林的画法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他用幽默的笔法增添了漫画中的情趣。“妈妈永远不会道歉,她只会突然对你很好”,“你这辈子最灿烂的笑容,都给了手机屏幕”,“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的特别孤独”,寥寥几句话,看似简单,却很有韵味。正因为如此,喜爱他漫画的读者遍布各个年龄层,既有尚不识字的儿童,又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一对年近八旬的老人每日临摹他的作品,并从他朴实却蕴含智慧的作品间体味到关怀。

小林说,很多朋友看到我的漫画后留言说,日常生活负能量满满,但看了漫画之后心情会变好。于是,他开始探索利用漫画的方式去疗愈病人。今年,小林最新出版的漫画书定名为《人间治愈术》,同时“小林老师”的身份也多了一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客座教授,负责筹建人文艺术治疗科。

谈到这个话题,小林在电话那头特意放慢了语速:漫画能反映喜怒哀乐,我们正在尝试用漫画或者艺术学习的方法,去疗愈肿瘤晚期病人,比如手术后、放化疗之后的患者。我们希望通过精神的力量,让患者重新树立健康的心态。“目前国内晚期重症患者术后回家的医疗关怀几乎没有,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的精神需求会不断增加,国外主要是通过音乐、绘画等方式给予艺术疗愈,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会给予患者更多的正能量。”

兜兜转转,在艺术与医学之间游走的小林,一直记得母校中山医科大学的正门有副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他的这项跨界尝试,也许算是一种回归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静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 我是什么 作文 初一作文500 作文我的烦恼 误会 作文 钓鱼的作文 家风的作文 春季作文 小兔子的作文 思念的作文 优秀作文800 疯狂作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 消防员作文 行走作文 优秀作文500 语文高中作文素材 作文打屁股 自由的作文 热闹作文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