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高考作文该怎么写?名师透露打高分技巧

2020-11-15 15:10:02
相关推荐

本报长沙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总是引领着热点话题,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难度如何?如何巧妙立意,如何布局谋篇夺取高分?

我们特邀资深语文培训名师、文韵爱阅读高中部教研带头人朱株老师第一时间详细解读。

2019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解析:

2019高考作文总共有8套试题,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全国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此外,还有一套全国汉语试题提供给少数民族考生。

从8套作文试卷来看,可以说完全沿袭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关注社会现实、结合时事热点、留心国家发展格局的总体特点。需要学子们走出课本知识、走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才能做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8套试卷中,除了全国3卷以人文情感视角、江苏卷以辩证思维视角为主要考察点,并没直接扣时事和社会热点之外,其他6套都有或明显或隐含的时代和社会内容的要求。其实,即便是这两套题,如果能紧扣当下社会的流行趋向,批评世俗时弊,高扬时代精神,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途径。

2019高考作文全国1卷题目解析

现以全国1套试题来分析如何立意、选材和组织完成这篇作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题目总体分析:

首先,考生需要做一个审题判断:这个题目考察的核心点是什么?难易程度如何?在当下时代背景之下,其现实意义何在?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判断呢?因为如果仅仅抱着考生思维,满足于简单回应,尤其是不与其他考生做“区位隔离”,那么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立意的高妙,必然“泯然众矣”。

可以说这个题目本身的难度非常低,那就是“尊重劳动的价值”,这个就是核心考察点。与别的有可能逆向思维的话题不同,这个话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而坚定,几乎没有“求异”的空间。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这样一个题目放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于五十年一百年前都适用,何以在今天单独提出来,作为数千万考生的考题,并成为全国人民热议的议题呢?

其实这个才是考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必须注意到大的时代背景的变化:一方面物质条件的改善让更多的人不需要通过体力劳动来谋生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推广,使得看上去人类似乎也不再那么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了。如果考生不围绕这两个现实新情况来展开,而仅仅重复先人“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的论调,则没有领会命题者的考察本意,也就很难得到高分。

2.立意角度:我一般建议大家写抽象宏观的话题,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但如果话题本身比较具体,则需要最后落到“当下意义”和“普适价值”。对于“劳动”这样一个比较古老又具体的话题,写出新的“时代意义”是最重要的。

好,我们现在来回应这个命题的时代诉求: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面临的问题复杂而严峻,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就是一个现实问题,甚至不排除“过苦日子”的曲折,而我们这个民族乃至于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参与劳动、尊重劳动都是振兴之本。只有依托这个根本,才可能摆脱逆流,才能拔节生长,才能再创辉煌。

二,当下年轻人缺乏对劳动的直接体验,无法理解“低级简单原始的”劳动与文学、艺术、学术、科技之间的生生不息的关联。可以举例袁隆平等科学家,谢晋导演,以及更为新派时尚的"JK罗琳、姚明等人,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哪怕最原始最简单劳务的参与。88岁的袁隆平仍然在下田,因为仅仅在实验室是种不出杂交水稻的。投身于火热的劳动实践,与取得卓越的学术成果和艺术成就不是矛盾关系,反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三,马克思天才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各取所需”了,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劳动?因为劳动的最高境界不是谋求利益,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一种“自我实现”。当下社会,社会隔离的出现,某些有钱人对于弱势群体的歧视,地铁上“贵妇人”对于民工的排斥、辱骂,说到底是这些人欠缺因为劳动而来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提升。一个做过公共服务的人就不会乱丢垃圾,就不会乱穿马路,就不会随地吐痰。所以,劳动的终极意义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实现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圆满。

3.写作思维发散:我们面对作文题目,首先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使其为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思考可以从哪些点切入,能够做到“一题多写”。

根据我们爱阅读高中语文课堂训练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扩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各种思考方式。那么思考出来的结果可能会有:

一,从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工业文明发展的现代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化,再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下,我们该如何重新思考劳动的意义。

二,根据矛盾修辞法,就会联想到韩少功提出的“进步的回退”一说,当下的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回退”,可以做思辨性的解读。

三,联想生活当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家长陪读”、“家长请家政打扫学生宿舍”等等引起争议的现象级话题,带来给我们对“劳动”的思考。

四,劳动的作用究竟有哪些?直接创造价值,培养动手能力,消除惰性,跳出舒适圈,保持对生活的参与,劳动本身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然后再到清晰思维,着重思考我“能写”的点。确定是否“能写”就要包括这几点:中心论点的确定,分论点的提出,素材的支持。我建议考生最好能有2-3种可以成文的思考模式。

4.明确中心论点:从两三种思考模式中,选择确定自己的中心论点时,重在学会调整思考角度,从“我”能写到“他”好读。就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转为读者的阅读角度来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他会被吸引吗?他能被说服吗?因为是考场作文,和万千同类型文章摆在一起,还要格外思考如何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问题。

5.如何选择素材:

本题已经确定体裁为演讲稿,因此在体裁形式上难以创新,我们必须在立意角度的选择和素材的选用上,更加“别出心裁”,也要更能反映出考生知识储备的与时俱进。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整理,我建议学生整理素材时,主要积累这两种:一是最经典的,二是最新的。具体运用时则是考虑:一是相应的,二是相反的。

比如关于“劳动”这个话题,我们爱阅读课程中有给大家阅读和积累的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爱默生的一些自然散文,以及韩少功的《进步的回退》里面的句子和观点,都是非常合适应用的,而且也特别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特点。

6.画龙点睛之笔:结尾的总结,会给人留下这篇文章的最终印象,所以画龙点睛之笔十分重要。这既需要考生平时对概括性语言能力进行练习,也要刻意地背记一些名句或佳句进行模仿化用或直接引用。

比如:劳动创造世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乡村四月闲时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我们从未如此富裕,也从未如此焦虑。

智慧和纯洁来自努力,无知和纵欲来自懒惰。

结语:

时代感强、内涵丰富、思考角度多维,这是这几年来高考作文题最突出的特点。

高考作文这样的命题趋势其实已经提出了中学生高考语文学习的新时代使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躲在象牙塔里封闭式地学习语文,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再囿于书本的知识,应该从广阔的变化的时代背景里汲取思想和智慧,多关心时事,多了解世界发展的新格局,并能正确分析、判断和展望,才能在高考语文中游刃有余。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