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直击」中建三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揭晓!

2020-11-16 11:00:01
相关推荐

本次征文

以“我和祖国共成长”为主题

启动以来

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投稿

共收到作品235篇

活动邀请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汉诗》主编张执浩

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剑男

著名青年作家、《汉诗》主编助理林东林

中建三局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部长叶青

担任评委

经过认真评选

39篇散文、诗歌类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现新中国辉煌成就

深情回顾企业发展业绩

形象展现广大职工追求幸福

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

本次征文

受到评委老师高度肯定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受吧

张执浩,1965年生于湖北荆门,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主编,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撞身取暖》《宽阔》《欢迎来电岩子河》《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集和随笔集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

“从近百篇作品可以看出,这些被建设者这一职业身份所遮蔽和隐藏的写作者,已经具备了非常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他们以‘小我’书写‘大我’,以局部反映整体,真情实感地呈现了每个人工作生活中的时代和祖国,对征文的主题既不拔高,也不虚饰,我想这就是他们向职业写作者们提供的另外一重视角:让生命的经验和情感自己说话!”

剑男,原名卢雄飞,湖北通城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多篇诗歌、小说、散文及评论,创作的诗歌获奖、入选多种选集及中学语文实验教材,著有《激愤人生》《散页与断章》《剑男诗选》等,现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

“中建三局作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本次征文作品充分展示了一个企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员工良好的文化素养。大部分获奖作品不仅语言优美,结构精巧,而且富有真情实感,爱岗敬业精神和家国情怀兼具。向中建三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表示敬意,祝贺获奖者。”

林东林,诗人、作家,现为《汉诗》主编助理。著有《三餐四季》《人山人海》《跟着诗人回家》《线城》《替全世界去仰望》《情到浓时情转薄》《身体的乡愁》《谋国者》等各类作品多部。

“这些散文和诗歌作品,在契合征文主题的同时,也反映出每个作者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处理这些经验和经历的文学能力。他们并不凌空蹈虚,也不依赖于修辞文采,而是直面、直接、直指,用细节和事实垒砌出‘我’所经历的时代和祖国。这种结实有力的文学表达,可能来源于他们的岗位和手艺,也可能来源于他们的文学阅读——这就是时代和祖国的变化让他们产生变化的最好注脚!”

叶青,中建三局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部长。

“这次征文活动是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荣幸成为一名阅读者,通过三局文学爱好者的笔端去重温祖辈的生活,感受时代的体温。阅读的力量就在于让我们知道,世界载于时代,而时代应被记载。中建三局的建设者们倾情描绘着笑与泪,生与死,聚与离,爱与伤,用细小的触角感知浇筑在历史里的坐标。从中强烈感受到,他们热爱时代,热爱祖国,热爱企业,热爱生活,热爱年轻,更热爱未来!”

散文类

一等奖

《我与新中国·一半过去一半现在》 二公司 方生城

《一座小城的二十年》 铁投公司 胡天娇

《知“食”分子》 城市投资运营公司 黎蕾

二等奖

《润物无声的变化》城市投资运营公司 黄飞

《“铁脚板”的故事》 二公司 邓秀琼

《朱门黑匾忆祖训》 三公司 杨思凡

《老家的香樟树》 北京公司 侯杰飞

《盼头》 三公司 曾志辉

《归乡路不遥》 总承包公司 佘海波

三等奖

《房子的变迁》 总承包公司 刘艳玲

《父亲手机的新功能》 基建投公司 张康

《流动的故里》 一公司 聂海鹏

《父亲与车》 二公司 黄鹤

《村口的老槐树》 三公司 王成

《老饭桌的故事》 北京公司 徐兴利

《三代人的建筑情缘》 华东公司 丁爽

《灯光》 南方公司 张宏越

《岁月的足迹》 西北公司 陈元

优秀奖

《大山深处》 二公司 谭雪丽

《三代人的高考故事》 三公司 胡嘉彤

《小小方向盘,力担千钧责》 总承包公司 潘海亮

《从标语看时代变迁》 城市投资运营公司 杜艳丽

《上学》 安装公司 魏田田

《再回安顺》 一公司 张守法

《异国奶奶和军人爷爷的“另类结婚照”》

二公司 罗超群

《盐背子》 二公司 陈静

《麦田里看新中国》 三公司 王文涛

《外婆的木柜》 总承包公司 谭靓珣

《最美的岁月》 一公司 陈凤兵

《接过父辈的旗帜》 一公司 周俊

《三代人的70年》 二公司 张领

《收入的变化》 二公司 黄前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房地产公司 乐婷

诗歌类

一等奖

《一名建筑工地材料员对祖国的热爱》

南方公司 刘银松

二等奖

《南国赋》 局总部 徐涛

三等奖

《礼赞七十年》 一公司 廖浩然

优秀奖

《祖国颂》 总承包公司 吴蔚

《如果有人问我》 北京公司 杜志杰

《一带一路建设者礼赞》 二公司 李坤岳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4篇一等奖作品吧~

我与新中国·一半过去一半现在

我出生在东部沿海一个高度发达城市的贫穷小山村里。时至今日,我在部分城市的远郊还能看到这种村落。只可惜,当我如今再回到家乡时,那里的情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时的小伙伴都打趣说,三十年前像非洲,三十年后变欧洲,变化太大了。

记忆中老家房子的墙壁是石块和黄土夯起来的,楼板是木材搭成的,我们称为“小土楼”。听母亲说,我两岁以前全家都住在村中央的两层小土楼里。这种小土楼冬暖夏凉,布局紧凑,有很多优点,但时间久了,楼板就会老化,并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母亲说我那时候胆子大,专挑楼板的破洞、裂缝踩着走,时不时还从中窥探一下楼下的动静,看到有人来便大喝一声“你找谁”,乐此不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便是东部沿海的农村,环境也还是很恶劣的。基础设施落后,物资匮乏,营商环境比较差,家家户户都需要出门讨生活,最典型的就是背着小商品走街串巷去推销。所以身边算得上富裕的人家并不多。贫穷的环境造就了我坚定的意志和好胜的性格。我那时候立志一定要念好书,首先要超过会识字、记账的村支书和会计,也要像他们一样不用下地干活。后来即便到了上初中,我母亲还经常以此“恐吓”我,“你要是考不上好的学校,就得和他们一样下地插秧种田。来,你试试插秧好不好玩。”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很不情愿地回答,“不好玩”——“那就好好念书,考上好学校”。这句话,从我儿时到成人,听了不下上百遍,时至今日,仍然感觉历历在目。

我所上的小学和初中,是我们镇上本部的分校,都是我们县硬件条件最差的学校,没有之一。几栋“小土楼”排起来的校舍,一下雨就滴滴答答漏水,操场上经常漫天黄土,上体育课的时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我和小伙伴们都颇为自豪,因为我们学校别称“黄埔军校”,方圆百里只有一家。闲暇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总是喜欢调侃我们,隔壁畲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学校都比你们的好,还到这里来干什么。同学们大多表现出一脸无奈和厌世的表情,感到很羞愧。只有我,仍然理直气壮地说,我自愿来的,我觉得这里挺好。

我确实是自愿去的。因为在这个分校上学很便宜,尤其是初中,除了一点学费几乎没什么开销。而那时候,父母亲为了给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新房子上面又加盖了两层,钱都花完了。没办法,我主动提出去分校上学,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还保证,我仍然能考出好成绩,绝不会耽误。

后来我确实没有食言。大考小考总是第一名。再后来,逐步演变成在与本部学生进行比拼的时候还拿第一名,并且超过第二名50-100分,到了初中更是年年如此。试卷不怕难,就怕试卷不够难。这种“恐怖”的应试记录在我初中毕业之后仍然笼罩在后来的学弟学妹身上,成为老师们教育他们的“上帝之鞭”,使得他们脆弱的内心每每看到张贴在学校公告栏长达六年的我的头像和记录都不禁打颤,直到我高中快毕业强烈要求他们撤下才告一段落。

这种记录的取得,是极不容易的。上文说过,我所在的学校是分校,条件差,老师不愿意来,所以师资非常匮乏,更别谈质量。我们的数学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每学期基本要请2-3个月的病假,据说病得很重,但回来的时候又会胖了一圈。而这段时间,是没有老师能给我们代课的。每到这个时候,校长就把我喊到办公室,说,班长,要不你来代课。我虽然有过犹豫,但既然校长都这么说了,也不好推辞。那就义不容辞,“走马上任”。自己先学,再教其他42个同学。后来初中三年,陆陆续续,我们的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都有“生病”的时候,代课任务都落到了我头上。然而结果却不负众望,往往最高分(我)和最高平均分都在我们班,另外的两个班的班主任为此极不服气,一周留我三次,给我煮牛肉面吃,“顺便”讨论明天的教案。然而,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即便我再怎么样毫无保留地和他们分享,他们带的班还是落后于我们,他们仍然被校长请去“喝茶”。可能真是天意弄人吧。对此,我曾颇为得意,直到多年后的一天,和初中同学聚餐,坐在角落的一只“沉默的小羔羊”(外号)对我说,那时侯你教我们数学,我们都很感激,然而,正是如此我们才彻底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后来居然还代课语文和英语……

我很遗憾。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后来听说那些老师对我颇有意见,说当年成绩差的人(那只“小羔羊”)还时不时请他们吃饭,成绩好的人连一碗面都没请过他们。我因为长时间在外地工作,回去得少,因此每到教师节我只能托人送给他们每人一大束花,他们很高兴,纷纷表示,“你看,学习好的就不一样,当年替我们代课,给我们分忧,现在虽然没时间请吃饭,但是每年都会这样想着我们,多好。”

初中毕业之后,过了大约三年,县里对外贸易、旅游、快递业蓬勃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校舍就被拆除重建了,又大又漂亮又先进,这种破碎的记忆也难以更加鲜活地生存在我的脑海之中。十多年之后,整片土地都被推平,建起了高楼、社区、商场和双向12车道的大马路。老家也陆续被拆,年轻人大多都迁到了大城市或县城。昔日的旧农村大多被改造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还生活在村里的老人们都很感谢党和政府,都说党的政策好啊。每次只要我回去,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跟我重复同样的话,发出同样的感慨。

然而,让我感慨的不仅仅是这种变化,还有家乡人的创意。新农村基本建设完毕之后,成了旅游景点。村里原来的牛舍被改造成了“牛栏咖啡”,猪舍变成了“猪排小馆”,农田改成了“花海景区”和农家乐,山中民居成了“林中酒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还经常登上央视。我有个小伙伴毕业之后回家在山顶开了个民宿——“林中雪原”,日常爆满。他说上海人最喜欢这种腔调,你看,时代真不一样了吧。

我点头说是。或许现在的都市人压力大吧,又或许这才是他们记忆或想象中农村的样子吧。要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去玩,去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怕是有所偏颇了。他可能并不知道我们这个全国最美县城、最美乡村到底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吧。

十年一幅骨,十年一幅画。这三十多年,不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人应该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吧。人们发生变化也不足为奇。

自我上了高中、大学之后,这种“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精神一直保留了下来,考第一名也始终是我的最爱。选择不上学的亲戚大多沿袭本地人传统,出来做生意。其中,不乏有非常成功的典型。比如我的大表哥,在新千年之后做生意发了迹,然而每次见我时总说隔壁来了个老乡,开了个酒店,吃他一个盒饭要18块,脸上得意得“忿忿然”。每每此时,我都异常鄙视他。那时候他一天一个店面赚十万,好几家店好几家厂,家里请五个保姆,换一个轮毂能花20多万,居然还介意18块的盒饭钱,实在难以理解。

2005年开始,亲戚们的事业都开始发迹了。有公职的都比较顺利,做生意的都发达了,不发达的也被带着发达了。几年前休假的时候曾在大表哥的豪宅里待过一段时间,和他讨论生意上的事情。他没上过大学,所以很愿意听我的意见。早些年听我的意见也确实取得了效果。遗憾的是,当年没听我的,杀入电商圈,否则现在可能又会大不相同。而当年,他们那批大搞电商的小兄弟,用他的话说,“赚得肥得流油”。我劝他不必介怀,你干实业都和他们不相上下,何必在意。学学隔壁香港人的务实,心里就不会有不平衡了。

他的管家就是香港人。大表哥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有钱雇一个香港人当管家,而且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前半句是真的,后半句是我猜的。我并不觉得香港人来当管家有什么特别之处。要说不同,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管家刚开始每次到车站或机场接我的时候都会操着大舌头喊我“大少爷”。出于职业习惯,我每次都会迅速纠正他,请叫我“同志”,你这样喊我不习惯。然而,他还是不依不饶,他说对他而言,喊“同志”会更不习惯。没办法,我只能让他叫我“老方”。

我和这个香港人每次见面都会聊香港和内地的发展和差异。虽然同为中国人,但香港人对内地同胞的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大表哥也曾邀请他和几个外籍保姆到老家旅游,他们惊诧于中国内地的繁荣,很多次,都会问我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有时候听得厌烦了,我就抛一句“社会主义优越性”。后来他离职了,可能接受不了这种内心的不平衡吧,又或许,接受不了我们一干人将老家传统的“番茄蛋汤”这种廉价汤作为汤中之王的观点吧。

大表哥一家人在没有完全发迹前就入了党,接着就让小表哥(他弟弟)把七八年没修的进村路修了。修路经费超支之后,小表哥拉不下脸去向他哥要钱,就半价卖了他的豪车,换了一辆北京现代,把多出来的钱都投到那条路上去了。我曾打趣他说,你做这么大生意,现在开一辆“破现代”,合适么?他于是反问我,你还不是花30、50块钱去买一杯奶茶或咖啡,然后去路边吃20块钱的套餐?这是什么逻辑?

是的,有时候我确实是这样。连母亲有时候都会嘲笑我会去买街边2块钱一包的爆米花糖。为什么要去买?是因为它便宜,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新中国用七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还没来得及等我们这代人晃过神来,我们的社会就变成了崭新的模样。我们的一半生活在过去,在“小土楼”,在曲折而坚定的求学之路,在18块的盒饭和20块的套餐;另外一半则生活在大城市、豪宅、管家保姆簇拥的家里,以及那一杯昂贵的奶茶或咖啡。

那个管家曾问我,如果我像其他的亲朋好友一样投身商海,是不是也会和他们一样成功。我说不清楚。我所清楚的,是每个人要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家族和民族中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不同的,我们的人生自然也会不同。徐志摩说我们都是大时代的一名小卒,我想,是时代赋予我们有所成就的基础。勤奋的人们正是站在大时代的肩膀上,逐步改变着我们原本贫穷的家乡和祖国,让新中国的大地重新焕发出千年的光彩来。

而我们与新中国的这条路,得一直这么坚定地,走下去。(二公司 方生城)

一座小城的二十年

1994年,我出生在江西一座叫做“高安”的小城里,面积不大,人口却不算少。小城傍水而建,一条锦江将城市划分为南北两城,我家就在北城靠近江边的武装部队里。门口有哨兵,院里有狼狗,每天伴着清晨的口哨声醒来,我的童年注定与许多人不同,除了每日繁复的学习任务外,还多了一些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战斗扛枪的叔叔阿姨们。记忆里父亲每天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上下班,我最喜欢偷戴他的宽檐帽,小手指扣着上面圆形的红色图标,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国徽——最神圣的中国印记。

起于建设

有一年高安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雨,锦江湍急的水流挣脱了河道的束缚涌上了周围的街道,漫过成人小腿的积水几乎限制了所有人的出行,整个小城陷入到潮湿和压抑之中。那段时间,父亲和院子里的叔叔阿姨们忽然开始早出晚归,很多次当他回家时我都已经入睡,在我为数不多的印象里,他的衣服总是湿透的。有一次母亲问他,“水都堵住了吗?”父亲的表情有些凝重,“暂时控制住了,但是如果这雨还像这样继续下下去,估计坚持不了多久又要决堤了。”“那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不过这河堤是必须要修了。”幸好天公作美,过了几天雨渐渐停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又重回了平静。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江边被一层又一层的围栏围了起来,才知道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修缮河堤的工程就要开始动工了。如今,烟灰色的堤岸高高筑起,长长的阶梯从水流处一直延伸到大观楼的门前,那苏轼、苏辙两兄弟曾经登高望远的红墙黄瓦之地已经成为高安的标志性建筑,锦江的日出变得一次比一次美丽。

发于建筑

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我好奇地问:“妈妈,我们这是要搬家了吗?”“是啊,这附近要建休闲广场,我们的院子也快要拆了。”2005年我们举家搬迁到了离江边较远的北城区,因为政府已经定下了城中心开发的主体计划,要在江边建一片设施齐备的休闲广场,同时,三座小城超高层楼房也在规划当中,附近的居民纷纷搬迁,我们家也从原本三层的小楼搬到了新建的六层政府小区,绿化整齐美观,学习、出行也更加方便。

城市改造的步伐正有条不紊地迈开,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能感觉到这座城市有了一些新变化,江边原本陈旧的小公园变成了长城模样的烽火观景台;三座八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俯瞰着整个高安的锦绣风光;学校旁边三三两两的游乐场不仅多了游乐设施,还有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以及专门举办演出的凤凰型展示区;每到傍晚,阿姨们都穿上美美的衣服在大观楼下载歌载舞;原本只分布在南城区的商业街开始逐渐向人口更加密集的北城区转移......直到我上初中的时候,繁华的中央广场终于尘埃落定,夜幕降临,一家人最爱的活动就是在广场上散步欣赏沿途的风景,绚丽灯光下人们的笑脸仿佛能扫除一天的疲惫,给整座城市披上一件五彩的外衣。

贯以交通

高中学校的校区在离市中心很远的郊区,周围除了教职工公寓就是一片荒地,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这里原来也是高安的一部分。由于与家里的距离较远,我选择了在学校寄宿,只有每周六可以回家住上一个晚上。每个周日的清晨,父亲都要披着晨光送我去学校参加早自习,我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车从楼房林立的近城区慢慢驶向只有花草茂盛的远城区,耳边从能听见些许的喧嚣声到只有车辆偶尔驶过的轰鸣,感觉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起来,我曾经以为这里将会一直如此。

直到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父亲开心地说:“再过两年高安就要通高铁了,到时候你去武汉上学就不用打车去南昌,省了不少麻烦。”从那以后,我始终满怀憧憬地期待着,终于在2014年盼来了坐上高铁回家的新旅程,等再过了半年回家以后,我发现远城区开始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各种高档小区开始圈地建设,两家大型连锁超市开在了从前奔赴学校的路上,原本空荡荡的柏油马路被越来越多的车辆填满,那条曾经往返了三年的上学路忽然变得熟悉又陌生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交通真的能改变一个地区,甚至是一座城市的面貌。

起于建设,发于建筑,贯以交通,一座小城的二十年,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二十年。如今我有幸成为了一名中建铁投人,越来越能清楚地感受到中国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从“深圳速度”到“大国工匠”,中国建筑这把利刃正在大刀阔斧地雕刻中国的新气象,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一股蓝色力量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给每一座城市带来崭新的活力。(铁投公司 胡天娇)

知“食”分子

18岁那年,爸爸因家境贫寒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转而跟老师傅学厨艺。用他自己的话说,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食”分子,一辈子都在和食物打交道。爸爸学做的第一道菜是盐水花生。一把花生被他洗净,放进大锅,加盐,大火猛煮,水快干时转小火,慢煨入味,等闻到一股咸里带甜的香气时,即可出锅。每当夜暮降临,爸爸忙碌一天后,便在院子里支一张小桌,半躺在摇椅上,吃着盐水花生,喝喝凉白开,一个夏天就惬意地度过了。 1998年,爸爸自立门户。那时花生不再是主食,而是单独的一碟小菜。“油一定要多放,油亮亮才好。”就这样,爸爸的夜宵从盐水花生变成了油炸花生米,凉白开也变成了啤酒或白酒。 等我初中时,再想吃花生,就只能在配菜里挑了。爸爸店里的蜜汁酱肉,浓稠绵密的酱料淋在肥嫩的五花肉上,扑鼻的肉香让人难以抗拒。扒开满盘的肉,才能发现零星的几颗花生。有时候让他多放几颗,还会被调侃:“还没吃腻啊!以前条件不好,只能吃价格便宜的花生,现在有鱼有肉,配菜都被剩下了。”我们看着爸爸的体重蹭蹭蹭地往上涨,家里小饭馆的招牌也从“好街坊”变成了“胖叔叔家常菜”。 我读大学放假回家时,久违的花生又上桌了,不过这次是没有加工过的生花生。“现在都流行‘原生态’,不煮不炒不炸,别有一番滋味。”剥开一颗花生丢进嘴里,那一缕与生俱来的自然清新,瞬间拯救了被调料麻痹的味蕾。口味清寡的生花生,爸爸爱不释手,无肉不欢的他也开始荤素搭配,注重养生。 几十年来,我们的饮食习惯从“风卷残云”变成“细嚼慢品”,注重美味的同时更注重健康,但这并不意味着手艺的将就,反倒因为少了各种增鲜剂而更考验厨师的功底。厨艺粗浅的我跃跃欲试,整个过程手忙脚乱,惹得老爸哈哈大笑:“我刚学厨的时候和你一样,看着师傅做菜觉得非常简单,自己动起手来才知深浅,几十年的功夫不是白练的啊!”说罢,他在锅中比划了几番,不知使用了什么绝学,过了一会儿,厨房溢满诱人的香味。 我这才明白,有形的招数再复杂,我们也能慢慢模仿,难的是如何应对过程中行云流水的变化,调料错了如何挽救,味道重了如何收场,这其中的度,是父辈们长年累月中摸索出来的“绝学”,看似云淡风轻,却是深厚的积淀。“治大国若烹小鲜”祖国的辉煌巨变,离不开知识分子治大国的使命,也少不了知“食”分子烹小鲜的用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奋斗,把自己的小梦想做到极致,我们是不是也该少加点“调料”,多练些“功夫”,才更能品出寻常日子里“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味呢?(城市投资运营公司 黎蕾)

一名建筑工地材料员对祖国的热爱

从一块砖开始

我爱上它的烟青色

和它身上烙印的中华姓氏

爱屋及乌,我爱上一块砖的前世

——黄皮肤的泥土

在火热的炉膛里脱胎换骨

在城墙上站成脊梁

从一支螺纹钢开始

我爱上它的肋骨

和它的屈折有度

这多像一个伟大的民族

——刚柔相济,游刃有余

写到此处,我爱上它的每一种元素

它取自我们地大物博的祖国

从一根方木开始

我爱上它清新的香气

和它成长的一圈圈年轮

——经历风雨,成为栋梁

我更爱它独秀于林

一如我们伟岸、英姿勃发的祖国

撑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穹

(南方公司 刘银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风的作文 关于战争的作文 高中生优秀作文 猜猜我是谁作文 触动心灵的作文 报答作文 玉兰花作文 500字写事作文 铭记作文 写作文的技巧 观察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六年级毕业作文 作文网站 四级作文题目 作文美丽的校园 成长故事作文 校运会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民间故事作文 时评作文 我是谁作文 美育作文 心声作文 母亲节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 礼仪作文 乌龟作文 爱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