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题“管鲍之交”畅谈古今 数学考“金字塔”文理生感受不同

2020-11-16 11:05:01
相关推荐

■7月7日,2020年高考首日,考生在进行最后的复习。

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管鲍之交”,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每一年,高考作文总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就是根据材料,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一个,写一篇读书会发言稿。

高考首日,语文、数学考试落幕。上午,全国Ⅰ卷作文题以历史典故“管鲍之交”入了题,让不少考生大呼:出乎意料;但所幸作文材料熟悉、角度多样,大部分考生表示下笔并不难。下午数学的“埃及金字塔”比例计算,则唤醒了考生们对去年“断臂维纳斯”考题的记忆,然而文理生对此却感受不同。新快报记者兵分多路,在多个考点采访考生,多数考生对语文表示“淡定”,而数学文理生却各有各的“难”。

语文

高考作文题未提到疫情

文本分析题涉及新基建

今年的作文题让不少考生感到出乎意料。来自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的钟同学告诉记者,无论是同学或是老师,都觉得这次作文题会涉及到疫情,此前备考时也就疫情相关方面的时事热点进行系统准备,但最后没想到是一篇历史材料。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多数考生都选择了以“齐桓公”为主角,以重用人才、 任人唯贤为落脚点去阐述。广州市铁一中学的刘同学表示,自己平时作文训练的方向偏时政领域,这次出了一个思辨类的题目,选取了较好发挥的“齐桓公”,围绕“度人”的关键词,用了格斗运动员张伟丽的例子,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

而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姚同学说,自己对“管鲍之交”的故事不熟悉,因此选择从“齐桓公”的角度,结合疫情下中国的应对之策等时事开展论述。来自培正中学的林同学则表示,自己写的是齐桓公的“谋略取天下,关爱凝人心”。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语文作文题虽未涉及疫情,但前面的综合文本分析题却与新基建“联系”在一起。据考生反映,该题目表示,因为疫情,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结合文本,阐述新基建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少考生表示,备考时均对“疫情”“新基建”“5G”等时事热词进行准备,因此回答起来并不难。

此外,部分考生透露,今年语文考试有些难度,还体现在阅读理解上。高四复读生唐同学告诉记者,阅读理解题中一篇关于滑雪的文章,要求用冰山理论来分析情节安排和效果,但是立意不大清晰,答起来心里没底。天河中学的一名理科生黄同学也表示,阅读理解选取的是海明威的《越野滑雪》,“有些没读懂,而且考查的点也比较多,没写全。

数学

理科生直呼计算量大 时间不够

文科生被“算金字塔比例”难住了

高考数学向来是不少考生的“绊脚石”,今年也不出意外,几家欢喜几家愁。有考生认为考题与2019年相似,有人认为90%的考点内容平时复习均有涉及。

在天河中学的考点现场,第一位出考场的学生是一名复读生,去年考的是理科数学,今年是文科数学。“今年感觉有的题很新,去年是‘断臂维纳斯’,今年是‘埃及金字塔’。”劳同学说,他知道自己肯定算不出,也就不花时间在这道题上了,其他题型没有什么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埃及金字塔”均是文理科数学的选择题第三题,然而文理生的普遍反映却大不相同。其中,大部分理科生都表示“还好”,来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理科生曾同学便认为,“金字塔”虽然题型比较新,但是自己平时练过相应的解题办法,因此并不难。

而不少文科生却对这一题印象深刻。华师附中的文科生吴同学表示,题目没给任何数据,只给了关系,即使设字母,也比较难算出来。

理科生逃过了“金字塔”,却陷入了大计算量中,花费了不少时间,以至于直呼“时间不够用”。来自华师附中的理科生杨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在概率和数列这两道大题上花了不少时间计算,其中数列的一道小问便花了十多分钟。还有理科考生说:“大题写到哪算哪,计算量比较大,有些没有算出结果。”

文科考生除了选择题“金字塔”外,后面的大题也不容易。吴同学举例称,像立体几何,以往多考的是四面体,这次考的却是圆锥体,并要求算圆锥体里面三棱锥的体积。而有的考生则坦言,自己在答题过程中“不会就放”,大概“放”了五六道题,最终也没有时间回过头去仔细做。

作文解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金

作文题目要求明确不易偏题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考题,考题创设了相关写作情景——班级读书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张玉金分析,这规定了写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受最深,文体应是发言稿。

“在这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哪一个人物来写都是可以的,应具体说出为什么对某一人物感触最深。”张玉金举例称,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

此外,张玉金表示,今年这个考题,所创设情境贴近考生实际,作文材料考生熟悉,有话可说;要求明确,不易偏题。“相信我们的考生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思想与表达俱佳的高考作文。”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级语文高级教师卢福东

考查学生思维的辩证性独创性

“考生可以讲齐桓公不计前嫌、知人善用,也可以讲鲍叔举贤荐能、甘居人下,还可以讲管仲尽职尽责、为人忠诚,哪个角度对于考生而言,都是有话可说的。”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级语文高级教师卢福东看来,虽然角度多元,但题目“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意味着考生要对这三人有所选择、有所比较,描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卢福东进一步解释,今年作文如此命题,其实是延续了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即考查学生思维的辩证性、独创性。未来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握准全国卷命题的方向,强调作文的应用性;另一方面还要训练学生思维,包括辩证性、独创性、比较性等。

至于发言稿这一形式,卢福东表示,考生们应该不陌生,不仅去年全国卷是演讲稿的形式要求,今年广州模拟考也考过相同形式。

●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广州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肖刚

需考生快速调动“素材库”并勾连现实

今年全国Ⅰ卷作文题仍然是一道材料作文,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肖刚表示,材料呈现方式和任务指令与2015年全国Ⅱ卷“当代人物评选,谁更具风采”如出一辙。而题目设置的写作情景和要求又与2019年“面向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几乎一模一样。至于材料本身“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因此,今年这个题目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材料,还是任务、情景以及要求,几乎不存在‘陌生化’的问题。”

肖刚强调,题目要求考生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来谈感受和思考,这意味着无论多么想谈另外二人以及三人的共性,也务必克制,这是审题环节对“最”字所表达含义最基本的尊重,“切不可不分主次,混为一谈。”

根据题目要求,只要紧扣其中一人身上所反映的精神品质来进行写作,就能较好地完成审题。但肖刚坦言,虽然审题简单,但是要想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高度的文章,就需要考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快速调动素材储备,同时还需要有勾连现实的应变能力,对现实生活有“投射”。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何生廷 吴晓娴 沈逸云 麦婉诗 罗清峣 黄闻禹 实习生 黄津 刘慧丹 杨一瑾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夏世焱 孙毅 毕志毅 王飞 实习生 郭思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我的作文怎么写 难忘的一刻6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七年级下英语作文 陀螺玩具作文 五彩田园作文 怎么在手机上制作文档 生活中的小确幸作文 有关项羽的作文 陶罐和铁罐作文 秋天的晚霞作文 自强自立作文600字 作文单词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开卷有益600字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题 蚂蚁觅食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 对父母说作文 什么伴我成长的作文 让我愤怒的一件事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作文我明白了 我和书交朋友作文400字 秋天的园子作文 我的修正带作文 不会叫的狗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皇帝的新装作文600 推开一扇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