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语文学习与考试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系列之九:作文

2020-11-16 13:10: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命题重点关注的是:

(1)社会热点 (2)智慧人生(3)情感体验

总原则:

①审题要准确,不能偏题;②不带外伤——缺题、字数不够、错别字、篇章不完整; ③不带内伤——观点不可偏激和错误;内容重心把握不当;观点过于晦涩和情感混乱等。 ④从结构到题材熟记三至五篇作文,认真翻看作文讲座写作指导材料以及印发的作文素材。

【规律总结】: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它在高考语文中占到60分,是整个卷面的三分之一的分值还要多,高考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一篇作文可以拉开十几分甚至更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基础题所无法弥补的,也往往是在语文考试中体现考生水平、拉开考生距离的地方,因此是考生绝对应该引起重视的重点。

(一)审题

1.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材料的内在含义,确保立意构思的准确。牢牢把握①抓关键词句法②多角度解读法③由果溯因法④感情倾向法⑤求异求同法

2.注意材料、提示语的作用。材料、提示语对话题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阐释、引导,二是限制作用。

3、审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辨证分析,以体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审题时的思考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一是对材料的分析要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上要体现由果溯因、逐层深入,要善于由表及里、揭示本质。二是要有辨证分析的意识,分析时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创新意识,其中,在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时,也要注意有所侧重。

(二)构思

所谓构思,指的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

1.文章立意要在对材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缩小范围、以小见大。

思考和分析材料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换位思考,启发和感悟越多越好,并及时把启发和感悟记录在草稿纸上。而后,再根据与主旨的贴近程度和自己熟悉的程度从中选择一个最易于自己发挥的话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2.文章立意的思想要健康、向上、积极,少一些愤世嫉俗。立意要明确,不要太隐晦。

好的作文要遵循“思想第一性”的原则,看问题不能尖刻,思想不能“灰”。作为一篇好的作文,基调可以沉重但一定要有健康的东西,体现“哀而不伤”的内涵,让人读后有所启迪,要给人以力量和活力,不要只流露出悲观甚至错误的思想。包括作为论证依据的典型材料,要慎重地区分其正面或反面的色彩,尤其是对于公认的事实材料,绝不能搀杂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对于伟人或罪人的评价绝不可因自己的肤浅、片面认识而随意更改甚至是颠倒,如果是出现“正例反用”或“反例正用”的情形,则不仅仅是观点问题,而是思想、原则问题,这样的文章,得分绝对是最低档次的。

3.材料引用既要突出典型,又要体现新意。

同学们在确定了文章立意之后,却往往觉得难以动笔,这主要是在材料的引用上卡了壳,想不出哪些材料可以引用。其实,这时候如果我们能调动我们的知识储备,是完全可以从记忆的深处搜索到所需要的合适的材料的。我们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搜索可用信息:有关的学过的课文、学过的哲学原理、看过的课外书刊、周围发生的相关事情、老师介绍过的佳作等等。

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四点。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尽量选用鲜活的、近期的、有较高知晓度的典型材料,尽量避免陈词滥调,像“伟大诗人李白、发明家爱迪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人民公仆孔繁森”之类的缺乏新意的材料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二是热点材料引用要出新意,适度提及。如建设和谐社会、中国梦、十九大、“感动中国”等。三是对所举材料一定要及时地展开分析阐述,要避免光举例不分析、以事例的堆砌替代论证的现象,对材料的分析是联结文章主旨和所举材料的桥梁,只有架构了这座桥梁,所举材料对文章主旨的支撑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四是在事例的列举上要淡化自我,不能以自己的肤浅经历、以自己同学的事例作为证明观点的重要依据,须知这样的材料是难有说服力的。

4.题目设计要稳中求新,新颖别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给文章设计题目,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题目要尽量体现文章的主题,使人一看就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不要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坠入云里雾里。

(2)题目的形式可以设计得新颖一些,起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5.结构安排要步步为营、胸中有数。

主题有了,怎样写才能感染人、吸引人,需要我们对文章的框架有一个合理的安排。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文章构思新颖、高人一筹呢?在正式开始写之前,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出文章的提纲,理清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做到胸中有数。如果是写议论文,一般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依次展开阐述分析,从而形成全文的论证框架:一是“什么?”即先揭示论点或论题的内涵,在文章的开头鲜明地亮出文章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态度;二是“为什么?”即围绕中心观点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和证明,在结构上可以是总分式、并列式,也可以是层进式、对照式;三是“怎么样?”即在充分论证了论点之后,适当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或联系身边现实,明确正确的态度或做法。

论证过程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规范性,文章的中心观点必须鲜明,尽量在文章开头明确地、直接地提出来,本论部分各小节的开头尽量要设置分论点;二是哲理味,思考要多角度、有层次、讲深度,尽量体现辨证思考的色彩;三是整体观,关系类的话题分析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相关概念,尤其要避免绝对化。

(三)表达

1.文章的中心、主题要突出。

议论文:中心句、观点句交待文脉。记叙文:感叹句、抒情句画龙点睛。

2.文体选择既要体现自己擅长的文体优势,又要注意突出文体特征。

首先是要把握文体,体现文体特征。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其次是在文体的选择上要慎重。每年考场上写诗歌、戏剧、日记或对话采访等类文章体裁的作文是有一些,但写得好、得高分的却是凤毛麟角,一万份也难挑出一份来。

3.表达方式要刻意考虑,突出文体优势。

议论文要“深”,也即文章的分析阐述要有深度,要注意逐层深入分析,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4.要灵活采用合适的表现技巧。

(1)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句的使用;(2)名言名句的选用;(3)全文要有一二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语句;(4)合理安排文章段落:有的同学在写文章时不注意划分段落,或永远都用“三段式”,这让阅卷老师阅读起来很费劲。说一句不中听的话,阅卷老师阅读时的心情可能就是你作文的分数,我们在写作时一般分四五段为好,可使自己的文章脉络清晰一些,也便于阅卷老师把握你文章的主题。

(四)高考方向: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注意事项:

1.一定要明白任务:显性任务与隐性任务。

尤其是隐形任务要自我构建写作的内容方面的任务。构建的方法有两种:

A“是否”“正误”正反对立选择性提问。

B、“启发”式提问。这个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正向或负向)设置为“经验”与“教训”。

2.情景作文,将自己进入情景(如书信体的称谓、落款、语言的语气等等)。

3.充分评论,借鉴时评的方法。

4、就事论事,完成规定动作;就事论理,做好自选动作。

二、写作要求:

审题立意

目标:综合立意,直指最佳。

1.审题: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读懂材料,弄清并概括内容,抓出关键的要素或者是对象。

[1]内容:

(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成为文章就事论事的中心,必须围绕它评析。

(2)信息切分(不同对象的观点及原因作概括):

[2]含意:从内容去挖掘其本质

[3]对信息点进行辨析和联想想象及推理。

2.立意

根据审题所得,找准角度进行思考,找到立意点,再进行立意。

[1]立意点:根据审题结果找到立意点

[2]立意:根据立意点综合立意。

三、文章结构

目前研究出来的很多,六段式、“引议联结”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八股作文法”。

标题:字数不宜多,语言简洁优美,要直接点明文章的观点。

1.纲:引+评议+提 (由材料切入,简要评析,提纲挈领。)

2.退:提+引+议+结 (退:树靶。文明交流,“以退为进”)

3.进1:提+引+评+结 (进1:击靶。对准“退”进行驳斥。)

4.进2:评+引+析+挖+结 (进2:紧承进1,是“立”,正面评议。)

5.转:过渡。 (上承2-4为评事,下启6-7为论理。)

6.联:联+引+析 (联:联系现实,由“个”到“类”。)

7.建:提+建 (建:给“类”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或者启发。)

8.结:总结+提 (结:收束全文,卒章显志,掷地有声。)

作为基本结构模式,主要是规范作文结构,让作文入格,达成后就是出格——在此基础上的自由变化。

四、论证方法

就事论事禁用例,就事论理多类比。

严明逻辑做论证,细化阐释显充实。

重视逻辑,语言严谨,文化丰厚,思想辩证。

【最后提醒】:

1.时间分配要合理,要有时间观念,要留出充裕作文时间进行充足的思考。(确保5—8分钟的审题时间)

2.题目拟立要费些心力,力争新颖恰当,尤其不能缺漏文题。

3.开头、结尾要尽量打草稿。开头要做到先声夺人,结尾要做到感人肺腑。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开头结尾忌讳冗长、拖沓,废话太多。

4.段落设置合理,全篇以5-6段为宜,每段尽量不要超过12行(180字),尤其是开头,不宜篇幅过长,要迅速入题。

5.字迹要清晰,讲究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改。成文后注意检查错别字,特别是题目、开头和结尾处。

6.字数一定要满800字,实在不足要灵活机智、技巧取胜(一句一行、“无病呻吟”等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