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桐城文学小镇策划方案——继承“桐城派”文化传统 打造“中国写作之乡” 大力发

2020-11-17 23:30:01
相关推荐

目前,中国桐城文学小镇项目,已经进入国家千企千镇项目库,并跻身安徽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序列。

桐城作为中国文都、桐城派的发源地,是打造文学小镇的首选之地。

1、核心价值——桐城派的创作影响。

现在,文旅特色小镇在全国遍地开花,可是成功者寥寥无几。本人近年来到例如江西庐山市的桃花源、四川武胜县的宝箴塞等地调研,并为当地撰写了策划方案。

在这些调研中,深感一个旅游项目若要成功,就必须要解决一个疑问:

人们“为什么”要劳民伤财来你这里观光消费?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只有解决了这个“为什么”和“是什么”,我们才能清晰提炼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游客在决定去某个目的地之前,一定会先在大脑里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

这个“为什么”,就是某个目的地对于游客的核心价值。

例如:

赏黄山,就是看天下山之美艳。也就是说,黄山是中国山景的名片。

朝九华,善男信女在此追寻信仰,祈福消灾。也就是说,九华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名片。

登长城,就是看中华苍远文明。也就是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名片。

游西湖,就是看千年人文。也就是说,西湖是中国人文的名片。

那么,桐城应该是一张什么名片呢?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来桐城一游呢?

这是我们在打造、推广桐城文旅之前,必须要完成的历史命题。

桐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它的文化——桐城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通称“桐城派”。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创作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那么,桐城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中国文学写作的名片。

不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四祖”,还是师事他们的逾千作家,是以什么著称于世的呢?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流传,就是因为他们的写作方法,他们的写作特点——桐城派的创作体系。

桐城派的文章力求“清真雅正”,一般都清顺通畅,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刻画生动。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

由桐城这一地名,我们自然会想到桐城派代表人物;由桐城派代表人物,我们自然会想到桐城派的代表作品;由桐城派的代表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桐城派的创作体系。

反之,假如桐城发展文旅而不主打桐城派这张王牌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别的牌,可以与“桐城派”三个字的影响力相媲美或接近的吗?

“六尺巷”?——桐城六尺巷片区(含宰相府、吴府),是一个景点,因为宰相张英的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而闻名于世。

但是,六尺巷或六尺巷精神,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桐城派文化的组成部分。张英是桐城派的开创者之一,他的《龙眠古文初集序》是桐城派开宗立派的标志和文学纲领。张英还是桐城派文学思想最重要的传播者。他在担任帝王之师的过程中传播了桐城文学思想,使其从翰林院、朝廷扩展到全国,推动了桐城派的发展与壮大。

桐城派的文学写作,总体而言是人类价值观中正能量的写作,是中华文明主流的写作。我们今天研究和继承桐城派,是要截取其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写作理念与经验,深度挖掘其写作主题、写作形式、写作风格(气韵)等,把桐城派文章特点继承下来,并与现代写作相结合,从而鼓荡桐城文章新风。

桐城能够出现桐城派,是桐城人民的幸运,桐城派文化是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千余桐城派作家、学者留给桐城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理应珍惜、感恩,将这份遗产盘活、发扬,才无愧于先人的开创之功。

可以说:“桐城=桐城派”,这是全国人民对于桐城的总体认知。而“桐城派=桐城派文学写作”,这也是桐城派这本文学大书的核心内容提要。

解决了桐城文旅的核心价值是中国文学写作的名片这一问题,我们自然也就理解和认同为什么要在桐城建造中国桐城文学小镇。

而正因为文学小镇的内核就是文学写作,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建设和运营文学小镇,也就有了理论指导的方向和依据。

盘活一个地区的文旅资源,不外乎两种思维:1、无中生有;2、借船出海。

安徽太湖的五千年文博园,投资60亿元,复制全国各地的历史遗迹或景点,就属于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属于重资产创业模式,周期长、风险大,也很难确立人们的认知。五千年文博园在2015年破产重组。

浙江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2014年开始,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就属于借船出海。借船出海属于轻资产创业模式,周期短,风险小。

乌镇自召开互联网大会后连续五年,生产总值从28.4亿元增长至64.6亿元;财政总收入从4.9亿元增长至11.6亿元。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乌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桐城文旅应该走的路线是借船出海,将已有的桐城派这个巨大IP,借助“写作经济”这个新的大势,扬帆出海。

2、继往开来——文学小镇主要内容与项目。

继往开来:继往,就是继承以往;开来,就是开创未来。

建议依托桐城文学小镇这个物理载体,创建“桐城文学院”和“写作产业园”。

关于桐城文学院。

桐城文学院的任务有四项:

①整理桐城名人事迹与经典作品。

桐城文学作品与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与展示;桐城文化名人包括现当代院士们的人物传记的撰写、拍摄与出版、传播等。

②打造“新桐城派”作家群。

新桐城派作家群的挖掘、培养与孵化。所谓的新桐城派作家群,不是局限于以桐城为籍贯或出生地,而是在全国乃至全球遴选100名青年写作人才,成为签约作家。

签约作家入驻文学小镇,每年定期培训,指导签约作家进行创作,帮助优秀作品出版推广。

中国有大批年轻的网文写手,他们有的还没有名气,正在艰苦的创作探索期。文学小镇邀请他们入驻,提供一定的吃住等资助,这些人在网上传播作品,每个人都是一个IP,自带流量,会很快使文学小镇成为网红打卡的景点。

文学小镇对于上述优秀作品加以孵化,并持有一定比例的版权,从而进行文学作品工业化生产,将文字作品改编为动漫、影视等多种形式的IP产品,形成文学创作、改编的产业链,发展具有文学小镇特色的“写作经济”。

文学小镇还要主办全国性的现场写作大赛——“中国写作节”,以优厚奖励手段吸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职业写手的关注和参与。将写作大赛活动与文旅娱乐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直播、网络投票等新媒体手段在全球推广。

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出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锐作家群体,和一批有力度的文学作品矩阵。将文学小镇与新桐城派作家群,打造成为桐城市、安庆市乃至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桐城文学院旗下,成立“少年文学院”,面向桐城市、安庆市中小学生开设写作培训辅导课程,使孩子们都能具备写作特长。

河北吴桥是杂技之乡,人人都会一点杂技;厦门鼓浪屿是钢琴之乡,家家户户都有钢琴、都会弹琴。

桐城作为写作之乡,中小学生都擅长写作、创作,这本身就是对于桐城派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文学小镇所在地的应有之义。

③以文学写作为主题的研学确立家长认知。

面向全国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文学主题教育游学活动。

设计营期为5日4夜的研学课程,例如半天旅游观光、半天读书写作,不仅可以成为文学小镇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从营员中选拔优秀写作人才,充实到桐城作家群的后备力量中。

文学小镇应该面向孩子,面向未来,在全国家长心中确立文学小镇是“文学朝圣的中心”的认知,使家长们相信文学小镇是提升中小学生文、史、哲人文素养、语文写作能力的研学基地。

④以名人名家集聚粉丝促进文化交流。

开展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传播交流(例如搭建“小镇客厅”等平台)。小镇客厅入驻各大网络直播平台,邀请人文领域的大咖参与访谈、辩论、讲座,每天每周均有直播活动,使文学小镇成为人文思想的集散地。

创建“文学小镇读书会”,以互联网社群的形式,聚集全球粉丝读者群体。开展名家线上线下见面会等形式的活动,以名人效应带动文学小镇的获客增长。

关于写作产业园。

写作产业园,既是一个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的博览园,又是一个以文字创作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桐城派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博览园以点带面,以桐城派的发展轨迹为线索,全面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文学史。

我国网文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总产值已经超万亿元。

未来,在政策的引领下,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与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精细,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将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阅读内容。

园区将文学史展示与现代写作产业融合在一起,游人入园,一天就可以看完中国文学发展史,体验现代互联网写作产业的全链条生产过程。

写作产业园可以对标天津市团泊湖的网络文学小镇。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天津网络文学创作者在4000人左右。其中天津市作家协会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网络作家有500人左右,紧密联系者有100人左右,“仅这100人每年稿酬总收入便数以亿计”。从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每一个网络作家都可以比作一家具有较高盈利能力、可以稳定长期经营的企业,网络作家集群将带来周边产业聚集,“换句话说,都应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

因此,桐城文学小镇应该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将写作产业园建设成为文创产业升级的典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小镇专家咨询委员会已经成立,专家委员均为中央、省及市文化和新闻机构资深人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发挥“高参”作用,专家们熟悉国情、省情、市情以及社情民意,是建设好文学小镇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3、发展目标——抢占先机,开创“新桐城派”盛世气象。

放眼全国,命名为“文学小镇”的特色小镇或文旅项目,有福建的“林语堂文学小镇”、四川的“西厢国际文学小镇”和“三汇文学小镇”、浙江“雪峰文学小镇”以及天津“网络文学小镇”等。

这说明各地都重视文学这个IP,都想在“写作经济”上做一番文章。

而桐城因为有桐城派深厚的底蕴、深远的影响作为支撑,打造“中国桐城文学小镇”,可谓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完全能够扛起“中国写作之乡”的大旗。这是历史给予今日桐城人的时代使命。而“文学小镇”商标恰好又在安庆籍作家的手中,这不仅是一个巧合,更是一种机缘。

所以,桐城应该抢占先机,率先把文学小镇这张牌亮出来、打出去。

桐城文学小镇首先是一个物理概念。其中的历史文物古迹都是非常好的文学载体。

但是,桐城这些物理载体的自然条件,毕竟比不上黄山、九华山,比不上长城、西湖,所以依靠自然条件来吸引游客、传播文化,效果是有限的。

像六尺巷、宰相府、文庙等景点,纵深太小,一天之内就可以逛完。

文旅项目最忌讳“一日游”,游人留不下,吃、住、购的消费就不能产生,仅有表面热闹而已。

基于桐城的客观资源,应该突出文学小镇的文化属性,打造“中国写作之乡”。写作之乡,同时也是创作之乡、作家之乡、文学之乡。

定义为“中国写作之乡”,就是要将全国的广大中小学生包含进来。面向孩子,就是面向未来。

在国家愈加重视人文与语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写作经济”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模式。通过课外教育培训、研学类冬夏令营等形式,语文与作文类的体验式课程,日益受到家长与学生的欢迎。

“写作经济”的本质是知本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以内容创新为核心,以图文影音为载体,以媒体融合为方向,资金投入小,风险成本低,产出规模大,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如果将“写作经济”发展得好,不仅会有巨大的经济回报,还会为当地带来良好的品牌宣传效应。

由此可见,“写作经济”大有可为。

目前,纵观世界各地,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有“写作之乡”这个概念。桐城应该立即打出“中国写作之乡”这张王牌,占据世界性文学创作、内容生产的高地。

“中国写作之乡”这张名片的辨识度高、显著性强,而且是对于桐城派文化最好的继承与发扬,最符合中国桐城文学小镇的角色定位。而发展“写作经济”,是桐城市一次产业升级的关键性历史机遇。

打造“中国写作之乡”,发展“写作经济”,从而开创出“新桐城派”的盛世气象!

中国桐城文学小镇策划方案——继承“桐城派”文化传统 打造“中国写作之乡” 大力发展“写作经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 那一次我真开心600字初中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600字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什么的魅力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500字左右 心中有话对你说作文600字 解开缚心的绳索作文600字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6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600字 记事文作文600字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