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位青椒的自述:这是最实用 最全面的论文写作经验!

2020-11-18 05:45:01
相关推荐

笔者先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将论文的写作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的写作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各位大家提供一定的写作思路,以免自己费了很大力气,却写了自己水平达不到的论文,最后被退稿受挫的局面。这四大类论文分别为:

1、书评类论文

很多人认为书评很好写,且价值不大。其实不然。若想写好一篇书评并不容易。因为书评不仅要告知读者该书的主要内容,还要进行精到的点评。若只有“书”,而没有“评”,那“书评”二字便名不副实了。而且,“评”在这里要比“书”更为重要。

通过训练,提高自己“评”的能力,那么在写研究综述时,便不会被老师批评“你的综述只是在堆砌材料”。至于如何写好书评,这里不展开说了。但一定要明确,书评其实并不简单,知网有许多这方面的写作指导,可自行学习。

2、研究综述类论文

在经过书评的训练之后,便可以进行研究综述类论文的写作了。

综述,又叫“述评”。也就是说,综述主要由“述”和“评”两部分构成。读到这,应该了解笔者为何主张先练习书评了吧。当然,也可以跳过书评,直接进入综述类的写作。因为书评与述评的写作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相对简单一些。

为何一定要练习写研究综述呢?因为这涉及到之后论文选题的成功与否。众所周知,若自己选择的论题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做得很全面、很透彻了,那你再做就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了。

所以,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应该先将研究现状调查清楚,通过研究综述的撰写,便可知道某个课题被别人研究了多少,又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研究的,还存在哪些不足,而通过梳理文献,找出不足,这就为自己的研究找到了一个较好的选题。

因此,练习研究综述的意义重大:

一是锻炼搜索文献的能力。论文的写作首先就要全面占有材料,若查阅的材料不全,有较大的遗漏,那么你的研究也就很难有所突破;二是锻炼梳理与分析材料的能力。述评中的“述”,并不是把所有的文献资料堆在一起,而是要将这些材料,分类、对比有规律地“述”;三是锻炼思辨能力。因为在“评”的过程中,要对他人的论文进行思考,思考其论文好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看到其不足之处。当找到不足之处,就可以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可见,综述是初学者首要且必须练习的项目。

3、原因考证类论文

在学会写研究综述之后,便可尝试着写原因考证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说只要下足文献调查的功夫,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还可以的论文。

原因类论文,其关键之处在于找出几个角度来论证这个问题。那如何选择角度呢?思考的时候,大体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如“唐诗三百首为什么不收李贺诗?”笔者通过其选诗标准、作者的文学观念(内因)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外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最终撰写成文。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去找到这种原因类的论文呢?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看书的时候,敢于质疑权威,勤于思考,读书贵在疑,做学问更是如此,若人云亦云,那么读书之后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呢?

因此,在读书或者看论文时,凡是没有定论的东西,即使学术大家写的,也要问一下为什么,也要反驳他。如著名古典文学家孙次舟曾指出“屈原是文学弄臣”(即同性恋),那自己就“故意”和他观点相反,认为“屈原并不是文学弄臣”,然后再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一一破解孙先生的论据。

质疑,不在于观点正确与否,更不在于高深与否,幼稚与否,而重在“疑”了,随着自己不断的积累,做学问的基本素养便逐渐形成了。日后,也不必为自己找不到论题写而发愁了。所以,原因类的论文亦是平时训练的基础,它锻炼了你质疑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考证类的文章,关键在于考证的方法和视角。如何寻找这些方法和视角,是很多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这里可以教给大家最实用的方法:移植法。笔者曾读河南大学郭宝军的《宋代文选学研究》一书,起初仅是为了了解《文选》在宋代的传播状况,最后写篇书评,但结果发现是书考证的手法十分值得借鉴。因此,在写完书评后,笔者将其考证的手法移植到楚辞学方面,撰写了《宋代楚辞传播地域考》一文。是文首先利用《宋志》调查了当时行政区域分布的状况,次再查阅与《楚辞》相关的文献,考证了《楚辞》在当时各个行政区域的流传情况,结果发现,《楚辞》传播的接受主体大部分在南方。这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在北方传播呢?所以,接下来笔者就找到几个证据,来解释这个现象。这篇论文即将考证类与原因类结合起来了。

总之,在学会写综述之后,便可以多写几篇原因考证类的文章,以此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4、理论类论文

在上述论文类型练习差不多的时候,便可尝试写理论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说是层次较高的了,也是相对难写的了。很多人一上来就写这类文章,结果发现自己无非是在重复别人说过的观点,别人说过的话。因为自己并未有足够的知识支撑,自然说不出来,说不出来就只能照搬照抄。

因此,不要在自己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写这类文章。如自己从来不具备宋明理学的知识,甚至没有搞清楚何为“理学”,而上来就要探讨朱熹的理学思想,不用想也会知道结果是什么。大家可以拿自己的文章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的文章比较一下,就会只有一种感觉:自己写得太浅显了,考虑的问题没有深度,论证亦不够严谨。这也是笔者为何不主张刚入门径的同学上来就写这类文章的原因之一。

上面谈到了四大类论文,为各位提供了写作的思路与训练的步骤,接下来就需要明确一篇“小论文”撰写的步骤与方法。

1、选题与研究现状的调查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选题。只有撰写的论文有一定理论价值或社会价值,你的论文才会被刊用。很多人并不注重论文的选题,随意找到一个题目,上知网随意搜索一下,感觉没有多少人研究,便开始下笔去写。但如果选题的意义不大,即使论文写得再规范,语言写得再漂亮,论证得再严谨,亦是徒劳。可以说,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表论文的级别。那么选题如何才能有价值、有意义呢?主要在于两个字:创新。那如何创新呢?基于此,可将选题分为三大类型:

(1)旧题新说。这一类是比较多的。所谓“旧题新说”,就是虽然选题较旧,但你的观点与前人相左或不同。

相左比较简单,就是别人说1+1=2,你非说1+1不等于2,然后找到证据证明1+1为什么不等于2。因为观点完全相反,所以题目虽旧,但观点却新,即等于创新,你的论文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如很多学者认为“唐代是楚辞学的衰落期”,但你要与这些观点相左,认为“唐代的楚辞学并不落没”。因此,大家在读他人论文或书籍时,一定要敢于质疑,一定要多与他人“相反”。只要没有定论的东西,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找到相反的观点时,剩下的就是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即可。

与观点相左比较,观点不同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观点相左,是已经有现成的观点了,将其完全反过来即可。但是观点不同,需要自己提出一种全新的观点。那如何做到“不同”呢?这就要求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视角是指研究者主体意识介入研究客体的途径。任何文章都有自己的角度,由于角度的不同,同一研究对象可能呈现不同的风貌。

如有人从儒家角度研究《西游记》,有人从道教角度研究《西游记》,有人从佛教角度研究《西游记》,还有的人从“三教合一”的角度研究《西游记》,由于视角的不同,所得出的观点自然不同。

再者,研究的方法不同,其结论亦不会相同。论文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有: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数量研究法、统计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同时使用,如利用比较法,可以将《文选》中的某一文体与《文心雕龙》中的某一文体对比研究,这样得出观点自然是新的,但比较的对象一定要有关联性才行。再如通过跨学科法,可从美学角度研究《西游记》,亦可以从文学角度研究,更可以将多种学科的方法交叉起来研究。

(2)旧题补说。相较第一类,这一类的论文并不多见。所谓“旧题补说”,是指赞同旧题的观点,但之前的论证并不完整充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如旧说认为清代学者江藩卒于道光十年,但由于前人的论据多是推测之语,故可作一补正来将此说完善。这便是典型的“旧题补说”。其实,这类论文虽在观点上没有任何创新之处,但是由于“补”的成分是“新”的,且让旧说更为可靠,更有说服力,所以此类论文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补充得好,没有创新,胜似创新。

(3)新题新说。可以说,想找到一个别人一点都没有研究的课题,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如果找到,那么无论你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都属于创新。不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并不代表一定就有价值。也许正是因为没什么价值,所以才没人研究。当自己找到一个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时,要问自己一句,研究这个有什么学术意义。

上述是如何选题,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对研究现状做一番彻底的调查,这样才能知道哪些论题属于旧题,该旧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又从什么视角研究的,还存在哪些不足;才能分辨出哪些论题属于新题。

注意的是在调查研究现状时,千万不要直接将文章题目直接复制到知网上去查询,因为这样调查出来的文献一定不是全的。因为有的文章或许根本就没用你这个题目,而是以隐晦的标题出现,又或者别人的论文只是研究了你要研究课题的一小部分。

那么正确的检索方法是什么呢?即不断变化关键词,范围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且需要二次检索。如写《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可以先在知网上搜“《西游记》 思想”,次搜“《西游记》道教思想”,再搜“《西游记》 道教哲学思想”。再上百度搜索一下(因为有写论文并不录入知网)。在将其搜索殆尽时,其实文献并没有收集全,这个时候可以看看各个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这时会发现还有很多文献,包括著作,因为关键词以及题目等因素的影响而未被发现。

最后,通读搜索的文献,很可能会发现你探讨的课题还可以分成几个“小块”,那么就需要按照这些“小块”进行二次文献的搜索。如在读完《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方面的论文后,会发现其思想可以细分为神仙观、宇宙观、伦理观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分别检索神仙观、宇宙观以及伦理观。在这里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直接研究《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但有些人却之研究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样就造成了关键词的不同,所以在检索时才会遗漏。只有这样反复的进行检索,才能将文献搜集全,才能避免与前人的研究相重复。

2、引言部分

引言得主要内容就是交代研究的背景、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视角)、研究意义。一般而言,引文字数在200-500字之间,但也不必拘泥于这个字数,只要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就行了,有的文章几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有的则需要更多笔墨才行。

3、主体论证部分

主体部分,一般就是选择几个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部分没办法详细展开说明,只能简要说明一下需要注意的事情。

(1)每个角度都拟个小标题。如笔者的论文《六艺略命名考》,分三个角度来探讨,分别是:一、“六艺”的词义发展;二、“六艺”与《论语》、《孝经》的关系;三、“六艺”与“六经”的关系。通过这三个角度的探讨,便可自圆其说。这三点最好要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进行论证。若有的文章实在没有办法拟出小标题,或者拟出的小标题过长时,就可以不用拟标题,直接按照一、二、三分条论证(不推荐学生和青椒使用这种方法)。此外,孤证不立论,所以找到的论据越多越好,这样论证才会严谨。

(2)论证要有逻辑性。

这是主体部分最为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在写论文时,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有着明显复制、粘贴、拼凑的痕迹。这表明作者在论证时,没有进行构思,只是写一点粘贴一点,最终导致论文读完前句,感觉还没论证完,下一句就说了与其不相干的话。

那么论证如何才能有逻辑性呢?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小论点是什么,然后在论证的时候,需要找到相关的书证,最后对书证进行解释,进而说明这个小论点。在句与句之间,有逻辑关系的要用一些关系连词。一般在论证时,往往是小论点+书证+解释。有的人写论文,上来就是书证,再提出论点,且这个论点与书证的关系并不大,然后又直接说了下一句与其不相关的话,其模式变为:“书证+小论点+不相关的话”,这就导致读者并不知道作者要说明什么,逻辑变得十分混乱。

此外,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对书证进行解释的。很多人在论证问题时,往往就是小论点+书证;小论点+书证;小论点+书证 ……,一直是这个模式进行下去,所以老师经常会说你的论证很单薄,不够深入。引书证的目的在于说明论点,但有些书证并不易读者理解,或者说得很隐晦,这就需要作者对其进行详细地解释,进而使这个小论点的论证更加充分。如果全都不解释,那这样的“论文”不就谁都可以了写了吗?

(3)防止“文不对题”。有的人在写论文时,往往大论点是在讲这一问题,但后面的论证重点并不在此,只是少有论及,这就属于“跑题”了。其实,这种感觉我们都曾经历过,那就是高中语文作文。往往是写到一半,才发现自己写的与主题不太相关,然后在后面极力地往主题上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显得生硬,逻辑性差。在论文中,尤其是理论类的论文,更是常见。所以,自己在写完论文时,一定要再通读一遍,然后反问自己,写的问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通过这三问,相信便不会“跑题”了。

4、结语或结论部分

在主体部分过后,论文会以结语或结论的字样收尾。但很多论文没有结尾,又或者结尾另起一段,用“综而言之”之类的语词,进行简短的叙述(如《文学遗产》上的很多文章都是这种,但不推荐这种结语)。

在用结语、结论字样收尾时,要分清楚这两个名词的概念。

“结论”:主要是客观地表达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所提示的原理及期普遍性,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强。“结语”:内容较宽泛,是对全文的总结性、概括性表述或进一步说明书。如再次点明论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指出本研究之不足或局限性,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或指明研究方向,阐明论题及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和应用前景,对有关建议及相关内容作补充说明。限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结论”弱,主观性较强。因此,一般文科类论文常用“结语”二字结尾,理工科类论文常用“结论”二字结尾。但不是说一定要严格区分二者,现在很多论文的结语和结论没有明显的区别。

5、参考文献部分

很多人不重视参考文献这部分,殊不知审稿的编辑最开始便会看你论文的标题、摘要以及参考文献。为什么一定要先看参考文献呢?因为当研究某一课题时,若连一些最基本的有代表性的权威论文或著作都没有参考到,不用想,你论证的内容也不会好到哪去。而且,编辑最不喜欢格式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子,若连最起码的格式问题都做不到,何谈学术研究呢?下面挑几点最常见的问题加以说明:

(1)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概念与区别。参考文献,说得简单些,就是你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看了谁的文章。你也许不会引用其中的话,但是你是受这些论文的启发才有的灵感。说白了,重在“参考”二字。放在论文结尾,用序号[1]、[2]、[3]顺次排列。注释是指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或直接引用的文字,包括尾注和脚注。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序号用①、②、③顺次排列;脚注一般位于每一页面的底部,序号用①、②、③标识,但是每页需要重新排序。

(2)小论文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处理方法。小论文的写作毕竟不同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有参考文献与注释,而小论文由于发表在期刊上,编辑会考虑到版面等因素,因此往往要求将注释变为参考文献的形式,一律放到论文结尾,统一以参考文献的规范去写。当然,因为注释不仅仅是引用原文,当必须对某一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时,即使在小论文中还是需要用脚注的。

(3)小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的处理方法。有时候会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这该如何处理呢?据笔者投稿的经验,期刊一般青睐于这种方式:凡是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章或著作的时候,在参考文献中不必标注页码,而是在参考处,以“[3] (p480)”上角标的形式标注。若只引用一次,则在原文中只标注序号,不标注页码,但需要在参考文献中加页码。

(4)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来讲,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宜太少。太少,证明作者并未很好地调查研究现状。处于青椒阶段的我们,更是应该多多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否则就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状况。

6、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部分

摘要是论文最为精要的部分,很多人并不会写摘要,大多数情况就是从正文中随便摘抄几句,而且还经常会犯些语言表述方面的错误。下面挑几条最为重要的点加以说明:

(1)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的(研究的方法/视角)、研究的结论、研究的价值/意义等(“意义”这部分不推荐写,有夸大自己论文价值的嫌疑,容易引起部分编辑反感)

(2)小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之间,但这个字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定,而是由文章的需要所决定,但也不宜过多。

(3)摘要避免的字眼:不要出现“我”、“本文”、“笔者”、“不揣简陋”、“才疏学浅”等主观、口语和谦虚的字词。这是大部分人最常犯的错误。其实,不仅是摘要,整个论文中尽量不要出现这些字眼。有很多人会在引言中写自己才疏学浅之类谦虚的话,实际上是不适宜的。

(4)摘要不能介绍常识:不要在摘要中写类似于“李白,字太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心雕龙》是梁刘勰的代表作”等常识,而是应该开门见山,直接交代研究的背景、内容、角度/方法和意义。

摘要写过之后,还要挑选关键词。关键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别人能够在相应的知识系统中快速定位到你的文章,查阅到你的文章。关键词如何挑选?一般是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

最后,中文的摘要和关键词都写完之后,还要将其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的结尾。很多期刊是要求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所以为了更加符合各个期刊的学术规范,应将这部分附上。那如何翻译呢?一般的方法是先将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放到谷歌翻译中,一定是谷歌翻译,而不能用有道翻译、百度翻译等。但谷歌翻译并不代表翻译出来的就是正确的,只是相对其他翻译器来说,较为准确。因此,谷歌翻译完,还要依靠自己的语法知识重新将语句进行调整,做到没有任何语法错误。此外,有些专有名词或汉语较为隐晦的词语,谷歌翻译得并不适当,这个时候需要去知网查阅与之相关的论文,尤其以硕博论文为主,看看别人的论文是如何写的。

7、找老师或他人进行修改

初稿在写完之后,一定要找自己的导师进行修改。一般导师会以批注与评语的方式,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语言、观点、结构等进行修改。为何一定要找导师修改呢?这是一个语言、思维锤炼的过程。很多人在初写论文时,会发现自己写的都是白话,一点学术味道也没有。这是个十分正常的现象,也是每位初入门径的人必经之路。笔者也是从这一路走来,感触较深。

最初,论文的语言特别浅白,经常会出现“我认为”、“的、地、得不分”、“病句较多”等问题,但每一篇小论文笔者都会发给导师,导师亦耐心对其进行如上修改。

笔者在收到老师的批改稿之后,并没有直接复制老师改过的地方,而是一点一点地对照原文,找到自己语言、标点等不足之处,然后在原文中重新修改。而且,并不是改过一遍就可以了,而是反复修改,反复发给导师,直到导师觉得文章还可以,才进行发表。这个过程虽然看似麻烦,但却十分有效。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笔者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逐渐提高,逻辑思维亦不断增强。如果自己的导师没有时间,那也可以找上届在这方面有心得的师兄师姐修改。

8、论文发表

在论文经过反复修改之后,便可以投稿了。很多人最开始写文章时,其目的就是为了投稿,但当自己投稿的时候,会发现在长时间的等待中,收到了退稿通知,甚至没有通知,这个时候自己会备受打击。其实,仔细想想,如果论文在写的时候,就下足功夫,不着急发表,反复修改,根本就不用愁稿子没有期刊录用。虽然论文经过笔者上述的修改步骤,看似繁琐,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如果稿子优秀,在投出去之后,用不上一个礼拜就可以得到用稿通知(快的就两三天)。实际上,上述论文撰写花费的时间要比你经过耐心等待最后被退稿的时间少得多。虽说只要认真对待论文的撰写,最后发表是相对容易的,但在投稿方面仍需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

(1)投稿渠道:去万维书刊网(比较常用)或者知网,找到学报的官方邮箱,然后用qq邮箱以发附件的方式发送对方邮箱就可以了。但由于稿件的数量过多,因此为了方便管理稿件,很多期刊已经开始采用编辑部官网的方式让作者投稿。投稿人需要在官网上进行注册,然后上传自己的稿件,并可以随时看自己论文的审阅状态。

(2)审稿流程:各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审稿流程,而且笔者也未深入了解过这方面,因此只能简略谈一下各个期刊通用的原则。目前,多数期刊都采用国外学术界通行的“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复审和主编终审的审稿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即就是由期刊编辑部将稿件隐去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资讯,行文中亦尽量注意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然后送交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审稿、评价、修订。这样可以保证专家审稿的公正性、客观性。

(3)投稿须知:投稿前一定要看各个期刊的投稿要求,非核心期刊要求字数5000-8000左右,核心期刊一般在10000左右。而且每个期刊的特色不一致,如写管子类的文章可以往管子特色栏目的期刊投。简言之,投其所好,可以更快速地见刊。

投稿后,要勤和编辑沟通。很多人在投稿之后,便不再理会,其实这样并不好。多与编辑沟通,可以增加你用稿与见刊的速度,同时也会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你可以零距离接触编辑,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审稿的流程又是怎样的。

还需注意的是,受到用稿通知之后,不要直接去给编辑社邮钱,这样很容易被骗,应当打其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千万不要按照用稿通知单的电话去打而是要去万维或者知网上去查官方电话。正规的学术期刊,一般都是去邮局汇款,地址都是所投学报的编辑部,很少直接打入对方银行卡中(但也有例外,如绥化学院学报)。版面费各个期刊不同,本科学报一般在500-1000之间,超过这个数额尽量不要发了,要么期刊质量不好,要么是骗人的。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作者投稿

作者:老实人 编辑:学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动物作文300字 横店游作文 致敬祖国作文 赵丽颖英语作文 新坐井观天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高考作文命题方向 爱因斯坦的故事作文 我看考试作文8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200 有关于运动的英语作文 擎天柱玩具作文 二年级作文暑假的一天 老师作文200 写一篇英雄人物的作文 游海底世界作文 帮妈妈拖地作文 我的护士梦作文 关于抗战的作文 我的理想600字作文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作文 一本书的力量作文 家乡的小溪作文300字 关于项羽的作文素材 写家乡习俗作文 作文我会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视频 幸福的感觉作文 坚持与放弃作文 关于逛超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