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宁愿得罪唐玄宗也要秉笔直书真实的历史:“谏议王”甯原悌

2020-11-18 11:15:01
相关推荐

一、出身名门

甯原悌(644~728),一些书中误作甯悌原,世称甯谏议,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44年)出生于钦江县(故城在今广西钦州城东北郊的上东坝村)的岭南甯氏家族。父甯琚追赠谏议大夫。祖甯纯为廉州刺史。曾祖甯宣为隋唐时合浦郡太守。一世祖甯逵,山东临淄人,南朝梁南定州、陈安州刺史。甯氏家族在当时的钦廉地区为显族,能以中原文化教导蛮夷,开化族民。在南朝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的130多年间,钦州甯氏与番禺吕氏、高凉冼氏齐名,史称“百越大姓”,割据称雄一方。

二、少年苦读

自古学而优则仕,为了考取功名,将来进入国家体制,为大唐帝国的发展奉献一技之长,为宗族扬名立万,原悌年少时便发奋读书。他性格开朗,为人豁达,喜欢山水,少年时期在郎济山读书,勤奋刻苦,显示出其不凡的才华。至今钦州市尚有谏议楼(郎济山石室)、驾马岭、谏议井等遗迹。

甯原悌虽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到其父辈已不能世袭刺史职位。为走出困境,振兴家族,他锐意进取,勤奋好学。也许是受到古人“头悬梁,锥刺股”故事的启发,青年时,他为了不受干扰,选择一处偏僻而艰险的地方专心读书,那个地方就是郎济山石室(位于今钦北区板城镇众仁村旁的众仁岭上,今石室依然存在)。该岭因紧靠琅济村,因而前人多称琅济山或狼济山。此事史书多有记述。《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狼济山,甯悌原读书之所,有石室,石门外有石桥,两石人夹峙其上。”石室在陡峭的山腰石壁间,是一个处在海拔300多米高的天然小山洞,室内面积四五平方米。洞口朝东南,凉风习习;洞下万丈深渊,悬崖如削,进出须从后面绕道而上,经一道天桥,进出石室,需要手攀缓行,稍有闪失,就有可能落入数十丈的深谷中,摔个粉身碎骨。而在甯原悌的眼里,正是锻炼意志和胆量的好地方。白天,他靠在石室光亮处学习;晚上,点油膏灯或烧松油柴继续苦读。现谏议楼内仍有石台、石凳,石质莹润如玉,石面平滑如镜。这些石台石凳虽经历一千多年,却是一尘不染,似是有人经常抹拭。

郎济山石室(谏议楼)

在距石室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平展两三里长的山冈,甯原悌偶尔也走出那岭岗练习骑马本领。从那以后,那山冈就被后人叫作“驾马岭”。驾马岭位于今钦州市板城镇东部,以距板城4公里的那棉垅农业中学一直延伸到众仁岭,紧连着原悌读书的谏议楼石洞遗址。虽跨越十余公里,连接数十座山头,但山顶平直如道,远望似天道凌空,实属奇迹。

驾马岭(甯开鑫提供)

另有谏议井,位于今钦州市青塘镇东北高峰村上,相传是原悌饮用过的水井。甯原悌曾有一把莲花扇掉到井中,因而也叫莲花井,井口呈一米的正方形,深1.58米,全用花岗岩石块砌成。井的三面是水田,一面靠公路,该井水清味美,终年泉水不竭,深为群众喜爱,目前保存完好。

三、名动朝野

经过数载苦读,甯原悌学识大有长进。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原悌背上行囊,赴京参加进士科考试。武则天在洛阳南门亲自主持,命吏部尚书李景谌考核策论,在千余人中甯原悌表现不俗,脱颖而出,中乙科第九名(第一名是后来成为武则天时丞相的张柬之)。这在当时朝野被当成大新闻——“南临大洋,西接交趾,去京师万里”的天涯海角蛮荒之地,能侪身于进士前十名,使朝野为之惊异(出荒服得上第,朝野咸异之)。武则天委他为秘书省校书郞。

四、直言力谏

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后,原悌迁谏议大夫(职掌议论朝政,进谏皇帝),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为人正直,不惧权貴。在任谏议期间,敢于据理力谏,深得睿宗皇帝赏识。

睿宗景云元年(710)十二月,西城、隆昌二公主入道,睿宗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认为建造华丽寺观欠妥,于是写奏章进谏,谏书上说:“先朝悖逆庶人以爱女骄盈而及祸,新都、宜城以庶孽抑损而获全。又释、道二家皆以清净为本,不当广营寺观,劳人费财。梁武致败于前,先帝取灾于后,殷鉴不远。今二公主入道,将为之置观,不宜过为崇丽,取谤四方。又,先朝所亲狎诸僧,尚在左右,宜加屏斥。”睿宗看了谏疏后夸文章写得不错,却不予采纳,只是暂时将此事搁置。延至翌年三月,睿宗皇帝以“公私无损”为由,“更以西城为金仙公主,隆昌为玉真公主”,复于“别处创造”,下诏书强调“若有干忤,当寘于刑”。(《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宰相窦怀贞亲自督工,时人嘲之曰:“昔为皇后阿爹,今为公主邑司。”

景云二年(711)二月,睿宗命太子李隆基监国,代行部分皇帝职权。同时,任命甯原悌为太子冼马。此期间,向李隆基上书(《上太子启》),议论斜封官之弊,深为姚元之、宋璟两位宰相遭陷外放不平,见解精辟,颇得李隆基欣赏。

五、岭南宣劳

李隆基登基后,是为唐玄宗,原悌更得器重。先天元年,唐睿宗以太上皇身份,下《遣宣劳使诰》,任命原悌为岭南道宣劳使,赴岭南考察民意,宣扬朝典。

南下途经荆州,在宋玉宅与名诗人宋之问不期而遇。两人饮酒互勉,大欢而去。临行时,宋之问作《宋公宅送甯谏议》一诗话别: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六、秉笔直书

玄宗开元八年,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唐太宗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由是得罪玄宗,于开元八年“忤旨去官”,被罢官还乡。但原悌由是名声“益震于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尊称为“谏议王”。

甯原悌这种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继承了春秋晋国史官董狐以来的史德传统,是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七、千古凭吊

原悌被罢官后,回到家乡钦州,安度晚年。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逝于钦江县原籍,时年64岁,朝廷嘉其为官正直,乃诏发岭南五府兵给办丧事,隆重一时。葬在大帽山(或称大墓山、大雾山)。其地在“由钦往廉三十华里左边的分界坪上蒙岭”(即上蒙村上蒙岭,在今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分界村附近)。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作覆釜状,灰沙三合土结构。墓碑刻“唐谏议大夫甯原悌墓”。距今有1272年,墓仍保存完好。

甯原悌墓碑

肃宗即位后,下诏立祠于上蒙村,赐名谏议庙。嗣后钦州、灵山等地皆建有甯谏议庙,供人们千古凭吊。据载钦州的谏议庙达四处之多,一在“戟门之右”,二在“州治三十里中和坊”,三在“上蒙村”,四在“钦州北二里”。但经历千年,这些庙宇已荡然无存。

八、存世奏疏

原悌现存于世的奏疏,载于《全唐文》中,现录于下:

论时政疏五篇

臣闻俗正时康,则因循而易守;人讹道替,则驰骛而难安。或垂衣而有馀,或日昊而不足,虽唐、虞之盛烈,文、武之鸿徽,未有不委任股肱,留情陟用。故善人者,天地之纲纪,帝王之羽翼,靡革於仇雠,莫限於刍隶,不可失也。自天授以来,二十馀载,周兴、来俊臣等,谮害忠良,壅蔽正直,先皇旧臣,夷灭殆尽,唯有狄仁杰、魏元忠尚存。仁杰等处先帝之朝,犹为小吏,及周室之际,实谓忠臣,或树绩当时,徇身王室。近者变故频及,衣冠扫地,忠臣名士,才馀数人,为陛下之栋梁,作圣朝之耳目。今者元恶已诛,佞臣咸黜,而人讹俗坏,为日已久,理宜开张圣德,杜绝猜嫌,用是求人,宣力王室。使丑正恶直之士,不有容其间隙;谗邪佞媚之徒,无所施其巧辩。然後可以议黎元,安邦国,则侥幸源塞,圣王道兴。若使浸润旁通,危人路启,颜俊忠而获罪,茂先直以招怨,虽有渭滨之贤,傅岩之秀,途遘卒遇,难以为用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拯救之道,将安所施?

求才之难,每留连於大圣;知人不易,亦惆怅於先哲。今天下诸州,良牧荩寡,何者?古难其选,今侮其职也。然而代所重於京都,时见轻於州县者,何也?古者牧守政成,擢登三事;郎官特秀,先宰一同。颍川则黄霸为公,会稽则五伦入辅,事不师古,何能垂济?诚愿尚书旷职,则於方伯求材;郎位阙官,必以循良擢用。事悬象魏,道著彝章,兹令克行,仁风大阐,考绩三载,诚为故实。

隆周之君,垂仁义以勖後;亡秦之主,训刑罚以流嗣。或八百延庆,或二代亡家,馀烈可知,前史明鉴。伏以太子初建,养德春宫;诸王在藩,饬躬朱邸:并请远去邪佞,亲近正人。知好佞之危身,识尊儒之广德,动遵师传之训,察纳风雅之言。诚使宫府官僚,宾客侍读,日资其道德,月奏其艺能,冀仁义於邦家,村邕穆於天下。臣又以悖逆庶人,先朝之爱女也,肆谗慝於朝政,崇甲馆之华丽,极宇内之骄奢;新都、宜城,先朝之庶孽也(新都、宜城二公主邑名),赐不逾於已分,言不预於外谋,抑以全身,疏以远害。故宠者则骄矜而遇害,疏者则抑损而获全。诚使悖逆、新都,易地而处,则存亡去就,可立而待也。故长安非贤,燕后为爱,古今明验,断可知矣。诚愿公主、驸马,不得假以权要,所犯必有惩,所习必有艺,则九族既睦,万邦以宁。

臣观老尚虚无,释尚寂灭,义极幽元之旨,思游通方之外。故入道流者,则虚室生白,净虑元门;该释教者,则春池得宝,澄心净域。然後法贯群有,道垂兼济,过此以往,莫非邪惑。其有鬻贩先觉,诡饰浮言,以复殿为经坊,用层台为道法,皆无功於元虑,诚有害於生人。梁武靡报於前,先朝殷鉴於後,咸耳目所接,黎元愤怨。伏以公主入道,京城置观。虽昭报之诚,有切於天旨,而社稷之计,莫逾於安人。若使广事修营,假饰图像,尽宇内之功巧,倾万国之资储,为福则靡效於先朝,树怨则取谤於天下。自隋室以降,寺观尤多,禅定东明之域,足受缁黄之众,更为建立,罕见其宜。後失请收,前弊未远。又先朝所狎僧众,或有犹居圣侧,无益於政理,有紊於朝章,并请屏退,无令亲近。

夷狄有衅,庙堂之忧也;近垒多虞,大夫之耻也。今闻黠虏擅命,坚昆娑葛养精蓄锐,以南侵为多事,而人户全虚,府库半减。倘或後岁之始,来秋之末,良弓渐劲,塞草将衰,朔代交锋,灵夏受敌,中国将何卒应哉?伏愿共天下以御匈奴,率王公以忧边事,轻租薄敛,和下土之心;简贤任能,结众人之爱;去奢崇俭,实府库之积;推仁重信,纳将士之谋。去私恩,布公道,故知两夷有隙,上国之资也。高壁藏威,待兵观变,因二虏之相持,擅渔夫之厚利。计有可举,时不可失,斯五者,并政之要也。伏愿陛下举宏纲,省众务。高拱岩廊,责成贤哲,徘徊於大道之域,从容於无为之场。故立纲垂制,後嗣流范,至仁也;安上全下,先业不坠,至孝也;感而必通,奸不暇伏,至明也;神化风行,万方草靡,至德也。必使休徵累及,圣政日隆,遐迩宅心,戎夷慕义,神功光乎区宇,鸿业格乎天地:三代之兴,皆由此也。

上太子启

臣闻事有可言者,直臣所以抗议;忠而见弃者,志士所以太息。至於竭诚事君,信而获罪;怀禄辅国,谄於取容:二者难明,取舍或异,臣窃为朝廷忧之。伏惟殿下孝敬纯深,仁明善断,有大功於天下,继元良於社稷,万姓所以拭目,百寮所以清耳,皆欲王化之兴隆,风俗之革易也。顷年以来,天纲少紊,小人趋竞,内难屡起。方当振纲张弦之秋,委才任士之日,若推心得人,则万目直举,如托寄非所,则百度斯废。故王者先择良臣,复能任使,均明同日月,无私并天地,功高化洽,地平天成。又以为官择人者理,为人择官者乱,理乱之繇,官人之职也。自二月以来,敕令授官,吏部注拟,填塞府寺,满盈台省,其优劳当作别敕放选。或虚名邀功,或作才侥幸,日以增益,布列州县,殚竭府库,侵削黎元,臣诚以为渐不可长也。昔晋政多门,官以贿进,刘毅忧其危,传咸恐其乱,武帝终而不悟,卒有败官之尤。十数年间,亿兆涂炭。是知古者省吏以崇化,不闻多官以致理,臣以为惩其弊者,归乎任人者也。故忠臣难进而易退,无党而孤立,守死善道,执心不移,乃奸人之所嫉,为国家之所利。近者姚元之、宋璟居献替之职,处铨衡之地,用节员位,颇立绳纪,不为权门黩货所拘,而以平心汲引为务。於时草泽之贤,翘足待用,天下凛然,复有升平之望也。臣观二相为人,励已忠肃,直身鲠亮,虽有微疵,又受黜责。且守正之士,志节之人,弃瑕录用,今其时也。昔叔向下狱,祁奚讼之,犹将宥其十代,以劝能者,况其身不免乎?往者易之、三思,倾动朝政,所赖柬之、元忠,戮力王室。社稷殆危,忠臣处朝而获安;神器将移,贤者竭诚而必复。岂非忠臣良士力哉?璟等行事,无忝今古。夫安必思危,理则忧乱,明王之诫也;忠臣处朝,奸邪屏退,兴邦之道也。

《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殿下诚能舍其无咎,收彼众望,因主上之馀间,议朝政之臧否,使并悔过,令复旧职,则举善之美,垂於无穷;滥官之弊,澄清匪日矣。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