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媒体融合发展

2020-11-18 20:30:02
相关推荐

【背景材料】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运用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逐渐衰落,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诞生,让更多普通人拥有了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平台,青年群体也更倾向于通过移动互联网了解时事。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下舆论发展形式,同时也会产生隐患。因此,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题目示例】

给定资料中各级党委、政府顺应时代,推动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一定带给你很多启示,请联系实际,从媒体融合发展说开去,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

(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4)篇幅10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融合新媒体 迎接新时代

《吕氏春秋》有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其中“谏鼓”、“谤木”就是为了收集舆论;秦朝末年随着一声“大楚兴,陈胜王”,无数受压迫的人民揭竿而起,反抗暴政……古代人民就懂得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现代人民面对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的挑战,更应重视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取代了传统的报纸期刊,成为很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以民为先,融合民生,坚定媒体融合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新时代需借力新媒体,以此给予百姓舒心的新实惠。“学习强国APP”运用新媒体给予群众新的学习渠道,及时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时事、要事,不仅丰富群众的生活,也增强了群众政治理论素养;“超省事”微信小程序运用媒体整合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民生事务“掌上办”“指尖办”,真正让群众实现了办事不出门,手机一点通;支付宝“城市服务”项目整合不同城市民生服务事项,让群众便捷、快速办事……媒体在发展,信息在扩展,不变的是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利用新媒体了解民生,运用新媒体服务民生,这种“人性化”的新媒体才是新时代媒体融合的目标。

科技强国,融合技术,把握媒体融合关键。当报亭消失在熟悉的街道,当学生时代畅销的期刊《读者》被低头族们碎片化的阅读取代,当电视机不再成为家庭必备……传统媒体似乎要被新兴媒体所“取代”,但实际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而顺利实现二者的衔接,架起二者的桥梁便是科技。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运用手机进行互联互通。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时代会变,生活方式会变,新媒体的发展必须要变。面对时代的变化,唯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新兴技术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真正实现全媒体融合的突破。

从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印出第一张报纸,到如今人民日报已具备十余种媒介传播载体,见证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与融合。面对时代的不断变化与诸多挑战,写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尤为重要,唯有以民生为导向,以科技为力量,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才能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真正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中公精讲】

【点睛论点】

文章开篇以古代尧舜“诽谤之木”,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引入,通过古今比对的形式,引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总论点。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新媒体与民生融合、新媒体与技术融合等方面,论述应如何实现新媒体的发展,论点明确,引用事例典型新颖,例证有力,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新媒体发展的方向,有较强的典型性。

【文章点评】

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采用并列的结构形式,从民生与科技两个方向论述新媒体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思路清晰,内容流畅。

文章开篇以经典故事的形式,引出自古以来媒体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进一步分析在新时代,媒体依然以新的形式,发挥着舆论导向的作用。从而说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民生,科技等方面进行论述,论证过程中主要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论证,语言表达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内容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文章结尾以人民日报的发展为例,进一步引出当前不同的媒体都在变革,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呼应了主题。同时将媒体融合发展的作用进行总结升华,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理论高度。

【妙言隽语】

1.媒体在发展,信息在扩展,不变的是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

2.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

3.面对时代的变化,唯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新兴技术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真正实现全媒体融合的突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