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潜心创作爱国题材长篇小说

2020-11-18 23:20:01
相关推荐

▼遇见|有故事的你……

▲冯孟江

文 图 一江飞雪 微信联系:yijiangfeixue5

38岁的农民冯孟江自从2014年开始创作爱国题材的长篇小说以来,已经写了厚厚的26个笔记本,如果是拍摄电视剧,他估计能拍摄六集。故事从甲午战争开始,冯孟江计划写到改革开放100年的时间,来表现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就是写到老,恐怕也写不出什么名堂来的。”这是冯孟江从事写作以来听到的最多的质疑与嘲笑,只是他一直用孔子的“教而无类”来勉励自己,没有放弃过,一直勤奋学习,笔耕不辍。在冯孟江看来学习和写作都应该是不分年纪,不分级别,不分社会地位和学历,只要自己喜欢和坚持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12月7日,记者走基层关山镇北冯村,讲述农民冯孟江的“文学情怀”。

患病期间,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研究历史

▲冯孟江

关山镇北冯村有1800多口人,史料记载村里的冯氏家族先辈们,是400多年前明朝末年的时候,从山西大槐树迁到铜川,再辗转到富平,其中有一户人家来到了阎良,他的三个儿子代代相传便有了现在的5个村子。

而冯孟江就是土生土长的北冯村人,对于这里冯氏400多年的历史讲述起来津津乐道的他,让人发现他和普通的农民确实有着不一样的地方。

冬日的寒风不免让人觉得刺骨,没有下雪温度也在零度以下了。上午九点,北冯村西阎二级路边上的一个极不起眼的小餐馆,冯孟江正忙着打饼做肉夹馍,妻子压着热腾腾的饸络,虽然店面不大,因为熟识,附近村民在这里也是吃个“放心饭”。

▲冯孟江正在亲手打饼

摘掉围裙,一身干净的中山装,左边口袋插着一支钢笔,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言谈举止中,冯孟江都透着十足的文人气质。

因为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冯孟江就辍学了,10几岁的时候在镇上铁匠铺,做学徒学习电气焊打打零工维持生计。农忙的时候,帮着家里扛100多斤的粮食袋子,是冯孟江最深刻的记忆。

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冯孟江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从2008年到2014年,他几乎都是躺在床上无法从事任何体力劳动。

有的时候挫折往往隐藏着转机,在床上躺着的6年时间里,冯孟江痴迷上看历史古书学习来充实自己。《二十四史》、《四书五经》、还有很多诗词歌赋,都是他最爱读的书籍。电视上的《百家讲坛》也是他最喜欢看的节目。在古人的智慧中,冯孟江第一次感觉的自己的不足和渺小,他开始废寝忘食地钻研起来,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咬文嚼字,发现经典名著也会有“硬伤”

看的历史书籍多了,冯孟江开始发现很多经典作品也会出现”硬伤”。

“三国演义是一本绝对的好书吧。”开始挑问题,冯孟江语气中有些激动,他认为书中把彭城称为徐州是不对的,因为五代没有徐州只有彭城,所以刘备三让徐州的说法就欠妥,彭城是在在隋唐时避讳才改成徐州的。

“关羽使用的是长戈而并非大刀,当时的马也没有镫,再比如《康熙王朝》中孝庄没死以前就称自己为孝庄,这是谥号……”言之凿凿,冯孟江阐述自己的观点颇有教授风范,“我的微信签名就是民办教授。”冯孟江爽朗地笑了笑。

发现了文学作品,影视剧中存在的硬伤,在冯孟江看来就意味着,即使是教授或者老作家也会有出错误的时候,特别是有关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

也正是这样,在2014年的时候冯孟江做出一个决定,他要写一部没有硬伤的长篇小说,如果最后能被拍成电视剧那就更好了。写作也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冯孟江将故事主人公称为于台生,从甲午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在主人公100年的沧桑岁月中,表达一个强烈的爱国主题。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冯孟江说和自己的生活遭际有很大的关系,从贫穷到现在自己能创业开店,就是因为国家的好政策让自己的生活才好起来。

在去年没有开小饭馆的时候,冯孟江坚持每天写作。最痴迷的时候,他曾经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进行写作,用他的话说,是怕合上眼思维就会断层。

当然为了自己的作品中不会出现“硬伤”,边写作还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至今他已经查阅了600多本书籍,作为考证。

潜心创作,长篇小说记录历史沧桑巨变

冯孟江创作写了26个厚厚的笔记本,至于有多少字,他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如果拍电视剧大概能拍成六集,刚好是主人公20岁和精武门的霍元甲交情甚好的时候。

每次写完他都会把手稿放在家中的柜子里,并用两道锁锁好,这样做冯孟江有自己的理由,“怕文章里的东西曝光后被别人套用,等我的小说写好了,别人会说我是套用别人的。”

至于最后要写多少字,冯孟江说,他也没有想过,只是想把要表达的东西写完为止,什么时候写完,哪怕是耗尽毕生的精力。

如此痴迷写作,有半年的时间冯孟江却将自己的长篇小说暂时搁置了下来。“但是我的学习没有停止,一直在积累中。”冯孟江自己饶有深意地总结原因,他笑着打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写作品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样,没到时间勉强生出来也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积累到一定时间,最后一气呵成释放出来。”

所以冯孟江也不是每天都写,他说积累到一定程度,该释放的时候提起笔那就不想放下了。

▲冯孟江的妻子

冯孟江的妻子和很多人一样,其实并不理解丈夫的行为,但是还是选择了默默地支持,上小学的女儿,在冯孟江的影响下对诗词歌赋也是颇为喜欢。

当然也有朋友们给了冯孟江很大的鼓励,“无论别人什么看法只要自己用心去做,肯定可以做好一样东西。专而神,只要专就可以出神入化的。”

“来尝尝咱的油酥饼呀。”聊完文学,冯孟江带起围裙,亲自上手制作请大伙吃油酥饼,顺便还不忘科普一下,“这饼可是康熙年间的做法,用的是酵头和碱面传统做法,酥得掉渣渣呀,哈哈!”

一江飞雪手记: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想要写出长篇小说,这似乎也不是天方夜谭,文学本身就扎根基层,扎根民众,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可能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文字,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作文500字 我喜欢玫瑰花作文400字 蛋炒饭作文600字 爱国作文800字高中 梅花的作文托物言志 高中英语作文模板套用 忘不了的那件事作文 生命的色彩作文800字 我学英语的方法作文 介绍说明文作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 写文字的作文 花果山游记作文400字 童年住事作文 冰雪王国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350 防疫作文素材 陌生人的善意作文800字 有你真好的作文 亲子运动会作文600字 我和谁聊天作文400字 预防传染病作文400字 作文写人300字 关爱作文350 奋斗作文高中 高考作文书 桃树作文200字 写蜻蜓的作文400字 秋的作文600字初一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