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峄城区阴平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阴平样板”

2020-11-19 03:40:01
相关推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宁 通讯员 苏娜 枣庄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走好群众路线、融合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创新实施“12315”工作制度,把准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推动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走进群众生活,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获得精神充实,有力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峄城区阴平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攻坚克难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镇街”荣誉称号,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19年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围绕“一个中心”组织策划,引领文明实践“新征程”

峄城区阴平镇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真理、增强自信,获得精神滋养。

一是立足“综合性”,打造服务集群。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分设镇志馆、民俗馆、志愿者服务中心、室内健身馆、图书馆、妇女儿童家园等场馆,把分中心打造为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健身体育、卫生健康等等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集群。二是立足“群众性”,践行文明公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建设镇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1处,村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4处,在保证广大村民乐有场所的同时,运用漫画、标语等形式,绘制文明出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的公益图画,让党的先进思想第一时间“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立足“服务性”,弘扬时代新风。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价值引领、道德示范、公益服务、关爱帮助、互助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组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下乡”,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投资100余万元,在全区率先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处,栽植松树800棵,墓穴1148个。四是立足“传承性”,讲好阴平故事。挖掘红土埠文化、阴平烈士陵园、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红军小学等文化资源,积极推出创作反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说唱新生活的文艺作品,讲好阴平故事,唱好时代红歌。五是立足“运作性”,打造文化品牌。围绕“鲁笔文化”“大枣文化”等区域特色产业作文章,积极推进鲁笔博物馆、大枣生态园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聚焦“两项创新”探索推进,畅通文明实践“新路径”

峄城区阴平镇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实践模式,不断拓宽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联系沟通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人都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

一是创新打造实践阵地,以“微阵地”释放大能量。以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为聚点,辐射到全镇56个行政村文明实践站,60余个实践点,创新打造富强合作社、金土地合作社、水起云墅二号院等10余处文明实践基地,镇直机关经管站、农技站、民政办等站所志愿者分散到各实践基地,形成文明实践“微阵地”,常态化组织“几个人、几张桌、几组柜”的志愿服务沙龙,现场教授种养技术、讲解惠农政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阴平镇落地生根,惠民走心。通过搭建“分中心+实践站+实践点+实践基地”四级志愿服务平台,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精准服务到个人,让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二是创新构建实践模式,以“小分队”成就大作为。积极吸纳种养殖大户、创业能手、企业人员、教职工、机关干部等400余名志愿者,根据活动情况,随机组合,成立N支志愿服务机动小队,与镇大队和“青年有为”等10支志愿服务分队相结合,打造“1+10+N”志愿服务模式,全方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式。立足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常态化组织开展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技术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让群众切实能够听到想听的,看到想看的,学到想学的。

实行“三类融合”深化拓展,推进文明实践“新发展”

峄城区阴平镇坚持激活、整合、共享,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把全镇重点工作打通贯通联通,形成整体合力,推进文明实践和文明实践共促进、同提高、齐发展。

一是与基层党建相融合,延伸工作触角。坚持党组织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员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落实到哪里。以“文明实践建在支部上”为目标,实现文明实践工作在党的组织全覆盖,党员干部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率达到100%。全镇56个文明实践站均设置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村两委等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年轻后备干部投入到文明实践中来,在基层工作一线服务群众、锻炼干部。在阴平烈士陵园、鲁笔博物馆、文峰大队抗战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二是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培育服务体系。将乡村振兴工作队伍纳入志愿服务队,创新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确立了包括理论宣讲、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农技指导、文化惠民、就业帮扶、关爱儿童、美化环境等方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助力乡村振兴项目20余个。志愿者在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一线,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盼,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链动党、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村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村民生活富裕。

三是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推进共治共享。通过建立“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分层过滤体系,积极推进“综合治理+文明实践”工作相融合,依托镇综治中心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打造基层社会治理“AB”工作区,A区为社会治理区,B区为文明实践区,将宣传教育前置,增强社会治理“软实力”,通过开展“培育时代新人、推选先进模范、宣讲身边故事、过好群众节日”四项行动,激发群众自治动力,提升源头化解矛盾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播“好声音”,社会治理呈现“遍地开花、深入推进”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构筑“一张网格”着力保障,组建文明实践“新队伍”

峄城区阴平镇以“高位推进、平台搭建、资源打通、群众参与”为目标,组建“党员干部引领,先进模范带动,乡贤能手助力,群众踊跃参与”的文明实践队伍,网格化开展志愿服务,构筑文明实践服务“一张网”,把群众中的能人、贤人、热心人都动员起来,让志愿者成为文明实践的主力军,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实践的标准色。

一是突出党员干部引领,选好“领头雁”。把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作表率、当榜样作为践行宗旨、引领风尚的有效途径。通过“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服务等方式,把文明实践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村队,助力脱贫攻坚、企业生产、教育教学、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政策、学会政策、用好政策,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给生产生活贴上“平安符”。二是突出先进模范带动,用好“扩音器”。全力推进文明村创建全覆盖,组建宣讲团到企业、学校、村队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定期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从精神层面为干部群众注入“文明活水”,不断催生、培育更鲜活的新榜样、新标杆,成为传播时代强音的“扩音器”。三是突出乡贤能人助力,留住“引路人”。大力传承弘扬乡贤队伍所蕴含的人文道德价值,广泛凝聚乡贤的智慧和力量,把乡贤队伍作为汇聚智慧和力量的强大生力军,发挥他们在群众中有威望、有人缘,在实践中有经验、有办法的优势,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汇智聚力、主动服务。四是突出群众踊跃参与,添加“润滑剂”。围绕“群众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做好统筹对接,精准、精细设计好全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和计划,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参与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不断延伸,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和谐邻里关系,涵养文明乡风民风。

落实“五种形式”增强实效,构建文明实践“新体系”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讲、评、帮、乐、庆”五字文章。通过理直气壮讲党课,情真意切啦故事,贴近群众授技术,载歌载舞传新风,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在“讲”字上下功夫,让国家政策接地气。党政成员带头讲党课,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变化、新冠肺炎阻击战实践等“小故事”中讲述“大道理”,使广大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同时,以“口袋书”、小产品、微信小视频等宣传宣讲形式普及法律维权、防火防灾等小常识。今年以来,开展文明有你有我、医疗卫生、农技和防范诈骗等宣传活动90余次,其中下村入户宣传40余次,重点路段悬挂横幅1200余条,发放宣传单页30000余份,实现了文明宣传全覆盖。二是在“评”字用气力,为身边好人搭台子。用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开展典型模范推树评选活动。推选出“中国好人”1人、省级道德模范3人、“山东好人”9人、市级道德模范8人、“枣庄好人”4人、市级抗疫先锋基层党组织2个、市级抗疫先锋个人2名、区级道德模范7人、峄城好人21人、区级抗疫先锋个人2名、出彩峄城人7人。每年评选村级“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四德先进典型600余人,在全镇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文明的活动氛围。阴平镇吴家坡村自1997年以来,连续23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优秀退休军人”等模范评选,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200余人次。

三是在“帮”字上求实效,为困难群众解心忧。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组建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高质量志愿服务品牌。峄城区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队下设“青年有为”等10支志愿服务分队,形成“桑榆满霞”“大放艺彩”等8个特色服务品牌,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活动沙龙、公益活动等方式,开展红色宣讲、红色导游志愿服务200余次,开展助学、扶老、救困志愿服务300余次,开展技能培训、教学辅导、心理疏导志愿服务500余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四是在“乐”字上辟新径,为生活增添着色剂。成立全市唯一一家镇级文联组织——阴平文联,组建庄户剧团4个,鲁南龙狮队1个,用歌舞、快板、三句半、小品、柳琴戏等形式,对理论政策进行“二次创作”,到各村、企业、单位巡演文艺节目,让广大受众在思想上有触动。五是在“庆”字上做文章,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连续多年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累计举办“乡村春晚”“元宵节·猜灯谜”“粽香话端午”“农民丰收节”“大枣文化节”等大型文艺演出1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红火”起来,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呈现了“遍地开花、深入推进”的良好局面。

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这些做法和创新,已经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一是巩固了意识形态阵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主体、传播平台、规训场域,让群众在使用和参与中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村规民约等全方位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

二是培育了时代新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聚了丰富的时代新人培育要素、资源和条件,通过理直气壮讲党课,情真意切啦故事,贴近群众授技术,载歌载舞传新风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三观”的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文明素养、乡村“三风”的教育,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洗礼。

三是强化了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场域,空间中的人、活动、环境是精神文明实践的基本要素,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实践纽带、实践对象、实践环境。文明实践中心能够加强民众的精神联系,促进精神文明实践共同体的形成,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阴平样板”,阴平镇也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树立现代化理念。阴平镇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政治性,立足于“新时代”三个字,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分众化、多样化的文明实践工作,通过便捷式的传播技术、互动式的参与方式,为群众提供新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让老百姓能够听到想听的,看到想看的,学到想懂的。

二是营造生活化环境。阴平镇以文明实践中心为带动,挖掘调动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打造四级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柳琴戏、快板、歌舞等通俗化、艺术化的传播形式,用小故事讲清楚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明白天下事,让群众从宣讲者那里听到了过日子的柴米油盐,看得了奔小康的美好画卷,达到了“美教化、移风俗”的效果。

三是提供人性化服务。阴平镇文明实践从“口袋书”“小视频”等小事做起,教会群众生活小知识、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入户开展志愿活动、评比先进模范典型,切实做到从思想认识、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和道德养成等方面全方位服务群众,让向上向善、互帮互助成为全社会的新时尚、新风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梦想400字作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多少分 新年作文800字 叶圣陶作文大赛 分享作文600 温暖的瞬间作文 欣赏作文500字 家风作文怎么写 爬长城作文 自律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100字 我的朋友600字作文 申论大作文怎么写 春节100字作文 可乐鸡翅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素材 六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榜样作文600字 珍惜当下 作文 煎鸡蛋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 山茶花作文 雪作文600字 作文好段摘抄 杭州西湖作文 摘抄作文600字 战胜困难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作文素材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