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做实“四篇文章”|聚民生补短板 三明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2020-11-19 10:00:02
相关推荐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着力补短板、抓改革、提质量,推动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浓墨重彩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80.95%,超过省均水平;基础教育质量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连续两年保持中考成绩城乡差距全省最小,初中“壮腰”工程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入选省示范性高中培育建设学校4所,居全省第五……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随着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教育补短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随着《三明市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7-2030年)》等系列文件的出台,随着“强基、壮腰、筑梦”三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教育均衡”“正向激励”“改革创新”……一个个关键词,绘就一幅上下一心、砥砺前行,打造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美好画卷。

聚民生补短板

城如人,贵有品。只有教育才能担负起提升城市品位的重任。

市委市政府一向重视教育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从学前教育、城区学校建设到乡村学校改造提升,大刀阔斧、全面铺开,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特别是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后,我市更是聚焦教育短板,持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家住下洋紫荆花园的陈颖花,孩子今年春季就近入了刚开办的三元区第三实验幼儿园。“离家近,步行就5分钟,别提多方便了。”陈女士坦言,此前孩子上的私立幼儿园不仅离家远而且学费贵,许多家长一直期盼着家门口能有一所公立幼儿园。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年来,立足群众入学需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梅列区第二实验学校、三元区第三实验幼儿园等一批“交钥匙”工程先后投入使用,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梅列区东新小学、三明九中教学楼改扩建工程先后竣工……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41万个,全市教育投入近43亿元,且费用逐年增长。

城市化步伐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市区优质教育魅力凸显……种种因素下,这几年,市区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招生负担重。“特别是老城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由于原有校园占地及校舍都较小,其周边又多为居民商住楼或办公楼,无法实施扩建,超负荷招生在所难免。”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调整市区学校规划布局迫在眉睫。其实,早在2017年底,《三明市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7-2030年)》就已经出炉,提出分阶段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的目标,确保满足新增学位需求。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更是多次实地调研,明确2019-2022年在市区实施教育规划建设项目11个,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3660个,其中幼儿园720个、小学11140个、初中1800个。

8月10日,市教育局发布三明一中和三明市实验小学招聘教师的通告, 招聘三明一中和三明市实验小学急需专业新任教师,选聘部分在职教师。而此前三明一中初中部今年9月招生的信息已经公布,计划划片招生4个班级。

新建学校、扩建教学楼、设立分校、开设初中部……随着一个个举措落地,市区学位紧张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教育规划布局日渐优化,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在一次次补短板中得到了满足。

向改革要效益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校制”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打造市区优质教育高地的重要举措。

总校制突出龙头引领,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组建总学校,打造总校分校,以此打破校际壁垒,在教学业务、教师交流等方面频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共同发展。

在总校——市实验小学交流一个学期后,东安分校陈佩红老师表示,市实小不管是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还是教师敬业高效等方面,都有许多亮点,值得自己好好学习、好好总结。

他山之石可攻玉,取长补短促发展。这不仅是陈佩红的收获,更是我市实施总校制改革的初衷。

“加大市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突出以强补弱,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市一盘棋,办出好教育。目前,全市共组建总校49个,涉及分校70所,分别比去年新增16个和18所,其中同一法人治校模式由改革初期的9所增至18所,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持续扩大。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市委市政府一直坚信,惟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让教育“活”起来。

除了总校制改革,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正在三明大地上火热铺开……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市以省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在4个试点县、12所公办园实行“名园集团化”办园模式。

如何解决偏远乡村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需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走教试点工作,目前共设立支教点262个,招募志愿者414人,入园幼儿达3900多人,选派乡镇中心园骨干教师每周深入支教点走教,为支教点提升保教质量提供示范。

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至关重要。我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开展高考改革前期培训工作,抓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艺术、体育选课走班,分层次教学等实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审核率达98.34%,居全省第一。同时加强普通高中软硬件配备,仅今年就投入700万元用于新课程教学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研究。

……

改革,激活教育发展一池春水。

在学前教育方面,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8.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58.9%,居全省第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80.95%,居全省前列。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非完全小学建设和评估标准,农村教学点100%通过标准化评估验收。三明市、梅列区、宁化县入选义务教育阶段省级试验区,占全省30%。

高中教育更是硕果累累,“筑梦”工程圆了更多三明子弟进入心仪高校的梦想。这几年,我市高考持续取得好成绩,自恢复高考以来,今年,两个文理科省状元首次同时在三明诞生。

向激励要优教

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而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和前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创新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为此,我市推进实施基础教育“1+4”正向激励、教师职称改革、名师培养等激励举措。

“优教优酬”“多教多酬”,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1+4”正向激励对基础教育质量、培优补差、班主任、名师名校长进行激励性考评,并实行绩效差别化发放,以此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这项举措实行3年多来,全市共新增追加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7282万元。在乡村一级,我市还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乡村教师除享受乡镇工作补贴300元外,按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予以生活补助,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

提升经济待遇,让广大教师甘守三尺讲台;致力名师培养,更是让他们书写精彩人生。

前年年初,市实验小学老师范爱金、杨丽萍作为首批赴厦门交流的一线骨干教师,到“结对子”学校厦门实验小学跟岗学习。这两年,这个山海教育合作一直都在进行。截至目前,我市已有9所市属学校(单位)与厦门一中等9所优质学校(单位)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全市共选派367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赴厦门对口学校交流学习,厦门市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和骨干教师也先后83人受邀到我市讲学指导。

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学思想在一次次交流中碰撞,让教学能力在一次次较量中提升,这得益于我市与厦门、北京等地建立的协同培养、培训机制。这也是我市名师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3年,市里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通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形式,加快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全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近3年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530多名教师在省、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向激励要优教,问优教要优德,优教优德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我市都把师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教师职业行为3个《十项准则》,强化师德师风督察,同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日前,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将下发,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文件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运用、完善“1+4”正向激励机制、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严格教师职称聘后管理等16条措施,其中大部分政策“红利”倾向广大教师,此举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教育发展的活力,成为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记者 杨燕蓉 通讯员 张上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