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旧曲新声写春秋 宝鸡剧作家李志鹏的戏曲人生

2020-11-19 15:25:01
相关推荐

“三五步走遍天下,五七人百万雄兵!”小小戏剧的舞台,展现人物悲欢离合,热爱传统艺术的他也在书写着自己的别样人生。出生于陕西凤翔的李志鹏,从秦腔演员成长为剧作家,他坚持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先后创作大型戏曲剧本20余部,改编秦腔历史剧10余部,创作小戏20余部,小品40余部,成为国家一级编剧,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古老的剧种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被剧团相中 结下戏曲情缘

出生于陕西凤翔的李志鹏,今年67岁。1971年,19岁的李志鹏随学校文艺宣传队到县上汇演,被县剧团一眼相中,从此“自己这一辈子就彻底交给了戏剧”。

了解舞台、擅长写作的李志鹏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凤翔县人民剧团的一名秦腔演员,曾在现代戏《红灯记》《槐树庄》《洪湖赤卫队》、历史剧《卧虎令》《海棠案》《烙碗计》等剧中饰演各类个性鲜明的戏剧角色,

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一边当演员一边学习文艺创作,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演上自己的剧本。1976年他开始在市、县文艺报刊发表故事、曲艺、小戏曲等作品,受到好评,这鼓舞了他的创作信心。1978年,李志鹏先后改编《赤桑镇》《五台会兄》等传统剧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86年他创作了大型秦腔古代剧《黑虎鞭》(载《当代戏剧》1988年第4期)。1988年,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专家先后到宝鸡两个县区观摩,将之列入陕西省秦腔花脸竞演重点创作剧目。

一路演到北京 《渡娘桥》备受好评

李志鹏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家乡流传的一个故事:有一名小木匠,意外得知他守寡的母亲常在半夜偷偷渡河,与对面的一男子约会,为免其母亲受寒,小木匠历经干辛万苦,终于在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与此同时,他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通讯:某村办厂的厂长致富之后,为报答寡母的养育之恩,花巨资在村口为母亲立了一座贞节碑,可谁知在揭碑之日,母亲当众痛斥几千年来“贞节牌坊”对妇女的种种伤害,并令儿子当场将贞节碑砸掉。这两件事,激起了李志鹏强烈的创作热情。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李志鹏终于完成了以“桥”为基点反映新旧道德观念的现代剧《渡娘桥》,此后该剧由宝鸡市豫剧团排演。

1991年12月,《渡娘桥》参加宝鸡市第四届戏剧节,荣获编剧一等奖;1992年10月,该剧参加陕西省新剧(节)目观摩演出,荣获综合演出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同年11月,该剧参加中国戏曲“金三角”首届交流演出,荣获优秀剧目奖和编剧奖。1992年12月16日《中国文化报》评论《渡娘桥》“真实地表现了民族美德与封建伦理观念在改革开放中的困惑,以老年人再婚为主线加以细腻表现,折射出强烈的艺术穿透力。”;1994年第4期《当代戏剧》刊文评述该剧“剧作者把悲剧意境开掘的重点放在生命悲剧上,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融为一体,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对生命悲剧浓墨重彩,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力。”

贴近生活 引发观众共鸣

1991年4月,李志鹏调入宝鸡市豫剧团,从事专业戏剧创作。虽然作品收获一连串好评,但他总觉得自己“半路出家”“内功”不够。199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录取。

步入高校深造,他除了认真学习,还热衷于舞台实践,参演了多部话剧。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让他的创作水平更上一层楼。1995年他毕业回到剧团(后改制为宝鸡市戏曲剧院),继续任专职编剧,

1997年,李志鹏创作了大型现代戏曲《悠悠春晖》,1998年1月该剧由宝鸡市豫剧团首演,参加宝鸡市新创作剧目调演,荣获编剧一等奖;同年7月,李志鹏将其移植为秦腔剧本后,剧本也作了三次大的修改。1999年10月,《悠悠春晖》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50周年优秀剧目展览演出,荣获创作一等奖;2000年11月,该剧参加中国剧协在陕西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膺优秀编剧奖。2003年又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多年的戏曲舞台实践使李志鹏每创作一出戏,首先考虑剧本的舞台适演性和观众共鸣点,他的作品贴近生活,舞台感强,犹如春天的青草带着浓浓的泥土气息和沁人心脾的芬芳。

笔耕不辍 让古老剧种焕发活力

2001年至2019年,李志鹏担任宝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兼任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会长,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专家评委。2011年文艺体制改革中,李志鹏从宝鸡市戏曲剧院提前退休,然而他依然笔耕不缀,退而不休。2013年,由他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秋雷》获陕西省剧协当年征稿评奖(大戏类)二等奖;2016年,他的获奖剧作8部入编《宝鸡优秀剧作选》。2017年创作的现代小戏曲《祖祠枪声》《顶替》先后获得全国征稿小戏优秀剧本奖、征稿小戏优秀剧本奖。

2014年,由李志鹏撰稿并负责申报的“西秦腔”为宝鸡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批。直至目前,李志鹏仍担任《西秦腔研究》丛刊主编,在已出刊一、二、三辑基础上,继续为戏曲研究特别是“西秦腔”的抢救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尽心尽力、默默奉献。

李志鹏说:“我们宝鸡是周秦发祥地,青铜器之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这些会唱西秦腔的老艺人。我会用余生致力于挽救西秦腔的工作,尽力让古老剧种重新焕发活力。”(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超)

文化名片

李志鹏,笔名石欣。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剧协第四、五、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第四、五、六次会议代表,宝鸡市文联第三、四届委员,宝鸡市剧协第三、四届主席团主席,陕西省优秀文艺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入选作家,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三次受到宝鸡市委、市政府共同授予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奖和文艺创作一等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作文结尾 写叙事的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感谢信 中国历史作文 介绍学校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 校园青春作文 我的一生作文 冬天600字作文 一直都在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 四季英语作文 写人作文题目 坚持600字作文 幸福的家作文 遇见800字作文 风土人情作文 作文优秀开头结尾 写一篇作文300字 水饺作文 捕鱼作文 旅游作文结尾 动物园英语作文 200字作文初中 好心情作文 作文写景500字 500字作文写景 小狗作文400字 赢得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