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和谐”与“冲撞”——叶圣陶的文学创作之路

2020-11-19 17:05:01
相关推荐

叶圣陶在中国现代文化园地里,进行了广泛而长期的努力,他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早在中学时期,叶圣陶就开始了创作上的尝试。至于创作的兴趣,据他自己表示是受了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杂记》和古斯私密的《威客斐牧师传》的影响。华盛顿欧文“诙谐的文风”,“看似平淡而实有深意的文本叙述”,是叶圣陶所不曾见过的形式。随着对西方文化的倾慕之情愈浓愈烈,叶圣陶在《礼拜六》周刊上,也尝试发表了一些文言小说,此后编入《叶圣陶文集》。

关于叶圣陶早期的文言小说,大多是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创作全面地描绘了各型各色的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现实的动荡,加上他家境困顿生活窘迫,这就使他早期的文言小说《一贫一富》、《穷愁》等作品,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状况,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的痛苦境遇。

在《穷愁》这篇文言小说中,写出了一个典型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家庭受压迫的悲剧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阿松和他的母亲,“赁王家矮屋”,由于失去工作,“未偿租值者三月矣”,遂受到了王家的威胁。面临着即将被驱赶的境贫民阿松不得不“持赴饼肆,易饼盈盘,以昧旦仁于乡立小学之侧。”,勉强维持生计。后因被引诱,称到“若其入此屋,主顾不少也。”于是阿松在赌场贩饼,被错捕入狱。待阿松“囚服去身,阳光重沐”之日,老母早已“号于途”。小说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能够将故事放置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去叙述,而不是单纯表面地描写悲惨的境遇。贫民阿松家庭的悲剧,不是个人造就的结果。他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不是偶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整个社会的压迫。是工厂的的倒闭,王家所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威逼驱赶,警察所代表的政权力量的敲榨勒索,致使阿松这样一个青年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终于家破人亡。

又如在文言小说《贫女泪》中,作者描述了一个由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婚姻悲剧的故事。小说中,一个富人之家的两个儿子在同一日举办婚礼,文章一开头就描述了此富人家的长媳妇和次媳妇的嫁妆差距。“隶仆为伍,舁两新人妆奄同道而至。”身为富家千金的长媳妇的嫁妆是“帐裁雾縠,衾刺文鸾。宝镜明珠,耀光夺眼。”而生于茅屋田垄的次媳妇的嫁妆却是“妆眘殊俭约,且皆朴而弗华。珠玉在前。益形粪土。”如此大的差距,也预示着今后待遇和命运的差距。小说描述的重点放在了次媳妇的命运上,并且一步一步地给读者揭示了她所受到的凌辱、痛苦和折磨。不仅如此,小说还精心设计了次子觀和其母亲的之间的矛盾纠葛,最终导致了云娘在无尽的痛苦中服毒而亡,展示了封建门第势力和阶段观念的恶果。

叶圣陶开始创作的时期,恰逢鸾鸯糊蝶派兴盛之际,当时全国重大的刊物都掌握在鸳鸯蝶派等人的手中。面对这样一种文坛风气和创造环境,叶圣陶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存在着许多缺陷。学者金梅在谈到叶圣陶早期的文言小说时,指出叶圣陶与鸾鸯糊蝶派的差异。虽说叶氏的作品大多是刊登在鸾鸯蝴蝶派所掌控的《礼拜六》等报刊上,但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写作手法、创作观念、还是具体作品所展示的文学内容,都与鸾鸯糊蝶派有着天然之别。现实主义的创作,严肃认真的创作宗旨,让叶圣陶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走出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一九一九年以“五四”运动为幵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席卷古老的中国大地。叶圣陶毅然放弃了用文言文进行小说创作的方式,改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他认为白话文字“通俗易懂”、“不致因文字上的阻碍,发生不相应的弊病。”“白话文字不再是少数人提倡的新鲜花样,它已经跟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纠结在一块儿了。”此后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以及童话集等等,不仅仅是新文化运动给叶圣陶带来的影响,也是叶圣陶对新文化运动做出的重要贡献。

叶圣陶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这也是一个人》,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腐朽宗法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没有享受过福气”、“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教训的农家妇女形象。十五岁嫁人,不到一年便生下孩子,可惜这孩子不到半岁就死了。这就埋下了她不幸一生的种子。由于不堪忍受婆家和丈夫的辱骂、折磨,她进了城,到一家人家当佣妇,自此开始“新的生活”。遗憾的是,这样的新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夫家发现。丈夫死后,她被卖给了一家人家,受了二十千钱,算是伊的丈夫的检费。小说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受压迫、被剥削的妇女问题。叶圣陶十分关注妇女问题,关心妇女的命运。年,叶圣陶创作了文言小说《春宴琐谈》,收录在《穷愁》中。在作品中,他对妇女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歌颂,赞赏妇女的独立自主精神。不仅如此,小说更是提倡要尊重妇女。“陆家姊切莫作这样想。生男便喜欢,生女不稀罕,原是吾国的大弊。不稀罕便不留心去教养她。将来长大了,倒叫她去治家,岂不糟了么?况且聚国成家,国政不治,还要归咎到家政不修。所以女孩子应当特别看重她才是。”由此可见一般。

叶圣陶早期的作品中,不仅表现出了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愤恨与厌恶,也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童话《稻草人》即是代表。《稻草人》中,作者用稻草人的视角描写了三位妇女的不幸遭遇:首先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八九年前,丈夫死了,娘儿两人费劲力气种田,足有三年,才将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多久,儿子不幸得了白喉,也死了。孤苦伶彳丁的老妇人好不容易种的田,眼看就要有好收成,却在几夜之间被煌虫糟蹋殆尽,生活的希望终于落空。其次是,被生活压迫的渔妇,为了生计,不得不撇下病重的孩子,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是一位被丈夫出卖的妇女。“我不是一条牛,也不是一口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这不正是对封建旧社会底层女性的悲苦命运的控诉吗?作者将故事情节巧妙地安排在夜间,实质上是对底层劳动人民身处黑暗旧社会的深切忧虑。

“一九二五年的‘五册’运动的发起到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政变’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叶圣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短篇小说《夜》的发表,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作品中洋溢着血腥的白色恐怖,“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一那是血!”恐怖气氛的植染,给读者的感觉是愤慨,更是对光明的渴望。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塑造了川妈这一感人、执着、勇敢坚强的光明形象,在当时那样一个处于革命低潮的时期,有着鼓舞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叶圣陶的政治思想实现了大的跃进,在创作中则表现为出现了新的因素的现实主义。例如叶圣陶的散文《三十三周年纪念短文》中,严肃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对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动的行为表示愤慨。文章中表示:“如今明明有个共同的总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不在于朝一席谈话夜一席谈话,不在于横一篇文章竖一篇文章,必须人的态度和习惯彻底改变。”。在随后的“八一三”随笔中,进一步谈到:“大家喜欢侈言革命,可是只限于挂在口头,实际上是懒得革命,尤其是懒得革自己的命。”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变吧,革命吧,该死的赶快死去吧,新生的赶快成长。”这一句句响喊,不仅仅是对国民党反动组织的有力抨击,更是对争取独立自主,建立真正民主化国家的呼吁。

叶圣陶这一时期的创作,还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在抗日面前所表现出的民族气度,歌颂了广大前线战士,以及底层劳动人民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例如在作品《春联儿》中,描述了一个贫苦劳动人民老俞的故事,他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她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三天就死了。这给老俞的打击是致命的。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忍痛承受一切,扛起家庭的重担。他的大儿子在前线打鬼子,老俞给大儿子的信中,多次鼓励他把打国仗的事放在首位,旁的都是其次。文章成功塑造出了一个爱国爱家,大公无私的中国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这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幵始,叶圣陶作品的数量呈现出了减少的趋势,主要从事语文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文学创作则退居到次要地位。

综上所述,叶圣陶作为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显示出了与时代的契合。叶圣陶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是多方面。他忠于现实生活,从不写自己不熟知的人或事。思想的不断发展,造就了叶圣陶在作品创作上的大跃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坛巨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