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红学创始人俞平伯 竟被两个小人物的一篇文章 给彻底打倒了

2020-11-19 19:55:01
相关推荐

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主席非常喜欢《红楼梦》,可以说他对该书的喜爱和研究,绝对够得上一个专家的水平,甚至不夸张地讲,其理论知识完全超过了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或许正因为如此,1954年,两个年轻人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引起了他格外注意。

1954年9月1日,在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关于红楼梦起源论及其他》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名叫李希凡和蓝翎。不过很快,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波及到各个领域的思想运动,成为影响中国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

如今当年的两位作者以不在人世,但晚年的李希凡曾感到十分后悔,并直言说:俞平伯先生是一位老学者,当时的确说的有些过分,也确实有一些粗暴。并且还说:这不是他的本意,最早的初衷还是一些学术上的批判。小编猜测这两个年轻人当初只是想博一个好前程,但结果出乎意料。

1900年,俞平伯出生在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1915年,俞平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接下来,蔡元培任职北大校长,而随着胡适等人的留学归来,一场新文化运动也正在悄然兴起。1919年,一场由学生引发的爱国运动,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知识运动。

而在这其中,以胡适思想为代表的新文化思潮,很快成为当代大多数青年人的效仿目标。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觉醒的年轻一代,正在充满热情地积极寻找自己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以,能够到国外去求学深造,成为了当时大多数读书人的不二选择。

这样一来,当时的中国掀起了出国读书的热潮,而这些出国的年轻人当中主要分为两批:

第一批是分赴法国和德国,他们寻求的方向是马克思和共产主义。

另一批是分赴英国和美国,他们沿着杜威实证主义哲学的路径,寻求解决方法。

1920年1月3日,20岁的俞平伯和5位同学从上海踏上了开往英国的轮船。在船上,他跟一个当时文化界小有名气的人物傅斯年,聊起了《红楼梦》。随着深入地了解,他就对红楼的兴趣越来越浓。当然,二人聊得也是海阔天空,但正是这次的畅谈,傅斯年成了俞平伯在红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之一。

1920年3月,仅仅在英国逗留了13天的俞平伯,回到了北平。此时的京城,学术争论之风日益盛行。不久以后,蔡元培和胡适相继在关于《红楼梦》的考证,进行了一场学术大论争。正是这两位北大师长的轰动一时的论争,也引起了俞平伯的关注。

当时,胡适想把以蔡先生为代表的索隐派所提出的种种观点,全部一一推翻,但需要拿出一些非常有力的反驳证据。于是,当他考证《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的时候,因为资料不足,所以,他就找到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的顾颉刚,希望通过他能够找一些可靠的材料。

然而,这个时候正好俞平伯回国以后,没有什么其它事情可做,胡适又是他佩服的老师,而顾颉刚也是他的好友兼同学,于是,俞顾二人就共同担任起为胡老师查找《红楼梦》的一些原始资料。这样一来,又重新勾起了俞当初对《红楼梦》的兴趣。

俞平伯在查询资料的过程里,萌发了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就跟胡老师和顾同学通过书信的方式来相互探讨。而此时的红学界,更是争论纷纷,各家之言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在此气氛下,年轻的俞平伯也希望把自己对红楼的理解,整理成书稿发行出版。

兴奋的俞同学,再也按耐不住出书的心情,于是第一时间找到好友顾颉刚,说要把他们二人以前的通信内容整理成一本书去发行。但顾同学太忙,就说由你全权来完成此事。随后,俞平伯就开始着手这项任务,并在两人书信的基础上,很快就整理出一份手稿出来。

不过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是离奇的故事。就是当俞平伯高兴地拿着整理完成的手稿,准备先让朋友帮忙审审稿子,结果在去的路上,把手稿丢在黄包车上,为此他打消了出书的想法。但无独有偶,丢失的书稿竟然被其好友朱自清在一个书摊看到,并花了一点点钱给买了回来。

1923年4月,俞平伯撰写的《红楼梦辨》,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问世。随后,俞平伯、胡适和顾颉刚,一起被人们称为“新红学”考证派的3大创始人。其中,胡适第一篇的《红楼梦》考证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而俞平伯的文章则是“新红学”考证派的第一部专著。

1952年9月,俞平伯在以前发行的文章基础上,经过删改而成的新书《红楼梦研究》发行出版。这本书一经面世,很快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印行是一版、再版,成为畅销书。该书把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删掉,再把一些新的思想加进去,还删掉顾颉刚的序,并改了个名字。

这时候的“新红学”的3大创始人发生了很大变动,首先,胡适已经跑到美国去了。其次,另一人顾颉刚也去搞历史研究去了。即使是俞平伯,也是刚刚恢复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不过,俞平伯依然成为了当时红学领域的第一把交椅的殊荣。

接下来,1953年,新红学考证派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周汝昌出版发行了一部新书《红楼梦新证》。正是由于这两本书的相继推出和面世,可以说,这是即蔡胡二人的大论争以后,再一次把当时国内整个红学研究的热情和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与此同时,中国也进入了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年。为了加速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许多高校学生提前参加了工作。也是在这一年,蓝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当语文老师。而这时的李希凡,则被分配到了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继续深造学习。

此时的俞平伯也成为了红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国内外许多媒体,纷纷约稿。1953年秋天,《人民中国》杂志像俞平伯约稿,希望他写一篇向外国人介绍《红楼梦》的文章。当时他为了小心起见,就找了胡乔木给把把关。胡乔木看过后,并在文章里批得密密麻麻,就等于重新改过。

然而,俞平伯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里,也没有完全听取胡乔木的意见。于是,这位俞先生就让其助手王佩璋来完成改动任务,而王佩璋也不负期望,很快就完成了老师的嘱托,并将原稿的名字改成叫《红楼梦简论》。然后,就寄给杂志社《人民中国》。

不过,杂志社看过以后,还是觉得不太适用,于是,就在王佩璋的这篇文章基础上删改了一下才通过发行。事后,俞平伯的那一篇原稿就一直给放了下来。然而,随着约稿的人越来越多,正好《新建设》杂志又向俞平伯约稿,他就把压下的原稿给了杂志社,而杂志社竟然发表了。

1954年3月15日星期一,在中山公园游玩的李希凡和蓝翎,无意间在报栏里看到了俞平伯在《新建设》杂志发表的文章。小编平心而论,俞先生的文章在那个时代真是不可思议,他作为一个旧社会培养一个学者,他所受的熏陶以及思维方式,根本在那个时代无法生存。

因为,俞先生的这篇文章是胡适年代的一种思想产物。比方说:里面什么色空观念了,还有什么自叙体了等等一些唯心论的理念。但正是这些,被李希凡和蓝翎二人看到后,觉得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蓝翎写了初稿,再由李希凡定稿,并且发表了。

1954年9月1日,一篇名为《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文章,在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面世。李蓝二人用马列思想全面批判了俞先生关于《红楼梦》的观点。就这样,一代红学大师被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一篇没有任何文学价值的文章,打倒了。

至于俞老先生的结局,鉴于其它因素小编就不在此一一表述,大家就心照不宣吧。但可喜的是,老先生最终还是坚持下来,晚年生活对戏曲充满了兴趣。1990年,安详离世,享年91岁。其实,小编可以说俞当时成了一个替罪羊,其实批判的根源指向的是胡适。

四大名著全套小学生版青少年版原著正版初中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五六七年级¥37.8淘宝月销3753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