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苏轼一篇短文 再看他心中的完美爱情是什么样子

2020-11-19 20:45:01
相关推荐

苏轼简直是宋代文坛的一个异数。他不光诗词俱工,书画又不弱于任何人,文章还又自成一家,更让人无语的是苏轼还精通音律,这样的人在后世再也不会出现。难怪后世诸多文人都感叹,若是想要词这一“小道”再次回复昔日的荣光,除非能够再出一位苏轼这样的全能通儒。

而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风花雪月自然不可避免,但真正让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自然还是他们的爱情。而苏轼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苏轼心中的完美爱情又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的爱情,以及他的一篇短文中所提及的爱情。

一、苏轼的爱情

1、发妻王弗

说起苏轼的感情生活,大概也是可以成为众人艳羡的爱情故事了。苏轼于仁宗至和元年娶眉州青神县王方之女王弗为妻,16岁的王弗与苏轼恩爱情深。可惜,“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仅仅与苏轼相伴11年,留下年幼的苏轼长子苏迈,27岁的王弗于英宗治平2年,带着对丈夫无尽的爱意与对幼子的不舍,在无尽的遗憾中黯然离世。

苏轼将其葬于眉州,与后来的苏洵夫妇合葬墓相邻,这里苏轼曾“手植青松三万栽”。十年之后,即神宗熙宁8年,年近40的苏轼再次梦见发妻,悲从中来,泣血填制《江城子》一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显见他十年来的情感煎熬,最后又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具体有多么痛不细说,只说“千里孤坟”的“明月夜”下的“短松冈”,字字锥心,让人不忍卒读,同时也可知他对亡妻的一往情深。

2、再娶王闰之

王弗离世的次年,苏轼的父亲苏洵亦在京都辞世,苏轼与苏辙兄弟俩都在朝中任职,按律需守制服丁忧,兄弟2人于治平4年回到眉州。第2年即神宗熙宁元年冬,苏轼续娶发妻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并于同年全家返往京都。

对于苏轼续娶王闰之,诸多研究学者都很有疑问,毕竟当时的王闰之已经21岁了,苏轼虽然已经32岁,并且还没有当初如欧阳修预计的名满天下,但娶一位名门望族之中的大家闺秀,几乎可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为什么偏偏娶一位如此普通的女子?

至于确切原因我们无法在苏轼的诗词文中找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苏轼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王闰之温婉贤惠,对待堂姐留下的孩子苏迈,可说视如己出,并且在随侍苏轼的25年间,中国传统女子的所有美德几乎都在她身上呈现。

王闰之对于丈夫在官场上的起起伏伏处之泰然,即便跟随他四处奔波,颠沛流离,也仿佛让人感觉她很淡定,对此苏轼说,“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大意就是说,王闰之跟着苏轼,哪怕吃着最粗陋的食物,都会很开心的样子;而即便苏轼荣升,她的脸上却也不会有特别开心的样子。

王闰之在与苏轼相守的25年里,尽心尽力操持一整个家,须知苏轼的一家可是人数不少,还多是妇孺孩童,有时还有叔伯的子侄,奴仆婢女,上上下下至少十数口,试想,若没有王闰之在后面默默操持,哪里能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般的飞扬恣肆?怕是成天要被一群孩童吵扰得要赋《小儿》诗了。

而王闰之呢,对于丈夫的心情烦躁很是有自己的淡定,“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苏轼自己心情烦躁,幼子苏过到近前牵他衣角,大概是想要抱抱或者想要点好吃的,苏轼就想开骂,其实这个时候的王闰之,连30岁都还没到,居然就被他称为“老妻”,他的这位“老妻”说孩子痴,你这个爹更痴,好好的,犯那么多愁干什么?

接着又给苏轼洗杯子倒酒,这一下苏轼果然就从公务的诸多不开心中跳了出来,心情一下就好多了,我们从这些诗词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就可以看出,王闰之的确是一位完美的贤内助。

王闰之与苏轼相伴25年后,也正是苏轼在京都如日中天的时候,于京都病逝。这位女子,可以说是苏轼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子,他在祭文中说,“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对自己的2个儿子和王弗所生的儿子一视同仁,数十年如一日,实在是难能可贵。

3、侍妾王朝云

苏轼在杭州遇见了往后余生都将追随他的脚步的歌女,王朝云。这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苏轼遇见她之后很是怜爱,收她为侍女之后,苏轼夫妇也都对王朝云很好,之后数年一直尽心陪伴苏轼左右,并成为苏轼的侍妾。

朝云虽出自风月场,却“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在苏轼不断被贬谪打压的路途之上,都有朝云随侍的身影。在黄州,朝云与苏轼同甘共苦,一起耕种,待到从黄州回京都赴汝州任时,两人的幼子在金陵又病重早夭,初为人母的朝云痛不欲生,“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即便如此,朝云追随苏轼的心也从未动摇。王闰之虽然也跟着苏轼吃了不少苦,但生命的最后数年在京都,彼时的苏轼平步青云,在闰之去世之前,苏轼已为礼部尚书,但闰之去世之后苏轼连遭贬谪,哲宗绍圣元年8月贬往惠州。

惠州地处岭南,可不是如今的情形,环境极为恶劣。苏轼遣散家中姬妾,唯有朝云愿意随行。朝云极为喜欢苏轼一首《蝶恋花》,其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每次吟诵到此便泪流不止。

岭南的环境让朝云极不适应,2年后病重仍常常吟诵此词而不停口。朝云又一心向佛,在她辞世前,又诵《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怜35岁的佳人,在岭南的天空下随风而逝。

朝云临终所颂,在那样的氛围下,佛门的高深偈语,此时竟然带着无限的伤感,又带着对苏轼无限的不舍,恨不能再向佛祖再乞得数年岁月,可以继续侍奉已年迈的丈夫。我们可以从苏轼多首与朝云相关的诗词文中读出他的悲伤与不舍,可叹佳人“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从此“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至此后苏轼亦终生不复听“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词。

二、苏轼眼里的完美爱情

苏轼有一篇讲述完美爱情的短文,当然,并不能说它仅仅歌颂完美爱情,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这篇短文的大概情况。这篇文章写于神宗元丰6年7月15日,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已经3年多,所谓安置,实际上就是说:你还是个罪人,自己个儿找房子住。

该文题名为《书刘庭式事》,说当年在密州任上的时候,有一个副手,名为刘庭式,是齐州人,当时苏辙在齐州掌书记任上,从刘庭式邻里乡亲的嘴里知道了一件事,于是转而告诉了自己的兄长。

刘庭式当初还没有进士及第的时候,在老家就已经跟一户人家的女儿定下了婚约,但是还没有下聘礼。等到他高中进士回来后,这位女子因疾病导致双目失明,而作为只懂耕种的乡间平民,自然也了解刘庭式及第之后必将前途无量,这个婚事估计是成不了,也就不敢再提。

有人还劝刘庭式干脆娶了这户人家的小女儿,不要再娶这位盲女了,配不上他了啊,但是刘庭式却笑着说,“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这是早就将自己的一颗心都放到女子身上了,即便女子失明,也绝不愿意辜负自己曾经的初心。

于是刘庭式依然迎娶了这位盲女,并且婚后非常恩爱甜蜜。这些都是苏辙告诉哥哥的,此后的事情就是苏轼亲眼所见了:刘庭式一家在密州生活,但盲女却因病离世,刘庭式悲痛万分,一年多的时间都沉浸哀伤之中,并从此不再娶妻。

苏轼曾问刘庭式:“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大意是说,既然娶了盲女,而且又与之偕老,这样的情义就足够了,为什么你还要这么悲伤呢?

刘庭式的回答让人震撼,“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驰,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这些话的大意就是说,我的爱与妻子能不能看见没有关系,我爱我的妻子,无论她是美是丑,是年轻还是衰老,我都会永远爱着她。别的任何女子,在我眼里都一样,除了我的妻子。

苏轼深受触动,说了一句“子功名富贵人也”。而当时苏轼跟一些朋友说起自己的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认为苏轼说得有点玄乎了,结果苏轼举了个杨叔子娶夏侯霸女儿的例子来印证,并且说刘庭式“若不贵,必且得道”。

在苏轼写这篇短文的前一天,他收到了关于刘庭式在庐山的消息,“在山中监太平观”,此时的他“绝粒不食”,也就是辟谷,不吃五谷杂粮,只饮山泉、吃野果,已经好几年了,而且上高山下陡坡,往返60里健步如飞,确实已经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这,大概就是苏轼眼里的完美爱情,即便爱人已经离开,这个爱情也仍将持续下去,直到永远。而且,这位拥有完美爱情的人,最终也将得到上天最好的眷顾,当初苏轼说的时候也有很多在座的人不信,现在刘庭式身上所发生的完美地验证了这一点。

三、苏轼心中完美的爱情

其实,对于苏轼来说,别人的爱情,始终是别人的,再完美,也是别人的。若说苏轼心中真正完美的爱情,恐怕只有属于苏轼自己的爱情,才能够算得上完美吧。

苏轼与王弗,两个人成婚的时候,一个19岁,一个16岁。在那个年代,两个人儿正处于最好的年华,王弗将她生命中最绚烂的11年,全心全意地交到了苏轼的掌心,这是一位大家闺秀,将苏轼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她对苏轼的爱,在她为他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苏轼与王闰之,两人的婚姻开始的时候,更多的人似乎都觉得苏轼是为了完成亡妻的临终嘱托,而将年幼的苏迈交托到自己最为信任的堂妹手中。事实证明,王闰之虽才学有限,却将他们偌大一个家经营得可以让苏轼随时放下手中的一切游山玩水,远行访友。这样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爱,苏轼的身边好像总看不到她,可是苏轼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她。

苏轼与王朝云,两个人的感情始于少女对于文学宗师的崇敬之情,而一直到朝云生命的终点,这样的崇敬似乎也没有变少,朝云除了念佛经,其他时间大概都在吟诵苏轼的词曲。而只有她,在苏轼再遭贬谪,远赴岭南,“冰肌玉骨”的她依然选择了义无反顾,当时,与苏轼赶赴岭南的,除了她,只有苏轼的幼子苏过。这样的爱,正是义无反顾。

因此,在苏轼的心中,最完美的爱情,大概只有他的已经逝去的3位妻室可以带给他吧,作为一代文学宗师,老天似乎像在跟他开了个玩笑,又或者说即便在他最为悲惨的岁月里,也依然在眷顾着他,让他在生命每一段艰难或欢乐的时光,都有一个深爱的人陪他度过。

但凡完美的,总还带着缺憾。作为一个满脑子礼制的文人士大夫,我们看待他的感情生活的目光,无需过于苛责,这是那个时代的表像。作为苏轼来说,完美的爱情,大概就是他曾经拥有,又无法避免的离他而去的3段往事了吧。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作文 什么里的微感动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的作文 我想让妈妈高兴作文 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作文 假期的趣事作文400字 题目自拟作文400字 特别的什么作文600字 最美的声音作文600字 描写小猫的优秀作文 作文传承600字作文 记人叙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500字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初中 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300字 生活中的趣事作文400字 良言如春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600字作文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我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意外的惊喜作文400字 沿途的风景作文800字 读书的快乐作文500字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纸电子版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