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明明有标点 为何大部分书籍都不用?古人:这是坏习惯

2020-11-20 10:05:02
相关推荐

《吕氏春秋》曾记载了鲁哀公和孔子一则有趣的对话。

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一足,信乎?”

乐正是官名,夔相传是为舜掌管音乐的官员。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哭笑不得,说了一番话,大概意思是:

夔是人,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当年重黎举荐夔,舜将其任命为乐正,夔做得十分出色,后来重黎想多找一些这样的人,舜说“若夔者一而足矣”,所以这句话是说有夔一人就足够了,而不是夔有一足。

像这种因断句而闹出的笑话或者争议,不仅正史有很多记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故事。比如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抄诗漏掉一字,后机智断句,将诗变为词而化险为夷。

正史野史之所以有许多这类记载,是因为,古代的书籍大部分是不加标点的,因此不同的人在阅读书籍时,往往会作出不同的断句,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孔子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迄今便因断句不同,有着二十余种训释。

那么古代的书籍为何不用标点,是因为没有标点符号吗?

从商周到明清:标点符号一直在成长,未曾有缺席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文字的辅助符号,标点自古有之。早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有用分行以及线号(竖线、横线等)来分隔、停顿词句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殷周时期衍生了钩识号“亅”、双短横号“=”和单短横号“-”,这一时期的铭文对此多有体现。。

并且这些符号的使用方式,有一定的共识。在不同的铭文中,它们有着相似的作用。钩识号在铭文中,一般用于不同意义的文字之间,我们可以理解为分隔章节的作用;双短横号、单短横号则是表示重文之意,例如“金灿灿”可以写成“金灿=”或者“金灿-”。

另外双短横号还可以表示合文,所谓合文,即将两个或以上的词汇,用一个汉字书写单位表示。例如“子孙”本是两字,有时会写成“孙=”,加了这个双短横号,则说明这个“孙”是合文,代表“子孙”之意。

随着汉语言的发展,作用单一、种类缺乏的标点符号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此后又出现了几种点状符号以及方状符号。学者管锡华考据,先秦文献共见到八种标点符号,至于两汉时期,又发展出了十三种新的标点符号。对此,许慎《说文解字》也有部分记载,如:丶,所有绝止而识之也。

魏晋时期,标点符号的发展,基本是延续了秦汉时期的成果,至隋唐五代,标点符号又进入了一个发展期。据学者李正宇考据,敦煌遗书从西凉到北宋写本中使用的标点符号达17种之多,并且标点的使用方式,在原有基础上,作了延伸。所以,部分学者认为魏晋至唐五代是标点符号发展的保守期,不免失于笼统。

至于宋朝,标点符号逐渐成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奠定了旧式标点符号的体例,明、元、清则在此基础上稍有创新。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期涌现了三十多种新的标点符号,极大程度满足了各类文章体裁、语言性质的需求。

并且这段时期些书籍刻本都使用了标点符号,岳珂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

监蜀诸本,皆无句读,唯建本始仿馆阁校书或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

所谓“蜀本”、“建本”是指当时两种雕版印刷技艺,“馆阁校书”则是官方编录校勘加了标点符号的书籍。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很多书籍刻本都加了标点符号,如宋代吕祖谦《古文关键》、元代程端礼《春秋义本》以及明代《永乐大典》等,清代用标点符号的书籍总量更是大幅度增加,并出现了许多诸如《书文标记圈点评注法》等有关标点符号理论的书籍。

所以,中国古代不仅有有标点符号,而且有着深厚的底蕴、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种类。古代标点符号发展虽缓慢,然而在数千年的文化孕育中,它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也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可为何大多数古籍都是不加标点的呢?

标点符号这么多,古人为何不爱用

1. 古代标点符号存在一定的缺陷

胡适在研究古代汉语标点符号时意识到:

国中古籍率无圈点,即有之矣,其所有符号,又不完备;或有圈而无点,有句而无读。其圈点又不依文法构造,但截长为短,以便口齿而已。

胡适这番论述,道出了古代标点符号的几种不足之处,例如不具有完备性。

一篇文章,有祈使、惊叹、疑问、陈述等语气;有并列、分举、止绝等结构。先秦时期,只有极少数的几种符号,无法完备地用于文章所需要的断句辅助,这一限制,很大程度阻碍了古人著书作文添加标点的传统形成。

对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使用时的随意性。古人在使用标点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范,往往一圈到底,或是一点到底,其圈点,也不依据语法,有时觉得句子长了,便随手用个符号将其隔为短句,仅是为了方便自己阅读理解而已。

例如古代常用的圆点号,有的文中用于分隔并列词语,相当于顿号;有的文中用在了句末,相当于句号;有的用在章节之前,则相当于章节号;还可以放在两字中间,作为“对调号”,意思就是将两字的前后顺序掉换,还有作为冒号之类的用法,难以详尽。同时,又有顿点号、圆点号等符号同时作为句号使用的情况。

所以,作用繁杂、错乱、不成体系的标点符号,无法周遍性地使用在书籍文章当中。

2. 培养读书人“离经辨志”的能力,加深对典籍的理解

正是因为标点最初的发展不甚成熟,所当时流传的经典著作,都没有加标点符号。为了使读书人在阅读这些典籍时,能够正确理解,在蒙学期间,老师们便会锻炼学生断句的能力。《礼记·学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庠、序、学皆是指学校。比较富裕的人家,有私塾;乡党则设立庠,“术”是“遂”字之误,古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里有序;国都设有大学。每年入学,隔年考核,学习一年则考核离经辨志。

对于离经辨志,郑玄注云:“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孔颖达的疏再进一步说明,“离经”就是离析经典书籍的道理,将其章句断绝。书籍不加标点,并大范围进行断句考核,其用心良苦,可见先秦十分重视读书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于经典的理解。

若加上标点符号,那么先贤经典,则被赋予了个人的理解,后来者在学习阅读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影响。赵缺《彼岸诗话》有言:“诗不可译,译之,则为译者之诗矣”。

他认为,诗歌解析翻译后,那么这首诗也变成了译者的诗,因为这是译者的理解,读者品读之时,则受到局限。加了标点的经典,犹如被翻译好的诗歌,两者之间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先秦学者在教授学生、抄录书籍的时候,都不会加上标点。

这种思想和传统,也一直成为主流的治学方式,被延续下来。至于汉朝,断句标点发展为“章句”之学,章句即离章辨句,和先秦时期的句读是相似的学问。虽然章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书人理解内容,但很多学者认为,如此不能使人真正理解书籍含义,《汉书·夏侯胜传》:

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给子史经集等典籍加标点,在夏侯胜这些学者看来,无疑是破坏治学的“大道”,所以,即便当时有“章决句断,事事可晓,俾后学者永无疑焉(王逸《楚辞章句》)”之类的看法,标点符号依旧没能普遍的推广应用。

3.文化圈的崇古思想与部分文人的自我标榜

两汉之后,崇古的文化氛围,同样延续了这一特点。魏晋、隋唐动辄言春秋、两汉;宋元明清又言魏晋、盛唐。后世文人治学著作,在思想内容及形式上,多以古人为标准。读书、作文不添加标点的传统,也代代延续下来。

并且,很多士人认为,看加标点的书籍、写文章加标点是一种“陋习”。姚鼐最初刻印《古文辞类纂》的时候,曾经添加了标点,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全部去掉,他认为这样会将此书拉低一个档次(曾有圈点,晚年则尽去之,以为邻近俗学)。

所以,尽管宋元明清标点符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标点符号的使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不过这种提高,多是体现在小说、评传、佛经、韵书等文学作品中,不会出现在子史经集之中,而使用标点的书籍,也多是坊间刻本。

其实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

韩愈《师说》言“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断句标点的句读之学,都是蒙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就像现在幼儿园、小学的拼音一样。这段时期老师会教授拼音,以便学生学习汉字,待到升至更高层次的中学、大学,大家基本不会去阅读“注音版”的书籍,自己写文章也不会标注拼音。

句读标点亦是如此,古代因为科举的原因,文学成就几乎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资本,无论学识高低如何,也尽量会彰显自己的博学,对于蒙学的句读,当然是敬而远之。若是读书人阅读加了标点的书籍,会被他人鄙薄;而写文章加标点,不定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

方东树曾提及过这种文化氛围:“凡刻书以不加圈点评识为大雅”。当看到有些学者阅读加了标点评识的书籍时,清代学者王安定惊异地说道:“其后则学士文人竟执此法以读古人书”。由此可管窥古代士人对于标点的忽视。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所文化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一种“精英文化”,少部分的士人不需要,而大部分的农、商阶层又用不上,所以标点符号也自然无法具有普适性。

4.古代汉语文学的特性

最后就是古汉语文学的特性,使得文章本身具有断句的标识,例如诗词歌赋,能够从音律、押韵入手来断句;文章的语法词性,也能作为一种判断依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

除“乎”字下绝句、一读至“不”字绝句

意思是说文章一般在“乎”字后面断句,还有在“不”字后面断句,这些判断方式虽然有待商榷,但由此可见古代汉语的虚词、助词等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标点的作用,因此,标点作为辅助阅读的符号,并非他们必不可少的“刚需”产品,自然也没有市场。

综上可知:

在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先秦、两汉时期,标点符号并未发展成熟,无法普及推广至书籍文章中,甚至在宋朝之前,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处于一个比较随意的状态。

宋朝之后,标点符号的发展虽已趋于成熟,也有不少学者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作出了完善的理论,但由于文化圈的“崇古”思想、治学传统的延续、部分文人自我标榜,以及古代汉语本身的特性,导致古代标点符号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系统,广泛地运用在书籍文章中。

古代标点符号的意义与影响

不少学者认为古人忽视标点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标点符号体系形成的发展,以至近代需要引进西方的标点符号。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在古代,对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是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

没有标点,意味着读书人需要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句读的背后,是庞大的知识体系。首先明词意、通文理,这是最基本;其次需要通晓子史经集,以辨别典故、人名、各种文化常识;天文地理亦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这在各种文章均有涉及;其他还有语法、音韵等方面更需要熟练掌握。

正因为如此,古代虽然没有像现在一般分门别科的进行教育,但依旧能够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使得当时的水利、经济、军事、天文等领域,都能从士人阶层选拔出合适的人员管理把控。

另外,古代汉语标点符号,为后世新式标点的形成,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形式基础和理论基础,因此中西文化融合之际,语言文字领域的学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借鉴西方标点,提炼出一套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且被广泛接受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均是古代汉语标点符号不容忽视的影响和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爱的作文素材 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作文 回忆性作文800字 实践活动作文200字 红海滩作文 童年的滋味作文 难忘的一幕作文600字 介绍一种物品作文400字说明文 关于小狗的作文二年级 第一次哭的作文 初一作文遇见 用梅花托物言志的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800字 十八岁成人礼作文 家乡的苹果作文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怎么写 仙人掌作文结尾 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描写臭豆腐的作文 我真佩服他作文 你的和我的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动物 你学会了什么作文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篁岭晒秋作文 逛作文 中学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大全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