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习心得」以文化人 以文化成——观摩“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

2020-11-21 16:30:01
相关推荐

关注虔城幸福语文,关注语文人的幸福!

以文化人,以文化成

蒙山巍巍,蕴四方灵秀;沂水汤汤,续千年文脉。特别感谢封主任,名师工作室领导廖校和刘真老师,学校领导能给予我学习机会,让我有幸与赣县区七位初中语文教师同行,前往书圣故里——临沂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三届特级教师大赛及第二届超特赛”,12月的临沂,没有想象中的冷,反而天朗气清,似乎在迎接全国各地参赛老师和观摩老师的到来,路边的梧桐树和银杏树,金灿灿的叶子迎风而舞,洒落满地,整个临沂悄然染上了诗的风韵美。我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夹在书里。

沂蒙聚贤才,文化迎盛宴

本次大赛我一共听了一节示范课,八节阅读教学课,三节作文课。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的心得体会。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成”,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开幕式上如是说。这是一位真正做到了将幽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者,一开口便让人敬佩不已!对于优质课的解读,他留给大家三个思考:第一,文本读与不读有何不同?第二,你读我读有何不同?第三,你教我教有何不同?这三个问题对我触动很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教师被教参左右了,我们拿着教参教案照本宣科,被这些所谓的“权威”禁锢了思考。此外,不同的文本,每个教师对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学会透过文字捕捉到文本中的闪光点。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自己说,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学会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因为语文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做人外,还应该把教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语文爱上生活。语文应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简言之就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示范课上,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军老师以一堂阅读教学课《雷雨》震惊四座。这堂课是一场寻找“神秘”(命运)的旅程,它跳出了寻常的“批判”解读角度,而将目光投射到人的命运之上。韩军老师对“周”字的“三义”解读,对“萍”字的细解,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功力深厚,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文学底蕴是我们年轻老师努力的标杆。此外,整堂课不急不慢,游刃有余,有恰到好处的朗读,有学生的自主思考,还有快板传递出的情感音符,如此智慧型老师怎一个妙字了得!韩军老师的这堂示范课让我意识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练就自己的十八般教学武艺,成就自己的“智趣课堂”。

淡定从容展风采,课堂丛中觅真知

同样,八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教师所带来的精彩纷呈的阅读与作文教学课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1.诗歌不仅可以读,也可以唱

王晓彤老师用带领学生吟唱的方式,以李清照《一剪梅》和《醉花阴》这两首词为例,来体会作者词中透露出的忧愁,从而进一步深刻体会易安居士人生之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如此一来,李清照后期的诗歌风格就不言而喻了。自古以来,诗歌就是以吟唱为主,因为诗歌的押韵、平仄、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有规律的反复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审美感受,形成音乐美。课堂上,以唱的形式来学诗歌,有利于提升诗歌教学效率。一方面,诗歌吟唱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把握作者情感。另一方面,传统的诗歌教学都是以读,以讲为主,吟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还利于学生背诵。

2.写作不仅可以长,也可以“微”

写作一直是学生的一块“心病”,每次说到写作,全班便齐呼“我真是太难了!”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是当前学生写作的最大问题。那么,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微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袁婧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这就是微写作的一种形式。微写作是阅读写作中的即时性写作。它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可以是一句话,或三言两语,也可以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微写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把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长期积累,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思想也更有深度。通过微写作,既可以达到练笔和积累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给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3.课堂不仅可以传授知识,也可以落实“立德树人”

高智良老师的《中国石拱桥》在后面的环节将中国石拱桥引申到沂蒙之桥,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沂蒙女子火线桥的故事,将语文课堂延伸到家乡的革命文化中,一瞬间就牵动了学生的心,通过这一个故事的讲述,学生心中多了一个榜样,多了一份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并且能深刻意识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此外,她由现实中的桥拓展延伸到心中之桥,让学生说说心里话,整堂课就有了升华。罗富强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中他对《水浒传》独到的解读:夫忠义为何可归于《水浒传》也?引发了学生对“忠义”的深层思考,也落实到了立德树人这个目标上。

4.作文不仅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表情达意

封主任在这次比赛的闭幕式上说:“作文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当下,很多学生写的作文,存在千篇一律,虚假空洞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有没有去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呢?作文按说是学生自己的事,要以学生为中心,但课堂上我们却变成了的“满堂灌”,以老师为中心。老师限定题目,教写作模式,写作技巧,从命题到选材到如何开头结尾都给了细致入微的指导。用条条框框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住了,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何来创新呢?作文应该是一树一树的花开,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上有个性之花的绽放,都有话可写,应该是生命真诚的表达,抒发属于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生活这个源头中汲取营养和素材。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也就是教会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真情实感可以使学生感动,感动的过程就是一趟心灵净化之旅,心灵得到了净化,就意味着给孩子们心中种上了真善美的种子。

张岱云:“学海无边,书囊无底”。虽然这趟学习之旅已划上了句号了,但我的教育追求不会停止,学习更不会停止。作为年轻教师,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希望这次外出学习带给我的触动能让自己的课堂有“无声”的精彩,留给学生的同时也留给自己

袁仨明

赣县区吉埠中学语文教师,廖良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镇优秀教师。校级公开课一等奖。从教3年的她,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摆渡人,用一腔热情,一份爱为学生摆渡。教学感言:根植师苑德为本,探航教海爱为帆。

撰稿:袁仨明

编辑:谢 婧

主编:刘 真

顾问:封义珑

「学习心得」以文化人 以文化成——观摩“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三届特级教师大赛及第二届超特赛”心得体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