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邯郸一中教师评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全国 I 卷)试题

2020-11-21 16:35:02
相关推荐

语文 难度不大求稳为主

市一中 张福永(高三语文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语文试题落实新《考试大纲》的要求,整体难度不大,以求稳为主。在考查内容上,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二、试题特点:

(一)现代文阅读紧扣《考试大纲》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与新《考试大纲》的要求保持一致,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前面,紧跟一般论述文,这是符合一般思维习惯的,所以,需要我们深钻细研《考试大纲》。

1、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一文,总体不难。文章提出文学“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并借习主席的话表明了“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的观点。

2、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基本和去年保持一致,变化不大,内容相对简单。选材对应的是“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保护”的热点考察。

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选用了鲁迅的《理水》,小说塑造的大禹及其随员正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实干家、奋斗者的真实写照。命题设置着意引导考生思考“中国的脊梁”,进一步强化奋斗者形象,并引导大家从这些人物中获取力量,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第8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直接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第9题考查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跟2018年全国课标Ⅲ卷的第6题“‘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的考点类似。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注重考查核心素养

取材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三套卷都考回《史记》,充分说明高考出题考查经典文本的特点,提醒师生备考时要结合经典文本夯实有关文言基本知识。

2、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选的是宋诗。诗歌考查与2018年一致,考“诗言志”本身,只是这首诗需要学生在赏析时要理解透诗人对许道宁画的领悟和欣赏。

3、默写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隐含的是传说中“五丁开山”的奋斗故事;范仲淹《渔家傲》中两句,表达的是为国戍边、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4、第17—19题选材是有关古琴艺术的,这三道题都是考查对词语运用、语篇衔接、语病修改的运用,有助于考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推动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的落地、落实。

(三)作文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

作文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对劳动的一些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

英语 难易比例恰当凸显育人功能

市一中张艳艳(2019届高三英语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2019年高考英语学科命题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为目标,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英语试卷通过介绍世界文化与科学知识,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考查,突出高考命题的思想

性和价值引领作用。

二、试题特点:

(一)体现高考评价体系

总体要求

英语试卷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以及核心价值的要求,既有针对各单项语言技能的专门考查,又有针对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既有需要考生进行真实交际的任务,又有需要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任务。总体来看,试卷选材内容丰富多彩,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和考试内容改革方向。

1、试卷结构稳定

听力部分通过10段对话考查考生从有声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又考查理解篇章结构;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实际生活,凸显

交际功能。各种题型搭配科

学合理,结构稳定。

2.难易比例恰当

试题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听力部分的录音材料既涵盖考生十分熟悉的日常话题,如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终身学习等,也包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如“鸟类保护”等;阅读部分,既有相对简单的广告通知类材料,又有中等难度的叙事性文章,还有较高难度的说明议论性文章。

(二)凸显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英语试卷中,所有语篇和材料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1、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全国Ⅰ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考生得知伦敦的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给美术馆写信申请做志愿者的情境。这些情境设置真实,又较自然地融入了我国优秀文化内容,能够引导考生在学习外语、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2、深度发掘思想内涵,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话题的文章命题,完形填空介绍了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环境污染及当地机构治理之后的改观;语法填空介绍了北极熊种群数量越来越少、亟需保护的现状,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3.报道科学知识,倡导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阅读理解C篇主要介绍利用生物键盘测量指纹的研究;D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七选五”部分介绍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近大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理念。这些文章不仅能让考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考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考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化学 原创性强难度增大

市一中王丽(化学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及加工、推理论证、实践与创新能力;与去年相比试题新颖,原创性强,难度有所增大。

二、试题特点:

(一)深入新的领域

增加了试题的陌生度,比如“界面反应”“生物

燃料电池”“反应历程”“热重分析法”等等。试题设计了一些新的问题,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28题活化能的单位用电子伏特表示,需要物理知识的帮助;12题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需要生物酶催化物质反应的知识来帮助理解。

(二)考查创新思维

第36题要求学生利用题目给出的合成方法,设计有机物的合成路线,体现对创新思维的考查。

(三)考查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9题以实验室制备溴苯为素材,考查基本实验操作,防倒吸装置以及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等基本实验内容。

(四)考查知识获取能力

第28题以水煤气变换为载体,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关系图表、运用化学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反应历程和机理、推测温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及平衡变化的影响。

生物 考查主干体现素养

市一中刘富全(生物学科备课组组长)

一、总体评价:

试卷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注重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套题目在知识上覆盖了高中生物的重点知识内容,考查了核心基础知识和学生四大能力,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二、试题特点:

今年试题总体体现出,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及注重能力考查,体现

学科特色的特点。试题偏重考查生物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联系知识和生活、科技,理解生物学本质。如在第29题出现排尿反射问题;第32题出现连锁问题,体现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在第6、37题中,均出现了实验分析的考查,在29题中,出现了实验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技巧。

纵观整套试题难度不大,其中3道选择题、两道必考题、两道选考题考查能力要求是理解能力,考查内容比较基础。但是在题目信息获取和文字表述过程中,考生往往会遇到理解不准确及表达不准确导致失分的情况。

物理 创新试题突出能力

市一中刘文宝(物理中心组组长、高三物理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试卷结构设计合理,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与体育运动、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试题难度总体平稳,梯度适中,稳中有新。

二、试题特点:

(一)选择题8道,主要考查高中物理重点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运算和基本能力。比较新颖的是21题,是一道综合性强、考点覆盖广、设问视角独特巧妙的压轴选择题。(二)实验题仍然是一

道力学、一道电学。力学实验题难度不大。电学实验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并能进行相关知识迁移,在大量数据、器材面前的统筹能力。

(三)计算题(24题)是一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试题,考生直接套用公式即可算出。

25题将常见的碰撞问题推陈出新,着重考查考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是此次物理试卷最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

(四)选考题33、34,要求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2)题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

34(2)题考查折射定律与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理)注重基础探索变革

市一中秦喆(2019届数学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从整体上看,试卷命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突出考查关键能力,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稳中求新,稳中求变,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加重,阅读量加大,且应用题押后。在审题环节上,对数学命题的阅读理解,观察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要求较高,二选一难度也有所增大等。

二、试题特点:

(一)注重基础,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突出数学的基本运算及数学基本思想运用,如第1、2、3题。考查集合、复数及指对式的基本运算,第9题考查数列基本元素(首项及公差)二元计算。第10题考查椭圆定义应用。

第12题更是考查直观到抽象,命题的宗旨是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和空间想象能力。高考对于几何体球的切接问题属于高频考点。

第16题历来被认为是难度较大的题之一,本次却不是这样,学生解题突破的关键在于对题目本身的理解,审题要遵循数学本质规律,而非简单的将题目转化类型去套解法。

(二)探索内容变革

第4题以著名的世界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成为2019高考标志性题目。第6题以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描述事物变化的“卦”为背景设置了排列组合问题。第15题引入了非常普及的篮球运动,要求考生应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问题。

(三)遵循文理合卷趋势

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渐靠拢新课改与新教材实施的方向,2019年高考数学Ⅰ卷文理共9个同题。

(四)主观题内容顺序悄然变动,难度设置打破惯常思维2019年大胆改革,以数学应用题目压轴。高考命题在逐步加重对数学应用性的考查,第21题将概率统计与数列综合,题目新颖,问题背景贴近生活,文字阅读量比较大,包括试卷中第4题、6题、15题都要在创设的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

注重综合能力凸显创新思维

市一中王贺渠(2019届高三地理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地理试题紧密围绕高考评价体系,在知识考查、呈现方式、试卷形式等方面基本延续往年特点:突出主干知识,加大考查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注重综合能力,凸显创新思维。

二、试题特点:

(一)试题比较平稳,结构没有变化,难度适中。今年最明显的变化是两道综合题都以世界地理作为载体来进行考查,而不是传统的分别以中国和世界为载体,同时综合题增大了对地理事物过程的分析,利于解题者创新思维意识的提高。

(二)试题突出考查

了综合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6~8题,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堆积性游荡摆动为案例,通过提供相关的文字材料和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设计了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第37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充分体现了地壳、湖泊、地形、气候等各种自然体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说明了目前的区域特征只是自然地理过程的瞬间表现,展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7题第(4)小题,以里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实证,反演了湖泊的形成过程,由此获得黑海和地中海将相继成湖的依据,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数学(文)

体现课改理念试题稳中求变

市一中任立绵(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长)

一、总体评价:

全国Ⅰ卷数学文科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重视对数学基础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体现课改理念,试题稳中求变,大胆创新,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主旨,凸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

二、试题特点:

(一)平稳过渡,难度适宜

试题总的来说过渡比较平稳,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符合学生的做题习惯。从各版块分值占比来看,函数与三角占比明显增加,试卷结构变化较大。解答题部分各题型顺序与

往年相比调整较大,选作题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提升。

(二)强调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本质

固本强基,夯实发展基础。试卷注重对高中基础内容的全面考查,集合、复数、三角、平面向量、算法、立几、解几等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得到有效考查。与去年相比,新增加了数学建模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试卷强调对主干内容的重点考查,体现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稳中有变,助力破解应试教育。试卷在整体设计上保持平稳,包括考查内容的布局、题型的设计、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控等。试题的排列顺序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主观题的布局进行动态调整,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

历史

注重思维考查试题难度适中

市一中雷蕾(2019届高三历史学科负责人)

一、总体评价:

贯彻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精神,遵循评价体系要求,既注重主干知识、必备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历史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贴近现实,注意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

二、试题特点:

(一)依托主干,考查重点知识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例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试题都是历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注重思维考查的力度,所选用的材料大多为现代文,材料易懂,阅读障碍大为减少。整体看,“繁、难、怪、深、偏”的内容基本绝迹。试题难度

适中,有一定区分度,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导作用。

(二)优化能力,凸显学科素养

第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率为切入口,引导考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第31题以建国初期俄语书刊的借阅情况设置情境,引导考生树立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勇气。第41题通过表格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发展趋势及原因,考查了考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第42题要求考生在概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论证的能力。第46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阿拉曼战役为素材,引导考生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政治

试题稳中有变聚焦核心素养

市一中简勇权(2019届高三政治学科组长)

一、总体评价: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全国Ⅰ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依托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考查内容,推动考查形式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整体来看,试题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稳中有变的总趋势。二、试题特点:

(一)彰显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价值导向

第17题通过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考查,引导学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18题通过考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立场和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对我国对外政策的认同。第20题通过对丹顶鹤寓意变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促进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突出考查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第40题(1)(文化主观题),要求学生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的观点进行评析,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既要看到传统文化有走向消亡的可能,又要自觉意识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第40题(2)(哲学主观题),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引导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深刻把握社会问题。

大家都在看

【全国媒体看邯郸】伊犁新闻网诠释“邯郸精神”

盛夏避暑走起!邯郸“夏纳凉”好去处新鲜出炉

痛心!衡水一名中学生被同学捅伤致死

来源:邯郸晚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 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 广州之旅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 去沙滩玩的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