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陪伴儿子实现剑桥“数学梦” 这位母亲说:“玩”才是我的教育观

2020-11-21 17:15:01
相关推荐

庞大的教育体系下,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或多或少,被社会焦虑氛围所裹挟。如何平衡内心对孩子过高的期待,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家长需要修炼的功课。外滩君采访了提前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录取的“数学神童”李沐阳,和他的母亲,儿童文学作家萧萍。他们的家庭教育秘诀就是,坚持做孩子的“玩伴”,在坚守健康底线和人格培养的基础上,要以“玩”的心态,和孩子投入和享受其中。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提到英国名校留学,剑桥大学是很多学子心中向往的殿堂。在剑桥大学的众多学院中,三一学院的实力最强、申请竞争最为激烈,每年有幸被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寥寥。

今年,唯一一位被三一学院数学系录取的中国学生,李沐阳,在“跳级”申请的情况下,不仅被无条件录取,还“破天荒”地拿到了剑桥大学和三一学院两项奖学金。

同时他也收获了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澳洲国立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爱丁堡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的数学系、计算机专业Offer。

就读于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的IB男孩,李沐阳

这似乎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学霸光环下,作为庞大教育体系下的一员,沐阳也和千千万万学子一样,要直面各种各样的应试烦恼。

虽然在数学领域出类拔萃,国内外竞赛中屡屡获奖,他依然要为自己的人文学科、尤其是写作而头疼;

因为性格腼腆,缺乏“表现的欲望”,他似乎和这个时代所看重的“领导力”品质完全脱钩;

更别谈还有“小升初”、择校、艺考等种种挑战… …

在焦虑的社会氛围和应试环境下,如何在孩子丰满的成长需要与赤裸的现实期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才是最考验家庭智慧的地方。

外滩君希望透过“学霸”和“数学神童”的光环,真正看到一个孩子背后的成长脉络。

幸运的是,沐阳的母亲,萧萍,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观察的可能。

她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从沐阳上小学开始,坚持记录孩子求学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其中不乏诸多成长焦虑,和自己在教育上的点滴感悟和经验,最终集结为《沐阳成长记》一书出版。

非虚构文本《沐阳上学记》,

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看似琐碎的成长记录和教育手记,给外滩君的感觉,就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所形容的那样,“捡一地爱的鸡毛,凑一把诗的掸子”,这把掸子可以掸净很多家庭教育上的浮尘。

“如果说有什么教育秘诀,概括起来,‘玩’就是我的教育观。”

萧萍坦言,在孩子成长中,她一直都坚持让孩子做一个“玩童”,家长做孩子的“玩伴”,而学习本身也要以“玩”的心态乐在其中。

萧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非吼叫妈妈”俱乐部联合发起人

想要“乐在其中”,首先就要克服焦虑。“焦虑,往往是因为太近的目标带来的,太在意分数,太在意比较和得失,完全忘记自己享受的初心。教会孩子享受和沉浸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外滩君分别对话沐阳和母亲萧萍,试图勾勒出学神背后的成长故事和教育观。

一个痴迷数学的“玩童”

走出了牛顿、拉马努金、霍金等著名数学家校友的剑桥三一学院,是李沐阳心中的圣殿。

能被这一竞争最为激烈、录取选拔最为严格的顶尖学院所青睐,可不仅仅是他“闪闪发光”竞赛履历:

美国高中数学竞赛(AMC10)考取全球1%,中国区第十四名;

澳大利亚AMC数学竞赛满分卓越奖;

两度摘得英国物理奥赛BPHO超级金奖… …

还有他对数学近乎痴迷的热爱。

在杜克大学举办的“少年英才计划”夏令营DuKe TIP,

7年级的沐阳和母亲萧萍合影

从很小开始,李沐阳就对数学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9岁时看到《南方周末》上关于“黎曼猜想”的整版文章,会像宝贝一样收藏着;

童年最好玩具不是坦克车,而是一个看起来简陋的卡西欧计算器;

最崇拜的人是欧拉(瑞士数学家)和彭加莱(法国数学家),信奉"数学无冕之王"大卫-希尔伯特的名言:“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一个“数学天才”的童年轶事。

然而,在母亲萧萍心中,儿子从来不是什么“神童”,“他只是一个碰巧热爱数学的孩子而已。每个孩子的热爱和兴趣,都能创造奇迹。”

数学学习在他眼中,就像游戏一样,纯粹是一种探索和享受的过程。

的确,虽然沐阳从小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竞赛、报名奥数班,但是,他不会为了刻意追求竞赛的名次和分数,而刻意刷题,或者为了追求正确率而一遍遍重复演算。

也因此,他在小学期间几乎所有的奖项都是“二等奖”,被母亲萧萍戏称为“千年老二”。

可这又算什么呢?沐阳并没有盯着眼前的竞赛分数和名次,在他看来,“只要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乐在其中,就行了;至于结果,并不重要。”

沐阳参加剑桥三一学院面试,

穿着他最爱的“哈利波特”毛衣

问起在数学上有什么学习窍门和法宝,沐阳的回答也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他描述说,自己有时候随手翻开一本数学竞赛书,碰到有趣的题目就记下来,空余时间拿出来想一想;有时IB论文写不下去了,也会翻翻数学书,做两道数学题作为“调剂”。

没有戏剧般的“逆袭”,也没有掌握某种秘籍后的“顿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步,甚至看上去有点儿平淡、笨拙。

当然,即使是学霸,也有他需要去克服的恐惧。

沐阳在剑桥三一学院大门前留影

有一项关于“学习焦虑”和“逃避倾向”的实验表明,越是对某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心生焦虑和恐惧,就越会逃避在这一领域的练习和提升,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沐阳来说,数学中的“组合”与“几何”,是他曾经一直不敢面对的“软肋”。

八年级时,他在外滩教育接触到了美国奥数队总教练罗博深教授的课程,觉得非常生动有趣,罗教授所强调的数学学习观,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不管自己在这个领域是否擅长,都要像认识新朋友一样,去慢慢了解、去琢磨。学习数学也不需要和别人比速度、比技巧。一道题不要想不出来不要急着看答案,可以耐心一点,哪怕想几天、几周,都没关系。

除此以外,他的初中数学老师傅炤和高中IB数学老师华伟栋,都对他的学习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曾有一段时间,沐阳因为考试在奥数班垫底,自信受到了打击,傅老师送给沐阳一本《安的种子》,希望借这本富有人生哲理的绘本故事告诉他,“种子的发芽有自己的规律,不能心急,要慢慢来,数学学习也一样。”

这本书里的故事,被沐阳一直所铭记。

同样,在高中阶段,IB数学老师华伟栋也和沐阳强调,“数学不是刷题,重要的是锻炼数学思维。哪怕你未来不走数学专业道路,它也能给你看待世界的思维和方式。”

每节课上,华老师都会出一道难度类似于HMMT(“哈佛-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竞赛”,全美影响力最大的高中数学竞赛之一)和PUMAC(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竞赛,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数学竞赛之一)的题目,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挑战。

沐阳说,自己很幸运,除了家庭的宽松氛围,还遇到了很多像这样充满情怀和理想的老师。他们在竞争焦虑的大环境中,筑起了一方安宁的小岛,呵护他对数学的“初心”。

正是这种从容的学习态度,日积月累的点滴热爱,让沐阳厚积薄发,在六年级获得七年级上海市“中环杯”决赛一等奖,并在多项中学生国际数学赛事中获得佳绩,还在十年级以一周时间收获入选罗斯数学夏令营的offer。

沐阳参加2019罗斯数学夏令营(亚洲营)

注:罗斯数学夏令营,是全美顶尖的数学夏校项目。申请极具难度,每年在400多名全球顶尖申请者中,筛选40名左右新学生,进行六周高强度的数学学习。申请者不仅要完成解答具有高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同时需要完成相应的文书和表格以及相应的成绩单和推荐信。

今年1月份,尽管已经拿到剑桥offer,沐阳依然没有放松数学学习。他加入了集思学院(GEC Academy)的线上学习小组,跟着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教授,学习做科研项目、写数学论文。

他很感谢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让自己意识到,“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和大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还是以解题为导向,而后者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去补充和创新。”

这个痴迷数学的“玩童”,已经开始对大学阶段的“闯关大冒险”充满了期待。

接纳孩子的“短板”

“无论学习什么,一定要享受其中,放松心态,不要为了‘芝麻’(眼前的结果),而丢了‘西瓜’(孩子长久的热爱)。”这是沐阳的母亲,萧萍的教育原则。

在“芝麻与西瓜”的选择观念下,沐阳那些看似不擅长、短板的领域,比如阅读写作、艺术表演、领导力等,不仅没有成为绊脚石,反而在适当时候,开出花朵。

《中学生天地》2019年第3期封面人物李沐阳

外出演讲时,萧萍常常被人问到一个问题:“您是作家,您儿子的作文肯定特别好吧”,每每这时,萧萍都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一直是沐阳的“老大难”。

萧萍心里清楚,在应试作文的评价体系下,想要追求所谓的“高分作文”,其实并不难。但是,她甘愿孩子的作文分数低一点,也不希望他去背“好词好句”,模仿花里胡哨的“假大空”文章。

她只对沐阳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写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哪怕写得笨拙、稚嫩一点,也没关系。“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作家,而发自内心的表达,对于每个孩子都是最珍贵的。”

就这样,沐阳的写作一直是“我手写我心”,充满着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语言和思考方式。在给剑桥大学的申请文书中,他用最质朴、真诚的语言,袒露自己对数学的喜爱。

除了在作文上,与应试教育体系“格格不入”,沐阳的阅读书单,同样没有我们心目中,学霸会读的那些经典名著。

尽管父母都搞文字工作,但是这个男孩从小到大,偏偏对古典名著等纯文学作品,提不起兴趣;能让他感到振奋的,要么是《哈利波特》《指环王》《移动迷宫》《安德的游戏》等青春小说和科幻作品,要么就是《可怕的科学》《别闹了,费曼先生》等科普书籍。

身为作家,萧萍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经典文学名著给生命带来的“营养”,但是,她却没有因为孩子在阅读上的“挑食”而干涉他的阅读兴趣。

相反,萧萍像个“忠实的玩伴”,陪着孩子追他喜欢的美剧和英剧;全家一起去不同影院刷好几遍《复仇者联盟4》,只为送别他喜欢的超级英雄们。

慢慢的,萧萍从孩子的视角体会到:不一定要通过阅读像莎士比亚那样的名著,才能达到对人生的体悟。孩子爱看的“哈利波特”“钢铁侠”“指环王”中,同样有勇敢和友谊、有牺牲和奉献、有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

“提倡经典阅读,如果是以牺牲孩子的兴趣为代价,太过教条和刻板,反而是得不偿失的。”在萧萍看来,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万物同理”,一颗美好的心灵,可以从世界万物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而不是拘泥于一份书单。

每年元旦,全家在新年音乐会中跨年,

这也是沐阳最爱的“家庭仪式感”之一

这让外滩君想起,曾有一位父亲请教知名画家蒋勋:“如何对孩子进行美学教育?该给5岁的女儿学钢琴还是小提琴?”

蒋勋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某天早点下班回家,可以好好抱抱你的女儿,给她一份安定,让5岁的女儿记得爸爸的体温。艺术不可能比人的生命本身更动人,生命如果不完整,去学钢琴和小提琴是没有用的。”

同样,在萧萍看来,比起干涉孩子读什么书,她更希望营造一个温馨有爱、和孩子平等相处、能关注孩子情绪的家庭氛围。

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能控制住情绪,减少愤怒和焦虑的“非吼叫妈妈”,和孩子经常沟通对话,商量式解决问题;并提倡“爸爸回餐桌”,因为晚餐时间分享一天的趣事,是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仪式感。

沐阳一家曾被上海市评为2017年度“海上最美家庭”

她相信,真正要守住的底线是,孩子的健康,以及善良、诚实、以及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守住了这个底线,任何时候,孩子都差不到哪里去。

做孩子的“玩伴”

萧萍从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教育者”或“引领者”,她将自己定位为,孩子的“玩伴”。

“玩伴”的关系是什么?就是能平等相处,彼此尊重,能关注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怀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曾经有一年,因为萧萍去美国访学,刚上初中的沐阳,也跟着去美国“插班”了一年。

那一年里,沐阳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加上文化差异被孤立,愈加想念国内的小伙伴,一度迷上了打游戏,试图在游戏中寻找“解脱”。

萧萍察觉出孩子打游戏背后的焦虑,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非但没有阻拦,还陪孩子一起打游戏。

大半年时间里,萧萍俨然成为沐阳的“助手”,帮忙设定闹钟,准时收集游戏金币,母子俩配合默契,不亦乐乎。

“与其剑拔弩张地对峙、时刻监视孩子,家长不如放下权威,做他的“玩伴”,让他光明正大地玩,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敞开心扉,也更能培养他的自尊和自律。”

果然,当沐阳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发现身边的学习生活同样很精彩,也就不再被虚拟游戏所吸引。

萧萍相信,其实孩子要比我们想象中更懂得感恩和尺度,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信任特别重要。

沐阳和父母合影

当然,这份信任,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不管不顾。

她也特别强调,陪伴的重要性,“孩子学习成长中,总有一些难走的路,是必须要家长陪伴度过的”。

这些难走的路里,既有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掌握任何一门技艺、本领都必须要经历的漫长而枯燥的训练过程。“好比弹琴,手指想要达到灵活的自由境界,前提是枯燥的基本功训练。”

今天的家长,在对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上,不遗余力的同时,也会陷入这样的困惑:究竟应该坚持“兴趣第一,完全由兴趣驱动”,还是相信“十万个小时定律,刻苦练习才能带来卓越”?

作为一名琴童的母亲,萧萍也曾经历过“陪练”时的焦虑和情绪失控。因为随大流,她让沐阳从一年级开始学了琴,才意识到这条漫漫长路的艰辛,甚至孩子一度产生逆反心理。

渐渐的,她琢磨出一个道理:家长的平常心和喜乐心非常重要,练习琴艺,也是在练习家长的情绪。

既然孩子在音乐上没什么天赋,也对弹琴没有太大兴趣,何不以欣赏的、玩的心态,和孩子单纯地享受其中?萧萍放弃了逼沐阳去冲刺更高的考级目标。

沐阳从网上下载乐谱,

弹奏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主题曲

可是,就在和外滩君对话过程中,外面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那是沐阳在弹奏《海王》电影主题曲”,萧萍解释说,每次看到喜欢的电影,他就会打印出谱子来弹奏。当音乐成了生命中的陪伴,不比一味追求考级,更有意义吗?

无论是艺术,还是人文学科,这些沐阳原本不擅长的领域,却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心理阴影”,反而成为丰盈他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随着IB中文的学习,他也开始去读《边城》《雷雨》《台北人》这些作品,并被作品所打动。就像他所说,“尽管IB中文我只能拿5分(满分7分,班级大多数学生得6分),但是它不会打击我的自信,我依然享受阅读的快乐。”

沐阳围着《哈利波特》里“格兰芬多学院”的围巾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影响是互相交织的。萧萍认为,沐阳之所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也离不开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我们常说,评价一所学校有时候也很简单,“看孩子是否每天盼着去学校;放学了还对学校恋恋不舍”。

谈起沐阳就读的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这所沪上家长心目中的传奇学校,萧萍充满感激,形容它是孩子的“世外桃源” 和“天空之城”。

“沐阳并不完美,他不会写应试文章,没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哪怕在数学上也曾有焦虑和彷徨。幸运的是,沐阳的老师们以包容、友爱,呵护了孩子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李沐阳(左一)和他的小伙伴们

(左二为沐阳初中班主任,上海市十佳班主任郑英杰老师)

她眼中的世外老师,在扎实的专业素养之外,更有着“超越功利”的教育观。这样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孩子成长中的“玩伴”。

后记

访谈的自始自终,萧萍都强调,对于沐阳来说,最大的成功,并非是考上剑桥三一学院,而是有着始终如一的热爱和投入。如今,他的学术道路才刚刚开始。

她甚至不觉得“提前一年申请大学”,有什么值得炫耀之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划。一段完整的高中生活,同样值得珍惜。”

沐阳和每个普通孩子一样,经历了“跌跌撞撞”的成长,但就像萧萍在《沐阳上学记》里所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她庆幸的是,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急功近利的时代,自己能时时反省、努力保持从容心态,将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看成是一次享受生命的旅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童年作文结尾 体育素材作文 老师作文800字 冬天景色作文 桃花源作文 高中作文摘抄 项羽 作文 小猫作文300字 作文这一天 愤怒作文 60字英语作文 榕树作文 初中作文摘抄 梦境作文 作文600字写人 什么真什么作文 叙事文作文 竞争的作文 体育作文素材 作文畅想未来 陶瓷作文 写我的家乡的作文 发现什么作文 400个字的作文 春天作文开头 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作文发表 作文题目五年级 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作文关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