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头条」载誉归来!这个春天 他和战友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2020-11-21 22:05:01
相关推荐

9月8日10时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党和国家以最高礼仪

礼赞在这场史诗般抗疫斗争中

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们

其中福州民警黄见新

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载誉而归,黄见新心中感慨万分,他表示能够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他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我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奋战抗疫一线的福州全体民警、文职、辅警,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教育和群众的帮助支持。成绩代表过去、荣誉激励未来。作为一名党员民警,我身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本职工作上牢记使命担当,勇做先行者,当好排头兵,用责任书写忠诚,用行动诠释担当!”黄见新表示。

回想起在仓山分局上渡派出所战“疫”的日子,现已赴任马尾区局副局长的黄见新仍觉得十分难忘。此刻,让我们再次走进2020年的春天,来到上渡派出所,这里正在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

一个派出所春天里的战斗

作者:张发建

1

“嘀——嘀嘀——嘀嘀嘀——”

一阵特别设定的手机铃声响起。

刘会健一个激灵,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这个铃声是他专门为所里值班室的电话设定的,通常意味着紧急任务。

“会健,两点半所里集中,紧急任务。”打来电话的是他的分管领导副所长郑平建。

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事情吗?刘会健本来还想多问一句,但手机里已经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郑所火急火燎地挂断了电话。

刘会健一边穿衣服,一边瞄了一眼时间:上午12点15分。他记得自己是凌晨5点半上床睡觉的,算起来,也是扎扎实实睡了一个饱觉。

昨晚是除夕夜。按照福州人的习惯,吃完年夜饭、看完春晚后,有的还会到外面放一会儿烟花,或者赶早到寺庙里烧个香什么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每年除夕夜,他都要开着巡逻车,在自己的片区来回穿梭,直至第二天凌晨,在城市渐渐归于宁静之后才能收工回家。

回到家时已经过了5点,他没有进卧室,妻子二胎身孕将近9个月,他怕吵醒她,于是一个人进了书房,躺上小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刘会健打开房门时发现女儿就站在门口,突然的一个照面让他吓了一跳。妻子站在女儿背后,她们的表情如同窗外的阳光一般明媚灿烂。他们早就约好了大年初一一起到小区附近的公园走走,这可能是妻子生产前的最后一次外出游玩,也是上初一的女儿寒假里的第一次出游。

刘会健躲开了母女俩的目光,转向餐桌方向搜寻着什么。

“煮了什么好吃的,我饿坏了。”他搞不清这到底算是早餐还是午餐。

妻子端出丰盛的饭菜,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心里却盘算着怎么跟她们说去加班的事情。他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特别感觉加班可能与那个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时,不免多了几分忧虑。

2

忧虑的并不止刘会健一个。此时,还在所里忙碌的所长黄见新更是思绪万千。

“百姓过节警察过关”,越是节假日警察就越忙。头一天的除夕夜万事平安,黄见新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早上参加完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的紧急会议后,他的心又一下子绷紧了。

会议通报了武汉封城和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事情,要求全体民警、辅警和工作人员立即取消节假日,全员归队参加“抗疫斗争”。

这一次,所里将要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

令黄见新忧虑的是,时至目前大家都不太了解病毒这个“敌人”的具体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根本做不到。

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黄见新与大家一样,多是来自网络的报道。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钟南山院士6天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这个病毒“肯定有人传人现象”,钟院士甚至呼吁大家没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

“人传人?”这不由让黄见新想起18年前的“非典”,进而又想到了自己辖区内的福州市肺科医院,心里就更着急了。

当年“非典”发生时,福州肺科医院是收治患者的“定点医院”。这一次,估计它还会是“定点医院”,那就将意味着福州市内所有的感染人员,都有可能会被送到这里。

不仅如此,辖区内还有福州市殡仪馆和福州市第四医院。前者是全市唯一的尸体火化场所,后者是全市最知名的精神病医院。

他在脑子里迅速地把辖区过了一遍,5家医院、19所学校、27个重点单位,节假日里游人如织的江心公园、商业繁荣的林产品市场,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防范病毒的重点区域。

这项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想到这些,黄见新心里的压迫感越来越大,那不仅是焦虑,而且还是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他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因为他是所长,他的身后还有43位民警、文职人员和辅警。想到职责,想到手里有这样一支坚强的队伍,他的脑海里出现了“铁肩担道”四个大字。

事实上,他也没有回头路,上午局党委会上局长已经点了他的名字,要他严防死守,盯紧看牢,确保重点部位万无一失!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挂在对面的日历:2020年1月25日,春节,星期六。

此时的窗外,柳枝抽絮,青草萌发,江南的春天已经来临了。

他焦急地等待着午后2点30分的到来,他要亲手开启上渡派出所春天里的战斗模式。

3

2点30分,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社区民警都准时到达会场。

刚才离开家时刘会健有点狼狈,他又一次爽约了,心里过意不去,倒是女儿和妻子并不太以为然,也许是习以为常吧。不过负疚感也没有持续多久,他看到身边坐着中队长林甦和老民警吴岳鸿。

会议室静得出奇,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等待所长进行正式的任务布置。

当黄见新传达局党委要求全员无限期取消节假日,全面开展“抗疫之战”时,大家没有声音,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当黄见新布置全力配合街道、村居干部开展风险人口排查,要求社区民警一户不漏地入户访查,并大力宣传防疫知识时,大家都没有声音。尽管工作量巨大,但这项工作不能不做。

当黄见新布置要特别做好辖区内医院、殡仪馆、学校、公园、市场等重点部位的防疫工作时,大家还是没有声音。他们都知道,上渡派出所位于仓山区腹地,虽然人口不多,但作为福州主城区往南方向的主要通道,又是部分重要城市功能区的坐落地,位置十分特殊。

但是,当黄见新通报福州肺科医院已经被确定为省、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时,与会人员炸开了锅。对于这个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大家不是不能接受,而是担忧,感觉原本摸不着看不见的病毒突然变得很近很近,近得几乎就在眼前了。

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了刘会健和郑平建的身上。他们俩,一个是肺科医院的段警,一个是分管副所长。

刘会健如坐针毡,求助式地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郑平建。郑平建若无其事地点了一下头,仿佛成竹在胸。

其实,郑平建心里也在打鼓。

福州肺科医院除了要收治确诊、疑似患者,还要留院观察一些密切接触人员,这个数字肯定小不了。而且,每一个病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恐慌、悲伤,甚至绝望。人在绝望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泥潭,比如在医院里闹事、发生医患矛盾、冲击医院大门,或者从隔离点逃跑,甚至还会出一些你根本连想都想不到的“幺蛾子”。想到这些,郑平建感觉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黄见新早就考虑到了这项工作难做,一散会就拉上郑平建和刘会健去找福州肺科医院和上渡街道,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极短的时间内,三方共同制定出了多方协作的《疫情期间肺科医院及周边重点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这个预案的核心内容是“3+6+X”应急处置机制,就是把公安、街道和医院的力量分为三个层次,综合调配,共同给肺科医院、第四医院和殡仪馆等重点部位织下一张严密防范的安全网。

刘会健就是这张网上的一员尖兵。他与小伙伴们的任务很明确,即是保障这些重点部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即便只是一个患者不遵守相关规定,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混乱。何况,他们工作的对象很有可能就是病毒的感染者,他们随时都面临着被传染的风险。

为此,刘会健被所里的兄弟们戏称为“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4

2月8日这一天,上渡派出所经受了第一场考验。23时许,所里接到了福州肺科医院的报警电话,对方非常着急:“下午有两名患者来发热门诊就医,医院正在做排查时却发现人都不见了。”

接电话的民警吓了一跳。

“他们发热吗?”

“是的,正在做进一步化验。”

“留有姓名和电话吗?”

“有名字,但联系不上。”

情况紧急!万一这两名患者携带新冠病毒,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两人,第一时间将他们带回医院隔离观察!

上渡派出所迅速启动“3+6+X”机制,三个层级的力量同时行动,有的查询人口信息,有的比对探头视频,有的联系社区街道,一秒钟也不敢耽误。

二月的福州春寒料峭,特别深夜时分,气温降到个位数,冻得人瑟瑟发抖。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郑平建和刘会健额头上却沁出了汗珠,他们着急,因为他们清楚,迟一分钟找到那两个人,潜在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

好在2月9日凌晨1时许,也就是接到报警电话后的第二个钟头,前方终于传来好消息:在仓山某小区找到了两个人的下落。当班民警立即与小区所在街道和镇干部一起将两人带回福州肺科医院检查。

原来,这两人前一天上午从莆田来到福州仓山,进某小区时被检测出来体温偏高。于是,两人前往福州肺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知道自己发热并且来检查了,为什么还跑?”民警在车上问他们。

“感觉自己没事,而且……担心这个检查费用可能很贵。”

“你们知道这样跑路有多危险吗?万一你们真的携带病毒,不仅会耽误自己的治疗,而且还会传播给别人!”

看着满脸疲惫的工作人员,两名男子一脸惭愧,表示接下来一定好好配合。

后来查明这两名发热患者只是普通感冒,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是直到现在回忆起这件事,郑平建和刘会健还是觉得紧张,他们说,当时情况紧急,时间压迫感很强。

有些时候情况不光“急”和“险”,还可能特别“重”和“难”。

2月19日,福州不幸出现了一个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也是福州唯一的一例。

逝者是一名84岁的老年男子,由于既往有脑梗塞后遗症、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3级、老年痴呆等多种严重基础性疾病,虽经省、市专家全力抢救,还是不幸去世了。

人走了,就必须火化,而火化的场所就是福州市殡仪馆。放在平时,老人去世,子孙们为逝者开追悼会,搞遗体告别仪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现在不行,火化如同治疗一样,都必须在绝对隔离的状态下进行。

可是,自从老人家2月9日被查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后,家人就没有再见过他了,现在会不会强烈要求与死者做个最后的告别呢?这仿佛是人之常情,可在疯狂的病毒面前,却是绝对不行的。

所里坚持“底线思维”,把风险防范提升到了最高等级。老人火化这一天,所里专门组织了一支处突小分队,每个人身着防护服,穿得严严实实的,他们既是护送逝者,也准备防范处置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这次任务关系重大,绝对不能出现意外!

由于事前工作到位,家属明事理,整个火化进行得十分顺利,带队的郑平建副所长说当时除了感觉任务“重”外,更有一种非常“难”的感受。这种“难”,一是因为那几天他扭伤了腰,那天执行完任务后他几乎是被扶着回所的;二是心里难受,他不忍心看着老人孤零零地离去的样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可恶的新冠肺炎疫情。

5

同样感觉“难”的还有社区民警林甦。这位从警已有24个年头的老民警最大的本事就是善于做群众工作,大家都说没有他沟通不了的人,所以所里把情况最复杂的江南社区交给了他。

从正月初一开始,所有的社区民警都开始入户访查,了解住户最近是否去过湖北、温州等重点地区,身边有没有从重点地区来的人,同时也宣传防疫知识,号召大家没事都待在家里。

一个社区民警大约负责五千户家庭。林甦和吴岳鸿每天早上8点出发,晚上10点多下班,一直干了十多天,在正月十五以前,他们总算完成了任务。

林甦今年45岁,不说话的时候自带一种中年男人的威严,让人心生信任感。待他一开口,透着磁性的声音却是亲切和气,给人老大哥的感觉。辖区的群众都喜欢与他唠嗑,都喜欢说“甦哥”是自己的朋友。

平素社区工作做得得心应手的“甦哥”这次也遇到了新情况。

他所负责的江南社区居住着许多来自境外的人员,这些人有的从境外返乡,有的是外籍入境人员。按照市里的规定,新近入境的人员都必须实行集中医学隔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人不理解不配合。

从澳洲回来的林氏姐妹就是这样。3月中旬,她们带着一个未成年孩子住进了江南社区。社区通知去集中隔离,她们拒绝了。

社区干部找来“甦哥”帮忙做工作。

林甦先打电话给这对姐妹,宣讲福州市的政策以及不隔离的后果,她们无动于衷。他就与社区干部一起找到了姐妹俩的住处,站在门外与她们交流。

“隔离点居住环境差、人员复杂,我们有小孩,抵抗力差,万一我们被感染了谁来负责?”

林甦明白了这对姐妹的担忧,就从手机里翻出隔离点的照片给她们看,告诉她们隔离点定在四星级宾馆,防护措施到位,隔离很安全。但这对姐妹还是不相信,坚持要在家里自我隔离。

林甦又想办法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这对姐妹的父母、朋友,让他们做思想工作,好说歹说,渐渐消除了她们的担忧。

林甦看火候差不多了,就严肃地跟这对姐妹说:

“如果你们不配合,等我们强制隔离,那么隔离点将不是宾馆,而是其他地方了。”

在林甦的“软硬兼施”之下,这对姐妹终于同意去集中隔离了。此时已是晚上8点多,从下午开始,他在这对姐妹的家门口整整站了4个多小时。

林甦还遇到过一个更难沟通的对象。那是一个刚刚从香港念高中回来的孩子,他拒绝包括父母亲在内所有人的劝说,死活不去集中隔离。

林甦接到任务后,并没有直接与孩子说隔离的事情,而是先跟他聊有关香港的事情,以及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慢慢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任感。后来孩子主动说出了不愿意集中隔离的原因,他担心不安全、不卫生。林甦顺势向他介绍隔离宾馆的情况,消除孩子的担忧。

“叔叔,我还是不愿意集中隔离,你就让我在家里吧。”

“为什么?”

“在家里我还可以跟你视频,到那里就没有办法了。”

“这你放一百个心,宾馆里的网络好得很。”

孩子一说这话,林甦就知道了他的心思:担心隔离点没有网络。林甦有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儿子,自然懂得他们的心理。

终于,这个谁也无法说动的孩子主动去集中隔离了。

6

这个春天没有谁是容易的。

抗疫刚刚开始的时候,所里防疫物资很紧张,市面上买不到口罩、消毒水、防护服,最紧张的时候民警出警用的口罩也要省着用。

更紧张的是警力,防疫任务重,每个人都恨不得能有分身之术,一个人变成两个用。

在这特殊的情况下,黄见新召开了党支部会议,大家讨论之后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主动放弃公休、节假日、周末等休息时间;第二,服从党支部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第三,主动做好家属工作,无条件全力支持配合。

不用豪言壮语,没有“决心书”“誓师会”,他们就用这样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战斗的决心。战疫自始至终,全所无休,没有一个人畏难请假。

郑平建顶着腰痛坚持了一个春天。有一天他带班,派出所门口的保安报告:一个湖北籍人员在门口求助。郑平建忍着腰痛小跑过去,看见了一个中年男子在门口嘟囔着什么。

“先把这个口罩戴起来。”郑平建看见对方什么防护也没有,迅速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口罩,远远地给他递了过去。

“你有没有发热?哪里人,从哪里来的?”

“没发热,我很健康。我从泉州来的,湖北黄石人。住酒店遇到了麻烦,我无处可去,只好来找警察了。”

郑平建给他测了体温,确定没有发热后又带他到医院做检测,中间给他买吃的喝的,忙得腰痛都加剧了。最后确定没有问题后又买车票让他回泉州去。

郑平建说,每一次出警,其实都隐含着很大的风险,但你是警察,就必须去做;这个来自泉州的黄石人,当时也很不容易,他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

这种帮助,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一种正向激励。你帮了群众,群众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肯定你、回馈你。

新到任的上渡派出所所长林峰说,疫情爆发以来,上渡的老百姓给予了派出所很大的支持和关爱。在疫情最紧张的那一段,几乎每天都有居民悄悄地送口罩、消毒水和其他防护用品到派出所门口;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专门给所里送来口罩;派出所附近的奶茶店还免费给值班民警送来热饮……

老百姓的行为感动了警察,而老百姓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警察的行为早就深深地感动了他们。

后记

3月5日,也就是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第42天,福州肺科医院最后一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实现“清零”目标。也就在这一天,刘会健的妻子诞下一名千金,取名为“清灵”,以纪念他们这个战斗的春天。

来源:福州公安

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具体部署多项重要工作

■郭声琨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时强调: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政法机关职责使命

■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推动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创新发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 青春作文50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 植物作文400字 关于想象的作文 游乐场的作文 人工智能作文 二年级作文题目 第一次作文400字 回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