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天扬︱《赵超构书信往事》阅读札记

2020-11-21 23:50:01
相关推荐

《赵超构书信往事》,富晓春著,文汇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309页,68.00元

1910年5月4日,赵超构出生。他九岁生日时,五四运动爆发。

2020年5月4日,赵超构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此前数日,新民晚报社举行座谈会学习、探讨“赵超构办报理念”,我有机会聆听诸贤高论。会上,还有意外收获:读到刚刚印就的《赵超构书信往事》。

马齿徒增,见识未长。不过,阅读兴趣却是一直在变的,年少时,自然是爱看热闹或热恋的小说;及长,觉得传记和回忆录可观人生况味,比拳头枕头有意思得多;再长,方知为人作传往往谬托知己,而人到老年记忆也是靠不住的,于是乎,书信、日记成为阅读的首选。往高里说,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往低里说,阅之如探他人后窗,可一饱窥秘欲也。当然,前提是作者在写信或记日记时,未作发表之想。满足这一条件的日记和书信集,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这本《赵超构书信往事》,也是。

赵超构,稍上点年纪的上海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他任社长的《新民晚报》与上海市民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现象。而他的笔名“林放”,与鲁迅、巴金一般,亦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从赵超构到林放,应该是上海文化史、新闻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可惜的是,在上海,林放研究不仅与鲁迅研究、巴金研究相比不可以道理计,甚至,少到接近于零。还好,我们有富晓春。

富晓春,温州文成人,与赵超构母亲同宗。对家族里的名人、前贤,生出亲近来,是人之常情。富晓春不同寻常的是,对乡先贤赵超构,由崇拜到研究,且成果迭出。2017年夏,《报人赵超构》出版,仅仅三年之后,又推出这本新著,其勤勉,一望可知。

从赵超构书信集里,我们可以读到什么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超构研究者寥若晨星,“第一责任人”,竟然是赵超构自己。此话怎讲?因为赵超构曾在信中斩钉截铁地说:“林放不值得研究。”收信人,是赵超构的堂弟赵贯东。赵贯东在大学里教新闻,他将林放杂文作为研究对象,并有撰写赵超构评传的计划,不料,他的想法,遭到了赵超构的严词拒绝:

你毕竟是我的族亲兄弟行。弟弟来吹捧哥哥,即使动机十分纯正,也免不了被人耻笑。我自己就觉得难受。总之,我的结论是:林放不值得研究,而赵贯东更不是研究林放的适当人选。你关心我,搜集一些资料,是可以的。但也不必浪费精力了。还是另外选些题目作科研课题吧。我不是假清高,我也有名利思想,但是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名副其实。一个人过着名副其实的生活,摆着名过其实的架子是很痛苦的。这些话只能跟自己的亲弟兄讲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从上下文意思看,“一个人过着名副其实的生活,摆着名过其实的架子是很痛苦的”一句,应为“一个人过着名过其实的生活,摆着名过其实的架子是很痛苦的”。或许是笔误,也可能是误植。我以为,全书所收信中,这一封最见个性,可一探赵超构的内心。因为收信人是关系很近的族亲,赵超构直言不讳。他说自己“也有名利思想”,但“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名副其实”。对赵超构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确实是这么做的。赵超构的身份,除了新民晚报社社长外,还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兼市领导和报社社长于一身,在上海新闻界,只此一人。估计,将来也不大会再有了。能身居高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甘之如饴的。赵超构则不然。他一再拒绝搬进按市领导待遇分配的房子,也从来不坐市政协给副主席配备的专车,亦不去市政协办公。对此,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赵超构愿意住在石库门弄堂里,与百姓打成一片,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这,对办好新民晚报这样一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市民报纸,是大有好处的。从这封信里不难看出,赵超构对“过着名过其实的生活,摆着名过其实的架子”,是感到“很痛苦的”。作为共产党的同路人,赵超构对党的决定和安排,一向是拥护的。担任市政协副主席,赵超构也是尽心尽责的,他还兼任了上海市政协办的联合时报的社长。而内心的真实感受,一贯守口如瓶的赵超构,是不会轻易流露的,正所谓“不足为外人道也”。老报人秦绿枝先生曾跟我说过,赵超构不坐政协的车子不去政协办公室办公,是因为怕这样一来,上面不让他当新民晚报社长了。赵超构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当官,而是办报。这虽然只是秦绿枝先生的猜想,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我以为,这是符合赵超构的个性和本意的。也正是因为赵超构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报人,所以,他反对别人研究他、写他。书中的另一封信,也印证了这是赵超构的一贯态度。赵超构抗战时期在重庆的邻居许可成写信给赵超构,说想“写一篇回忆重庆时期的小文”,赵超构回信说:

你说要写回忆,不知有什么目的。写不写,当然由你自己决定,但是回忆录中不要写上我的名字,也不要写我的事情。我生平最不喜欢吹嘘捧场。我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写过一篇回忆录。你要写,写你自己其他方面的事情好了。

拒绝别人写自己,赵超构总是这么坚决,甚至生硬。对此,老报人张林岚先生在《赵超构传》的后记里也有生动的描写:“我与他在武汉大学教书的堂弟赵贯东(晃鸥)同志曾拟过一个《赵超构年谱》的稿子,请他过目。开始时他表示反对,连看也不看,烦燥地说:‘我有什么好写的!’我盯得紧了,他干脆说:‘等我死了再写吧!”所幸的是,赵贯东和张林岚都违背了“林放不值得研究”和“我有什么好写的”的意愿,写出了赵超构研究的开山之作。

现在依然健谈的百岁老人欧阳文彬,也因为类似的事情与赵超构闹了不愉快。在得知张林岚的《赵超构传》脱稿后,她写了一篇题为《赵超构拒绝立传》的文章,发表在1999年2月20日的《文汇读书周报》上。故事是这样的:1983年,胡乔木建议出版部门为文教系统的人立传,分门别类编写一些《某某界一百人》之类的书。欧阳文彬奉命主编《编辑记者一百人》。她认为,这一百人中“自然少不了赵超构”。不料在组稿过程中,惟有赵超构让她“碰了个钉子”。他说他不能代表《新民晚报》,不要写他。欧阳文彬动员了几个老朋友去做工作,都被拒绝,她认为他是“故意为难我们”,“忍不住生气了”,心想“我和赵超构好歹共事了十几年,怎么这点事都商量不通”?她一气之下,找出一篇《文汇报》记者余仙藻前几年采写的《赵超构和〈延安一月〉》,转载在书里,她认为“这是发表过的,无须征求赵超构的同意,他也无权干涉”。1984年,书出版面世,应寄赠书中人物或家属。可欧阳文彬“余气未消”,决定“就是不给赵超构寄书”。看起来,当年欧阳文彬也不大理解赵超构为何拒绝立传,真的生了气。过了十几年写来,还情绪饱满,写得活灵活现。

赵超构一生有两大成就,一是办报纸,二是写杂文。其中,最了不起的、贡献最大的,还是他的办报思想。赵超构经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办报理念,成功付诸实施,并成为全国同类媒体的标杆和模仿对象,在新中国报界,不作第二人想,放眼世界,亦不多见。《赵超构书信往事》一书,是如此介绍赵超构的:“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新民晚报》前总编辑丁法章先生在“赵超构办报理念座谈会”上说,这三个评价和称谓都是正确的,但是,还应该加上一个“社会主义晚报的奠基人、开拓者”。我深以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也好,著名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也罢,扳扳手指头,还是颇有一些的,而赵超构“中国晚报第一人”的地位,才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办晚报,赵超构有过几次讲话,新民晚报社曾经印过一本小册子供同仁学习。六卷本《赵超构文集》也收录了这些讲话。一般而言,在与亲朋的通信中,不大会高谈阔论,但由于赵超构是报人,在闲谈中,都会不经意中说到办报思想,何况写信。他在给文汇读书周报主编褚钰泉的信中,就有所涉猎:

钰泉同志:

久不见,想您也很忙。《读书周报》我是每期必看的。毫无疑问,这份以书为主的周报已是国内权威的书评了。书评是很大的学问,许多大学者,鲁迅、胡适、以至启明老人,实际上都是杰出的书评家,他们谈书确是给人留下大量的知识。《读书周报》现在办得有益有味,是不容易的。现在报上同类副刊也不少,也聊可解渴,却难以过瘾。阅《读书周报》不止解渴,兼可过瘾。这是我个人的感受。近年因为体弱,行走不便,已无法再享受淘书、逛书店之乐了。只好在贵刊上浏览书海信息,过过书瘾。

至于读后意见,无非是做好书籍和读者的“红娘”,既要当好读者的导游,也要端正出书者的导向。介绍好书,批评坏书。特别是在读书界发什么“热”的时候,不要跟着起哄,而能作冷静的分析介绍。做到热中有冷,软中有硬,畅通文化交流的渠道。广告性的书评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请掌握分寸,不要溢美。对于读者则希望做到“老少咸宜”。既要满足青年人对于西方文化的兴趣,也要照顾老年读者对于旧文史学术专著的关怀。雅、俗之间,有个平衡。长期阅读,拉拉扯扯说了这些话,是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过的。

专复,即颂

笔健

赵超构

这些赵超构自谦为“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过的”的意见,显然是相当珍贵的,虽然只是对一张读书类专业报纸提建议,也与他一贯的办报思想相吻合。赵超构曾提出过著名的“短广软”办报方针,毛泽东得知后,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会见赵超构时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报纸不要办得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太软了也不好。要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软中有硬。”

(见张林岚著《赵超构传》213页)

对毛泽东的这个意见,赵超构是完全接受的,后来常常说办报纸要“软中有硬”,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提出在有什么“热”的时候,“不要跟着起哄,而能作冷静的分析介绍”,要“做到热中有冷”,也是非常重要的办报意见,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办报的人铭记。而“老少咸宜”同样是赵超构一贯的理念,他曾提过要让“8岁到80岁”的读者都爱看《新民晚报》。还有一个意见也很耐人寻味,赵超构指出,“广告性的书评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请掌握分寸,不要溢美”。这真是行家里手提出来的至理,水至清则无鱼,所谓“关系稿”,是办报纸难以避免的。怎么办?原则就是“掌握分寸,不要溢美”。《新民晚报》的老报人曾经这样跟年轻人说,有朋友请吃饭,尽管去吃,至于吃了饭要不要替对方写稿子,如果要写,怎么写,记者要有主心骨。这是经验之谈。收到这封信,褚钰泉如获至宝,将其以《赵超构的一封信》为题,发表于1991年6月29日的《文汇读书周报》头版头条。

赵超构虽然是蓍名报人,有着完整的办报理念,他的杂文也享誉报坛,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自己就是办晚报的。他在与《浙南日报》同行许岳云的信里说“我们都是小报编辑,深知办小报的难处”。正是因为定位为“小报编辑”,赵超构婉拒了《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的稿约:

元明同志:

信早收到。生了两星期的病,稽答为歉。我在报上乱写了一些东西,多承党报一再予以鼓励,既感且愧。年老笔秃,不耐深思,替新民报写写,随感而发,还不(天扬按:经与原信核对,此处应为“可”)勉强。给党报写稿,总觉得有点紧张,难以下笔,这种情况,相信您是能够理解的。严修同志(天扬按:此处是赵超构笔误,应为“严秀”,即曾彦修)的文章,实在是奖誉过当。党报发表,只能作为对我的鞭策吧。惭愧之至。

专复,即祝

撰安!

赵超构

这里说的“党报发表”是指《人民日报》转载了赵超构在新民晚报上写的“未晚谭”,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对他的高度肯定,但赵超构仍然觉得“给党报写稿,总觉得有点紧张,难以下笔”,读到这样的字句,当然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同时,也对赵超构加深了一层理解。

搜集书信,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是阅读这本书的一大感受。有一个人,妥善地收藏了赵超构的来信,他就是赵超构的孙子赵丰。书中专门辟了一辑曰“舐犊情深处”。在这十几封信里,赵超构就是一个普通的爷爷,一个十分疼爱孙子的爷爷。给孙子写信,是爷爷的乐趣,因此,赵超构写得特别长、特别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赵超构最关心的,还是孙子的学习问题,从读书到高考,关怀备至,而且心细如发。给孙子寄去书展的票,叮嘱“不能带拎包”。孙子读高三要准备高考了,询问:“长风中学今年考进大学和大专的有多少人?占该学(校)考生的百分之几?”在写给孙子的信里,还透露了赵超构的读书取向。孙子语文怎么没考好,他认为,“可能是你多看翻译小说,受了影响”。他说:“翻译的文字多是生硬不通的。《三国演义》是浅近文言,文理很好,留到暑假看。我九岁的时候就看《三国》了。开头几回难读,读了三四回,慢慢地就能看懂。”有一次,他给孙子寄去了四本书,其中两册《李自成》,一册《铁木儿和他的伙伴》,一册《长征回忆录》。姚雪垠的《李自成》曾经风靡一时,也受到了赵超构的高度肯定,他对孙子说:“《李自成》写得很好,要一句句看下去,不要只看故事情节。要学习他的描写、词汇,这样作文就会写得好。”“《战斗的青春》和《苦菜花》等书,并不是很好的作品,值不得买。买书要买文笔好的,对写作、作文有帮助,如《李自成》,文笔描写就非常好,值得学习,多读。不要以为故事知道了,就不再读了。”但是,对当年同样风行的翻译书,赵超构常常不以为然:“《基度山》是外国二流作家的作品,书又紧张,值不得看。你们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有些书,很热门,但你们不一定看得有兴趣。”“《斯巴达克思》外面一抢就光了。无法再买。我们内部每三人分一部,大家争得很厉害,我也没分到。这部书我翻了一下,对话很冗长,谈的道理决不是青年人能看得懂的。并不好看。”以赵超构为代表的新民报老报人,下笔简明洗炼,了无同代作家那种欧化调和翻译腔,这恐怕与他们的阅读取向不无关系。

虽然赵超构反对别人写他,但以他的地位和贡献,写他的文章并不少,他的个子不高,但在别人笔下,他的形象是很高大的。其实,凡人,皆有七情六欲,有弱点,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样同样“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心绪,赵超构在给堂妹赵芸孙的信里,颇多流露。导致他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和妻子(即信中的“阿丁”)的多病。

芸孙:

你的信来了好几个月了,我又忙又懒,情绪也不大好,拖到今天才写这封信,请勿见怪。

我现在的冠心病仍未好,动多了就心疼。关于我父坟山修理一事,我也反复考虑过了。首先这一笔修理费还是很困难。现在做生意的专业户,赚个几千上万不稀奇。而我这样的,名气大,却还是两手空空。一个女儿的嫁妆都办不起,还拿得出余钱来修坟山吗?知识分子本来就该穷,我也不怨。不过,现在物价上涨,一个月的收入勉强只够支出,所以修坟之事也暂不考虑了。而且,社会风气不好,你花钱修好了,不久又会有人来偷砖头破坏了的。只好留等阿婶

(天扬按:为赵超构继母裘德华)

百年之后一起修理了。现在我的大事是,第一:保卫我自己的健康,我一死,连阿婶的二十元也没有人负担(阿戡、刘芭至今五六十元一月)。第二,希望刘芭

(天扬按:为赵超构小女儿赵刘芭)

婚事早点解决。阿丁还是那样,但是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一会坐,一会睡,不过糊里糊涂也有好处,什么事都不愁。你们的生活想来也是艰难的。房子还没有收回吧?上海也是这样,占房子的人都有来头,请他搬也不肯。有理说不清。阿婶总算得到你的照顾,我应该感谢你们。但是我实在也没有办法照顾她。但愿她能在我死之前(很可能我先去的,心脏病就是这么一回事)离开人世,少吃些苦。在自地许多人看来,好像我在外很活跃,哪里知道我们的生活和内心的苦恼呢?因为咱们是兄妹,所以向你说些真心话,不必同外人说起也。

专复即问子珊

健康

(本月半要到新疆开会)

超构

八月十二日

这样“不必同外人说起”的“生活和内心的苦恼”,赵超构跟他的堂妹说过多次:“我的身体很不好,有冠心病、肺气肿、胃炎,天天吃药,走路都吃力。看来也只能活三五年了。老了真是没办法。阿丁现在整天卧床,坐也坐不住了。想起这些事,心烦得很。”“我的身体仍然不大好,全身无力,人老了,没办法的。阿丁也越来越软弱了,整天睡在床上。”看到这些真情流露的文字,那个在新民报同仁眼里几乎是完人的赵超构,更立体、更完整了。

写到这里,必须要说,这本书的作者富晓春做了相当有意义的工作。近来,文人书信集的出版由冷渐热,新书频出,但这一本,颇为特别。富晓春不仅做了搜集和整理工作,还做了更加艰苦的钩沉、爬梳工作,千方百计找到与赵超构通信的人或是相关人员,厘清人物关系,挖掘幕后故事。有时,一封平淡无奇的信,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内幕”。这也是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比如,被造反派盯上的那个神秘“苏州女人”与赵超构究竟是什么关系?再比如,赵超构对深圳特区发表了什么意见而遭到了读者的尖锐批评?在此,就不剧透了。富晓春藏有大量的赵超构生平照片,在书中用得多、且用得精,大大增加了可读性。或许,亦是为了增加可读性,书中有不少合理想象的细节还原和心理描写,在我看来,有点用力过猛了。但这却不是富晓春的发明。张林岚先生在写《赵超构传》时,亦有如此发挥。老先生在后记里特别交待说:“本书中涉及传主的某些内心活动和行为细节,只能说是我从旁观察和体会所得,不一定符合实际。但如没有这些描写,记叙势必更加枯燥无味和概念化。”究竟是“无一字无来历”高,还是文学化的细节描写妙,我以为,不妨见仁见智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景的作文700 追随者作文 感恩陌生人作文 六年级建议书作文 我的心在等待作文 过元宵节的作文 关于节电的作文 你的微笑作文 演讲作文400字 泰山作文800字 如果没有什么作文 描写蜻蜓的作文 疫情爱国作文 我和哥哥作文 考试通用作文 写菜园的作文400字 心灵之窗作文600字 关于青春的英语作文 描写大理的作文 那是一首诗作文 春秋乐园作文 第一次消防演练作文 马路作文 我的优缺点作文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600字作文 记叙文作文 作文假如我是 作文我的数学老师 关于小吃的作文 有趣的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