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汪曾祺《自得其乐》:当你烦躁的时候 读读它 你就平静下来了

2020-11-22 01:50:01
相关推荐

文|苏米

最近想必很多人都蜗居在家,心生烦躁,从房间走到客厅,来来回回,不可终日。可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才更需要一份掌控自己心绪的能力,这是人生的一次修行,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来征服这浮躁不安的生命和喧嚣不息的世界!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与作者缓缓交谈,从字里行间中体味作者的内心。而倘若只能让我选一个人,我首选汪曾祺。

汪曾祺的散文中有一种淡淡的温情,那一句“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便由淡到浓地渲染了一幅团聚温暖的图景,让多少人内心安宁,心生向往。他的笔下有美食、有柴火、有故乡,除此之外,汪曾祺的文中还记录了很多自己的乐趣,也就是这些乐趣让汪曾祺的人生多了一些层次感,增了几分厚度。

本文将为你深度解读汪曾祺写的这篇《自得其乐》,我将从汪曾祺的主业及三大乐趣出发来探讨汪曾祺如何在乐趣中创造出生命的价值。同时阅读本文,你将学习两种阅读方法—拆解式阅读法和对读法。

希望通过这个深度探索的过程,让你的心能够平静下来。

一、主业:写作

写作是汪曾祺的主业,汪曾祺也一直乐在其中。他自己也在《自得其乐》中说:“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那最充实最快乐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呢?汪曾祺说,那是一种“人在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

其实这就相当于我们心理学常说的心流状态,那是一种将个人专注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兴奋到什么程度呢呢?汪曾祺每次写完文章后,觉得写得不错便会:”提刀却立,四顾踌躇“然后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想象一下汪老当时状态,真是让人觉得甚是可爱!

这种心流体验纯粹、美好、不计得失,让人不断地发挥创造力,新的想法不断涌出,这种体验真如汪老所说:“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契克森米哈赖曾在《心流》中说到:“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对于汪曾祺来说,写作就是他最好的休息,那是寻找生命安宁的密码,其实读到这里,也不禁令人深思,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我们人生的主业呢?

按照汪老的思路,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对于什么事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呢?毕竟,这种专注力绝对是影响一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指标。

当然,如果从早到晚一直写作,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身体脑力的消耗都是很大的。

罗素说:“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致。”

汪曾祺也是这么说的:“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总得岔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通常说,得有点业余爱好。“所以汪曾祺除了作为主业的写作之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比如说写写字、画画画和做做菜。下文我们将展开来一一剖析。

二、第一大乐趣:写字

汪曾祺第一大乐趣就是写字。

古人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可见,书法是人内心世界的轨迹。汪曾祺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不断打磨的过程,打磨掉浮躁便只剩下宠辱不惊,处之泰然了。

01、拆解式阅读—按时间线去拆解,找出内在逻辑

汪曾祺是怎么练字的呢?在这里汪曾祺按照时间线来叙述,先是小时候入门、小学、初中直到现在分了好几个阶段来写,而每个阶段的学习也都是层层递进的。

大凡有志于书法者,必以前人为师,以古法为宗,从临摹经典书法碑帖开始,汪曾祺入门也是从描红开始,练的欧体。从那时候,汪曾祺便知道字不能乱写,略窥笔意,可见学习任何事情在起步阶段,树立好规范都是至关重要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我没有好好学习拿筷子,到现在怎么改也改不过来了。因此汪曾祺写字从一开始就练好基本功,接下来就是刻意练习了。

十二岁的暑假,祖父亲自教汪曾祺《论语》,大字临习《圭峰碑》,小字写过赵孟《闲邪公家传》,每天大字写一张,小字二十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的。而此时汪曾祺在不断练习中,写字的天分也逐渐展露出来,祖父还送给他一块猪肝紫端砚和几本初拓的字帖。

后来初一暑假,父亲给汪曾祺的建议则是练习魏碑,汪曾祺就练习了相当一段时间《张猛龙》,写的字有了骨力,当时两尺高,尺半宽的纸,汪曾祺每天都会写满一张。这让他终身受益,为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了一定基础。

汪曾祺最初习字,字帖要么是祖父推荐,要么是父亲建议,到后来汪曾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标准,他觉得苏东坡的字太俗,黄山谷的字太作,反而更喜欢蔡京和米芾的字,还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一写米字,犹如寡妇失了身,无法挽回了。”可见,米字对汪曾祺影响是很大的。

自此,汪曾祺的字便有点《张猛龙》的底子,米字的意思,还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家风范的一种行楷字体。

所以,我们在深度阅读这一部分时,如果能按照时间线来拆解汪曾祺练字的过程,就可以理出其中的层次来,也就能更好地抓住它的内在逻辑了。

02.对读:互相参照,以窥全貌,书法静人心

除了拆解阅读,我们还可以对读,也就是把正在读的文章和之前的文章进行参照,你会发现在不同文章里作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角度往往都是不同的。而且对读的话,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视角,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到事情发展的全貌了。

比如在《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文章中汪曾祺曾提到父亲建议他写写《张猛龙》,所以汪曾祺现在写字都还有《张猛龙》的影响,但文中也只是寥寥几笔。

而在《自得其乐》中汪曾祺对这件事情的叙述就很清楚了,不仅写出了时间,是初一的暑假,还写了父亲为了让他好好练字,专门选购来一种特殊的纸,“用稻草做的,纸质较粗 也厚,写魏碑很合适,用笔须沉着,不能浮滑。”汪曾祺当时用这种纸每天写满一张。

而父亲专门为我采购的这些专门适合写魏碑的纸,回想《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写的,“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很关心的”这句话,也就让人有了更多的体会了。

两篇文章相互参照来对读,我们就能对事情的前前后后,众多细节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量的书法实践,让汪曾祺在书法上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汪曾祺在文学创作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散文,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也渗透了很多书法的元素,他把书法上的修养,赋予给了小说中的人物,让其擅长书法,多才多艺。

比如说《异秉》中的“崔老夫子会写魏碑书法,王二太爷会写《石门颂》”、《小姨娘》中的二舅妈能临写《灵飞经》;《晚饭后的故事》中的郭庆春有个舅舅会“写字”等等。

汪曾祺的书法修养在文学创作中信手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位文人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文学创作是语言的艺术,把两者相结合,使书法更加有底蕴,文字则更具有可读性。

解读到这里,是不是对《自得其乐》这篇文章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了?

罗曼罗兰说:“唯有创造才是快乐的,只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

汪曾祺练字,写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在创造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让人放下浮躁,心生平静。

汪曾祺书法

二,第二大乐趣:画画

汪曾祺不仅爱书法,还热衷画画。

他虽以小说、散文闻名于世,但其实他对书画的兴致比写文章的兴致还高,汪老自己还曾说过,四十岁时曾想彻底离开写作,从头学画。只是最终也没有成为画家。

但是这些足以反应他的文人性情,读他的文字,看他的画会让人心里生出莫名的感动,可能是他足够洒脱,是一个凡事只凭兴趣的性情中人吧。

01.拆解式阅读——叙述要富有变化,时间线时断时续

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谈到自己学画的历程也是按照时间线去叙述的,可见这个方法还是很好用的。只是写画画却与写字的时间线叙述就有所不同了。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

说的是文章的内容要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要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

汪曾祺在叙述这几种乐趣的时候,也是富于变化的。汪曾祺在前文写字的叙述上,时间线是连续性的,而画画则是几次中断,几次重拾。

汪曾祺学画也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父亲没有专门教他,汪曾祺却很爱看父亲画画,看父亲怎么布局,慢慢地,汪曾祺对于用墨,用水,用色也有了些领会。

初二的时候,汪曾祺的画第一次上裱,还挂在展览厅里。可见汪曾祺对于画画和写字一样,也是颇有天分的。

到了高中,大学直到工作汪曾祺都是极少画画的。直到当了右派,下放到农业科学研究所,才又开始画画,并且还画的不少。

后来摘帽后到了剧团写剧本,也没有人知道汪曾祺会画画。又中断了一段时间。

最终“运动”时期,因为汪曾祺终日写交代,为了排解郁闷,便又重拾画笔,画画的营生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虽然汪曾祺画画时断时续,但是毋庸置疑,画画给汪曾祺带来的影响早已成了他的人生底色,他的散文和小说,意境优美,底蕴深厚,颇有中国画的美感。

运用拆解式阅读法,按照时间线画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汪曾祺学画的历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02.对读: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在阅读汪曾祺如何画画这一部分,我们也可以运用对读的方法。

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写到在农业研究所画的“作品”是两套植物图谱,一套是《中国马铃薯图谱》、一套《口蘑图谱》。

与之可以对读的就是他专门写的两篇文章《马铃薯》和《口蘑》,这两篇文中汪曾祺就提到“我对马铃薯的科研工作有过一点很小的贡献:马铃薯的花是没有香味的。”以及提到口蘑,汪曾祺也是“皆以实物置之案前写,自信对口蘑略有认识。”

由此可以看出汪曾祺对于所画的对象也是深有研究的,并非随意下笔,也正是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画出其中的精髓来。

因为汪曾祺从小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对中国画的感知,也深刻的影响了他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趋向。

观汪曾祺的画,如《几生修得到梅花》《秋色无私到草花》等,可见其用色简淡,信笔而成,万事万物,怡然自得,汪曾祺的文章也如其画一般,忌甜忌俗,大巧若拙。

在《自得其乐》中汪曾祺写到曾作画赠友,尤其是在为好友宗璞画牡丹时,汪曾祺在一角题了一首诗“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更有趣的是,宗璞把这首诗念给冯友兰先生听,冯先生说:“诗中有人。”

正所谓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抵是对一个人的作品最高的褒奖吧!

在《自得其乐》中,汪曾祺写到自己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气很足,几乎不辨花形。一个同乡问汪曾祺画的是什么,汪曾祺说“骤雨初晴”,同乡还真从画中看出点意思来,看出彩墨之间的一些小块空白就是阳光。由此可见,绘画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运用线条和色彩将虚实结合,常留空白,从而供欣赏者再创造的过程。

富尔克说:“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对于汪曾祺来说画画就是一种享受。汪曾祺也曾说:“我始终认为用笔,墨,颜色来书写胸怀,更为直接,也更快乐。”

当然,汪曾祺画画不仅仅对他来说是个创造的过程,某个程度上也是让我们再创作的过程。

汪曾祺把这份留白与构思留给了我们,我们逐渐的也就成了那个“享受者”了!享受其中,浮躁离我们而去,平静也就随之而来了。

四,第三大乐趣:做菜

做菜,是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谈到的第三大乐趣。

众所周知,汪曾祺不仅是文学大师,更是蜚声海内外的美食家。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美食,不过爱吃的不见得会做,但会做的必定好吃——汪曾祺则是两者俱佳。所以,当人们每每谈到汪曾祺以及他的作品时,都绕不开他的美食散文。

01.拆解式阅读——结构富于变化,多角度切入

这次汪曾祺写做菜,并没有按照时间线叙述而是按照做菜的顺序来写的。然后从多个角度切入,分别从“做菜必须自己买菜”和“做菜待客,须看对象”,“做菜要实践”这三个角度来展开。

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写的三种爱好,结构都不同,错落有致,在不经意间精巧构思,不留痕迹。这可能就是汪曾祺的高明之处吧。

汪曾祺说做菜,必须自己去买菜。汪曾祺每次到一个新地方,不爱去百货商店,反而更喜欢去菜市场,因为在那里可以感受到本地人真实、生动的生活气息。

并且对于汪曾祺来说买菜的过程,也是一个构思的过程,就和前文提到的写字,画画一样,做菜对于汪曾祺来说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说到,想炒一盘雪里蕻冬笋,菜市场冬笋卖完了,却有新到的荷兰豌豆,只好临时“改戏”。这个比方就打的特别生动,如何搭配,怎么配料,怎样翻炒,都需要一番精妙构思呀!

汪老不仅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的头头是道,还能够用最细腻真实的语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来。

除了买菜,汪曾祺在提到做菜待客,也是要看对象的。并且针对不同的客人,汪曾祺也会为她搭配出不同的菜肴,这其中也是大有讲究的了。他不仅仅看客人的喜好,还会了解客人的具体情况比如家乡在哪呀、常吃什么呀来考虑如何让客人既吃的新鲜,又吃的惬意。

汪曾祺在《自得其乐》中就提到如何招待聂华苓和陈怡真这两位友人。

聂华苓是湖北人但长居美国,他便做了煮干丝(淮扬菜),引起她的故乡情来。

而对于陈怡真,汪曾祺则准备了干贝烧萝卜和云南的干巴菌,因为陈怡真是台湾人,这些菜在台湾都是没有的,陈怡真吃的也是很满意,甚至要打包一点带到宾馆吃。

从这个角度来写,汪曾祺其实又再度深化“做菜”的创造性,不仅买菜需要构思,做菜待客也是要花费一番心思的。

当然仅仅是构思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实践,得多吃、多问、多看、多做。并且要富于想象力。想得到,才能做得出。

汪曾祺就独创过两种菜式,一种是用拌荠菜法凉拌菠菜,一种是汪曾祺经常自夸自己发明的“塞肉回锅油条”,可谓是“嚼之酥脆,真可声动十里人。”

汪曾祺从这三个角度将做菜的过程层层推进,让人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了。

02.对读:对美食情有独钟,质朴中见趣味

汪曾祺一生俭朴 ,做菜做饭也求质朴有趣 ,而不在乎美味珍馐。他写的美食也多是一些地方风味及民间小食,《自得其乐》中提到的萝卜、干丝、干巴菌等,都是他笔下常见之物。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就谈过他的做菜心得,“大都存其本味 ,去增饰 ,不勾浓芡 ,少用明油 ,比较清淡。”“殊不知烹饪到了极高境界 ,又要反朴归真。青菜、咸菜、豆腐之类要做出与别人不同的滋味 ,那才见得烹饪的绝技。”

汪曾祺曾说过:“我把自己所有的爱的情怀灌注在喜好美食的文章中”。他的美食散文常常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也津津有味,满嘴清香。

可见,汪曾祺做菜做饭不光为饱口福 ,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尝人生滋味 。汪老的文字也像他形容的菜一样,有清新的香味,格外鲜爽!这也是汪曾祺的创作风范 ,质朴中见趣味。

在中国文化精神中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 ,对于俗务尘劳之外的雅趣都格外钟情 。

孔子在《述而》中勾画的人生境界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汪曾祺亦在《自得其乐》中就写道 :“我很欣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 ,荒秽不治。种一顷豆 ,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 ,须富贵何时’”。

汪曾祺所向往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在汪曾祺年老的时候,他曾感叹道:“活着多好啊。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只可惜,在汪老在写下这些话的1997年就去世了,他的一生可以用他的话来概括:“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做郇厨”。

然而,汪老的美食美味,却让我们感受到乐趣之与人生的意义,这是一种热爱也是一种洒脱。

五、结语

袁宏道说 :“世人所难得唯趣。”

我们可以看到“趣”其实是一种智慧和态度 。

影响到一个作家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而汪曾祺将书法、绘画、美食,各种技艺相互交融,然后投射到文学的创作之中,业余爱好与主业之间也完美交错,最终让汪曾祺树立独树一帜的风格。

虽然生命的局限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是生活本真的存在,我们既然无法跨越它,那不如像汪曾祺一般,就算被下放劳动,就算被归为右派,不管在什么坏境下也依然能够寻找到什么好玩意儿来。

放下浮躁,在生命的局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也不妨用文中提到的拆解式阅读法和对读法去深度阅读经典,不断提升自己!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出发,我已经在路上。

我是苏米,欢迎【关注】我哦,一起读书、写字。种出生命的小花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风骨的作文 描写兰花的作文600字 妈妈谢谢你作文500字 六年级下册4单元作文 商店变样了作文500字 作文他真行 春天的月季花作文 童话类作文评语 改变自己作文800 三年级中秋节的作文 善良最珍贵作文500字 花与果作文 军训的意义作文 用变写一篇作文 写一篇熟悉的人作文 庆国庆小作文 游山作文300字 逛庙会作文300字 拼搏作文600 青春拼搏作文 有关游乐园的作文 我最崇敬的一个人作文 疫情作文500字 我的初中老师作文 成功作文450字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作文 我们是一家人初中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名人作文素材 实践活动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