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日高考 一起学学古人的考试技巧

2020-11-22 11:15:01
相关推荐

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高考时间史无前例地推迟了一个月,疫情之下,千万高三备考生的考前生活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居家学习、各种不确定性也带来了焦虑和无助,但无论前期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这一重要考试,愿所有怀揣梦想的考生都能调整好心态,见招拆招,胆大心细,越战越勇,前途光明!

面对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免紧张。其实,这种紧张中国古人也是饱尝了多年,可能有人说高考考这么多门科目,古代科举多好,就考一门写作文,多简单!其实,古代的“高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容易,说比今天难上十倍,一点不假。在艰难的上千年的考场厮杀中,中国古人也积累了丰富而无奈的“考试秘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的那些考试经验。

▲ 万历二年(1574年),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考前细细准备

考前心态很重要

古人在考试前早就想明白了,平常心最重要。“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能考上进士,都算年轻的,虽然夸张,但考试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古人很少有因为几次考试失利就自暴自弃的,“万里关山从头越”,大不了从头再来。科举考试,虽然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大多数学子都保持着一种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平常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赴考,往往能提高心理素质。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考生晚上做梦梦到自己的胡子被人剃了,醒来就去找算卦先生,算卦先生说去年的状元叫刘滋,胡子又叫“髭”(zī),你做梦梦到剃了胡子,就是“剃髭”,说明你今年要替了刘滋啊!考生听了很高兴,自信满满的去考试,结果超常发挥,果然中了状元。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大量考生赶考路上去寺庙求签算卦的故事,实际上求签算卦只不过是求一种心里安慰罢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三个书生一起赴京赶考,书生们心里都紧张不安,恰巧半路上经过一座寺庙,三人于是进庙烧香拜佛,祈求能高中,里面有一位老和尚正在念经,三个书生走到老和尚跟前,恭恭敬敬地说:“请法师为我们三人算上一卦,此次赴京赶考,三人之中能有几人获取功名?”

老和尚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一个食指,就把三人打发出去了。数月后发榜,三人中只有一人上榜。中榜的书生欣喜不已,又专程前往那座寺庙去感谢老和尚,老和尚笑着说:“公子虽然博学多才考中了,但实在是没有理解老纳一个手指的妙用啊!”书生细想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和尚只伸出一个手指头,你可以理解成只有一个中,也可以理解成只有一个不中,或者一个都不中,或者一个也没落榜,无论什么结果,都能应了他的验。

熟悉考试大纲

古代也有备考资料,备考资料就是现在的考试大纲,每个朝代科举考试的备考资料略有不同。如除了进士科,唐朝还有明经一科,著名宰相狄仁杰就是明经科出身,这一科主考记诵,《孝经》《论语》是必考课目。《礼记》《春秋左传》《毛诗》《周礼》《仪礼》《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分成大中小三经,学子们可以选考其中自己背得好的,唐宗室为李姓,自认为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特别看重《老子》一书,有时加试就考《老子》。

到了明代,《明史·选举志》记载说,明初科举制沿袭唐宋旧有的制度,但稍微有所改变,规定考试题目只从《四书》《五经》中出,《四书》中有《孟子》,朱元璋有一次看到孟子“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一句,龙颜大怒:皇帝说你两句,你还能反了?孟子这话真是大不敬!气的朱元璋非要拆去孔庙中孟子的神位不可,下面一些人为了拍马屁,特意删去《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不利于君主的言论,这样的内容不能算作备考资料,考试也绝不会考。

随后朱棣上位成功,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组织人编成了《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为学子们提供了详细的备考资料,朱棣企图通过为科举考试提供标准的考试文本来达到统一思想、稳定政局的目的,“考纲”一出,其他人也只能以此说法为准。

▲ 殿试图

读读备考范文

备考范文就是历年的真题,有点像现在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古代考试学子也几乎每人一册。唐朝实行“行卷”制度,科举中的礼部试卷是不糊名,不密封,因而主考官除了看试卷答得怎么样外,还要看考生的名字是谁,有没有名气,有没有人推荐。考官可以根据考生名气的大小择优录取。所以,考生们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一些官场有名气有威望的人,求推荐,求转载,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在今天的博士考试中,也会有同学把自己的论文、作品、戏曲、古文拿给导师看,这也许是行卷风俗的遗存吧。

一些成功者的行卷会被举子们搜集,书商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需求,于是书坊之中就有人专门刻印“行卷”集子进行发售,举子们“于京师书肆百钱得此”,花几百块钱就能买到这些参考书,历史上还发生过有人以他人的行卷冒充自己所作,而又投献给原主的笑话。

明清八股取士,书商们就又搜集大量的八股文编成集子出售,一些学子偷懒,甚至连经书都不读了,直接买来这些参考书,当模版背诵,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拟题》所说:“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清代徐大椿《道情·时文叹》说:“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新科利器”指的就是最新一届科举考试中获胜的试卷,即去年的考试真题和范文模版。

准备备考器具

古人最重要的备考器具除了钱,用以置办衣物、花钱住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备考器具,即“身份证”,明朝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即 “路引”。准考证,准考证就是“相貌册”,“册”上写着考生的相貌特征。

有一个故事说清代有一个考官看到一个考生的“相貌册”上写着“微须”,“微”有很多个意思,其中之一是“没有”,如《论语·宪问》记载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要没有管仲,我们将会被蛮夷统治,而和蛮夷的装扮一样了,考官看了看考生,说“你这上边写着‘微须’,也就是说没有胡子,你怎么有胡子,肯定是替考!”考生很无语,“大人,微还有很多意思,比如‘些许’等等,另外《孟子》说‘孔子微服而过宋’,这是说孔子穿着普通人的衣服路过宋国,要是按照您的解释,‘微’是‘无’的意思,难道孔子是光着过去的?”考官被问的哑口无言,忽然想起“康熙微服私访”之事,一身后怕,赶紧放考生进去。

说来说去,古代的考前秘诀和今天也差不多,心态要好,复习题、资料要齐全,要备齐考试工具——身份证、准考证……不要在小细节上出纰漏。

▲ 贡院放榜图

考场好好发挥

考试,考的更是意志

说到古代“高考”,第一个难关不是试卷,而是考场环境。进场的时候,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必须排着队,一个个脱光衣服验身,查清楚有没有带小纸条,平均一个考生就要耗上大半个小时。

进去之后,是一个个小黑屋,叫“号房”,听着跟监牢似的。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一坐就一天,第二天早晨才能出来,中途睡觉连床都没有,只能拿两块木板拼起来凑合着用。考生也可以在里面上厕所,可是房间严密,夏天不能透风,冬天不能生炉,温度不适,气味不宜,和现在舒适的空调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除此之外,科举的考试内容也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我们知道科举要考八股文,那八股文要怎么写呢?规则如下:

〔一〕全文要分成八个部分写。

〔二〕每一个观点都要遵循“高考宝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

〔三〕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

格式要求非常严格,可谓“戴着镣铐跳舞”。除此之外,考题数量也非常巨大。以明朝乡试为例。假设你是明代的一名考生,走进考场后:

第一场|先一口气写7篇论文;

第二场|1篇政论,5篇判词,再加1篇公文;

第三场|再写5篇时政评论。

闭上眼就能想象,在昏天黑地的考场里,接受如此堪比马拉松的书写考验,那是一场怎样七荤八素的折腾啊!

明朝有诗形容科举:三场辛苦磨成鬼。能全程咬牙熬过来的,真不是一般人,像大儒王阳明,大改革家张居正,大英雄郑成功,大名臣曾国藩……没有一个不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实打实考出来的。

今天的考试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科目繁多,一门接一门,对学子们的考验也不低。不过,辛苦的时候不妨想想古人,他们连魔鬼科举都挨过来了,我们只要咬一咬牙,海阔天空就在眼前。

▲ 古代科举“号房”

考试,头脑清醒是关键

每个人应对考题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挥洒,有的稳健,但不管怎样,目的明确,头脑清醒才是关键。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为人玩世不恭,在考场上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专写“零分作文”。他第一次参加考试,试题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出自《论语》,意思是“我不是匏瓜,不是挂在那里给你们看的,是要给人吃的”,比喻一个人怀才而莫展,不愿中看而不可吃用。正常做法,当然是就题论事,写一篇潇洒雄文。可金圣叹偏偏不走寻常路,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这是匏瓜的意形。”主考官大怒,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参加科考,题目叫《吾四十而不动心》,出自《孟子》,原意是人到四十心如止水。结果金圣叹又是大笔一挥,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又来追问,他幽幽地说:“孟子说四十不动心,即是说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咯”,自然又被除名。

再一次岁试,题目是《西子》,要求考生评论越国派西施出使的史实。金圣叹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则西子来矣!”主考官见状,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最后当然又是名落孙山。

同样是才华绝顶的考生,苏轼比金圣叹要稳健多了。当年苏轼上京赴考,带了一肚子学问,可谓意气风发。进入考场后,他铺开卷子,一看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即是“赏罚要厚道”。

苏轼马上审题:题目出自于《尚书》,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思想:“刑罚上有疑问,就从轻处理;奖赏上有疑问,就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这是最忠厚的做法”,可以显示当朝者仁厚治天下之风。

如果当时要出一本《零分作文》,金圣叹的文章得收录好多篇。聪明大胆是好事,但不等同于儿戏,只有以认真的态度把握机会,才对得起自己大好的才华和青春。

文章主题确立之后,文字风格怎么定呢?苏轼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出题人欧阳修。这位主考官极其反对华丽花哨的文风,提倡写文章要浅显明白,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远的思想。苏轼当场决定,放弃啰嗦的理论,用两个具体故事作为论据,干净利落地论证文章主题。最后,答卷果然被欧阳修一眼相中,荣登进士榜。

对待考试,战略上要轻视,这是一种胆量,但在战术上则要重视,这是一种负责。多年苦读实在不容易,既然有心一搏,就要收起玩心,全力以赴。

▲ 殿试录取分三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考试,遇难心不慌

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考场上遇到难题也难怪。对今天的学子来说,难题也许是卷子末尾的大题,而对古代学子来说,可能就是皇上的“刁难”了。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有个书生叫刘凤诰,勤奋好学,乡试、会试连连及第。可惜他相貌丑陋,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好在当时会试的主考官是个惜才之人,硬着头皮禀告了乾隆。乾隆不想被嘲笑“以貌取人”,只好亲自上阵考验一下这位南方丑儒。

殿试当日,乾隆帝高坐龙椅之上,一见刘凤诰的长相,心里不免有些轻视。他一摆折扇,念出一句上联:“独眼不登龙虎榜。”在场的人一听,知道皇上在暗讽刘凤诰独眼,都替他捏了把汗。岂料刘凤诰不仅没被吓到,还挺胸昂首对出下联:“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帝见他如此气魄,顿时刮目相看。沉吟半晌,又出句:“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不卑不亢,马上接招:“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帝大喜,当场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遇到难题,无须阵脚大乱,稳住气势,保持信心,说不定就能文思泉涌,柳暗花明。

▲ 中进士,衣锦还乡。

考试,切忌浮躁

考场上还有一条打不破的真理,就是切忌浮躁。

传说唐代有个秀才,才华横溢却骄傲自大。一次京城科考,洋洋洒洒,自感考得不错。考后游玩,遇到一算命先生,上前让其测测名次。算命先生看了他一眼说,请在纸上写一个字吧!秀才挥笔而就,在纸上点了一点。先生摸摸胡子:你有望考取一等。

秀才乐了:一等榜首吗?先生摇头:结果出来就知道了!后来,皇榜告示,秀才是一等最后一名。秀才去找算命先生:“我一向文才极好,‘点’是‘文’字的第一笔,所以才写了这一点。为什么现在反而是一等最后一名?”算命先生笑了:“这一点,固然是‘文’字的第一笔,但也可以是‘等’字的最后一笔呀!我先前见你写字的时候,洋洋得意,心浮气躁,就知道你虽有才华,却只能是一等之末。”

故事有点玄幻,但骄兵常败的道理是真的。唐代大诗人温庭筠,年纪轻轻就写得一手绝好文章,可惜性格也比较恃才傲物。他年轻的时候没把科举当回事,总觉得自己啥时候想考,啥时候就能考中,于是一直玩了几十年。直到了快40岁,玩够了,才大摇大摆走进考场,开始人生中第一次“高考”。可等他是把科举当回事了,科举却不把他当回事,一直考到56岁,都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弄进进士榜。

考场上,信心和虚心,两者都必不可少。从古到今,考场是一个人生转折的缩影,表面上考的是知识,但其实更考一个人对待挑战的态度。

过来人说:高考的时候,以为高考就是天,毕业后才发现,学校的考试,其实是人生路上遇到的最简单的考验。它教会我们,在顺境中,要把握自己,珍惜顺境;在逆境中,也要直面困难,正视现实。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愿考场上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有勇气和幸运加持。

◎本文综合自“章黄国学”与“物道”,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文 诚信的力量作文500字 万能的作文题目 关爱400字作文 长江作文300字 简单的作文600字 关于伞的作文 宇宙飞船的作文 写新闻的作文100字 关于景色的作文200字 那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小学作文我的好朋友 柠檬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 吃牛排的作文 不甘平庸作文800字 写人作文550 教育公平的作文 作文感动的一件事400字 优秀作文初中 我的心事作文1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 我在努力作文 关于接纳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续写作文600字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 海边风景作文 幸福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