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在上海看“徽州大观”:回归徽文化的本源 畅想徽州未来

2020-11-22 12:10:01
相关推荐

3月30日下午,“徽州大观”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幕,此次展览以“返本”、“开新”两大板块,解析徽文化本源,提炼传统对未来的影响。此次展览以徽州白墙黑瓦以及旧木装饰作为基调,以“北纬30度”的地理概念和“三坛陈酿”串起的时间概念。对于“徽州大观”,画家汪观清对澎湃新闻说:“我11岁离开徽州,如今再看,像是一种文化的寻根。”

展览现场

走进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3楼展厅,“徽州大观”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而在未真正进入展厅前,展览首先回顾了1987年的“徽州大观”展。据策展人汪大刚介绍,33年前的展览源于1986年初,当时上海到歙县需要坐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车,每天更是要走近30公里的山路拍摄,几度涉险,当时的参与者利用节假日,凭着一腔热情完成了展览。

1987年“徽州大观”展览资料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记者在展览开幕前的上午遇见汪大刚时,他一直提着一部哈苏老相机和一个文件袋,直至最后他将手中物件放入一个空的展柜时,才知道手中的展品对这个展览意义非凡。汪大刚说,自己的母亲也是生于、长于新安江畔的徽州人。老相机是35年前母亲得知他希望办“徽州大观”要回家乡摄影时以3200元(相当于当时大半年工资收入)购得的一部哈苏二手相机。在同一个展柜中,还记录了今年1月3日,母亲得知汪大刚计划办今日之展览,汇入账户的80万元作为支持。

策展人汪大刚将最后的展品放入展柜

由这一种贯穿的情怀,再走入展览更添一种家乡之情。有别于33年前摄影为主的形式,此次“徽州大观”展览以文献的形式,呈现“返本”、“开新”两大板块,从本源对徽文化进行基因解码,并用创新的观念剖析徽文化,以链接传统与未来。

展览以“三坛陈酿”分别对应徽州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朝,再到明清两代的历史,以及对于未知未来的畅想。

汪观清向观众介绍展览和徽州文化

徽学的缘起和徽州人的日常

徽州位于北纬30度,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展览从徽州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文化传承、信仰崇拜等角度讲述人杰地灵的徽州。

徽州位于白际山脉、黄山山脉等之中,出土文物包括远古时期的恐龙蛋、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西周青铜器等;从晋至清人口从3万人至180多万。其交通也是四通八达,通过运河可以至北京、距中原、广州也有陆路相同。

徽州地貌图

徽州文化昌荣,先后有156所书院,朱熹、戴震也出自徽州,除了书本上的口口相传,其儒释道的信仰也在民居构建中予以表现。

对于家的概念和对先人功德在徽文化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徽州人几乎家家都有完整的宗谱体系,这种对宗法的推崇和坚持,也通过文化“返本”到家庭。在展览“第一坛陈酿”的最后,以几个徽州家庭场景还原式地呈现了徽州一个家族中,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言谈举止和处世方式。展现了徽文化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映射。 由此表达出徽文化形成的原因,并且融入到徽州人的日常之中。

《家》(桑麟康创作)

一场“文艺复兴”,明清时代的徽州

走过元以前的徽州,明清时期的徽州更为具象,展厅如同徽派建筑的中堂,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周易大传—贲卦·彖》)的警句下,传递的是徽州人文生活的精致化,徽墨、歙砚、徽茶、景瓷、徽菜、徽雕(砖雕、木雕、石雕)、雕板、新安画派、徽州收藏等囊括了思想、哲学、医学、军事、技术、艺术、饮食、工程、教育、建筑、戏剧等中国古典文明的各个方面。这被认为近似一场 “文艺复兴”。

展览现场

其中,展厅中间依旧是一坛陈酿,周围是四幅民国木雕。据策展人汪大刚介绍,这四块木雕为一人一生的作品,其中一块还是未完成品。细看这4块汇聚了一生时间的木雕,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物动态都颇为生动,如今这位木雕艺人虽未留下名姓,却是“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最好诠释。

民国木雕(局部)

民国木雕(未完成)

同样出自匠心之门的还有来自曹素功的徽墨,此次展出了一批借展自曹素功的徽墨模具。当观众叹服于“朱子家训”墨锭模具上精致入微的刻字工艺时。策展人则介绍了另一组看似平常,实则精巧的模具。“相比方墨锭模具,这一块是不规则的,要求母模和子模,严丝合缝,两者相合时,连水都不能从中流下。这需要非常高的技艺。”汪大刚说。

套墨,御园图“补桐书屋”

“朱子家训”墨锭模具

此外,“新安画派”和“徽人的迷恋:收藏”虽只在展板之上,但其中可见徽州的文化传统,在“徽人的迷恋:收藏”板块,主要讲述的是潘世恩家族,从家族世袭表中,可见颇多熟悉的名字:潘世璜(潘世恩堂兄)、潘祖荫(潘世恩孙)、潘祖年,以及更为人熟知的吴湖帆、潘静淑。苏州博物馆近两年也陆续推出潘家两支的收藏展,在众人的印象中,他们是苏州人,而事实上潘家在明代由潘仲兰(潘世恩六世祖)由歙县北迁至苏州。

“徽人的迷恋:收藏”展板

“新安画派”板块简单梳理了渐江、戴本孝、弘仁、查士标、黄宾虹等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贯穿“返古”部分的是画家汪观清的作品,回忆徽州的山山水水,他认为,新安山水美,山水再加上人文的情怀,就会变得有灵魂。

《秋》(汪观清创作)

去故鼎新,以科技的畅想讲述文化回归

“开新”部分主要来自青年艺术家薛颖峰的创作,他从徽州木雕中提取创作元素,通过电脑制作和手绘等多种形式,反思当下,展望未来,在领悟徽州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畅想2050年的徽州愿景。

展览现场

薛颖峰虽不是徽州人,但对于徽州却并不陌生,他在读书期间就多次去往徽州写生,为了筹备这次展览,去年9月,他再次深入徽州考察调研了十多天。再此期间,他走访和了解新安江,也走入徽州乡村,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徽州文化。其中他也看到的徽州古村落中传统建筑被新建筑代替,年轻人外出打工的现状。所以“开新”部分的第一张作品就是三代人回徽州。“我的这部分创作从对应‘返古’,讲述自然和文化的修复,也以科技的畅想打破地域、为回归打下基础。”薛颖峰说。

《回归-带资归乡》

细看作品不难发现,传统被重新拾起、自然被再次敬畏,一切循环往复,去故鼎新。在“返本”的基础下,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价值和情感共鸣:古朴的私塾内,教学用上了全息技术;书院内书香犹存,未来的书生们借助人工智能机械臂读取。在全球化浪潮下,儒释道对话尼采、亚里士多德;徽派建筑下,徽州人和外国人交流着《论语》和《莎士比亚》。新安医学智慧和地道药材与地热提取、基因、量子计算等结合造福人类。“文房四宝”也转化为智能手机里的App。

《融》

每一幅作品都拥有传统和未来两种元素,甚至还有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超现实主义的场景塑造。古老而传统的徽州文化,从过去的地域文化,到现在的国家文化、世界文化、最终在艺术家笔下成为了宇宙文化。其实细细想来,这绝非是空想,徽州文化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时光,一个曾经包容中华文明元素,一个具备原生性和多元性特质的“文化轴”。

《星际生活》

在这个篇章中,代表着2050的酒坛是白色的,酒坛下还放着一张白色的纸,这预示着未来需要当下绘就。

对于“徽州大观”这个展缘何而来,在策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筹备和探讨,主办方也以一个特别的互动装置给予回应,透过这个屏幕,展览主要参与者的聊天记录都予以显示,观众通过点击由于走入了展览团队,每一件作品和文献资料的理论依据,都可以从中找到来源。

现场交互装置

走出展览,感悟出的是徽州拥抱外界、包容兼蓄的文化传统。在展览的黑瓦白墙上“开”了一扇窗,徽州人说看得见月亮的才是窗,或许一轮月光折射出的是乡愁、是传统,是文化。

展览现场

据悉,“徽州大观”展览由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歙县汪观清新安艺术馆主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