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者节: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的媒体神器……

2020-11-22 12:15:01
相关推荐

来源:经济日报

今天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从无人机航拍到高清信号传输,从智能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到AI人工智能写作……近年来,高科技的突飞猛进,给媒体行业的整个业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高科技环境下,媒体人自身也在关心,未来的媒体环境会是什么样?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黑科技”手段,为自己的工作锦上添花?

时势造“神器”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媒业其实成了人工智能的最大实验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表示,智能汇聚与分发平台,俨然成为当前最大的传媒‘黑科技’,彻底重构了传媒业的生产、分发与消费模式,重构了传媒的业态与用户的媒介使用模式。

在科技推动下,媒体产业正在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而各种各样的“黑科技”,也在成为记者和编辑的秘书、助理。

“基于新版本的‘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magic.shuwen.com),新华智云今年已经对外正式发布了25款媒体机器人,功能覆盖了新闻资源采集、热点推荐梳理、数据整合分析、视频制作、渠道发布等全流程应用。”新华智云副总裁商艳青说。

“以大疆无人机和手持产品为例,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媒体人使用我们的无人机为公众带来了多方位的新闻视角,接收信息的受众能够以更多角度了解新闻现场,看世界的角度变得更加多样化。”大疆科技公关李娟说。

在新闻生产领域,写作机器人或机器人写作,已经在事实上取代了记者的部分职能。体育比赛、财经新闻、自然灾难等诸多领域,机器人写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不仅如此,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发布了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并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引发全球媒体圈的广泛关注。有外媒称,中国在推动传统记者转型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未来的媒体利器什么样?

随着机器人写作、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陆续实现,技术的爆发力覆盖正在超越人们的想象力。很多媒体人很关心,未来的媒体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科技能否解决媒体的现有痛点呢?

李娟表示,科技产品应用于市场是以用户为导向,为用户服务。因此,产品的迭代会随着用户场景的不同而逐代优化,它所拥有的功能必然更加贴合媒体的使用场景。

“可以畅想一下5G来临后的‘媒体利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将是最具代表性的未来媒体业务应用。”商艳青认为,受众可借助VR技术瞬间“抵达”新闻现场,并进行360度全景审视,减少报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衰减。而AR技术则更进一步,将音视频等多维信息“叠加”至文本之上,通过“再语境化”的信息拓展,将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就我接触的科技企业而言,大家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非常务实。会根据媒体报道的要求,快速提供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罗雪蕾认为,未来定制服务将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发展方向:不同媒体、针对不同受众、不同传播渠道,都会对新闻的技术产品提出个性化的需求。“科技企业提供产品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而且这个服务是持续的,会不断调整和磨合。”

人VS机器:谁是胜利者?

当然,许多人最关心的是,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记者的就业岗位。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几十年之后,是不是人类记者将不再被需要了?

早在2015年5月份,为了测试机器人和记者谁能写出更好的报道,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驻白宫记者、前任商业记者ScottHorsley(NPR公认的写作好手)就和机器人WordSmith进行了一场写稿比赛。两位参赛者一起等某餐饮公司公布财报,同时开写一篇短报道,采用秒表计时,最终比拼速度和质量。

你猜谁会赢?

虽然Scott对此类报道已是轻车熟路,只花了7分钟就完成了这篇报道。不过机器人WordSmith早已等待多时了,后者仅用时2分钟。当然,报道质量上,Scott在最终的投票中占据明显优势。

主流舆论认为,媒体工作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但机器人也是人类发明的。机器人的构思再精巧,也无法替代人脑。因此,只要运用得当,人工智能可以将记者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

“不管科技怎么发展,都无法取代人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作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员、纪录片编导李晓峰希望,未来影像技术发展(如MR,全息影像)、数据传输的变化(如5G)能给新闻报道手段和受众接受方式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能让新闻报道变得准确和有趣。

董天策认为,新技术诚然必须高度关注,但技术的喧嚣也很容易掩盖人文的沉思。在人们的言谈中,智能太多,智慧太少。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千万不要忘记了人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今天面临的问题,决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有现实环境的问题,体制的问题,价值的问题。科技与人文的协同,也需要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人类不用被人工智能击败人类围棋冠军而感到沮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认为,从理论上说,人工智能在所有有明确规则的博弈中,都会击败人类。但是,人类所擅长的创造性思维,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因此,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体裁,将是媒体人进一步深耕的领域。

“媒体人想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得发展空间,唯有在新闻报道中做出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为此,记者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体察人情冷暖,练就与人沟通的本领,发掘普通人的故事,做出有人情味、有温度的新闻和能够折射社会深层问题的调查性报道。”匡文波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六年级我想对你说 餐桌旁的一家子作文 好朋友作文结尾 英语剪纸作文 中秋节作文400字 永远的朋友作文500字 什么是片段作文 四年级优秀作文10篇 成长在路上作文800字 父爱的作文600字 冰激凌作文 春季预防传染病作文 小升初满分作文 扶老人过马路的作文 环保作文1000字 白萝卜的作文 北京四合院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童话 最难忘的礼物英语作文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人生的作业作文 烤羊肉串的作文 特别的礼物作文500字 书香作文400字 运动会赛跑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世界变了作文600字 外貌特点作文 我家的电饭锅作文 假如我是云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