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醉翁亭记》的悠然背后 是欧阳修三起三落仍然不忘初心的坚持

2020-11-22 17:05:01
相关推荐

幽深而秀丽的山峰间,一股清泉飞泻而下,山势回环间,一个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上,亭上一老翁一边观赏着四周山水与来来往往的人们形成的风景,一边饮酒饮酒自乐。那一刻,他的眼中,只有绝美风景、人民和乐,耳边是虫鸣鸟叫、百姓欢笑,醉醺醺的脸上透露着满足。

此亭为“醉翁亭”,而亭中与人共享欢乐的醉翁就是滁州太守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展现了山水之美、意境之美、百姓之乐,吸引多少文人志士争相涉足醉翁亭,追忆并体验当时欧阳修笔下之“乐”。

可是就是这么一篇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文章,却是在作者遭遇贬谪后写下,不仅如此,欧阳修的一生遭遇三起三落,仍然时刻把百姓装在心中,成就了一代散文家、诗人、词人、历史学家、经学家、考古学家、诗歌评论家。

孤寒出能人,达则与友共进步,穷则积极为民,升华人格境界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推官家庭,三岁多便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和妹妹投奔同为推官的叔父,虽然叔父家的境况也不好,但终究有了一瓦避雨。即便条件有限,母亲从未荒废过其学业,用荻杆作笔在沙地上教他写字,没有钱买书,就让他借书来抄诵。

少年欧阳修资质颖异,“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为了解决家里的贫困问题,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他开始走上科举之路。虽然天资聪慧,但是在社会普遍推崇骈体文的时候,他所钟爱的古文是不吃香的,他没有如愿获得名次,而且两试不中,深入考虑后,他开始通过游学来拓展自己的眼界,不再纸上谈兵。

终于在他23岁的时候,他追随时代潮流写诗作文,获得了二甲第十四名的成绩,开始能够为家庭经济出力,迎来人生的第一次春风得意时,出任西京留守推官,迎娶当时的白富美,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文学、金石考古等等,生活非常充实有趣。另外,他喜欢上西京洛阳的牡丹花,并详细研究了他的种植方式,还专门撰写了《洛阳牡丹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洛阳花”也成为欧阳修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意象符号,成为他青春岁月的象征,串起荣枯顺逆,连接现在往昔。

在此期间,他写下《非非堂记》,留下:“夫是是近乎谄,非非近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的语言,意思是一味肯定和歌颂往往近于谄媚,一味否定和暴露又难免有讪谤之嫌,但是如果不能做到准确中庸,则“宁讪无谄”,因为言行正确原是君子做人的本分,纠正错误才能扶植正气。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欧阳修一直坚持“宁讪无谄”的是非原则,在重大问题上不随波逐流,屡遭贬谪而不悔。

欧阳修顺利地通过了学士院考试,被任命为馆阁校勘,职事比较清闲,有空的时候便与尹洙合撰《十国志》。

欧阳修在政见上、文学上与范仲淹互相欣赏,看似一切顺遂时,因支持范仲淹谏言整顿吏治腐败,触犯了宰相吕夷简及其门客的利益,他被贬为夷陵县令,远离京师。

前辈文人似乎没有多少值得效仿的榜样,仕途不顺之时难免会流露出凄凉的意味,但是欧阳修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善处逆境,对贫贱悲戚以平常心处之,将贬谪作为砥砺节操、提升修养境界的一个契机。

于是他将漫漫迁谪之旅看成一次难得的长途旅游,可是到达目的地之时,眼前的艰难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任重而道远。欧阳修上任伊始,即着手整顿吏治、健全规章制度、百姓移风易俗等等,事必躬亲,虽然穷苦,但是他却慢慢喜欢上了夷陵的山山水水。闲暇间,他不忘《十国志》的编著,并专心致志学习新的知识,贬谪帮助他在文学、史学上有了更深的造诣。

大力推革新,达则挑战旧制,穷则为政宽简,指引学者前进

边关战急,朝廷重新启用范仲淹主持边务,受其举荐,欧阳修重新回到馆阁,修成《崇文总目》六十卷,自馆阁校勘晋升为集贤校理,声望日隆,越来越多人前来求教,他都热情对待,不管是对颇为欣赏的曾巩,还是资质平平的寒门学子,本着强烈的爱才惜才之心,终其一生都以识拔贤才、奖掖后进为己任。

此时的国家内外交困,欧阳修废寝忘餐写成《准诏言事上书》一文,提出“三弊五事”,全面分析宋朝官僚政治的症结所在,系统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言辞尖锐犀利。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他又接连撰写了《本论》、《为君难》等系列论文,众口相传,他成为了革新派的主要代言人。

因为论事无所避忌,所以欧阳修越来越受到朝廷的重用,任职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有权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历届不少宰相都是从这一职位上擢升的。按照宋朝惯例,“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而这次宋仁宗却亲下旨让欧阳修直接上任,自宋朝建立百余年来,不经过考试而直接任命的只有三人——陈尧佐、杨亿和欧阳修。欧阳修对此感到十分荣幸,并将这种知遇感和荣耀感转化成更大的政治热情,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之中。

之后欧阳修又被任命为谏官,论事切直,锋芒毕露,弹劾了朝中许多人。新政从减少任子做官的恩荫,到严格按资历升官的考绩条规,严重触犯了一些官僚权贵的利益,他们利用“朋党”言论来攻击革新派,僵持一段时间后,革新在短短一年内失败,革新派核心人员纷纷被贬到地方,欧阳修在被弹劾与诬陷后,也启程到滁州任知州。

一腔抱负无处可施,还被贬谪到穷乡僻壤,说不失落是不可能的,但是闲暇之余,欧阳修寄情山水、寻访金石碑文、写诗作文。他一向主张为政宽简,滁州在他的努力下呈现出一派人民和乐的景象,这才有了《醉翁亭记》里的和谐画卷。治理好政务,然后一人、一酒、一文、一诗、一碑文、一棋,追寻内心所爱。

在滁州,欧阳修的散文越发成熟,诗文创作也经历了更多尝试,吸引了许多求学者不远万里前来讨教,他无私地指点他们,引领他们在文学与仕途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如洛阳牡丹一般极具生命力,成文文坛史上美艳一景。

愈来愈受重用,达则为国举才,穷则指点后进,推动宋朝文学高潮

欧阳修几次调任,都受到了当地百姓普遍的爱戴,被称为“照天蜡烛”,皇帝将他调回京师,并一步步重用他。尽管他因身体、年纪多次请求外调,但是皇帝爱才,不愿意放他走,让其出使契丹、修撰《唐书》、参与科举为国家选拔人才、拜枢密副使、任参知政事,虽然没有如愿外调,但是欧阳修在其越来越重要的岗位上从来不敢疏忽大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他为朝廷选拔出了曾巩、苏轼兄弟,加上王安石、苏洵的展露头角均有欧阳修的一份功劳,至此,“唐宋八大家”里的“宋六家”并立文坛,大放异彩,推动了北宋文学高潮的出现。虽然已位高权重,但是欧阳修礼贤下士,积极为求学者指引道路,全国的文学精英大都聚集在其门下,他一直以来推动的古文潮流以更为实用的优点再次兴起。

百忙之中,欧阳修对于金石碑刻的研究从未停歇,终于完成了《集古录》编纂的所有工作,成为金石考古学的开拓者。而《新五代史》问世,成为唐代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力求以史实为依据来分析时间的前因后果,让后人能够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可是终究是年纪大了,经历了众多友人与亲人的辞世,本就体弱的欧阳修身体大不如前,在一次又一次的辞官后,皇帝放其告老隐退,结束了“历仕三朝,备位二府”的官场浮沉,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离开京都后,欧阳修仍然是当时文学的引路人,而他也将指点后辈作为己任,以期更多的新鲜力量加入到文学创作与国家建设中来,如国色牡丹一样,在宋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便是老眼昏花,欧阳修仍坚持写文撰书,丝毫不松懈对于中华文化的探寻与传承。

写在最后

欧阳修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于文学、史学、金石碑刻的追求,为后人留下了无数作品,推动了宋朝文学潮流的前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对于朝廷与民生从未懈怠,无论是否被君王重视,他都能够“宁讪无谄”,无愧于心。

晚年时,欧阳修为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别号:六一居士,即家中藏万卷书、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此为“六一”。生动又诙谐地将醉翁的形象在晚年又描绘出来,经历了大起大落,他仍然能够怡然自得,不放弃内心的追求,也不松懈眼前的挑战。集中华文化之大成者,始终保留内心的纯真,不忘初心,但求无愧于心。

我是@咸鱼小小酥,愿你宠辱不惊,不负韶华!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