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年前那场“高考”缘何群星闪耀(下)

2020-11-22 17:45:01
相关推荐

□夏钦

科举考试发展到宋代,已经十分完善和成熟。整个考试过程既严肃紧张又周密细致。宋代科举制度除了一些制度创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改进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古代科举考试的贡院。

锁院与糊名的发明

“锁院”“糊名”都是在宋代提出并完善的。 在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知贡举苏易简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被称为“锁院”。到宋真宗初年,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封印院糊名之后,再送往知举官处阅卷。“糊名”制度的诞生使得考试完全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唐代科举中的士人考前投状,名人举荐等妨碍考试公正性的因素都得以杜绝。“公正性”的提高,可以看成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备的一个重要特征。

让我们看看嘉祐二年整个科举考试的全流程吧。考试之日,考生凌晨入场,依次就座,主考官将试题写出后,考生对题目有疑问,可向主考官提出。考场由皇宫侍卫严加看守,黄昏时分才开门放考生出院。考试结束后,由内侍官收取试卷,先交编排官,去掉籍贯、姓名等,另行编号,然后交给封弥官誊写一遍,校对无误后,盖上御书院的印章。这一过程就是“糊名”,目的是防止营私舞弊。接着,由初考官初次判卷,定出等第;然后再次“糊名”,由覆考官覆判;随后由详定官启封,以两次判卷的结果决定等第;最后交还编排官,揭去糊名,恢复姓名、籍贯,决定礼部录取的名单,奏闻朝廷,以供殿试最后裁决,这叫奏名,也叫定号。其严肃性和公正性,与现在的高考有得一拼吧。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考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放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何尝又不是呢?

北宋嘉祐二年(1057)的科举考试,从正月初六至三月初五,整整两个月。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科388人(礼部考试进士科出线373人,三月十一日的殿试放榜时,比礼部试登科进士多了15人,这15人是特奏名进士。所谓特奏名是指屡次参加礼部试不中的考生,另造册上奏,特许附试,属于照顾性质)也是从这一届科举考试开始,宋朝确立了“殿试不落黜”的原则,即凡获得参加殿试资格的进士,原则上都不落黜(之前最高可达50%以上落选),都赐予进士出身,殿试仅仅是评定名次而已。

苏轼

高手如云的比拼

后世之所以将嘉佑二年的科举誉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因为这一次科举考试中,产生的很多进士,对后世的文学、政治、思想等领域影响非常之大,无论政治、经济、文学、经学都有独领风骚的人物出现,可谓是群星璀璨,辉映史册。

这场科举考试,“唐宋八大家”占了三席,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经后人梳理总结,在《宋史》中有传的就有24人,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这些人中,有9人曾担任宰执: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这对于那些成绩在进士线上徘徊的读书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看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都在哪些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文学家有苏轼、苏辙、曾巩;理学家张载、程颢和吕大钧;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张璪、林希、蒋之奇、邓绾;保守派名臣朱光庭、梁焘……有意思的是,后来成为理学大家的张载是程颢的表叔;曾巩与他的弟弟曾布、曾牟,以及堂兄弟曾阜,一门四人同科及第;状元章衡与叔父章惇同科及第,但章惇的名次在侄儿章衡之下,深以为耻,遂放弃殿试成绩“委敕而出”,下次科举考试时,高中甲科,其任性程度,恐怕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无人出其右;以善长险怪文风的太学生刘几名落孙山发动“进士群辱欧阳修”,后来痛改前非,彻底摒弃怪僻文风,两年后改名为刘辉,被担任殿试详定官的欧阳修擢为第一,获得殿试甲科……可以说,1057年的那场“高考”,不仅照亮了北宋的星空,也因其群星闪耀,辉映着历史的星空。

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因缘际会齐集京城,其中四大家与这次贡举直接有关:欧阳修身为主考官,曾巩与苏轼兄弟都是进士及第。另两大家也在京城:苏洵送二子应试,王安石正在京担任群牧判官(国家养马场的场长)。

对这一奇特现象,吴钩在《宋仁宗:共治时代》做了如下深刻分析:嘉祐二年的礼部贡举之所以能遴选出这么多杰出才俊,除了归功于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慧眼识才,也应归功于范仲淹昔日推行的庆历新政。新政“十条”中的一项举措为“精贡举”,含教育振兴与改革、科举考试改革两个部分,其中的科举考试改革在庆历五年叫停:“礼部贡院进士所试诗赋,诸科所对经义,并如旧制考校”,但教育振兴计划却坚持了下来,朝廷在国子监设太学,又在地方州县遍设官学,史称“庆历兴学”。从庆历兴学至嘉祐二年,已有十余年时间,苏轼、苏辙、曾巩、王韶、张载等嘉祐二年的进士,正是在这十余年间接受的教育。

苏轼未能进前三

嘉祐二年的贡举考试,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苏轼,尽管历史的真相是他的考试名次并不靠前,但因为相关的单科考试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大赏识,以及由此产生了口口相传至今的若干精彩故事,使大家误以为,苏东坡因为欧阳修为了避嫌的原因,与那届科举状元擦肩而过。

事情的真相是:嘉祐二年的殿试中,苏轼中第四甲,苏辙中第五甲,排名是较靠后的。按惯例,第四甲可授予“判司簿尉”范围的官职,第五甲则不能立即授官,须候选。

苏轼参加的嘉祐二年进士科礼部考试,一共考四场:第一场试诗赋,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策,第四场试经义。试诗赋即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与韵脚现场创作若干首诗赋;试论类似于命题作文,按题目写一篇短论;试策,即出题者就时务提出若干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试经义则是出题者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句话,请考生阐述其蕴含的义理。

苏轼在第一场考试中,所作诗赋被评为不合格,第二场试论得第二(《刑赏忠厚之至论》,即应试的短论),第三场试策成绩不详,第四场试经义得第一。综合四场成绩,顺利登科,获得进入殿试的资格(至于苏轼省试的具体名次,现已难考索)。如果不是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欧阳修与梅尧臣的赏识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苏轼很可能在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中落第。如果落第,他与欧阳修将不再有后来让人羡慕的师生关系,也许,他的人生命运将会被改写,能不能有我们今天熟知、人见人爱的苏东坡,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欧阳修产生了错觉

据《文献通考》载: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杂文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为什么苏轼在礼部贡举中总成绩并不靠前,单科论排第二却引起了巨大轰动,连他单科得第一的经义都没有人谈起,以至千年以来,人们以讹传讹,误传其总成绩为第二呢?这其中实际上大有文章,按当时省试四场考试的内容来看,惟第二场论最能体现欧阳修下决心倡导的古文之风。并且这篇论中还有“想当然”的典故(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让最先发现而饱读诗书的梅尧臣不知其典故,但文章务实的文风又与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高度契合,遂向主考官欧阳修报告,欧阳修亦不知其典故出处,因疑心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才判为第二。从传播的角度,这个不经意间出现的“梗”,引起了整个考官团队的高度关注,由此在去“糊名”之后,都急于想知道是谁作的文。这才有了后来妇儒皆知的相关故事:欧阳修给好友、担任此次科举考试编排详定官的梅尧臣写信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言及苏轼,欧阳修多次向人说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以及欧阳修给自己的儿子们所言:“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一言一行,都是文坛的风向标,如此溢美之辞,更是让苏东坡爆得大名,成为红遍全国的新闻人物。风头之劲,反而盖过了后来殿试的状元。

至于后来殿试中的排名,更是与北宋的科举考试不断改革、修正和完善有关。进士科在太祖朝因取士不多,皆不明确区分甲第,唯以赐及第、出身显示高下。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起,随着取士人数的增多,录取进士分等,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开始分甲、乙等,甲等即第一等,授将作监丞,通判藩郡(诸州),乙等即次等,授大理评事、知令、录事。科举考试录取分甲乙科,主要目的是作为授官的依据,以便按成绩等级高下决定授官之高低。后到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又分为五甲,宋代科举中习称的甲科,在五甲制下一般是指第一甲,乙科则是指第二甲至第四甲。但乙科与丙科之间却界限模糊。殿试的最终结果,苏轼初列丙科,因第四场《春秋》对义名列第一升一甲而升为乙科,从第五甲升至第四甲,赐进士出身。苏辙中第五甲,不能立即授官,须候选。

在惨烈竞争的科举考试中,由于录取比例极低,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进士登科的,都是人中龙凤,即使像后来被认为是天纵之才的苏东坡,在省试中也会有不合格科目,也会无缘甲科,更不要奢望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80词 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心里话作文400字 元宵节作文初中 感恩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下雪了 关于孝道的作文 学校打屁股作文 我与社会作文 感恩作文600字初中 我喜欢画画作文 我的好朋友400字作文 优秀中考作文600字 学习的意义作文 学滑雪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在阳光下成长作文 我战胜了困难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记事的作文400字 圆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日语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一天 周记作文500字 我最爱的食物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新年活动作文 你是我的榜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