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体》以后会达到《红楼梦》的高度 你同意吗

2020-11-22 22:10:02
相关推荐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通讯员 马正心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系列,不仅“将中国的科幻创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第一次走出国门获得科幻大奖,而且造就了一个“文化现象”,不仅科幻迷关注,就连圈外人也追捧: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网民,从商业精英到文化研究者,从作家、大学老师到大中学生……天文、物理、生物、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细分学科,更是无不涉入其中。《三体》系列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IP,围绕它而展开的出版、游戏、话剧、影视等也全面开花。

在许多方面,《三体》是关于科学的故事,它做出假设,带来希望,等待厄运。但这并不是说,不知道洛希极限方程的人不能享受或理解这本书;其实,《三体》如此受人喜爱,不是因为科学的阐述,而是它非凡的想象力。《三体》文本构成了一个神奇的场域,其中的解读路径包含几乎所有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潮。形形色色的批评和解读让刘慈欣感慨:“科幻文学和批评似不在同星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近日推出的《<三体>的X种读法》,该书是关于《三体》的精彩解读的选编,跨越多个领域,它们各有特色,甚至彼此矛盾,这些文字与《三体》一样,有激发思考和想象的力量。

作者之一的李广益是文学博士,曾担任北京大学科幻协会会长,第五、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先后主持学术网站“科幻理论网”“世界华文科幻研究坊”,编著《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

高考之前的我沉浸在大刘的小说中

“我不搞创作,但作为骨灰级的科幻迷、爱好者进入这样一个科幻的领域有很长的时间。我开始读科幻时间比较早,1980年代中期,叶永烈《世界××碰撞的奇迹》接触到科幻小说世界,1997年才读到《科幻世界》,到今天正好20年,在我们这批人里比较晚。大刘是我编写这本书的作者,刘慈欣很早在看科幻,也在写,但很多属于地下写作或者潜在写作。最早在《科幻世界》发表作用是1999年。我自己对科幻世界的阅读,这些年是看刘慈欣这样的作家在《科幻世界》崭露头角,赢得越来越多的粉丝,最后通过三体这样的作品走向世界,轰动全国,这也是《科幻世界》不断成长,不断更新的过程,也是跟大家共享中国科幻成长的道路。”李广益回忆自己的科幻迷历程。

“刘慈欣的作品最早在《科幻世界》刊登了《鲸歌》,他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鲸鱼长了牙齿。《微观尽头》,著名的科幻迷活动家编写过刘慈欣科幻作品发表的年谱,我做了一些更新。王晋康、韩松、何夕、星河等等,他们都已经是珠玉在前,已经有一些优秀作品出现了。刘慈欣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这个作者比较特别,但还没有和前面的作家可匹配的程度,但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2000年的时候,《科幻世界》第七期刊登了《流浪地球》,各位如果喜欢刘慈欣的小说,对这一篇应该是有印象,会很欣赏。这篇小说中的英雄主义,宏大的叙事和地球逃亡这样主题的探索,其中有一个情节,小学课堂上孩子们讨论当时已经遭受威胁的地球如何逃走,当时有提出生态球,也有说装地球发动机。我是2005年7月参加高考,虽然是球迷,但看欧洲杯太奢侈了,但看一篇科幻小说还可以,在高考之前,仍然沉浸在刘慈欣小说之中。我们都知道1999年高考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如今的李广益非常感叹,这是高考和科幻的第一次邂逅。高考作文题和科幻的碰撞,后来出现了。《流浪星球》,《星歌魅影》的科幻小说恰好是讲记忆移植。因为这个事件的推动,《科幻世界》销量报增很多。《科幻世界》卖得最少的时候,是1997年第三期,邮局订数只有600本,1990年代中期,因为新兴作家出现和编辑的调整,销量逐渐上升,1999年时到了接近40万的数字(38.6万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科幻杂志。今天他们的销量是商业机密,不到最高销量的一半,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科幻刊物和世界最成功的科幻刊物之一,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高考之后,像李广益这样的人和很多科幻迷们,带着中国科幻要展翅腾飞的感觉和记忆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后他担任北京大学科幻协会的会长。他说那个时候也是一种缘份。现在活跃的科幻作家都是北京科幻协会的会员,包括夏笳,李广益是在地摊上买科幻书认识他的。

“像‘磁铁’这样的词,我还在北大的时候就出现了。”在李广益的印象中,随着《流浪地球》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大刘的声誉与日俱增,但很多科幻作者不清楚,当时大刘还是多元中的一元。

《三体》最早的连载是2005年的7-12期的《科幻世界》。《三体》开始连载之后,《科幻世界》洛阳纸贵。有点像登泰山的感觉,越登越高,感觉前面的作品已经很宏大了,《三体》将这个宏大又升到更高的级别。《球状闪电》也是大刘非常重要的作品,台湾有一个很著名的评论家他甚至认为《球状闪电》这样的作品,有一种更早的反映大刘这样的科幻作家原初的激情和想象,如果大家喜欢刘慈欣,推荐这部作品。

“我中间有一段时间在国外留学,对国内的感受不是那么同步,但随着三体出来,有一些记者和IT人士在网络上充满热情地为这样的书打CALL,《三体》的流行就变成了一个事件。以前刘慈欣可能比较热衷于在小说里表达个别的技术构思,但在《三体》三部曲里,不是一个构思延伸出的故事,而是对于两个世界的相遇,由此对于整个地球社会的振荡,包括后来延伸到人类为了摆脱这样的悲剧命运而展开的一种探索或者说一种自救、搏斗。”李广益回忆说。

除了科幻小说之外,李广益还研究教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他认为,自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三体》是第一部赢得了超越文学学科之外,各种行业和学术领域关注的小说。有物理学、生命科学,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各领域都有非常多的人探讨《三体》这部小说,构成了一种奇观。每个人从自己的背景出发产生了不同的感想和感悟。

李广益在和学生和很多同行和专家讨论的时候,感觉《三体》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呈现出来,恰好没有足够好的文章让他可以跟大家交流。比如《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的主角程欣是充满争议的人物,但网上有非常多的讨论,甚至围绕她的很多讨论,有的充满了情绪,感觉她的过错导致了人类的悲剧性的结局。也有人会感觉她所要表现的那种爱比较重要。李广益说,“我觉得这样一个女性人物以及后来延伸出的大刘的女性观的讨论都挺有意思,但是没有足够好的文章,相信以后可能会逐步看到。”

“《三体》三部曲完结以后,我们心里面隐隐觉得他是世界水平的科幻小说,但是我们不敢这么去讲,因为中国在世界科幻界是后发者,虽然我们的科幻小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中间经历了很多中断,偶尔有作品出来,但只是散兵游勇。不敢想象有一天中国科幻可以到世界的科幻之林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研究者李广益如是说。

李广益等说中国科幻小说。

李广益:《三体》有X种读法

“今天我听到很多人说我家里的孩子正在读小学,《三体》已经看了三、四遍。他们从小在这样的阅读和视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完全可以相信他们未来会带给中国科幻更加绚丽、更加复杂、多样的面貌。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刘慈欣的独一无二而叹息,因为未来还有许多可能跟刘慈欣比肩的作家出现。”李广益如此感叹。

《<三体>的X种读法》编者李广益、陈颀是从《三体》切入中国科幻的世界。因为从《三体》开始,科幻小说不再是“小众的大众文学”,而开始走出科幻圈,走进更多读者包括许多非科幻迷的视野。除了斩获国际大奖,国内外知名作家、商业大佬、甚至国家领导人如奥巴马、扎克伯格、乔治·马丁、莫言、梁文道、雷军、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的推荐,也给它的传播装上火箭助推器。

在《<三体>的X种读法》中,他们谈到文学研究界首先意识到《三体》系列在文学叙事方面所带来的新质与巨大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兴盛。例如,王德威教授2011年的北大演讲以“从鲁迅到刘慈欣”为题,足见其批评家的见识与智者的远见。随后,从事天文、物理、航天、生物研究的诸多科学家也对《三体》津津乐道,甚至衍生出了《<三体>中的物理学》之类的科普著作。就“《三体》热”而言,编者观察到的是:作为一部小说,读者对《三体》的阐释与言说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边界,激起了多学科、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三体》系列,已不仅仅是“将中国的科幻创造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荣膺雨果奖的文学作品,它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化现象”,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IP”。

“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从出版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作者,而会在界限并不分明的无尽悟读与误读中,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三体》中,有人看到了文明的冲突,有人发现了现代或当代的中国隐喻,有人提炼出对“末人”的批判……《三体》的应和或者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如是玄思的头脑。”李广益有感于此,故而决定与陈颀将围绕《三体》形成的读解与阐发的文章汇编为《<三体>的X种读法》。

书中选编的文章,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学者和专门研究,也有来自媒体和读者的,甚至也包括了一篇同人小说。这些各有特色,甚至彼此矛盾的文字,作为《三体》的伴随文本,打破了《三体》封闭的、静态的文本形态,将文本与广阔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拓展着《三体》原本的意义空间。《三体》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无限开放、动态发展的结构过程,获得了文本阐释的无限性。二者在阐释与被阐释的过程中不断刺激、搅扰碰撞,共同丰富着想象的可能性。

“刘慈欣为什么有这么独特的魅力?我们回忆90年代中国科幻,当时有很多新生代科幻作家在北京。星河、杨平、林晨、苏学金、李文杨等等。当时的科幻迷不多,但他们有一些活动。因为大家经常交流,彼此熟悉,他们之间的科幻风格比较接近。刘慈欣是计算机工程师,之前的阅读和积累不同,他欣赏的科幻理念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自己的心底,又有坚持。写作的技巧需要不断磨炼,但属于自己的科幻理念没有改变过。这么多年,他那样的科幻风格在中国科幻圈显得比较孤独。其他人也有很多粉丝。他的风格当时很多人也不是很认同。每一种道路都可能成功,每一种理念都可能存在世界和人生不同的看法。下一个刘慈欣什么时候出现不知道,但可以看到刘慈欣对理念的坚持和笔力的提升,我们可以期待像他这样成功的作家出现。”李广益这么说。

“高晓松有一次在节目上说,他觉得《三体》适合拍小长篇电视剧,但不知道中国有没有电视台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做这样的事。他另外一个评价比较吓人,觉得《三体》以后会达到《红楼梦》的高度。”《三体》以后可能会达到《红楼梦》的高度。”李广益说,“这个问题不能由我们今天回答,需要时间磨合和考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作文 坚持就是力量作文 奋斗的青春作文 人文情怀的作文 作文高中生活 小草的启示作文 一场风波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标题 小学生作文植树 立德树人的作文 旅游的作文 家作文350字 作文编故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500字 秋天的一角作文 关于感恩的作文高中 帮父母打扫卫生作文 雅思大作文多少字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左右 读书之乐作文300字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唯美 我是一个小学生作文 写人的作文35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作文 游北山公园作文400字 夜游西湖作文400字 我终于迈出那一步作文600字 英雄故事作文300字 书作文结尾 回忆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