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8北师大MFA艺术硕士广播电视状元:跨考一战上岸心得分享!

2020-11-23 02:25:01
相关推荐

考研,从准备到录取,正好一年。初试 389,综合复试成绩全日制专硕的第一。这是个过好的成绩,我的真实能力远不如这个名次好看。但考研的确改变了生活轨迹,好多习惯也保留下来, 比如不避讳谈论崇高,比如思辨存疑等等。考研从进行时变成过去式,从准备到录取,我用整整一年给这个任务划上full stop。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顺便分享一下从整体规划到单科复习的情况。

本人情况:

中国戏曲学院应届生(不好意思不会唱戏),虽然本科跟艺术相关,但毕竟还是跨专业,懂得并不多。专业知识也只有之前靠兴趣看电影、戏剧、博物馆之类的零散积累,完全无法建构知识系统。

看到直系师姐报了博雅艺术学堂,考上了北大,而我又是一个需要有引导的人,所以也就入班学习啦。做好专心考研的决定后,就推掉了朋友旅游的邀约,放下了毕业要忙的实习、论文,开始了全心备考。

考研规划

4—5 月,学习时段:碎片状态调整期,看书一轮结束,虽然有时候看不进去,背单词接着就忘,但还是坚持不让自己闲着的原则。博雅课堂上,老师还进行了第一次模考,规定时间3小时,我写了六小时还是没写完,内容也是惨不忍睹,第一次感受到考研的可怕,瑟瑟发抖……

6—8 月,自主学习时间:1—2h(惭愧)知识储备期,专业课一直有暑假培训,就按部就班跟着老师来了,大半月的专业和政治课基础,感觉很充实,上课路上刷完了几部电视剧和综艺,有笔记有标注的必看书目二轮刷完。剩余时间就是暴殄天物式看老片 + 一站式看院线。

9 月,学习时长:6h 主题:复习巩固月,公共课陷入了与英语阅读的死磕阶段……专业课自我放飞,暑假拖延的知识梳理放到这个月才做,剩余时间依然抱着书奔波在去展览和影院的路上。总之……玩得很开心。

10 月,上课时间:黄金周假期。自主学习时长:随时 2 黄金周的集训课建立了很多专题,尤其是专业二,还有巨大的知识空白压填补,所以十月一直在看书,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拓展。10 月后期是质变阶段,虽然写题依然很困难,但感觉答题思路清晰了不少,专题也陆续建立起来了,心里也有底一些。

11 月,自主学习时长:12—20h 不等正常情况是按一日时间表进行;12h 的情况是结合上课提到的热门综艺、电视剧,一下午倍速完一季综艺/一部电视剧;20h的情况是懊悔自己怎么又看了这么久视频,利用休息时间,低速赶进度;月末玩脱了,身体扛不住,背疼的坐不久躺不住,歪着写了半个月的题,最终还是理疗大哥救了命。

12 月,学习时间:15—18h 效率低下的低谷期,复习前期整理的专题+每日练手,没必要再看新书增加负担了,最后半个月太累了,天天因为睡过头而苦恼,背痛还要占用复习时间去理疗,真心崩溃。在博雅课堂考试前三天的模拟考试,写的内容一般般,但写题布局问题很大,及时调整。所以说模拟真的很重要啊!

初试状态特别差,睡不着吃不下,两天喝了 7、8 杯咖啡,考完试脸都蜡黄;第一天自我瞎猜觉得过不了线,严重影响了专一发挥。所以说,考试尽量别自己 想这想那,不一定是真的不好,考完赶紧投入下一门复习。

单科复习

1. 折磨死我的公共课

政治,对于我这种记性差、忘性大的懒人来说,政治是真的很难学啊!所以也没什么高分期望,最努力的时候就是顺着辅导老师的讲解,A4 纸手抄了一版史纲大事件年历,后续也整理了专题,看重点比较方便,而且手抄版的好处就是印象深刻,给最后一月的复习打下一点点基础。再有就是肖秀荣了。肖四肖八选择题建立专题。大题看看题目,做一下马哲,就直接背答案了。

我英语一直还可以,所以刚开始 4 篇阅读能错到9.10 个,就突然懵逼,导致九月份一直在跟英语阅读作对。慌乱复习是我英语复习的常态,作文基本放弃了,没有什么可供借鉴的经验。比较管用的就是吃透英语阅读,建单词专题(我是真的很爱建专题)。刷真题英语一总体2遍,英语二总体5遍以上,部分文章是做到7遍的。倒不是说一定要刷遍数,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出题人思维,刚开始我就是觉得大部分文章都能看懂,但就是做题做不对,练题感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做模拟题的原因。今年英语比较简单,4 篇阅读加1篇新题型一共错一个,2 分钟做的完型错2个,翻译应该也写的ok,就是作文扑街打乱我考试节奏。再就是不论时间长短,每天听BBC,看一两段 TIME / the Economist。

2. 又爱又恨的专业课

为什么既爱又恨呢?一方面,学习范围极大,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明白什么;考试范围不大,时间紧迫,没办法由着兴趣来。加上没有标准答案、比较主观的考试方式,就上手比较慢。复习基本就跟着老师节奏+看书来的。考艺术硕士真的很好,老师说没事多看电视,也让我更加放心大胆的各种刷片。写题也是从刚开始憋不出来,到最后考试觉得根本写不完!我还能再写三个小时!专一大概看过 5、6 本艺术概论,北电的、王次诏老师以及其他同类型书目,选看了一部分,个人感觉应试的话用处不大。专业一尤其要对得上所考学校的风格,我是以北师大张同道老师的为主,北大彭吉象老师的为辅。客观来讲,考北师大专硕的同学们,专一吃透张同道老师的书基本够用的,对于建立专一的复习架构非常有帮助,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入门必看!

我最后 GG 的原因就是到后期一直在追求丰富素材库,最基础的东西反而模糊了。桂纶翠饵,反所以失鱼说的就是我本人。另外,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沃特伯格的《什么是艺术》是借着考试的名头看的“闲书”,这些东西是真正驱动我思考,西方先贤哲人的见解浓缩在几百页中,虽是速读不求甚解,但寥寥几句便醍醐灌顶,受益终生。王国维《人间词话》也不厚,你会在各种书里看到他的只言片语,其实原著更牛!推荐!

专二刚开始看书很少,只看过《电影学导论》陈晓云新旧两版、影印版影视艺术史还有一些带插图容易看的书,剩下就是看电视电影。直到 10 月份上课后,我才整理出比较清晰的关于年代划分、地域流派的架构,剩下的就是继续补电影、看书、看论文,及时梳理了。买书也并不多,宿舍空间受限没地方放(请看我贫穷又尴尬的微笑),大部分是白嫖学校图书馆和国图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多书都没记书名,整理完 就放回去了。十月份看得最多,基本上两三天一本,薄一点的 or 特别感兴趣的一天就能看完,脑爆又开心。当然,并不推荐这种方式,还是会打乱复习节奏的。

电影书,中国的像杨远婴老师的《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戴爷的《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钟大丰《中国电影史》+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都不错,郑亚玲《外国电影史》还有其他不记得名字的书,大家可自行选择。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 算是很全的工具百科书,还有图文讲解,也很容易看的。还可以选看一两本电视 史、纪录片史的书,了解一下发展脉络即可。各位老师的论文,就去知网下载,自己总结后复制重点到电脑上,在需要注解的部分留空行,然后打印成册,这样涂涂写写也比较方便。像黄会林、王宜文老师的第三极文化,周星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等论文,多了解老师们都研究过什么。

每天下午 6-7 点效率很低,所以为了不浪费,我会看杂志,特别累就纯看,一般累就边看边整理,看看发表刊物是怎么遣词造句的,对解题同样有很大帮助。主要就《当代电影》、《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现代传播》、《电视研究》,深焦deep focus、华谊兄弟研究院、幕味儿、枪稿、文化产业评论、艺恩网、剑指北电、亚洲电影研究。音频节目有波米他们的反派影评—网易云、喜马拉雅;马未都的观复嘟嘟—喜马拉雅;高晓松的晓说、矮大紧指北—喜马拉雅、蜻蜓;许知远的艳遇图书馆—蜻蜓。

B 站上视频论文(电影大师专题)和王知无(电影技术专题),对于长期学习益处无多,但考研嘛,时间紧迫,选择性看一看。还可以专注着各学校的课表,累了可以出门蹭课散散心。像北师大网站上可以查空闲教室,我就在没网的教八度过了 11 月,师大的课没听过,北电的倒是蹭了不少哈哈。为节约时间,考研期间,基本吃饭、外出不约人,从早 8 点到晚 10:30, 食堂阿姨是跟我面对面交谈最多的人。但我也不是完全封闭,早上起床会跟同学交流彼此复习的知识,她跟我讲绘画史、音乐史,我给她讲电影史;晚 10.30-11 点跟另一位同学聊电影产业,有时候还会因为各自赞成不同的哲学观点争吵;还有辅导班的朋友们谈谈学习思路和心得,看看大家怎么偷偷优秀……跟考学方向相似的朋友们多聊天,拓展思维比闭门造车有效的多。除部分定义外,背是我复5习的最后一种方法,能力有限实在也背不过。

还有,真题真的很少啊!省着点做啊朋友们!别忘了两科各留一份完整的没 做过的真题,备考后期按照考试时间卡点,公共课模拟客观题,专业课是拆分题型模拟的。

总结

1. 关于准备 想想过去一年,脱发长痘头大背痛,失眠紧张情绪失控,考研真的很熬人。所以,首先要有一个尽可能清晰的认知,想清楚是否真的喜欢甚至热爱自己选的专业;其次,还需要一份满满的欲望。

2. 关于辅导班 像我这种资质平庸的普通人,没有聪明的脑袋,没有超人的感知力,有人引导会安心些,专业课辅导我前边也有提到,是跟着博雅走下来的,也让自己复习少走了些弯路,剩下的功课还是要自己努力的。

关于复试 前面没有提到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没怎么准备,成绩也很一般,就不误导大家了。不过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准备简历和作品集,尽量做得好看些。希望各位享受考研时期纯粹的痛苦与充实的欢愉,不负艰辛,终有所成!

重!磅!消!息!

基于胡师姐团队在北大和北师大新传考研辅导领域的垄断优势,以及博雅艺术学堂在北大和北师大MFA艺术硕士辅导领域的绝对优势!胡师姐团队与博雅艺术学堂团队将合作拓展广播电视、电影方向MFA考研的新格局!

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北大MFA及北师大MFA备考建议,以及状元经验贴!其中包括19级北大MFA电影专业状元经验分享,19级北大MFA音乐剧总分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大MFA广播电视专业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大MFA音乐剧专业课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师大MFA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状元经验分享!敬请期待!

如果你还在考新传还是MFA之间犹豫不决,胡师姐为你提供最最专业的免费咨询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 海作文 作文900字 追作文 改变的作文 我的爸爸的作文 作文桃花 汉字作文 景物的作文 小事作文 选择的作文 初中800字作文 古镇作文 作文开头摘抄 理解的作文 作文春 英语旅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