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雅昌专稿】西美院长郭线庐谈《教学档案》:设计属于未来学

2020-11-23 02:55:01
相关推荐

▲ 西安美院院长、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郭线庐

“中国最美的书”

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11月13日揭晓,来自全国各地22家出版社的25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院长主编,李瑾、樊雨设计的《教学档案》一书,荣获2017“中国最美的书”。

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报名工作始于今年6月,通过单位、个人选送及专家推荐三种途径,共收到参评图书312种,624册。这312种图书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94家出版单位,所有参评图书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生活、儿童等方面。在评委会和评选工作班子的努力下,经过全体评委三轮投票评选,产生最终结果。

这一喜讯传来,西安美院设计专业再次声名鹊起。西美设计一直在业界口碑斐然,《教学档案》的两位设计者均频获殊荣,李瑾凭借《订单.方圆故事》斩获2016年“世界最美的书”唯一金奖,樊雨则刚刚问鼎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最高荣誉至尊奖。两位均为西美年轻教师、导师均为现任西美院长郭线庐教授。

▲ 郭线庐著、李瑾樊雨设计的《教学档案》荣获2017“中国最美的书”

《教学档案》简介

《教学档案》一书以开启档案的形式展现中国西部杰出教育工作者郭线庐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跨越30多年的艺术历程及设计观念的变迁,并记录了一批多元化的学生和作品,意为对设计研究和培育设计人才多年成果的一次阶段性展示。

全书分三部分,由不同的装订形式组构,形成错落多元、外包内放的书籍形态,三部分呼应而又各自独立,搭建出不同而舒适的阅读环境。其中纸页最高部分为“学生个案”,暗含作者期望学生们能不断超越过去、锐意进取。

全书以白、灰为主调性,荧光绿穿插其中,单色印刷以降低色彩明度为手段,四色印刷加白专底色与灰纸调和,营造出一种阅读召唤感,对应作者“服务于人”“有容乃大”的理念,传递出郭线庐先生低调温暖、谦和儒雅的风范。

学生眼中的郭线庐

郭老师将艺术设计的思维作为逻辑思维与艺术的形象思维很好的在我的学习中有效的契合在一起,摆脱了当时我们狭隘的功利与功能主义的短视,揭示出功能与形式、科学与艺术、事实与价值、传统与创新、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在那个年代给我们一剂适时的良药。---史纲

老师常告诫我们不能只求自得内心宁静一隅,要心怀公利之心,精神唯要独立,思想尽可自由,方能在人生体悟与艺术的创作上有所精进。这正与陈寅恪先生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不谋而合。 ---李冠林

郭线庐部分设计作品:

▲ 《2009中德设计展》_海报

▲ 《2009中德设计展》_海报

▲ 《传统·文明·创新》

▲ 《传统与现代之光》_海报

▲ 《大秦腔》-花旦

▲ 《大秦腔》-老生

雅昌访谈

《教学档案》已经由雅昌完成印刷,即将面世。郭线庐院长在繁杂的公务和教学之际,抽出时间接受雅昌艺术网的访谈。“我这本书可是给雅昌出了点难题”,郭院长开门见山笑道。“不过,我也是为了冲刺世界最美的书做些努力。”

雅昌艺术网:郭院,您得知《教学档案》获得“中国最美的书”是什么心情?缘何要写这本书?

郭线庐: 其实,这个奖是颁给设计师的。李瑾、樊雨都是我的学生,我当然很开心。

这本书是为完成学院教改系列项目“名师一案”而做的。我们现在对全院的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提出要按照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导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研究高度, “名师一案”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导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教案和通过教案辅导学生取得的成绩做一次认真地梳理。

获奖这件事确实让我有点意想不到,本来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小总结,却得到了很高的评定。复杂有点心情:一当然是喜悦;二是感到有一些忐忑。本来是件寻常事,没有想到两位学生下了这么大工夫,一下推到这样的高度。既然已经如此,只好再冲一下“世界最美的书”了。

雅昌艺术网:当时为何选择李瑾和樊雨两位教师做《教学档案》的设计?

郭线庐: 说实话没有很特别的原因。最开始是交给李瑾,她上课任务重还有其他设计工作,这本书的设计与编辑进度缓慢,就把樊雨也叫上了。让他们俩分工,一个负责整体的编排,一个负责细节的对接安排。

李瑾的特点是特别爱琢磨,唯一一个缺点是慢,慢的你干着急。这本书从编排到完成用了一年零三个月,这是什么速度?但是她光选纸就用了三四个月,用各种实验和碰撞找最合适的效果。她做设计追求精益求精,咱们现在提倡工匠精神,李瑾就是非常棒的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但是,还是希望她今后工作能够快点就更好。

樊雨当时正在德国学习,三个月间的业余时间全在电脑上帮我做这本书。在那里他吸收了一些西方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启发。比如油墨的特效、字体的编排等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

郭线庐部分设计作品:

▲ 《深圳30年》 02 _海报

▲ 《图形》_海报

▲ 《心语》_海报

▲ 2012-《阿塞拜疆国家生肖龙年邮票》

▲ 2013-《密克罗尼西亚国家生肖蛇年邮票》

雅昌艺术网:郭院您这本书从开始写作编辑、整理到最后完成,用了多久?

郭线庐: 2016年上学期开始,包括设计编排在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整理素材没用多长时间,大概不到一个月就把材料准备好交给他们。只是在中间环节费了很大功夫。

“名师一案”是对所有博导的要求,现在完成的只有几位。我经过此书的编辑过程,深感要想较好完成这一任务,第一有难度,第二有压力。

雅昌艺术网:这本书算是您多年设计学教学成果、设计观念的一个集中总结吗?

郭线庐 :是设计实践与教学观点较为集中的一次体现。具体地说是多年教学的中心思想都体现在这本书里了。大概就是下面几点:首先不要模仿导师;第二视野不能太窄; 三是要知识全面;第四一定要创新。

雅昌艺术网:郭院是否认为这本书在设计学教育领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范本?

郭线庐: 这本书的构成形式可能在相关设计学的书籍中不是太多。设计学教师的教案大部分都是围绕自己的思想或作品作为结构主体。我是拿自己的体会与案例,再加上学生们的体会、学生的文章和案例放在一起来比较说明。

因为用学生做案例的最大前提是:学生的作品要有说服力。说服力的前提是学生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评价。比如说得过什么奖项,获过什么荣誉,达到什么高度等等。有过这样的积累才可能会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我说难就难在这方面,对很多导师的教学总结是个考验。

雅昌艺术网:谈谈您的核心设计观?

郭线庐: 我在书中的论文《为当代中国精神而设计》中写过,“设计作为物质与非物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综合体,是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利器。”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特征,解决好“洋为中用”的基本问题。其次,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引领时代,要重视新技术的运用。

所以,我现在很重视文、理、工的综合融汇。美学和科学不可割裂,以后我们学院也将会增设一些理工科的教学课程。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设计学?

郭线庐: 设计学永远是青春和朝阳的一个领域。设计学是要高度重视传承优秀传统的文化资源,但如果不创新不迎接明天的挑战则会步履艰难。眼光与谋略一定要想到明天,不能只满足于今天。

今天设计学的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压力比美术学要大得多。

学生部分案例作品:

▲ 《字叙中的灵魂》_史纲

▲ 李瑾-《订单·方圆故事》-德国莱比锡2016“世界最美的书”金奖

▲ 姜延《不缺席的繁星》_第十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创作奖 铜奖

雅昌艺术网:接下来咱们谈谈《教学档案》的内容吧,主要分为几个版块?

郭线庐: 分为五大版块。

第一部分是我的基本介绍:即从设计专业学生到教师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部分是我的设计学教案。融汇了我日常讲课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多年来获过奖的主要设计作品展示。这个部分很精彩,但非常难印刷,有一些颜色是专色,比如此书选了一个特殊的灰纸。要较好地表现作品的色彩原貌就需先印白色,印完白才能印其他四色。这给雅昌出了难题,雅昌多少年也少见这么苛刻要求的用户。第三部分印刷的成功给再冲击一下世界最美图书奖带来了希望。第三部分的内容占整书将近2/5以上。是我历年设计代表作、获奖作品的缩影。

第四部分是我的学生作品,这部分也是重头戏。多年来我先后带了近八九十位研究生,但不能人人都入选。本书的20位学生代表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平面、环艺、服装,还有动漫媒体等等。各自代表了他们每人在读研、读博和毕业以后的研究成果。这一部分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部分他们的代表作;二是选择了我辅导的毕业论文节选。每个人最少占两P,每P最少三件作品。他们中除了李瑾、樊雨、李冠林和在德国的荆伟等外,还包括现在的几位系主任和教授、副教授,比如说张浩、史纲、陈霞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汤雅丽等。他们都是这些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雅昌艺术网:西美设计专业确实出了不少人才。

郭线庐: 影响力是不错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我的学生们已经在设计领域里成为很有建树的群体。

培养目标不应局限在在一个点,而应在很多点上,通过这本书想说明教学和研究的范围不是一个小平台。我一直在设计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上努力拓展新的平台。在今天的现实大舞台上设计学更应该以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发展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雅昌艺术网:第五部分包含什么内容?

郭线庐: 第五部分比较简单,只占了一点篇幅。是我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部分文章。内容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对专业的发展、办学方针、学校的发展等方面的思考。

雅昌艺术网:这本书一共印刷了多少册?

郭线庐: 一共600本。印量比较小,印这600本是下了功夫。以后再加印。

分了两个版本,其中400本当教材用。另两百本保留了参评中国最美的书的原貌。

学生部分案例作品:

▲ 陈霞《影子戏》-第十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创作奖 获奖提名

▲ 李冠林-《不平凡的平凡人,铸就中国梦》-第十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创作奖 入选

▲ 樊雨《脑力博物馆》- 2017年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至尊大奖

▲ 荆伟《拒绝雾霾》-_第十二届中国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创作奖 入选

雅昌艺术网:会向社会销售吗?

郭线庐: 目前没想那么远。这次是一次教学总结或当一件艺术品来完成这本书的。

雅昌艺术网:郭院,我们可以聊下《教学档案》之外的一个话题吗?您设计学背景为学院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郭线庐: 设计学出身的人在西美做院长没有先例。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这么多年也很少有设计的专家来做主要管理者,但对我来说恰恰多了一份动力和挑战。

我认为几年来还是为学院带来一些活力,比如重视改革,鼓励艺术家创新的热情等。缘由很简单,我不会封闭自己,设计学的本体就是一个青春的领域,我们传承中西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外还是要迎接未来新的挑战。改革尽管是很困难,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但只要你努力去做,一定会有回报的。

雅昌艺术网:关于这本书您的计划是冲刺“世界最美的书”。那么,还有其他计划吗?

郭线庐: 有啊。明年计划办个小到中型、不超过100幅的中国画个展。2018年下半年要出本花鸟方面的书,希望在这本书里边除了中国画以外还能包含我的一些观念探索、认知过程的文字表述。

雅昌艺术网:原来郭院也从事中国画创作?

郭线庐: 是啊,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笔墨。之前考美院时因为当年没有国画专业才选择的装潢。但是一直没有放弃中国画的实践,尤其是现在,主要创作花鸟画。

雅昌艺术网:用设计学的理念创作国画,一定很有意思。那么在教学和管理上有什么安排?

郭线庐: 继续拓展和做好设计学理论的平台研究。现在主要围绕着两个内容:一是设计教育;二是从未来学角度上继续探索与研究中国未来的设计发展趋势和特征。

另外在学院管理上继续推进改革。

雅昌艺术网:感谢您接受访谈。祝贺《教学档案》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同时祝愿成功冲刺“世界最美的书”。

郭线庐: 谢谢。

郭线庐简介:

男,1958年9月出生,陕西潼关人。

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1991-1993英国奥斯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刘龙

编辑:陶一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真没想到作文500字 冬天作文200字 写人生感悟的作文 生命生命作文 广西高考满分作文 我阅读我快乐作文 我心中的一个秘密作文 写桔子树的作文 端午节200字作文 气球作文 英语课代表的奶好软的作文视频 玩具小火车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60字 随笔作文800 晚霞作文600字 恋上一座城作文 秋天天气作文 有关网红的作文素材 带着梦想上路作文 春天作文400字 阳江鸳鸯湖作文 写一个人作文600字 作文游乐场100字 大纵湖作文 写父爱的作文题目 作文去动物园400字 被摸胸作文 有关爱情的作文800字 体育老师把林渺渺C了一节课作文 描写西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