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英语试题的题型改革

2020-11-23 03:00:01
相关推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包天仁教授

各位教研员代表大家好!本届全国中考英语命题高级研修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余位教研员代表参加,实际上我们是在这么紧张的时间内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关于中考、高考英语研究的会议、研修班,我们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参会代表有3000人。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每年都召开此类会议,至今已经连续十五六年了,而本届命题研修班是第二次,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考试问题搞清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主要讲两个问题,一个是中考英语试题题型问题,一个是应试复习教学方法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复杂,但大家要记住一点,无论外界现在有多少关于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中考、高考考试改革的杂音,最终都是我们在掌握命运,是我们这些教研员、教师和学生在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中考英语试题结构

三十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虽然非常热,但是却没有让学生学好英语,说明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在哪里?在考试上。那么考试出了什么问题呢?主要是理念出问题了。理念出现问题导致方法也出了问题。这个过程看似很复杂,但实际上却是很简单。在我们的努力推动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空前重大改革,原来有80%的选择题,现在只剩下45%;取消选择型完形填空;听力题变为以听写为主;翻译题量增加了6倍。今年“两会”期间,就没有人再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出异议了。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决定,全国统一命题的16个省、市的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单选题,或者叫做选择题,已经全部取消。六七年前,广东省高考英语试题就率先取消了选择题,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选择题也很少,教育部考试中心所命制的三套高考英语试题也全面取消这种题型。以上试题变化会影响到我们的中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同样也会影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由于考试中心会出台新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所以现行的英语考试也会随之变化,影响中考英语考试试题的命制改革。我们这次中考英语命题高级研修班的意义重大,对中考、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和平时英语测试命题改革的影响也会十分巨大。

我非常赞同在座专家的大部分报告意见,其实他们讲得很好,但是我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讲到的GCSE,是英国本族语的考试,是学业考试或成绩考试,或学习成绩考试,这种考试是英国中学9—10年级学生参加的,往往对高中升学很有用,可作为大学入学参考。当然,学校还有自己组织的其他考试。另外,与GCSE并行的还有IGCSE考试,I代表international,这种考试是面向国际学生的。英国的A-Level考试也是学习成绩考试,针对的是中学11—12年级的学生,并非是高考。但GCSE和A-Level这两种成绩考试的成绩是高中和大学入学的主要依据,英国没有中国这种形式的中考、高考统一考试。美国高考是SAT和ACT,前者属学术型,难一些;后者属技术型,容易些。两个考试系统现在已经平分天下,近几年参加ACT人数已超过SAT,ACT大约有180万人参加,而SAT大约有150万人参加,但并不是高考。但是英美国家无论哪种类型的语言考试,都不像我们中考、高考考试这样设置大量的选择题。目前,我国每年各省、市命制的130余套中考英语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甚至占到总题量的80%,是令人惊叹的。我们这次研修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分析2013年各地中考英语试题,指出选择题的危害,促进各地在中考英语试题的题型上大量削减选择题。

考试的结构和题型是用来承载考试内容的,题型不合理就会出很大的问题。大家总认为选择题就是客观考试,客观考试中的选择题就多,这是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的选择题用得太多了,必须大大削减,但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消灭”它,选择题其实是有理论基础和长期历史的,美国拥有100年历史的托福考试就大量使用选择题,虽说现在的托福考试模仿英式考试进行了改革,但是还是以选择为主,又增加了一些技能型题型,如听力和写作,但都是机考。由于作弊、抄袭现象严重,托福考试的效度、信度受到了严重挑战,在中国已到“寒冬”期。就目前为止,通过研究国外各类教育、语言考试,选择题的份量很低。教育考试现在经历了几代,选择题是最古老的考试题型。美国1911年开始有标准化考试,1919年开始有选择题,如三选一、四选一形式,到现在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了。这类题型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饱受争议,英国ETS考试从商业化运作的考量才大量采用这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心理测量理论的考试题型。而英国从100年前就与美国唱反调,如英国剑桥大学考试中心开发的雅思等考试系统一直没有采用选择题,而且这些英语考试的考试类型也各不相同。与我们的中考、高考英语考试不同,托福和雅思是针对外国人的英语考试,而GCSE、A-Level和SAT、ACT是本族英语考试,与我国中考、高考英语考试的类型、内容不同。最近英国的GCSE和A-Level考试试题也要增加难度,大量削减选择题。选择题这种最古老的、最旧的,而且国外早就已经淘汰的考试题型,是封闭型(closed-ended)考试题型中的一种,我们现在却大量采用,令人难以理解。参加中考的学生年龄较小,英语学习时间短,词汇量小,但是却要做这种有2个或3个错误选项的似是而非的选择题。这样考试怎么让学生们学好外语。让孩子做选择题就是在改错,总在错误中挣扎。清华大学一个教授讲,选择题就是外国人打入中国的“特洛伊木马”,虽然学生得分高,但是知识却没有学会,更没有技能或能力。其实这是工业化考试(industrial tests),是商业化的(commercial),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考试。1961年前的美国语言考试,比托福考试要难,是选择题加上一些技能的测试,如听、读、写的考查,还有翻译题型。但是从1961年起,托福考试开始流行,到1995年有了较大的变化。虽然最近也有了一些改革,但是美国式的英语考试还没有离开大量采用选择题这个怪圈。需要指出的是,托福等美式英语考试采用大量的选择题,题量很大,考查的知识点很全面,属于速度考试。

中考、高考英语考试是外语考试,中考实际是成绩考试,我认为孔德惠教授讲的还是比较贴切的。因为处在初级教育阶段,初中生几乎都会上高中,不会有太多的选拔成分在里面。大学招生的高考也如此,93%的高中生都可以上大学。考试实在太重要了,它是指挥棒,选拔功能很大。现在我们的中考考试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一直以来,中考都在效仿高考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没有构建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全国有130多套中考英语试题,但是考试的检测效果很不理想,高中英语教师怨声载道,意见很大,认为中考英语成绩“水分”太大。我们国家外研中心一直在跟踪研究,从今年开始,针对中考,高考每年要各出版一本蓝皮书专门研究中、高考。最近几年我们要侧重的是题型改革,然后逐渐转到内容,也就是效度改革上,涉及语言本身的问题。另外,还要提高命题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因为我们发现有些省、市的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选择题几乎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八十都是有问题的。情景、选项都是凭空创设的,命题者的命题技术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中考是初级水平的测试,是英语初学者的考试,不能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中考英语试题命题首先要确定考试类型、考试目标,考试目标决定考试类型。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名称五花八门,用的最多的是“学业水平考试”,但“学业水平考试”的表述是错误的,“学业考试”和“水平考试”是两种不同的考试类型,不能混淆,要么学业,要么水平,不能把学业和水平放到一起。两种考试的考试目的、内容不一样,这是常识。中考和高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为上一级学校选拔学生,还有一个就是强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在考试类型和考试目的的基础上,就要确定好试题的结构、题型和内容,中考考试往往是闭卷测试听力和笔试。少数地区也搞口试,分值相对会少一些,大约占15%—20%。个别省市会做一些机考口试试验,例如广东、江苏等。但是口试的可操作性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难题。所以我国的中考和高考基本上都属于纸笔考试,客观题加上主观题,客观题采用机器阅卷,主观题通常是人工阅卷。但是客观题都是选择性客观题居多,这是最大的问题。中考、高考英语考试都是间接考试,有人可能会问:听力考试不是听录音吗?也属于间接考试吗?因为形式不是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所以中考、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也是间接考试。

因为中考不属于全国性考试,中考英语由各省、市分散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主要抓高考,近几年高考也下放到各省自主命题,对中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和改革没有具体的思路和指导意见,各省、市“各自为战”。最近教育部用英语考试改革推动考试改革,倒逼其他各项教育改革。前不久,教育部有关领导表示,高考英语的分数以120分为宜,可见英语不是退出高考、中考,英语是一门重要学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语考试社会化不成熟,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才可能实施,至于高考英语退出,实行一年多考,那仅仅是个想法,或者说是个假说,根本没有论证和实验。各地在搞实验,现在还是维持现状,到2020年也难说有定论。英语在中考、高考分值具体多少还有待商量,可能会下调,但是不可能降得太多。英语成绩降分势必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相反,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亟需英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英语测试在试题结构、题型、题量、试题长度设置、难易比例上都有科学的设计。这就包括每道题的长度,如韩宝成老师所说,阅读题没有长度,阅读文本的内容太少,反而像小短文,在选择题上动脑筋来为难学生,就称不上是“阅读”了。现在中考、高考试卷看起来题量很大但题型很少,有很多“无用的信息”,阅读理解题的选择题词数比文章内容还要多。

二、中考英语题型

中考英语试卷的题型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固定,要相对稳定,稳中有变,否则容易造成考生抄袭。从全国角度看,各地有100多份中考英语试题,题型应该多种多样,因为每个题型的测试功能不一样。考试题型主要就是三大类。第一类是封闭式(closed-ended),包括正误判断;排序,包括句子排序、段落排序;匹配;选择;判断等。封闭式题型有多种方式,不只有选择题,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尝试这样的客观性题型。

第二类题型是限制反应式(restricted-response)。这种题型答题受上下文语境和结构的限制和约束,也是一种客观题型。例如:Shanghai is the largest city in China. 那么Beijing is the(second)largest city in China.这就是一种限制性反应,此处就只能填second这个词,如果说The capital of China is_____. 则只能填Beijing。它也分为很多种形式:填空(Gap-filling)是把一篇文章或者对话补充完整,与完形填空题(Cloze)的考查方式一样。这种方式比选择题要优越得多。完形填空也有很多种,是第二代语言考试的主要题型,现在还很流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效度、信度很高的题型,可是近几年异化了,我国在中考、高考中把完形填空改成四选一式的选择题。今年高考英语试题推出了考查根据语境填词的语法点的题型,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填空,另一种是给词填空。可以说,我们现在的高考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试题放弃了单项选择题的考查方式,这是一种进步。此外,还有给出单词的首字母,或者前几个字母,要求学生补充完整,这也是完形填空题的一种。这样的试题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在竞赛中会设置这样的题型。完形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在语境下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和语言分析能力。还有一种“句型转换”,在低年级的考试中很常见。有人说完形填空题不好,翻译题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翻译题型的信度和效度都是最高的。上海高考英语试题中一直有翻译,我们的竞赛题也设置一定数量的翻译题。翻译是通过给出关键词和基本结构的模式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或者给出一篇文章,翻译其中的几句话,有英译汉,也有汉译英。还有改错,包含识别错误(Error identification)和短文改错(Proof-reading)两种。此外,还有Word formation,考构词法、单词和语音。有的考试会单独考语音。其实这两种考查方式有十多种类型。类似托福考试的美式考试中有所涉及,因为都会用到语境。但低年级考试可以没有语境,因为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没有语境的。像韩宝成老师提到的,有人讲“创设真实的语境”的说法本身就是矛盾的,不成立的。创造的语境怎么会是真实的呢?在日常教学的时候都没有语境,在考试却做这样的要求,这是错误的,是在难为学生。平常还需记忆单词、语法,这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听写(Dictation)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缩写,写摘要,填表格,填表, 直接记录。听写被忽视很多年,现在全世界都很重视,因为它既考查听,也考查写。转述是写作中的指导性写作,也是限制性题型,是比较客观的题型。

第三类属于开放式题型(open-ended)。这里我只说一下写作和对话。中考英语全国100多套中考英语试题中,有不到二十套试题中含有两篇作文,北京市有两个作文,分数提升比较早。最多设25分,这是值得表扬的。现在母语考试也开始设置两篇作文了,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再就是翻译,全国大约30%的中考英语考试试题设有翻译题,不到三分之一,但这是发展趋势。在外语教学中代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避免不了的,母语和外语的交替和对照是必须的,所以外语考试必须考查翻译。翻译是最好的考查方式,我们学外语主要是为了实现交流,把自己的东西介绍出去,把别人的东西引进来,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考查简单的翻译,实现信息转换(information transfer),是理所应当的。下面我讲一下具体题型的命制。

第一,听力题的命制。听力一般都比较简单,题型有很多,如单项选择、图片听辨、完成表格、答语匹配、写答语、句子展现、完成句子、句子排序、完成短文、判断正误等。命制听力题有一个问题:到底是用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原则上是用英式英语,而且基础教育阶段最好还是用英式英语。有的学校说我们的教材是新加坡英语,甚至韩国英语怎么办?在中考英语试题的听力测试中用这些非标准英语是不可以的。不要认为这是在用国际英语,这样不规范,无论学什么教材,考试时还是要选择标准英语。一般听力考试没有听写,都采用间接考查,其实是可以考查直接听写的,这样把听和写结合起来。

第二,语言知识的命制。主要考语音、语法、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考就是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否牢固,中考不考基础知识是个悖论。有人说中考不要考知识,要考能力,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这是没道理的。有的学生就学1000个单词,知识量有限,所以应该先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看他们懂不懂,有没有记住,否则对大多数学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中考英语试题是知识加技能再加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现在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语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太多,完形填空也是选择题,应该大幅度减少。个别省、市中考英语试题还有短文改错,这也没什么不好。关于连词成句和句式转换,特别建议初一年级使用,中考英语也可以有一些这类题型,让学生知道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词汇在句子中的顺序、修辞、词性等知识,基本句子分析能力的考查很必要。中考英语可以说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能力立意的考试,但是该考的知识点(知识能力,即K-ability)必须考查,否则对教学的反拨作用(washback effect)太差。

第三,口语技能题型的考查。我们进行很多年的NEAT测试就必须考查口语,只有几分钟的口试就可以改变教学形式,课堂就“活”起来了,这对我们的教学反拨作用非常好。现在有些地方在做机考,但是都不是很成功。因为语言毕竟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互动型的,机考形式就不太适宜。在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里,命题者也可以设计情景交际类的题型。很遗憾,中考、高考英语中交际题型的命制一直都不成功。无论怎么设计,最后还是变相考查语法和词汇,而不是考查真正的口头交流能力。阅读理解题占的分值太大,并且多以选择题为主,这就应该改革,因为试卷上的选择题占据空间太大,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多数是无用信息。出现这样的问题,命题者可以用判断或简答的题型来代替选择题。“任务型阅读”这个说法有些奇怪,这样的题型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早就有了,搞这种标新立异的噱头没什么用,是不太值得被推崇的。我们可以采用如广告、表格之类的实用型阅读形式。

第四,写作题的命制。写作也就是书面表达,属于主观性试题,但也可以有一定的指导和限制。最好让考生写两个作文,一个是小作文,是指导性的、限制性的;一个是大作文,是开放式的,可以放开写,有批判性、有思辨。现在有人反对短文改错这种题型,这是交际教学思想在作怪,总反对纠错,但我认为初三学生可以用这个题型。至于作文,可以和阅读结合起来考查。2013年全国中考英语有14套题考了两个作文。但是目前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作文题对字数的要求太少,有的专家提倡学生写简单句,但我认为应该逐步增加词数要求,简单句和复合句结合起来,这样作文才写得精彩。总之,中考英语试题应该多用非选择性的题型,适当采用其他客观封闭性题型,特别是多采用限制反应题型和开放性题型。摒弃部分选择题,这是以后中考英语试题命题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三、关于考试的误区和思考

引用上海雷新勇老师的话,就是“从认知特征,实体和考试的特征以及考试的经济性来看,每种题型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点,任何一种题型都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教育测量目标,因此考试中应采用多种题型,发挥各种题型的优势”。较早提出标准化考试的桂诗春老师曾说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些人常把试题的标准化处理与客观性试题题型,特别是与选择题混为一谈,认为选择题就是标准化考试题型,选择题多,就是考试标准化”。桂诗春老师还提过考试大纲确实在标准化考试中起作用,但是有些人不是仔细研究大纲规定的内容,而是一味盯着考试题型,搞“独家内部消息”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依据。我非常同意雷新勇老师和桂诗春老师的说法。教和考一定要有联系,只要学会学好英语,无论什么样的题型都可以应对,都可以考查出好成绩。我特别反对为了考试搞题海战术,参加辅导班这种形式。考试不能错用,也不能滥用。考试分两种,一种叫内部考试或校内考试(internal test,school test),另一种是外部考试(external test), 如社会上的水平考试。我们总是用校外考试作为校内考试,把校内的课堂学业进展考试当成水平选拔考试。其实选拔考试也是外部考试。英国的GCSE和A-Level,以及美国的ACT和SAT都是校外考试,并不是高考、中考,只不过有的大学拿这些成绩录取学生罢了。平时我们校内的考试是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是进展考试,考查学生现在学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怎么样,考查方式可以用口头的、笔头的,可以组织活动或者表演。期中、期末考试应该是成绩测试,韩国也像我们一样开展NEAT考试,只不过他们是机考为主,要代替现有的高考。水平考试是特殊或特定目的考试,是用来招聘的。另外我建议中考的命题权可以交给个别省市,因为很多省市没有命题能力和条件。中国懂英语考试的人很少,国内中考、高考命题试题的时间紧、技术差和命题费用也太低,而且没有丰富的命题内容资源。我们的英语竞赛有很高的知名度,那是因为有很多专家参与编写与审核。作为国内考试的风向标和试验田,竞赛题每年都有创新和变化,题型上大约有10%左右的变化。另外,所谓交际性考试,是三代四代的语言考试,英国有巨大的考试产业,美国也一样,不断增加新元素,现在的考试是知识和技能的考试。知识也是一种技能或能力,所以不能把知识和技能分开。我们必须注重知识,不要把重点放在语境上,因为我们是外语考试。

四、选择题的优点与缺点

选择题有很多优点尤其是便于阅卷,同时选择题有几十种缺点或弱点,下面我简列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的优点

1. 如命制得好,可有效地测量事实性知识;

2. 题量大,内容覆盖面广,考试内容样本代表性较好;

3. 客观,信度高,试题越严谨,误差较小;

4. 不必自己建构答案;

5. 可以多用在速度考试(speed tests)上;

6. 适合大规模考试;

7. 可机器阅卷,省时省力省钱。

(二)选择题的缺点

1. 仅考查识别能力,考查不了语言运用能力,更考查不了真实交际;

2. 间接提供语言信息;

3. 考查语言点的(discrete / separate points)的取样主观性强;

4. 题目制作困难;试题量大,命题时间长,好的干扰性难找;

5. 干扰项有副作用,错误的输入(实际上是改错,以open-ended tests当中发现的错误作为干扰项)对初学者十分不利;

6. 测试效度低;

7. 便于抄袭,作弊现象严重;

8. 猜测(guessing games;guesswork;gambling)概率大;

9. 造成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的题海战术;增加师生负担;

10. 答案有很多是似而非,有许多可替代选项;

11. 可以用排除法答题;

12. 出题范围(scale)小;

13. 语境设计不真实,经常造成误解和误导;

14. 考词汇设计语境与不设计语境区别不大;

15. 学生一知半解,只需掌握部分信息和知识就可答对,获得高分;

16. 选项中提供大量无用信息,对文本理解不利;

17. 技术(机器)过多的应用在考试上是误导;

18. 心理测量技术不靠谱;

19. 大量题干和干扰项或选项是主观、无信度、不公平的;

20. 试题内容的选材主观,随意,效度、信度差;

21. 只能考查短句、单独的词义和语法的粗略辨认;

22. 常重复使用旧题;

23. 阅读和听力测试中不看文章或没听懂就可答对题;

24. 成绩失真,只对好学生和学差生有利;

25. 只能用在低年级和非高利害考试上;

26. 只考查被动知识;

27. 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8. 大部分客观考试考查不了口语和听力技能;

29. 难易度控制得不好;

30. 阅读理解中用选择题(判断对错,多项选择)误导教学。

关于反对分离式考试,引用最频繁的观点是:Language proficiency is more than just the sum of discrete elements; it is impossible to compile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from all the elements of a language; it is impossible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to the whole; there is no sense in isolating elements from their context. (Theo van Els et, al., 1984)

五、全国中考英语试题命题改革的建议

1. 大幅度消减“三(四)选一”选择题,试卷中的选择题型应不超过30%为宜;

2. 开发和使用建构性题型(非“四选一、三选一”封闭式客观题型),多使用限制反应性题型和主观题型;

3. 提高单项选择题中的语境设计水平,考查口语交流能力而非词汇和语法;口语交流试题占试卷的10%—15%为宜,不应缺少,但也不宜太多;

4. 增加翻译题(英译汉、汉译英或英文译句);

5. 完形填空可以采用自由填空,首字母填空,或给词填空等多种形式;

6. 增加写作分量,采用两篇作文(一大一小),分值适当提高;

7. 阅读理解减少或逐步取消选择题;

8. 采用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增加区分度和科学设计难易度;

9. 图文并茂,增加插图和表格;

10. 提高试题的专业化水平,组建高水平的命题队伍。

关于考试还有一些“悖论”,比如在TTT(Test-Teach-Test)的考试复习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抓两头,带中间”,搞分层教学,学生按考试成绩编班,过早结束课程,提前进行模拟训练;平时练习及考试也使用中考题型:多讲多练,精讲多练。这些都是错误的应试教学方法。“抓两头,带中间”尤其是不对的。英语“四位一体”中考、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是“抓中间,带两头”。现在搞实验的很多学校都是迫不得已才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但是采用之后,成绩提升很快,而且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大家可以好好了解和使用这个教法。

关于中考英语总复习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展开细讲。复习和教学分为好多种,平时教学的教学、训练、考试和复习,期末的考试和复习,还有中考、高考的总复习,但是所有的复习都是归纳总结的过程,都是知识的系统化,把知识变成技能、能力。但是我们在进行中考总复习时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国外有TTT考试教学模式,可以研究、借鉴。不要太早进行模拟考试,这样学生就会太熟悉考试题型,在后来的考试中失去敏感性。有外国的测试专家认为进行模拟考试的时间最好是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为宜,我认为提前一个月就可以。中考可以提前半个月。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确实是这样,过早的和过多的模拟、综合性考试对考试的效果非常不好。

因为时间有限,我把时间多留给其他专家,我们可以在明天的答疑讨论时间再做进一步探讨。

(本文系2014年3月14日—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中考英语命题高级研修班上的专家报告。转载自《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8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 作文一篇 作文 家乡 《爱》作文 作文朋友 作文小学生 的故事 作文 故事的作文 的人作文 作文的结尾 英语一作文 作文的开头 中考作文作文 的作文400字 的故事的作文 你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