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啊!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远方

2020-11-23 04:00:02
相关推荐

古老的村庄边是一条蜿蜒的小溪,我不知道这小溪流淌了多少年,如此孜孜不倦。也许它装载了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从东流到西,流到每一个淳朴村民的心田。

夏天,小溪是一个清爽的乐园,孩子们常在水边捉蜜蜂,在水中嬉戏。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拉着家常,什么东边的老张家要盖间新房了,山头的贵根家要嫁女儿之类的,不时还有饮水的牛马欢快地嘶叫两声。小鸡们在溪边的草地上觅食,鸭子在下游嘎嘎的叫着,引得枝头的鸟儿也要凑凑热闹。溪边的垂柳随风摇曳,只差奏出一曲悦耳的琴声。还好,偶尔经过的骡队弥补了这不足,骡背上的铃铛脆而悠扬。

冬日的小溪就变成了一条白色的丝带,上学的孩子顺着小溪往上滑便能到学校,不时地有孩子摔倒,却没有一个因此而哭,相反,倒是摔的越重笑的越欢。两岸树木的枝杈在寒冷的气流中挺立着,有一种威严的感觉,干枯了的显示出一种气韵叫沧桑。偶尔低头,还能看见没来得急腐烂的树叶安静的躺在那里。

顺着溪走,最惹人眼的要数六娘家的那棵核桃树了。溪边的小路旁边是一座十来米的崖头,她家的苜蓿地就在那崖头上,核桃树就长在苜蓿地的中央。那树也不知长了多少年,枝叶繁茂的能盖住大半部分的苜蓿地,也就奇了,村里就这么一棵核桃树。每到核桃收获的季节,总有太多的孩子围在那树下,很多年轻的小伙站在枝杈上拿木棒往下敲。六娘也不吝啬,每个孩子的兜都是塞满了回去。

说到村里的唯一,就得提提山顶陈妈家的两棵松树和山脚桂奶奶家的那棵桑葚树。陈妈家就住在山顶的一个避风处,她家屋前有两棵特别高大的松树,年年都挂着满树的松果。有时嘴谗了就央求父亲去陈妈家讨两个松果来,放在炕头里烤烤吃,那种独特的香味是街上叫卖的松籽所不能比的。桂奶奶家屋后有一棵又粗又大的桑葚树,每到入夏时节,树上结满了紫红的桑葚,调皮的孩子总喜欢趁桂奶奶不在家“偷”上那么一小把吃的津津有味。有时被桂奶奶撞见了,孩子们一哄而散,桂奶奶提着气在后面喊:“想吃了跟我说,这么大点孩子上树,可别摔着!”我也想吃却不敢跟桂奶奶要,母亲便去替我拿了回来,塞满整个衣服口袋。吃完了才发现,手和嘴都变成紫红色的了,衣服上沾染的桑葚汁怎么洗也洗不掉,母亲便嗔怒着说:“叫你贪嘴呢!”

印象深的还有自家的一块红豆草地,那地在半山腰上,是块坡地,大概有五十度的倾角,种不成麦子只好种红豆草。地中央还列着一排杏树,我有事没事总喜欢爬那些树,杏子成熟的时候就坐在树上吃杏子,没熟的时候就坐在树上望风景。上树时再直的树都难不倒我,可下树就不一样了,连爬带滑的,下了树胳膊上腿上全是擦伤,真应了那句老话:“真是上树容易下树难啊!”

说起家乡的山,那可真是绵延不尽了,出门抬头望见的就是青山。北面的山上栽着漫山的毛桃林,毛桃只有杏子大小,一般是不吃的,大多是捡了毛桃用背篓背回去晒干,取了桃核去卖钱。最漂亮的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吧,因桃林在山上,大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加上那时杏花、梨花的交映,整个村子弥漫着一种清香,再加上花的美态,可谓秀色可餐了。南面的山上是遍山的松树林,松林很密,钻在里面很难望见天空,树上也结松果,却只有小孩拳头大小,掰下来看,里面是没有松子的。于是我们就年年盼着松树快快长大,好结了松子吃。

山上稍平的地方都被开发成了梯田,远远望去很是迷人。但家乡比较落后,无法引水灌溉,过的仍是靠天吃饭的日子,村民的生活自然也是很苦的。好在苍天悲悯,并没有过大的旱涝灾害,尽管日子困难却也还过的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里人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山中的野花也是出了名的美,我叫不上名来,却总喜欢在放牛时用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山里还有很多的药材,常见的有当归、柴胡,可以挖来卖钱。山中的小动物也很多,野兔见人就跑,孩子们闹着去追,却总赶不了几步就不见兔子踪影了。野鸡是不常见的,只有在特定的时节才偶见一回。让人羡慕的是五爷家有一杆猎枪,可以打了野鸡回来,野鸡毛很漂亮,尤其是尾羽,长长的,柔柔的,还色彩斑斓,比《俏花旦》里女子头上的长翎羽还美些。后来村里不让打野鸡,说野鸡也是保护动物了,五爷家的猎枪此后也就再没动用过。

大部分村子吃的是井水,我们村喝的却是泉水,天然的一口泉眼,砌了石盖,每次挑水都是一瓢瓢舀上来,天旱时水就少些,但足够供村里几十户人家饮用。泉边有两个小池塘,塘里长满了绿色水藻,蝌蚪密集,伸手便可捞几个上来。累了还可以坐在池塘边的树林里休息,绿草悠悠,野花招摇,燕子呢喃,蝴蝶伴舞,再惬意不过了。 山里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十分清新,树叶绿的发亮,我们往往趁这时候去山沟里采蘑菇,蘑菇有各个种类的,有的长的像麦摞,叫麦摞菇,有的像伞,有的像草帽,大多长在树的根部,有时一棵树的周围就可以采小半筐。山沟里的野草莓是最招孩子们喜爱的了,老远就能看到那万绿丛中的红果,野草莓只有豌豆大小,看起来更显娇小可爱,让人谗涎欲滴,摘下来却又不舍得放入口中,只想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山沟里也是最适宜放牧的,大部分人家都养着耕牛,因此沟里牛最多了,放牛的多是些半大的孩子,姑娘们则一边放牛一边做着针线活,比如绣双鞋垫,纳双鞋底或织件毛衣什么的。

村子里最热闹的事情要数过年了。年前,家家都会宰上一头猪,够吃半把个月,谁家要是没养猪也不会没肉吃,左邻右舍的都会送些过去。腊月里便已充满热闹的气息,大鼓、锣、镲就摆在村场里,谁爱敲就可以去敲,每天锣鼓声都响个不断,敲锣鼓的多是些年轻小伙,孩子们也就是凑凑热闹抡上那么一锤,奏不成调的。家家忙着扫房,准备过年的食品,老幼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年三十先去上坟,回来吃顿团圆饺,年初一起个早去赶庙会,接着就是招待亲戚和走亲串门,再往后就是看社戏,踩高跷、扎高台、串社唬,出出都精彩。去听场秦腔,观出戏剧,忙忙碌碌的到了十五再点灯盏,真可谓不过十五不算过完年,那日子虽不富裕却也红火的很。 再比较热闹的就是嫁娶了。人们大都喜欢往出嫁的女子家跑,因为嫁妆都会摆在女方家的院子里。先搭一个大约两米宽、七八米长、一米多高的台架,上面铺上红绸缎,再摆上各种嫁妆,梳子、镜子、衣服、鞋子、鞋垫、盆、瓶……简单的日用品一应俱全。大件的家什就摆在台架旁,所有的嫁妆都是摆出来的,有些什么客人一看就晓得了。临出门前女子是一定要哭的,不然会被贯以“不孝”的罪名。用花轿抬倒不至于,却是用马来驮的,马头上饰着大红花,一路的人簇拥着去男家,喝喜酒、闹洞房,总是要欢够了才肯散去。

总是忆起故乡里那些古老的传说,故事没有太多的波折,却很耐听。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是晓得一些故事的,大都是从自己爷爷奶奶那听来的。这些故事没有文字记录,仅是口口相传,却如此经久不息,源远流长。我听来的故事就更多了,因为我的太奶奶和二奶奶都特别喜欢给我讲故事,常常不让我回家,和她们挤在一个炕头上能一直听到大半夜。太奶奶年岁大了,讲起来语速很慢,听着却更有一种古老悠长的意味。那些传说多少都夹杂着些神话的情节,结局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想起太奶奶,已剩模糊了她的容颜的记忆了。我只记得她的牙齿掉光了,满脸皱纹,满头白发,整个人都是干瘪瘪的,但她很慈祥,也很疼我,我常依偎在她的怀里听她讲那些美丽的故事。可突然有一天黎明,母亲摇醒我说太奶奶没了,我只听得模模糊糊,那时的我不明白什么叫人没了,我只是打着哈欠还想继续睡。等母亲终于把我弄醒我才明白怎么回事,就是太奶奶要离开我了,她不会说话也不会动了,不能再抱着我给我讲故事了。我起身穿好衣服,就被母亲牵着向太奶奶家跑去。

太奶奶家上房里拥了很多人在哭,我被这样的场面吓住了,怯怯地不敢上前。我始终没有看见太奶奶的遗体,我只知道母亲和四奶奶她们忙着给换衣服,父亲和四爷爷他们忙着布置灵堂。家乡的风俗是三天后入葬的,期间会有许多人来吊唁,我们这些亲人都戴着孝跪在遗体旁,有人来就得哭。女子是不见客的,只管躲在灵幕后面哭。祭奠的人来了先烧纸、磕头,再和男子寒暄几句。 太奶奶的身上始终盖着布,我却知道她的胳膊和腿都是蜷曲的,仅是一帘薄布,却将我们永远地隔在了两个世界。太奶奶再也回不来了,我不停地哭,不管来没来人,直到后来实在累了,就轻轻的抽噎。我哭了整整两天,母亲都看不下去了,她跟我说:“哪个大人也没你这样哭的,你还太小,少哭点没啥的,不然哭坏了,明天下葬时还要哭呢。”可我完全没听进去,依然跪在那里不停地哭,第三天下葬时依旧哭。乡亲们后来问母亲:“这么小的孩子知道个啥呀,咋哭成泪人了呢?”

提起来,奶奶和外公也是很疼我的,有点好吃的总要留着,等我去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吃。可每个村子相距甚远,翻山越岭的好不容易去那么一趟,大半的东西也坏了。后来举家搬迁,这一搬就来到了祖国的最西边,两地相隔就更远了。走前母亲她们都哭了,我却在那样的场合笑着,我把山外的世界想得很美好。至今还记得那时的傻态:临走前我的表哥向我讨皮带,那皮带是父亲从新疆带回来给我的,一直没舍得用过,我当时特豪迈地对他说:“拿去吧,到了那边捡也能捡一条哩!”到了这里才发现,日子都是一样的,只是过法不同罢了。

这一走就是十余年,我常给奶奶和外公写信。奶奶是不识字的,她一定是把信拿给别人读来给她听,再央求别人替她回信,信里充满对我的牵挂和思念。外公会亲自给我回信,他的字很漂亮,大大方方的,苍劲有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公信里的字越来越大了,直到后来一张信笺上也就二三十个字,我知道,他一定是眼睛花了才写的那么大。后来就电话联系了,奶奶每次都在电话里泣不成声,问我啥时回来,问我穿多大码的鞋,说她想给我纳双鞋哩,满满的都是感动。外公接了电话就呵呵地笑着,很少说什么,后来他干脆不接电话了,只要晓得是我打来的就很高兴。我一个劲儿地说:“舅舅,你就让外公接电话嘛,随便说什么都成,我就想听听他的声音。”然后电话里就传来:“不接了,听不见,接啥哩!”他总是拗不过我的,接了电话说:“说啥哩,我又听不见。”我就对着话筒大喊:“说啥都成。”他就会在那头说:“啊?啥?”我知道他还是听不清,心里顿时一阵难过。沉默一会儿他又说:“你啥时回来呀?我想看看你哩,都长成大姑娘了吧?”随后电话就给了舅舅,舅舅也问:“你啥时候回来么?”我只能说:“等毕业了吧,毕业了我就回。”

遗憾的是,没有等到我毕业,奶奶和外公就相继去世了。我欲哭无泪,等等等……我却没有想到我能等他们是不能等的啊。外公已经八十二岁高龄了,却在翘首企盼着自己远在他乡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然而,终究也没能见上一面。我已不记得他和奶奶的样子了,时间的长河淡化了我的记忆,让我忆不起来了。他们是带着遗憾走的,而我也必将带着这终生的遗憾度过我的余生。 其实生活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停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最难以让我忘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么值得珍惜。而我,再也回不去那时的时光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