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家论坛」一个人的教养与家族的兴衰

2020-11-23 04:05:01
相关推荐

一个人的教养与家族的兴衰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

曾国藩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续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最近,著名青年作家赵伟先生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望乡台》登陆《掌阅》读书平台之后,即受到数万手机用户热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望乡台》是一部倡导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的文化巨著。新华社北京分社原副总编肖春飞先生在《新华每日电讯》发文称“《望乡台》抒写了中国的百年乡愁,是继《红楼梦》、《曾国藩家书》之后又一部传承中国家风文化的精品力作。”由此可见《望乡台》举足轻重的分量。

今天,本号推荐赵伟先生的散文《一个人的教养与家族的兴衰》,正是关于家庭教育与家族兴衰的思考和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最早听到这句话,出自婆婆之口。我老家把祖母叫婆婆。我那时刚记事,婆婆是什么原因说这句话,早已忘记,但这句话被我牢牢记住,终生不忘。长大后才知道,这句被祖先作为家教传承的谚语,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它几乎成为汉族人的生活哲学,被世代印证。

之所以想写这个话题,是缘于我自己家族的一段往事。

婆婆娘家父亲是拥有几百亩田地的大地主,曾外爷在解放前被枪毙。对于曾外爷的死,婆婆一生没有任何怨言,她只是给我说,曾外爷那几百亩田地,不是剥削穷人来的,是靠曾外爷和曾外婆牙腾口积,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我对曾外爷被枪毙的事格外感兴趣,向婆婆追问。我哪里知道,我的追问,就是向婆婆的心上插刀。但婆婆不动声色,就讲那个细节,她说,曾外爷被押往县城,路过四合院外的大路,曾外爷对押他的人说:“我闺女就住在这院子里,让她给我端口水喝。”押解的人来找婆婆,婆婆一声不吭,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喜欢吃肉,就给押解的人泡了一盅浓茶,然后爨起擂鼓大火炖一方腊肉,浓茶喝完,腊肉还没炖好,婆婆就把腊肉用刀切成小片。婆婆对我说:“我把肉送到你曾外爷面前,我俩对望了一眼,一个字没说,你曾外爷双手反绑,我就用筷子把肉挑起来送到他嘴里,他一边吃,一边笑。他吃完,押解他的人催他上路,他走了两步,回过头来对我说,你这碗肉,换你后世子孙兴旺发达!我就站着看他,看他走远,上了胡渡坝那船,我那眼泪水,拧酸菜一样流出来。”

婆婆生了五个儿子,因受当时成份论影响,五个儿子人生受限,其中四个在家务农,一个是煤矿工人,都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四叔原本在县川剧团,后来也乖乖回家种地。听我父母说,婆婆很少上街,怕被批斗。即便后来政策改变,不再批斗,不到万不得已,婆婆也不上街。婆婆对政府对社会,从无怨言,不论生活多苦多难,她都默默承担,无怨无悔。爷爷与大伯向来不和,父子俩的关系十分紧张,我问婆婆,到底为何?婆婆说:“就为三十斤麦子!”然后婆婆道出事情经过:那时大伯已经结婚,分家单过,大伯会打一手好算盘,又快又准,是生产队的会计。有一年分麦子,各家各户分完,还剩一百斤,队长是爷爷的亲侄,对大伯说,余下这一百斤,别给外人说,分作三份,你我各三十斤,给幺叔三十斤。事后,队长碰到爷爷特意交待,不能对外人说。爷爷才知道有这三十斤麦子的事。原来大伯把爷爷这30斤小麦私吞了。婆婆说:“你爷爷从此把你大伯记恨在头根肋巴骨上!人家侄子都晓得美念(注:照顾之意)幺叔,自己的亲儿子却这样割骨(注:自私无情之意)。”

我记得我父亲经常劝解爷爷,让爷爷放下这段恩怨,毕竟是父子一场,但爷爷性格固执,终不放下,说他死也不会原谅。

婆婆就大度得多,她常常拄一根撵鸡的竹响交,弓着背,弯着腰,一步一步走向大伯的家,去看大伯。

我父亲排行为二,大伯三叔四叔和幺叔都读过书,单单我父亲没读,问及原因,四叔说是因为我父亲心疼婆婆,自愿不读,因为四个儿子都上学,所有的家务都是婆婆一人做,婆婆脚小,太辛苦,爷爷脾气又急,出工回来,饭稍微晚了,爷爷就会拿起锤子砸碗,还打婆婆。所以我父亲说,让三个弟弟读书,他回来帮助婆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婆婆对我,比对别的孙子给予了更多的爱,譬如我少年时不听话,下河游泳差点淹死,婆婆就找了一个算命的人,来给我算命,并做主把我拜寄给一个叫李天官的神人,我与这个天官干爹从未谋面,只是遵照婆婆的指令,在固定日子给他烧一双草鞋。

多年里,婆婆都生活得极其辛苦劳累,但我父亲说,婆婆从不叫苦叫累,家里粮食紧缺时,婆婆经常把自己碗里的饭拨给爷爷和几个儿子吃,婆婆洗碗洗锅时,会把洗锅水里的饭渣沉到锅底,然后伸手摸起来吃掉。我在我的小说《望乡台》里,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个细节,每次写到这个细节时,都会泪流满面。这细节,体现了婆婆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

父亲跟母亲结婚时,家里穷里得连一件新衣都做不起,父亲借穿大伯的衣服和我母亲结婚,被我母亲知道后,嘲笑了父亲一生。

父亲没有读书,因此头脑简单,没有自己的想法,做人做事,更多的是继承了爷爷婆婆对他言传身教。比如对父母的孝顺,父亲会打鱼,我记得每次打鱼回来,父亲都会把鱼分成两份,或者叫我,或者他自己给爷爷婆婆送一份过去。后来爷爷生病,父亲听说青杠树里长一种老木虫能治爷爷的病,父亲就满山遍野去找那虫。

比如对兄弟,大伯分家后,要修建房屋,父亲白天到生产队出工挣分,晚上打起火把去帮大伯背屋基。父亲给我讲的道理,都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他说兄弟如手脚,兄弟相残就是自断手脚,其实应该是“手足”。

1990年,我当兵离家,不料第二年母亲去世,我回家时,母亲已变成一座土坟,那时婆婆已经七十高龄,她一边抹着眼里泪水,一边剪布画样,我问她做什么?婆婆说:“你妈死了,没人给你做鞋,婆婆给你做。”我当即哭倒在她面前。假满归队,婆婆拉着我的手,把我看得十分仔细,说:“这一走,婆婆再也看不到你了,你妈死时就担心你的牛脾气,孙子,婆婆还是送你那八个字,勤奋忠厚,与人为善。”这是婆婆第二次说这八个字。第一次是我考上高中,婆婆说这八个字是外曾爷教育她时常挂在嘴边的八个字,问我顶不顶得起外曾爷的香火,我那时年少轻狂,顺口应答:“顶得起!”婆婆撇嘴笑道:“我眼睛不瞎,看到你!”

婆婆最终没有看到,她也去世了。当时我正在部队演习,未能赶回,只能在一个深夜朝家乡遥奠。

后来我考上军校,并在文学创作上渐渐取得一些成绩,被各大媒体宣传,那些帮助和扶持我的人,对我都是相同评价:勤奋忠厚,与人为善。

对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也同样秉持婆婆的教诲,忠厚、为善。大伯说他腰痛,我就在部队给他找一种膏药寄回,用完了,他说效果好,再要,我再寄。对自家大伯如此,对其他邻居也是如此,有什么要求,我尽量满足,哪怕是他们曾跟我父亲闹过矛盾,我也一样相帮。河沙问题对村民处理不公,我利用探家的时间组织大家商讨办法,出面与县市两级政府沟通协调,积极解决,全力为这些邻居们争取利益。

但是,我的为善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回响,相反,一些从前跟我父亲闹过矛盾的人见我成了国家干部有一碗饭吃,心生嫉妒,竟然联名写信诬告我,当领导把这封信让我看时,让我更加惊诧的是,上面竟然还有大伯的名字!

好在,我不论在什么地方,都遵循着婆婆的八字教诲,上下级领导和身边的同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那些诬告我的人,他们永远都不明白,这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他们永远都不明白,人的名誉是一件事一件事做出来的,不是靠一封信就能毁掉的!他们永远都不明白,这一封信,没有毁掉我的前途,却让他们丧失了许多挣钱的机会。

部队要修机场,急需工人,后勤处让我找五十个人。我想了想,算了。

好几年,部队到巴中地区招兵,接兵干部就是我的战友,邻居家的孩子,只要身体合格,当兵没问题。我想了想,算了。

巴中成立新的地级市,工程建设铺天盖地,好多包工头都是我高中同学和部队战友,左邻右舍的人,何苦要跑到千里之外去打工?我想了想,算了。还有很多机会……

一位姓胡的堂嫂曾说过:“这地方的人,生怕别人搞到好门子经!弟兄指望弟兄穷!”看到那封诬告我的信后,我不动声色。我回家乡没有对任何人提及,包括我的父亲。我在静静地观察,也在思考,这就是我的故乡吗?这就是这个地方的民风吗?这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吗?看看别的地方,但凡兴旺发达,无一不是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我对待每一个人依然微笑,依然热情。我依然去大伯家,依然买上礼物带上膏药,去看望他。我在想,我十八岁当兵离开这个地方之前,还看不懂人生,所以我以为家乡的人都很美好。当我看到这封诬告信时,我三十岁了,也算有了江湖历练,我想认真地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人性和亲情。看透看懂之后,我就知道,我是不是还属于这里,还值不值得为这里花费心思和精力。

但是,我失望了,失望之极!

父亲去世,他的四个兄弟,只有三叔赶了回来,近在咫尺的大伯,竟然以“不适合走丧家人户”为借口拒不到场!而这个大伯,有一天晕倒在野坡里,还被我父亲拖着病体背他回家!

我把父亲和母亲合葬一处,旁边就是爷爷婆婆的合坟。离开那天,我对两座大坟深深鞠躬,无言无语。

诬告信上的每一个人,我不是没有机会报复,报复他们只是小菜一碟!但我没有去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何况,我不能辜负婆婆的叮嘱:勤奋忠厚,与人为善。

从此,我回故乡,再也不上大伯的门。我以为大伯会心知肚明,没想到他竟然还怪起我来,问我为啥不上他家门?是不是因为看到诬告信上有他的名字,在记恨他!接着又解释,他的名字不是他写的,是别人冒充他写的!

我回乡从没有提过诬告信的只言片语!大伯你是怎么知道有这封信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别人陷害你的侄子,你作为亲大伯,难道不应该提醒我保护我吗?在世界各地各族各群里,别说是有血缘关系的叔侄,但凡是同乡同村乃至同姓的人,都会守望相助。惟独我这故乡,如此不堪!惟独我这大伯,知而不说!

我想起婆婆讲的那个外曾爷微笑吃肉的故事,我想起婆婆一生从不抱怨社会的品德。婆婆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尚能胸怀宽广,我作为一个闯荡江湖的男人,作为她的孙子,更应该宽宏大量,不必记恨大伯。于是在他病重期间,我还是去看望了他,并给他留下六百块钱。人在做,天在看,积德给后人。

但是,看望并不等于原谅,我在等大伯的后人,给我一个道歉!因为这个道歉,才让我能够看清,他的后人是否分辩得出是非,搞得清楚对错。

其实,这些后人,道不道歉,能不能分辩是非对错,又有什么意义?曾经在生时尚且如此,更何况祖辈父辈都已尽数离去,我的户口及全家老小早在北京落地生根!只不过念及血脉,念及同宗同族!可是,我来念及,别人还会念及吗?

各自安好,即可。我把婆婆教给我的八个字,也传递给我的孩子,他们不论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回国创业,都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依仗婆婆传我的八字家训,继续前行。因为,一个人的修养与一个家族的兴衰,息息相关。

附:作者简介

赵伟,笔名佛客,祖籍四川,现供职于北京市委宣传部,从事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发表作品400 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文艺报》等,部分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内参》等转载。曾获解放军文艺奖、获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工程优秀成果奖。著有《赵伟作品集》(六卷本),长篇小说《壁州兵事》(24 万字)《陈河的闺女》(20 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深圳武警》(22 万字)。长篇小说《望乡台》(138 万字)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被评论家称为是一部中国二十世纪的民族心灵史,同名剧本被评为北京首届十佳优秀剧本。随笔《一个少年的蹦极》被列为全国中学生作文赏析范文。文艺理论《坚守母语的尊严》及文化批评《伪装个性和道貌岸然是当代文人的共性》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