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与秦观的次韵师生情

2020-11-23 09:45:01
相关推荐

晨起读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唐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元白始。”赵翼认为次韵自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开始,笔者囿于资料,无从考据。但苏轼回赠秦观的次韵诗,再现两位词人喜好广交漫游、浪漫诚挚,不为世俗所羁,不为虚妄所惑,文人相亲、惺惺相惜的情怀,令后学的我念念不忘。

这里不揣浅陋讲一下和韵诗,和韵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

一般有三种形式: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秦观一生创作涉及诗、词、赋以及策论等诸多方面,著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后集》六卷、《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现存作品中诗有430多首,诗才被词名所掩。读这首次韵长诗,体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以认识一个完整的秦观。

北宋初年,距古城高邮约四十五华里,古邗沟东道之滨,有一座自然风光宜人的村落,这就是婉约派词宗秦观的家乡。

生于皇佑元年(1049年),乡贤秦观号淮海居士,山抹微云君、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纵观秦观一生,似皆与“游”字结缘。少时聪颖,博览群书,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次舟行古邗沟(三阳河),湖边流连,赋《秋日三首》、《还自广陵四首》等成历代传诵的宋诗名篇。

有过两次百日以上的游历,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居家耕读时是一个性格豪爽、志气昂扬,才华横溢的人。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引“秦子曰”:“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晋唐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

青年时期秦观取一字太虚表明献身疆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宋史·文苑传》称其:“少豪隽,慷慨溢于言词……。"苏东坡称赞他:“博综史传,通晓佛书,讲集医药,明练法律,若此类,未易一一数也”。

秦观一生命运多舛,仕途蹭蹬,初识苏轼时,抱负远大的他心情激动不已,写过一首《别子瞻》(秦观《淮海集》卷四)长诗: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鸑鷟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已南能几人。

八砖学士风标远,五马使君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直率的秦观把对苏轼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意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秦观与苏轼年龄相差13岁,写此诗时秦观正步入而立之年,近30岁,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即将赴京应试。苏轼已过不惑,43岁,正在徐州知州任上,《眉山集》已印行出版,成为举国众多学子追慕的文坛翘楚。

秦观9岁时已知“三苏”大名,对苏轼崇拜有加。秦观类似现在一个高考学子突发奇想,要去结识一位才华横溢的地级市市长为师,没人引荐,几乎不可能;哪怕秦观再有才气,就没有苏轼对秦观的知遇之恩,彼此的命运共沉浮,同进退,共患难,铸就不朽纯粹的师生生死情谊。更没有后来与黄庭坚、张耒、晁之共享元祐“苏门四学士”的美称。

“学士”一词指北宋担任馆阁一职的官员。还和陈师道,李廌共同成为“苏门六君子”。“君子”一词是指符合儒家道德准则,品格优秀的人才。秦观的文学成就和政治生涯,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奖掖提拔分不开。

熙宁十年(1078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将赴京应举的秦观不想错过这次拜谒机会,徐州高邮都在京杭运河一条线上,是秦观赴京赶考必经之地,两地相距亦不远。居高邮市武宁乡左厢里(今三垛镇少游村)耕读的秦观说过:“风俗莫荣于为儒,材能咸耻于不仕。”“终日掩关尘境谢,有时开卷古人游。”

青年的秦观即刻苦攻读,常怀报效国家之志。写过《醴泉开堂疏》、《乾明开堂疏》、《高邮长老开堂疏》、《庆禅师塔铭》、《五百罗汉图》、《浮山堰赋》、《汤泉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和渊明归去来辞》等。“……皆深造而有得,不为世俗之言。”现代著名学者朱东润赞语。

积极渴望济世的秦观仔细一想,怎样如愿的拜谒仰慕的苏轼,两位熟悉的前辈进入脑海。高兴的找了同邑孙觉,孙觉字莘老,黄庭坚的丈人,与苏轼好友,对家乡秦七(秦观排行老七)十分喜欢,微笑的答应了。

孙觉北宋嘉佑年间进士,传说孙觉择居高邮湖畔见过祥瑞之兆“甓社珠光”,当年高中进士,秦观正巧腊月出生,仿佛也预兆这颗文坛巨星的诞生;另一位黄庭坚的舅父李常,李常字公择,也是苏轼至交,十分赏识秦观,请李常写引荐信,另请孙莘老将自己荐给苏轼,两位都表示愿意玉成此事。

元丰元年四月初夏,在莘县人王巩(字定国,苏轼的密友)的精心安排下,秦观完成执弟子礼,苏轼开心的接纳了这个弟子,还丟下冗杂的公务,亲自陪同游览徐州云龙山等风景名胜。

次年,秦观应苏轼请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原)、宋(玉)才”。秦观想到四年前入扬州的寺庙,模仿苏轼笔意在寺壁题词,孙莘老邀苏轼同游扬州寺庙,令苏轼见寺壁题词大惊,后到孙莘老处,读秦观词数百篇,曰:“此郎何许人也?莫非秦郎?向书壁者定此郎也。”载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今谒见苏轼,拜师水到渠成,令潇洒倜傥的秦观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后漫漫岁月中,与苏轼亦师亦友,经历乌台诗案,一直追随苏轼至临终。

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仲冬时分,苏轼莅临高邮,秦观惊喜万分,邀孙觉、王巩相会于邮城东岳行宫后面土山上,登高望远,载酒论文,留下“四贤雅集”的风流佳话,留下了千古文游台。南宋曾几有《文游台》诗咏之,诗曰:“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杯酌,彩笔银钩入唱酬。”秦观曾以家乡膏脂填腹的“团脐紫蟹”赠送恩师苏东城,传为美谈。

苏轼见到秦观的《别子瞻》诗后,也次其韵,赋诗一首《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

新诗说尽万物情,硬黄小字临黄庭。

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

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

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

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

次韵诗句确凿地表明,秦观拜恩师的强烈愿望、仰慕之情;杰出才能的秦观得苏轼赏识,对其极力赞美。苏轼欣赏秦观的才华,而且极力通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举荐秦观,使他能够为人所知,为世所用。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曾致书罢相闲居的王安石推荐秦观:“才能之叹,古今共之。如观等人,实不易得,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其他无所望也。”(《与荆公书》)可见师生情谊深厚。秦观科考之路并不平坦,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自黄州写信劝秦观“勉强科举”,正是恩师不断鼓励,元丰八年(1085)秦观终于考中了进士,初任定海主簿,转蔡州教授。

元佑九年(1094)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洛党”之人相继还朝,“蜀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由于秦观是苏轼门生,被执政的“洛党”视为“蜀党”屡遭攻击。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先贬杭州通判,后贬监处州酒稅,编管横州,再徒雷州。

秦观于绍圣三年(1096年三月)贬郴州时作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凄苦之情引起苏轼强烈共鸣,反复吟诵,并书于自己的扇面之上。徽宗赵佶即位,向太后临朝听政,大赦天下,“赦天下常赦所不赦者”。谪臣纷纷北归,苏轼受命内迁,特意前去慰问秦观,受命为宣德郎的秦观随后也准许北归。到达滕州出游光华亭,向客人呤诵《好事近·春路雨添花》后索水欲饮,水至,大笑而卒。

苏轼闻讯想到少游苦尽甘来,却意外猝死,不禁悲从中来,仰天悲呼:“哀哉,痛哉,世岂复有斯人乎!”(《与李之仪书》)。“两日为之食不下”(《与欧阳晦夫书》)翌年,苏轼也病逝于常州。少游词,东坡跋,“三绝碑”(米芾书)书写亦师亦友之情,声气相投,生死之谊。两位名士开创豪放派、婉约派,虽謦欬已杳,师生之情流芳后世。

作者:张学杰 ,男,70后,曾用“山阳渎”网名,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扬州市文创会员,高邮市作协会员,高邮市民协会员,有习作散见国内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多次获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田野作文 辩论作文 钢琴作文 八百字的作文 独立作文 做美食作文 榜样的作文 爱作文600字 作文我的一天 作文《我的一天》 600字作文高中 一篇英语作文 500字作文初中 难忘的事的作文 珍惜的作文 光的作文 购物作文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