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6种对孩子的态度 决定你是不是失败的父母 点击文章自查!

2020-11-23 09:55:01
相关推荐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放在教育子女上也一样成立。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身上起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态度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帮助孩子成长;相反地,态度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甚至会给孩子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也许你忍不住要问: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态度,什么又是错误的态度?接下来羽熹将为你作解答,赶紧对照自查!

01.“我”的权威凌驾于孩子之上

在上一辈人的理念里,教育孩子就是“父母说,孩子照办”。等下一辈孩子长大成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后,他们会下意识地照搬上一辈人的教育方式。传统的父母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十分有效:不需要费什么话,自己怎么说孩子怎么做,还能确保自己的权威,一手帮助孩子解决不必要的烦恼。这样做好像起效快,但是背后真的没有隐患吗?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弄懂、学会了一些事情怎么做,而是单纯的“屈服于父母的权威”,是“口服心不服”。一旦孩子有了脱离父母权威的机会,孩子可能会不知所措,也可能会与父母权威背道而驰,故意反着干。让孩子服从于自己的威严之下,家长看起来是轻松省事儿了,可孩子实际上是被严重耽误了的!

家长是时候放下自己的权威了,抛下粗暴直接的命令,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这样ta才能越来越好!

02.“我”要处处限制孩子

有一个小孩儿A告诉妈妈ta想去玩泥巴,A妈说:“去吧,记得到点回家,然后一定要记得洗手哦!”同样是提出想玩泥巴,B妈就不同意了:“玩啥泥巴?脏死了,你不许去!”说完拎着B去干净敞亮的游乐场玩,这时B却没有了玩耍的心情。为什么同一件事,妈妈的反应完全不一样?

你不妨试着回忆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话:

“跟你说了几遍,不许爬高!”

“你是不是不听话?告诉你不能这样了!”

“不许跑,摔跤了怎么办?受伤了我还要给你上药!”

……

这些话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并不可取。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确实会危及生命、触及底线、对其他人有害,家长才应该及时出面制止。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只是因为ta想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方法,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这种机会。奔跑摔跤了就爬起来,犯错了就改正,衣服玩脏了就洗,这样孩子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能力的提升、全面的成长。

03.“我”的标准孩子必须执行

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恨铁不成钢:“你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不要狡辩!”“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为啥总是搞得一团糟?”其实,这些家长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这样做并没有效果,也不能改变孩子的教育状况,只能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孩子有时候犯错或者做不好某件事,不一定是ta故意的,有可能是因为ta太小了,能力经验都不足,方法不对。这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ta解释的机会,并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的根源。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给孩子试错和积累的机会!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孩子,一步一步来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方式。

04.“我”喜欢滥用对孩子的夸奖

有不少家长,他们对“赏识教育”十分推崇,经常夸孩子,并且夸孩子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去把握尺度,常常弄得过犹不及:

“哎呀,我家宝宝真棒!太棒了!”

“娃啊,你咋这么聪明?”

“我从来没见过像宝宝你这么厉害的孩子呢!”

……

这样真的对吗?这些夸奖,浮夸、无谓,家长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经常被这样夸的孩子容易变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为了获得大人的夸奖,ta会选择只展现自己的长处,忽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作为家长,你需要知道,“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不是简单地夸一句就完了,也不能用笼统的一句“你真棒”带过,需要具体说出孩子哪里棒、认同ta的努力过程。(具体可见羽熹童书2020年8月16日文章:《别再用“你真棒”敷衍孩子》)

05.“我”是孩子的管家

不少父母都十分溺爱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只需要吃好睡好学习好就行,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在这种教育态度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自理能力极差。还有一些家长,看孩子作业怎么写都写不完,急得自己亲自上场代写。这种一手包办的方式好像是很省事,但是后面会引发如坍塌的多米诺骨牌一般的连锁反应,还是负面的那种:孩子习惯了父母代办所有事情,并且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知感激;大了也学不会自理,甚至孤身上大学之后,生存都变成了严峻的问题;好吃懒做,不知道责任心意味着什么。

作为家长,每替孩子包办一件事,孩子就少掌握一项技能,这些日后花上数倍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补回来!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不要把自己变成管家,什么都做,这样孩子才能得到锻炼。

06.“我”只对孩子说,不需要做示范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自律自强、遵守规则,结果自己一项都做不到:

要孩子每天进行阅读,自己却在旁边抱着手机舍不得放;叮嘱孩子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要带孩子出门时弄晚了,拽着孩子就闯红灯……给孩子说的是这样,自己做的却是那样,家长说的话对孩子还有说服力吗?孩子看到家长这样,会听吗?家长的举动会直接影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与家长共同进步!

以上6种对孩子的错误态度,大家可以对照自查。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呢?欢迎前往评论区与我们交流互动,欢迎关注我们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