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西安郑州从细节上做文章

2020-11-23 16:10:01
相关推荐

右图 在陕西省西安市明德门北区,中建安装华西公司一名项目负责人向居民介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进度。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编者按 人口稠密、交通拥堵……是许多城市在发展中都遇到的问题。如何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各地在城市建设中从细微更新着手,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功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比如,陕西西安在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断头路”上下功夫,让城市环境更舒适、更便捷;河南郑州实施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布局更优化,城市管理更精细化。

城市环境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幸福感。通过改造提升,不仅改变了生活环境和提升了公共服务,也让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治理水平更上新台阶。

西安:“三改一通一落地”提颜值

家住陕西西安市雁塔区明德门小区北区年过古稀的魏金田老奶奶,一边看着正在维修楼体外墙和安装窗户的工人,一边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可比以前舒适了,通过改造给外墙增加了保温层,给窗户更换了双层玻璃窗,屋里暖和多了,今年冬天还能实现集中供暖,旧城改造这件实事办得符合老百姓心愿啊!”

在西安,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据西安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宝明介绍,从去年开始,西安全面启动了以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改造及断头路打通和架空线落地等为核心内容的“三改一通一落地”城市环境提升改造工程,计划2021年6月份前完成绕城高速以内80%以上老旧小区42个城中村(棚户区)、599条背街小巷改造,打通58条“断头路”,完成89条主城区道路253.8公里架空线缆落地等工作,让城市环境在舒适、便捷、亮丽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

“好看”还“好住”

城建提升改造必须着眼于市民的居住环境更舒适,为达到这个目的,西安市遵循“好看”又“好住”原则实行了老旧小区住宅改造,市政和住建部门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完善小区软硬件设施,主要内容有墙体节能保温、供水、供热、燃气改造和室外雨污水管网改造、加装专用电梯等。

明德门小区北区建于1993年,共有居民楼38栋,占地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在小区38栋楼中,只有10栋楼通暖气。改造前,小区经常停电,房屋、道路破旧,很不好走。私人占地违章建筑多,由于没有停车位,居民停车杂乱随意。2020年1月份启动施工,共拆除违法建筑用地2500平方米,并实施了居民楼市政供水供暖供气三通、外立面改造,楼道内部改造以及楼顶漏雨防水改造,对小区内的线缆及电力实行落地并更换。通过从里到外改造提升,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雁塔区住建局局长王闯告诉记者,在小区居住环境改造提升完成后,区里还将在解决社区用房、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停车场所、安防技防等方面做加法,引入第三方机构投资经营,进一步完善小区社会综合配套,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据了解,2020年西安市将按照“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的总要求,590个项目共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8.9亿元。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00个,19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实施改造小区367个、902.9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47.4%。

畅通更便捷

“断头路”是城市发展的结节,制约着区域交通和周边产业发展。消灭“断头路”,打通交通微循环,不仅是保民生,更是暖民心。

让居民出行环境更便捷更畅通,西安市从去年开始启动了599条背街小巷改造,打通58条“断头路”,完成89条主城区道路253.8公里施工为内容的交通畅通工程,全面展开了城市交通攻坚战。

响塘村规划南路是西安市规划的一条与其他路线形成小环线城市新路,打通之后能够在该区域形成一个交通微循环,有利于缓解周边交通压力。但由于搬迁问题,多次开工停工。特别是最后160多米线路一直难以解决。收到群众反映后,西安城建部门高度重视,将其列为西安市打通的“断头路”之一,健全协调指挥机制,全面推进施工进程。路终于通了,百姓的心也敞亮了。

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统一安排,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西安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于2019年11月份出台了《西安市断头路打通工作实施方案》,计划打通58条“断头路”。截至目前,已顺利打通桃园北路、云水三路、204所西侧规划路、北辰东路等27条“断头路”。

整齐又敞亮

大多城市老城区都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私搭乱建多,管线杂乱无章,实施城市提升改造必须着眼于城市空间环境更亮丽。

为了解决小区治理问题,西安市在美化街道小区环境上做加法,在拆除违法建筑上做减法,在空中线路入地上搞会战。

新城区城管局副局长杨晖言告诉记者,该区皇城西路南起西新街、北至西五路,全长650米、宽6米,居住密集,人流量大。在改造后,该区不仅全部拆除了私搭乱建,而且因地制宜采用多层次微型立体绿化,用PVC-U型排水管切割组合成立体花槽,悬挂于沿街栏杆和墙面上,花槽内搭配种植了10余种植物,让绿色“长”在栏杆、“立”在墙面,打造一座“空中花园”,提升街道颜值。

同时,城市各种管线入地也在紧锣密鼓施工中。正在施工中的含光路是西安市架空线落地最迫切的主干道之一,路面管线极多,而且周边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都会受到影响。在施工前,经过多次调查,发现马路中央绿化带地下已有自来水主管线,道路两边有天然气、热力主管线和自来水辅助管线,还有完工不到半年的城市海绵工程,施工难度极大。“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重复开挖道路,住建部门未雨绸缪,与多个单位沟通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将线缆主管沟设计在道路绿化带里,将施工对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影响降至最小,而且施工进度也得到了保证。”雁塔区住建局建设科科长左腾说。

规划合理,落实有力。截至目前,西安市累计完成通信架空线管沟建设117.36公里,通信架空线落地53.1公里;电力架空线落地管沟建设94.53公里,电力架空线落地68.7公里。到2021年5月底前,西安将完成主城区道路以及城中村、老旧小区通信架空线落地工作;完成一级道路及“十四运”场馆周边电力架空线落地共89条路段、253.8公里,实现城市主、次干道二、三级道路,背街小巷(支路)及城中村、老旧小区电力架空线归顺整理。届时,西安的容颜一定会更美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雷 婷)

郑州:于细微处下功夫

图为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与人和路交叉口。(资料图片)

车道隔离绿化美观、边角游园花木繁茂、街边路旁青瓦红墙、老楼小区干净整洁……随着河南郑州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如今这里的一条条老巷、一座座老楼正旧貌换新颜。日前,郑州印发《郑州市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城市布局,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核心板块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生态绿化、城市改造更新等项目,3年内共计划实施2443个项目,力争完成投资8143亿元。

市区改造老旧小区

走进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工人新村,居民楼外墙已刷成崭新的砖红色,新增的小微游园里儿童在滑梯上玩耍,街道两侧树木林立,街角有体现工人奋进精神的文化墙。社区医疗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市书房一应俱全,书房温馨整洁,还专门设置有儿童阅读区。

“变化这么大,你看像不像高端小区?”6号楼74岁的住户付金玲对改造后的环境十分满意。

“付金玲住的这个片区,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去年6月份工人新村片区启动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楼院地面违建3000平方米、楼顶违建980平方米等。”金水区人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董青丽说,道路增设慢车道和隔离绿化,实现道路人车分离,对楼院内路面重新铺装,增绿补绿610平方米等。

据统计,按照《郑州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造范围,郑州市主城区共有1833个小区纳入综合改造,涉及7584栋楼,2469万平方米,居民30万户。截至目前,完成改造110个,正在施工689个,正在施工招标417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成为顺应群众期待、造福市民的实事。

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

在郑州市改进城市管理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动员会以后,该市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以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城市环境为目标,以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决定用两年时间对城乡接合部实行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高标准整治提升。着力解决城乡接合部管理粗放,基础设施水平低,整体面貌差等问题,向着无垃圾积存、无黄土裸露、无散乱污企业,基础设施全覆盖、城市功能全配套的目标,打造与主城区城市管理零差距、城市形象同提升的美丽区域。

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整治范围共涉及郑州12个县(市、区)、36个乡镇办的354个行政村(社区),面积达1516平方公里。整治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等7大项72小项工作任务。

“城乡接合部区域环境面貌有明显改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得到了改善,各种各样的私搭乱建基本消除,商户经营、户外广告及车辆停放得到规范提升,路面、街面、村庄、楼院卫生干净整洁,‘散乱污’企业实现了动态清零。”郑州市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崔留森介绍,下一步郑州将针对第一阶段排查出的问题,采取各类工程性和管理性措施,全力推动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并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常态化管理。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我们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郑州市城管局局长李雪生说,郑州正着力构建一体化、全覆盖城管格局,全力推进“常态化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机制。

阳春时节,顺着郑州二七区连心里胡同走过,绿意盎然,新发芽的树叶迎风摇曳,得益于“三路一园”街区改造,让这条小胡同焕然一新。“三路一园”美丽街区示范项目由二七区人和路、政通路、兴华街和一口袋公园以及20余处微景观组成,涉及道路总长4.6公里,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城市提升,规划先行。按照‘设计引领,需求导向,以人为本’三大理念,我们邀请上海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专家顾问团‘把脉问诊’,摸排梳理了目前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对应制定了‘通、平、净、静、齐、亮’六大对策。”郑州市二七区副区长张超说,通过高品质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打造美丽街区。

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标准,通过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功夫,道路还实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增设修整缘石坡道,降低道路路口坡度及高差,二七区主要街道路口已经做到了道路“四角平坡”;清除低于45厘米的路障,增强了无障碍通行度。同时,推行“白改黑”路面升级改造,在门户小道铺设沥青路面,改善路面状况,美化街区环境。

“三路一园”只是郑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郑州深入推进“路长制”,开展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绿化整治,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高标准有序推进“四化”即“序化、洁化、绿化、亮化”工作等,多举措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同时分三期实施全长388公里的“一环十横十纵”道路综合改造工程,让道路更好地成为城市的会客厅和文化展示长廊。

“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功能布局,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路径更加清晰。”郑州市副市长陈宏伟说,郑州正以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开放为着力点,做好城市建设发展文章,提高中心城市的承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经济日报记者 杨子佩)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00字写人作文 背影作文700 介绍亲人的作文 老师改变了我作文 樱桃树的作文 做个文明的人作文 去姥姥家作文 四千字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蚂蚁采食的作文 广东卷作文 苹果树的作文 河源万绿湖作文 想象作文四百字左右 围绕成长写一篇作文 一份爱心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感恩作文四年级 作文 味道 高考押题作文 六年级写老师的作文 描写小草的作文150字 巧遇作文800字 有一种美丽作文400字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英语作文 作文有趣的小狗 四川大地震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武宁湿地公园作文 小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