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夜读历史|三亚与“天涯”的这些渊源

2020-11-24 02:05:01
相关推荐

9

5

周六

读史开眼界,读史可明智。今天,三亚发布“夜读历史”栏目为大家推送的是——《三亚与“天涯”的历史渊源 》。

“天涯”,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结。数千年间,当“天涯”仅作为陆地边际的地理符号表述时,古人因受地域及视野局限,亦臆造出不少以“天涯”命名的地理标识,籍以对“天涯”意境的人文寄托。

▲山西石鼓山

最早以山峰命名“天涯”的地方在山西。现山西原平市郊,有一座突兀盆地的巨大山峰,形似石鼓,俗称“石鼓山”。石鼓山雄伟挺拔,有立地垂天之势,早在一千数百年前的晋代,被象形会意地命为“天涯山”,亦称“天涯石鼓山”。后来又将与“天涯山”遥相对望的五峰山,命为“地角”,营造了“天涯是为天涯,五峰好比地角”的中原大地上最早的“天涯地角”胜境,使古人的“天涯”情结,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有了寄托的自然实景,留下了北国“天涯”印记。

▲钦州天涯亭

最早被称为“天涯”的区域在古钦州。北宋前国家政区范围内,广西钦州正位于大陆最遥远的南方,“南临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师万里”,似犹天边绝境。北宋庆历年间,钦州知州陶弼在此择址,筑建了一座彰显地理标志的“天涯亭”,将“天涯”印记,戳嵌在古钦州大地。自此,宦官达人、文人墨客,凡“入钦州”者,皆视为走进了“天涯”之境,甚至以“天涯过客”自诩。曾名闻天下的钦州“天涯亭”,给历代过往者留下了“钦州何必是天涯”的无尽兴叹。

山西“天涯山”、钦州“天涯亭”,曾在华夏内陆南北两极,各领 “天涯”风骚逾千年。然而,以“极其遥远或天地边缘”为本义的“天涯”古辞,应有更形象与贴切的地理载体。“天涯在何处”?古人们仍在追寻着。

0 1

徽州才子程哲:崖州命题“天涯”

清雍正四年(1726),三亚历史上的古崖州,来了一位“徽州才子”,名叫程哲,当他把“天涯”两个沉甸甸的大字,命题镌刻在地处华夏最南端的滨海奇磊之后,“天涯”的地理命名,从此得到改写,三亚也因之与“天涯”结下了不解之缘。

▲程哲历史画像资料图

程哲(1668-1739),清代安徽歙县岑山渡人,字圣歧,号蓉槎,徽州大盐商后代,客居扬州,监生出身,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的及门弟子,有“徽州才子”之誉。程哲是多才多艺的安徽古代名贤,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名见经传的刻书家、收藏家、鉴赏家和诗文家。《安徽府志》记载:“程哲,幼颖悟,嗜学,师事新城王士祯。博考深思,经史百家,靡不考究,收蓄书籍金石文字甚富。”程哲早年在扬州创办了清代前期徽州府最著名的“七略书堂”,以传播老师著作及中国经典文化为己任。他的老师王士祯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门人圣岐,喜藏书,尝求斋额于余,名之曰‘七略’。又闻其善鉴别古今图画尊彝之属,所蓄甚富,筑楼三楹居之,焚香帘阁,精洁不减清闷,可谓风雅好事者也。”程哲所著诗文集堪称经典,其中《蓉槎蠡说》十二卷,为清人笔记中之名品,收入《四库全书存目》;《窑器说》收入《四库全书》,成为现存最为珍贵的明代古窑器鉴赏与研究的文化典籍。

程哲于雍正四年至七年三月,莅任崖州知州,任上多有惠政,获尊为崖州清代名宦。据光绪《崖州志》考,程哲履任期间,是崖州频发大灾之年:雍正元年,“飓风大作,山水暴涨”;三年,连遭两次地震;四年,罕见大旱;五年,农作物失收,粮荒不济。他上任伊始,临灾若定,抚恤百姓,为民请命,“开仓平粜,民得聊生”,州人感念之,“勒碑称颂”。边陲百姓多有陋习,他作歌勒碑劝喻州民:“勿嗜酒而沉醉,勿见色而贪淫;勿因风而晓坐,勿披露而夜行;勿因饥而饱食,勿因渴而多饮;勿因垢而晨沐,勿因倦而昼寝。”从衣食住行、修身养性等方面,诱导百姓培养日常文明与健康的生活习俗。

有关程哲仕宦履历及在崖州事典,《崖州志》简略,而其家乡的《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则志述颇详:“(程哲)初任奉天锦州府宁远州知州,例升知府,改补广东琼州府崖州知州。(在崖州)招抚生黎就化,黎童服教有知诵读者。立唐宋三贤祠祀李德裕、胡铨、赵鼎。政绩夥著。擢户部员外郎,提升两广盐运司,同历潮州府同知,内迁福建司主事,以原官致仕。”谱谍所记,弥补了《崖州志》志载阙如。

命题“天涯”,也许是程哲在崖州任上所作的一件雅兴之事。他独具慧眼,顿生感悟,旨在为天地间留下一方名至实归的“天涯”印记,并将它托付给钟灵毓秀的古崖州珍藏。然而,他始料不及的是,他所命题之“天涯”,在二百多年之后,即成为了三亚的瑰宝。程哲将“天涯”赐题给古崖州,留下的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笔可持续开掘与升华的城市财富。三亚与“天涯”结缘,始于程哲。而今,当你怀着走进“天涯海角”的憧憬,穿行在三亚美丽浪漫的海天胜境之时,亦当感念这位卓识的古代名贤。

0 2

三亚古之“天涯”:古道关隘畏途

在古代,“天涯”一词,有着天地边缘意蕴,多用指遐远渺茫、险关畏途,程哲走进所谓“天下第一偏僻”、“炎州此去更无城”的古崖州,其命题“天涯”初衷,想必亦依循这一“天涯”本意。

依托程哲命题的“天涯”等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的今日“天涯海角风景区”,在古代即是崖州境内最为险绝之域。此处位于“下马岭”斜峙入海的海湾角隅,是东部陆路进入崖州州治(今三亚市崖城镇),以及由州治通往古代三亚境(今三亚市主城区)的必经之路。光绪《崖州志》“舆地志”对当时这一地理状况,分别作了这样的描述:“(下马岭)斜峙海湾,有一径可通行人。乱石棋布,潮长即不能往来……麓有巨石,高二丈”;“下马岭距城东六十里,周围三十里,高七十丈。斜峙海湾,仅有一线可行。乱石如屋,耸塞海滨。潮长,不能往来。最宜设伏……匪常据行窃。过此,有二路入三亚境。一度岭从内地行,险而近。一从滨海行,坦而远……马岭汛驻扎于此,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由此可见,程哲当年命题“天涯”之域,既是山海阻塞、难于往来的海湾古道,又是交通控制与军事防御的要塞关隘,其址所处地理状况,恰与“天涯”古意相神似。

▲天涯海角游览区“天涯”石刻

程哲摄取崖州山海险境命题“天涯”,虽使古之“天涯”意象在崖州海天间有了贴切的地理托物,但由于“天涯”古辞所寓之悲情色彩,在其后二百年间,这一方“天涯”,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险境畏途。州人未将之列为风景之属,故无缘“崖州八景”之选,也没有古代仕宦、文人墨客为之题咏的片语诗文,甚至连乾隆年间纂修的《崖州志》,亦舍而不录。程哲题刻“天涯”史事,也在历史尘烟中一度被湮灭遗忘。

光绪二十六年(1900),崖州知州钟元棣主持重修《崖州志》,为“垂一州之实录”,“遍启州人,广为拾采”,州志纂修者首次对“天涯”题刻实地勘查,并依采录志入重修的《崖州志》,其中“舆地志”记为:“(下马岭)麓有巨石,高二丈。雍正间知州程哲刻‘天涯’二大字于上。今通名此地为天涯。”“金石”记为:“‘天涯’石刻,在下马岭海滨石上,与‘海判南天’相去咫尺。字大三尺许。旁镌‘雍正十一年[][][]程哲。字四寸。’”(今人考证实为雍正七年)。至此,程哲命题“天涯”遗迹及史事,历170多年后,才得以载入地方文献传世。

03

郭老考古鉴赏:“天涯”化作游览区

新中国成立后,关隘变通途,“天涯”露真容。然而,由于光绪《崖州志》在民间已佚失,加上百年风雨侵蚀,“天涯”题刻落款己模糊莫辨,在当代人面前,何人题刻“天涯”,已无志可稽,复为悬谜,以至传说为宋代苏东坡在贬谪海南期间所题刻。1956年拍摄的中央新闻纪录片《宝岛纪行》,就依据这一传说作解说词。1961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前来崖县(今三亚市)度假,特就苏东坡题刻“天涯”传说,专程前往实地,对“天涯”二字书法作了目验,虽发现其与苏东坡字体“殊不类”,但却又难于求证。

▲藏于乐东民间的光绪《崖州志》残本

1962年1月,郭沫若重游崖县,应崖县县委请托,为当时崖县幸存的一部光绪《崖州志》孤本作点校整理。在点校中,郭老意外发现了有关程哲题刻“天涯”的记载,一时喜出望外。为验证真伪,他又两次亲临实地,对“天涯”摩崖石刻中依稀可辨的款识,进行了考古勘验,结果与光绪《崖州志》所记相符。据此,郭老以“始获事实真相”的考古发现,指出“旧谓苏东坡所书,殊非其实”,从而纠正了误传,为程哲题刻“天涯”作了正名。

郭老还结合点校《崖州志》及“天涯”考古,用历史学家的睿智和科学家的广阔视野,对尚处荒芜落寂的“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阔天空”等人文景观及所处滨海风貌,作了新的审视,发现此地有着若藏深闺的淑秀与气度非凡的壮美,欣然命题“天涯海角游览区”,镌于程哲命题“天涯”的巨磊之上。同时还深情地写下礼赞“天涯”的《游天涯海角》诗三首、状写“天涯”胜概的《天涯海角》纪游散文,用“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的新意,赋予了“天涯”崭新意象,成为考证、鉴赏与推介三亚“天涯”风景名胜的第一人。

程哲命题的“天涯”,在苦等230年之后,终于遇到“伯乐”。如果说程哲命题之“天涯”,只是依循古意留下一处象征“天涯”意象的地理标记,那么郭沫若则是推陈出新,将之点化成人文胜景,为随后的旅游开发作了前瞻性定位。1988年7月,“天涯海角游览区”获列入海南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从此,“天涯”翻作新意,伴随三亚旅游新城的崛起,成为闻名遐迩的“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名胜区”。

0 4

走进城市名片:“浪漫天涯”是三亚

程哲命题与郭沫若鉴赏之“天涯”,历经二百多年的深藏密裹,渐次打开历史尘封,在三亚这片神奇热土上,化茧成蝶,美丽蜕变。

山西“天涯山”冠名两千年,钦州“天涯亭”构筑上千年,可谓古矣。而程哲命题之“天涯”,虽只二百余年,但终使“天涯”地理命名,定格在古代三亚。后人相继在紧挨“天涯”的另一巨磊命题“海角”之后,古之“天涯”与“海角”,终得以在中国最南端陆地边际与海天交汇之处珠联璧合,成为名符其实的“天涯海角”地理坐标。而今,人们淡忘山西“天涯山”、钦州“天涯亭”,唯知道中国的“天涯海角”,就在海南岛上,在中国最南端的美丽三亚。

天涯着新意,浪漫今异古。今日三亚,延续历史文脉,创新了“天涯”意涵,赋予丰富多彩的时尚、浪漫元素,将古之“天涯”,演绎成了独具风情的多元文化品牌,彰显了三亚城市的魅力与品质。“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当“天涯”成为三亚城市名片主题词之后,今日“天涯”,己蜕变升华,既不是程哲命题的那一方海湾岩磊,也不再是郭沫若命题的那一处游览景区,而是一座碧海蓝天包裹与浪漫风情相拥的美丽三亚新城,一片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新天地,享誉世界的“永远的热带天堂”。

“浪漫天涯”是三亚。走进今日三亚,圆你“天涯梦”。这里海阔天空,风情万千,有景皆奇观,无处不浪漫,古往今来人们对“天涯”特有的文化情结,在这一片情天爱海之间,都将得以寄托与意会,演绎与升华。

来源:三亚日报(作者:徐日霖)、图源网络

美编:何颖颖

见习编辑:陈淑林

【来源:三亚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