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悦·读」(第一季)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21——面临的最大干扰是“割裂”

2020-11-24 03:10:01
相关推荐

诵读:单兰玲

单县一中物理教师,县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21.面临的最大干扰是“割裂”21.面临的最大干扰是“割裂”19:47来自单州教育

第五章 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

21.面临的最大干扰是"割裂"

黄:教育改革极其艰辛,认识上取得共识,做法上不离谱,有相当的难度。在改革的进程中,干扰的因素不少,您是怎样认识的?

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是为了破除前进中的障碍,解决积累的问题,攻坚克难,让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健康,更兴旺。改革,从认识到做法,都会有调整,有突破,适应需要时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迈开步子愉快地前行。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牵涉的面很广,改革当然不可能立竿见影。

新课标公布后,语文界的态度非常积极,学习、讨论、评价、实践,大家总想通过改革,出现语文教学新气象,能够真正让学生受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当然,不解的、质疑的,乃至否定的也存在。有些干扰容易辨别,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量粗俗乃至粗鄙的语言随之出现,破坏语言的健康和准确度,对语言文字教学冲击大。一般来说,语文教师都能识别,并能加以抵御,有的干扰则较难识别。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但评价其利弊得失,完全以外来的某一教育理念,某一具体做法为标尺,名词、术语一大堆,架空了语文本体知识、能力的探讨,还美其名曰"先进",这是值得反思的。吸收外来一定要弄清楚文化背景、语言形态、培养目的任务的差别,而不是以洋为荣,照搬照抄。干扰最有力量的是考试指挥棒,以考定教,雷打不动的是按照考试题型进行反复的套路训练,追求的是"分",对改革的意义价值,内容措施等既不关心,也不知晓,为考而教,相当数量的老师教学变了味,变了形,但身在其中,又不得不为之,有时也想做些改革,但举步维艰。有些则以此奉为正道,就是"考",就是"分"。世间事物就那么复杂,正确的、错误的纠缠在一起。尽管有种种干扰,改革还是向前进步了,人的认识也发展了,这是令人欣喜的,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改革同向同心,效果就会显著。而今,我认为最大的干扰是对语文教育中诸多问题"割裂"开来看。

黄:此话怎讲?

于:新世纪初叶的语文课改,前面我已说到,是考虑千年的积淀,百年的探索,考虑世纪末的大讨论以及跨世纪的时代需求。这里有个纵向继承、横向借鉴,从生活中汲取的问题。

语文独立设科前,中国不等于没有语言、文字、文章、文化的教育,独立设科不是在零起点上。只不过数十年来我们很少涉及中华文化传统,因而,一讲语文,就是从设科开始,已形成思维定势。讨论语文学科教学诸多问题,往往就局限在这个范围,与千年积淀割裂开来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尽管独立设科前,语文与经史不分,但仍有丰富的历史遗产,从理论到实践有研究价值和操作价值的东西甚为可观。它不仅培养了一代代志士仁人,而且对传播与丰富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不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要鉴别、筛选,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拿我们语文老师熟悉的阅读来说,信手拈来,就有不少精华,值得咀嚼。

如:读书做人。学语文和学做人结合。"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读书,要讲求修身养性,讲求品德、胸怀。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读书、作文要注意心灵的塑造,培养完美的人格。

又如:熟读精思。学语文,"读"、"思"极为重要,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强调"破其卷而取其神",不熟读,不反复诵读,又怎能取其神?面对语文教学的现场,刷题,肢解,无疑是一剂治疾良药。读书须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才能晓其义,识其神。读书能否长精神,"思"是关键。而今,学生往往读书为解题,为获分,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十分缺失,更不必说如入宝山寻觅文化宝物的追求与执着。因此,《朱子大全读书之要》中提倡的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心可以有得尔",对今日仍有意义。否则,课文学得缥缥缈缈,很难形成文化积淀;思维少磨砺,"钝"的困境就难摆脱。

再如:博览。古人学语文强调广为涉猎。韩愈《进学解》中说,"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强调广闻博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之谈,也道出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而今,我们的语文学习基本上压缩在课本与考纲的圈子里,重视课外阅读并认真实践的凤毛麟角,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形同虚设,语文课外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也很少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视野、体验、能力,有意无意受到抑制,未能很好发展。语文教学从应试小圈子中突围出来,语文教学的活力方能充分释放,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享受精读博览的幸福,享受游历、实践的快乐。青少年时代如果求学不读书,视野狭窄,身心不活跃,日后的发展就会受到相当程度制约。因而,博览对今日学生的培养仍然有重要意义。

这里说的都是常识,而且不少人耳熟能详,但往往不以为意,总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其实,百年现代语文也是千年传统脱胎而来。清光绪三十年(1904)《癸卯学制》颁布,中国语文单独设科,那时,有人认为要把传统的全部推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要改变当时语文与经史不分的情况。今日无视语文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割裂历史,只讲百年语文,显然不妥,而且无法割断。比如,一讲语感,一讲勤练,一讲涵泳,马上就上溯到百年之前的千年语文历史积淀。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有来源于千年积淀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而这也恰恰是当下碎片化学习所忽略的。

黄:尊重历史,继承优良传统,是为了今日语文教学更符合规律,更能提高质量。我认为我们所说的继承当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从现时代的需要出发,吸取精神实质,或改进,或发展,或创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历史经验,割断历史看问题,容易产生偏颇。认识决定行动,刚才您说的两个"注重",如果思想不认同,就不可能付诸实施,这对课程标准的实施无形中形成了干扰。

于:确实如此。这种情况无意识的居多,因为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研究。割裂的看法影响最大的集中在语文本体性质、功能、目的任务方面。百年语文,"工具论"一直占主导地位,怎么又来了个"人文性",于是种种非议产生。回顾历史,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语文学科教育的概念不过始于近代,语文学科教育的理论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是零散的不成形的,与数理化学科逻辑严密的程度比,我们学科还很不成熟。记得有个阶段用的教材就是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知识与选文的大拼盘。母语教育究竟应有怎样的学科逻辑体系,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培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确实需反复思考,不断研究,取得认识上的突破与实践中的创新。从哲学层面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总是与"自身到底是什么"的争论相伴随。在人文科学中,哲学、文艺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哪个门类不是至今还在讨论定位问题?特别是在一门学科面临突破性进展的时候,更要对自身的性质进行深入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认识有差异,展开争论,属常态。当时,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如: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和哲学上困惑的可能,是不是二元论,这种矛盾会不会导致本质论的取消。又如:工具训练是科学,语文讲文化载体,讲人文,不科学。再如:语文的界面就是语言文字,把精神训练担在自己肩上,没这个必要。其实,一个事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质属性,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二元论"或"多元论"。"人"的本质属性有多个,但不能说是"多元论"。所谓"二元论",是指世界有两个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笛卡尔。或者更广泛的指任何将宇宙分为两个独立部分的哲学学说,如柏拉图的"观念和事物"说,康德的"本体和现象"说,等等,与语文学科属性是两回事。工具性、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不存在削弱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二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能割裂,不能偏废。钟启泉教授在《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序》中指出:"语文学科就是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语言是人类自身独有的工具,与大脑相互作用,与身体俱在。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剥离成"两张皮"。至于讲人文就不科学,恐怕是一种误解。什么叫科学?反映事物的本质,还事物本来面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顺应这个规律而发展,就科学。"工具训练"也如此,有符合规律,有不符合规律的,并非凡训练皆科学。语文独立设科时,有人提到"精神训练",语文不须包揽的问题,今日来看,凡教学均应有教育性,教育性是所有学科教学担负的共同责任,并非要某一个学科独揽。各个学科因性质、功能的不同,表现方式各具特色。如每个学科均认为自己无须担负"精神训练"的责任,"精神训练"必然空幻,子虚乌有。而今,语文教学中仍有教师认为语文的界面只能是语言文字,什么精神,什么人文,不是语文,上课讲内容就不是语文。这种人为地割裂统一体的言行对不谙熟语文教学规律的新教师、对学生学习母语培养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而言,令人担忧。

黄:有些问题似乎并不是艰难得不可捉摸,形成共识也似乎并不是困难得无路可循,怎么会这样呢?

于:事物本身就那么复杂。有的非议人文,有的又非议工具,脱离语言文字空讲思想内容,微言大义,别出心裁。公开课、研究课,再加上媒体的炒作、粉丝的吹捧,不是语文课的"语文课"形成一股气流,干扰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形成这种乱象,虽有诸多原因,但思想方法、专业素养、功利追求起相当作用。看问题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缺乏辩证思考。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变化的统一整体,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语文学科是统一体,工具性、人文性是两侧面,互补互促,互依互存。看问题,还需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长期受一种思想一种做法的影响,思维形成定势,难以跨越。古人早就告诫我们,"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改革势在必行,更何况原本的认识与做法是否全面,是否十全十美。探求事物本相,弥补短板与不足,发展传统精华,永远在路上。由于社会、家庭、接受教育质量的多种因素,也由于自身主观的愿望、追求与内驱动力,我们的专业素养,距理想境界还远,眼光的穿透力、教学实践的掌控力离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甚远,须不断学习,持续提高。语文教学课堂设计之纷繁可说是"乱花已经迷人眼",其中不少是意图探究规律,但也不乏急于成"派"成"家"的,说过头话,做扩大事,确实离了语言文字的"谱"。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是执教者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目的任务等理解的问题,是对专业有无敬畏之心的问题,大概不能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等同起来,捆绑在一起,一而二,二而一。

割裂的认识与做法,说到底是受价值观念的指引。教育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教学的全部目的,就是为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的挖掘和转化而教。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两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古老的文明都是价值理性,理想主义就是一种价值理性。他说,现代人采取新的理性标准,用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终极目标、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设定一个具体的、功利的目标,采用最合理有效的方式。以功利为目标,还有多少"理性"可言?从教育学上说,工具理性是指知识、数据、逻辑,指人之外的物理、业理、原理等;价值理性则是指"人"本身的真、善、美的主体价值。两种理性都重要,但价值理性是第一位的。从事认知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训练时须融合优秀人格的塑造与生命质量的提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爱的作文素材 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作文 回忆性作文800字 实践活动作文200字 红海滩作文 童年的滋味作文 难忘的一幕作文600字 介绍一种物品作文400字说明文 关于小狗的作文二年级 第一次哭的作文 初一作文遇见 用梅花托物言志的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800字 十八岁成人礼作文 家乡的苹果作文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怎么写 仙人掌作文结尾 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描写臭豆腐的作文 我真佩服他作文 你的和我的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动物 你学会了什么作文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篁岭晒秋作文 逛作文 中学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大全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