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权威解析」2019高考全国语文(Ⅰ Ⅱ Ⅲ)卷深度解读

2020-11-24 09:20:01
相关推荐

德育为魂 挖掘时代内涵

——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

一、 题型相对稳定,德育为魂,立德树人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在题型上相对稳定,与往年高考考查的模式极度相似,都是四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现代文阅读,第二个模块是古代诗文阅读,第三个模块是语言文字运用,第四个模块是作文。和2018年相比发生改变的是: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题型没有任何改变。同时语言文字运用的第20题和第21题也和去年考查的形式不一样,但第20题和第21题也并不是什么创新题型,第20题是2017年高考考过的题型,第21题也是学生平时做题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整体来说,2019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在题型上没有什么创新,都是学生练过的题型。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在内容上偏重德育,无论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甚至是在语文试卷中分数占比最大的作文都是在挖掘优秀的品德。例如:全国Ⅰ卷的作文考察的是考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的理解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题目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劳动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加强语文学科特点,拥有家国情怀

今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考题之中。并从材料选择、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的文化内涵,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榜样人物的示范功能,对考生及青少年的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例如:全国Ⅰ卷名篇名句默写题要求默写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为国戍边、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三、强化素养,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2019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全面考查了考生的信息处理、审美鉴赏、逻辑思辨、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处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今年的高考中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全国Ⅰ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及文言文阅读部分都专门设题,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直接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

四、备战2020高考,我们应主抓语文核心素养,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

分析2019年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考查的题型基本没有发生改变,题型相对较老,没有什么创新。但在题目设置上则比较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和德育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对语文基础的训练之外,更要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能够强化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引导,并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

话题新颖 仍重基础

——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

一、 话题涉猎广泛,涵盖体育、劳动等多个方向

今年的新课标II卷的高考题涉猎较为广泛,着重考查体育精神,劳动精神等话题。如语法填空语篇报道一位年逾90的英国女士仍然每周坚持工作而获得“年度女性奖”的事迹;短文改错语篇则介绍作者希望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喜欢的原因。以上两个题型以积极劳动为背景切入点,在考查综合语法知识的同时宣传了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引导考生培养劳动意识。而书面表达部分则设置了考生作为学校排球队队长写信告知队员近期活动安排的情境,在体育背景下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 以人为核心,重视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

今年部分考题还是延续了往年的考查方向,以人为核心,关注培养人的品质特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完形填空语篇通过介绍一位男士帮助素不相识的人找回走失的宠物狗的故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是有温情存在的,同时也体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七选五语篇则表达了人们应该如何激励自己,如何设定目标。而阅读理解部分语篇B则介绍作者自己参与并鼓励他人参与志愿者工作的经历,论述了志愿者工作的独特意义;阅读理解部分语篇D介绍了美国一所中学与NASA合作的联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实际生活技能。这些语篇的考查反映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语法知识全面,考点单一而简单

今年语法题在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两大题型的考查题型知识全面,如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冠词等。但各知识点考查相对单一而简单,如61题考查介词后加动词ing形式;65题考查固定句型在非谓语动词中的运用。部分语法题型在语篇中有相应的标志词作为提示,如66题考查现在完成时,其提示词为over the years;改错题第一处考查名词单复数问题,其提示词为different等。

四、语篇文章脉络清晰,题型综合

对于语篇文章如阅读,七选五,完形类,考题考查形式与往年保持一致,各类题型在本次考查中均有体现,如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完形填空情感色彩的词在本次考试中有所展现,这有效地帮助考生根据正负态度判断出答案。

五、备战2020高考,我们需要抓牢基础知识,重视思维的训练。

分析2019年新课标卷II高考题,不难发现,虽在文章话题上相对来说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知识点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如65题考查动词的现在完成时与2018年语法填空61题一致均是考查现在完成时。所以我们对于基础知识应该掌握牢固,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过程中找到规律。与此同时,这两年对于思维的考查,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多阅读各类话题的文章,才能在考试中做到从容不迫。

宏观重基础 微观求思辨

——鸿文高考教学研发中心

一、 考查全面、题裁鲜活且强调语言的工具性

今年的高考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突出语言能力考查以及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来说,基础知识涵盖全面:今年的高考试题语篇体裁稳定,包含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题材涵盖社会现实、科学发现以及时尚文化,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人生哲理、科学探索以及生活态度等。同时,语篇长度、话题、体裁设置合理,既有信息查找、表层理解转换的细节题,也有推理判断概括提炼的有一定难度的考题,保证一定的区分度。在语法题上,弱化现象明显,每种词法只考察基础考点,浅尝辄止并没有涉及高级语法。第二:题裁鲜活、凸显树人思想:在话题方面,包括了在线教育、戏剧文学、中国文化影响力、报纸发展、行为研究等。丰富、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考查考生在多种情境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三:贴近生活,强调语言的工具性:今年高考题与往年基本一样,越来越弱化语法,强调语言的工具性,例如:七选五题中考查了网上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问题,话题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但改变了以往的短文结构的考察方式换成了小标题式的考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学生的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

二、强调英语思辨能力,考察语言的提炼能力

今年新课标Ⅲ卷试题对英语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如阅读第4、7、8、9、15题以及七选五的第17小题不仅考察了逻辑推断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对主旨大意的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具有一定的篇章理解能力,这对基础薄弱的考生提出了挑战;第17题七选五首次抛弃了小标题的考查,而是把标题下的首句作为选项加大了选择难度,对学生的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提炼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三、注重实际应用,渗透科学认知

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注重考查考生作为语言的现实使用者是否具备必要的语言知识,能否综合运用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的语言技能,能否顺利进行各类输入和输出型语言活动,能否完成特定条件和环境限制下的各层次语言任务,以满足未来高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书面表达考查了邀请朋友去参加音乐会这一简单话题,虽然整体话题较简单,但要想得高分,仍需要考生既要宏观上能把握语篇的结构,微观上又能转述信息。精准的表达以及词汇地道的表达成为阻碍该题得分的主要原因。又比如,完形考查对小镇Rjukan科学使用阳光的实例,考查了学生的篇章把控和词汇认知能力且把科学认知融入其中,难度相应的比夹叙夹议文要高一些,对考生的篇章篇章认知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四、2020高考,主抓基础题型,加强语篇训练

纵观2019年高考题,除了七选五的考查方式给了我们一些小惊喜之外,不难发现基础题型的考查方式仍然沿用过去几年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语法基础题的难度仍在进一步弱化,而逻辑推断题的比重有所增加。由此给我们的备考启示为:仍然以传统题型为主,加强基础题型的各个击破练习,尤其是多抓一些语法送分题,比如涉及冠词、代词及连词的语法基础题;在题型巩固的基础上,寻求多题材多篇章结构的加强训练;最后,多进行试卷整体做题规划练习,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做题顺序,以期达到最佳的做题效率和结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香校园作文 美好的记忆作文 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人作文六年级 伟大的母爱作文 有趣的什么作文 英语申请信作文 关于事物的作文 450字作文大全 我家的小猫作文 三国演义的作文 假期结束作文 作文素材400字 五年级作文写景 英语游记作文 英语作文申请信 最短的作文 优秀作文议论文 朝花夕拾作文 幸福的作文400字 旅游记作文 吊兰的作文 参观科技馆作文 莫辜负作文 科技类作文 关于爷爷的作文 风作文600字 超越自己作文 奉献的作文素材 帮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