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自主招生史上最严 背后利益链瞬间崩塌!80多万考生何去何从?

2020-11-24 10:40:01
相关推荐

距离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还有两个多月。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自主招生政策,严格控制招生规模,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宁缺毋滥……堪称“史上最严高校自主招生规定”!

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有90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招生规模不超过当年录取总人数的5%,其中13所大学只能在本省招生。尽管招生人数占比不高,但这90所大学基本都是211名校,是无数学子拼尽全力想考进的梦想大学。

所以每年的自主招生备考,其激烈和紧张程度不亚于高考。在2018年,就有83.7万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较2017年增幅达35.4%!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15、2016、2017、2018年报考人数分别为16.2万人、48.5万人、60.6万人、83.7万人!

但教育部的最新通知,给那些自身没有很强实力、却梦想走自主招生“捷径”的考生们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有专家分析,自主招生的严管和缩招,或与2018年曝出的自招论文造假事件有关。

高考答题卡未被调包

却牵出自招论文造假

自主招生,不唯分数,必然要加入大量非客观性的标准,包括面试等非刚性、主观性的评判,也就是说人为因素必然增加。于是,自主招生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不断遭遇公平质疑与诚信的挑战,哪怕是个案,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而近年来曝出的连锁事件,让自主招生坐上了火山口。

比如,前些年人大招办蔡荣生事件,导致初具规模的“华约”“北约”两大自主招生联盟考试被取消。去年,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案虽然最终经纪检监察部门调查,证明了省招办的清白,但无意间有网友扒出,说谎的考生此前通过了个别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初审,其中重要的审核材料之一就是剽窃的学术论文。

虽然这个考生只是通过初审,并不意味着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但仍然引起舆论哗然。随后,部分媒体也披露了一些考生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使用“假”的真论文,即通过剽窃或者代写等非正常手段发表论文,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而这些考生多数来自著名中学。

其实,高校自主招生的流程非常复杂,多数高校绝不会简单到因为一篇论文就给考生自主招生的资格。尽管如此,持续曝出的论文涉嫌造假,再也无法抑制社会公众对于自主招生公正性的质疑,尤其是论文、奖项背后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资源与社会阶层的差别,更深深刺痛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哪些大学自招初审看论文?

高中生论文为何铺天盖地?

近几年,随着自主招生越来越热,一些竞赛无门、成绩不高,还想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都被一项条件所打动:发表文学作品、论文或专著。

的确,在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中,有近50所高校明确认可文学作品、论文、专著作为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的条件之一。(上下滑动图片,即可完整查看)

但是,对于上述报名条件中出现的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核心期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学作品、论文、专著…到底什么概念?该如何理解?很多考生和家长却一头雾水!

于是各种论文代写代发的机构抓住“商机”,到处忽悠:“5千元代发论文,包过自招初审!”这些机构鱼龙混杂,收费惊人,但不少家长却甘愿为此掏腰包。更有甚者,个别无量中介把学生的文章发表在非法期刊上,导致家长损失金钱不说,还丧失了自主招生初审的机会!

而一位科技期刊的编辑则道出了另一番无奈:“我们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平常也有关系稿,但真不多。自从自招报名需要论文,感觉每个月都能从各种关系转来一堆高中生的稿件。其实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哪有时间和精力写论文?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东拼西凑或是家长请枪手代写的。不发吧,都是各种关系;发吧,实在是拉低了杂志的文章质量!”

论文有水分,其实大学招办也心知肚明。据一位曾参与某名校自主招生工作的大学教师透露:“每到自主招生季,学校的招办主任就‘头痛’不已,各种关系纷至沓来......论文造假已是大学自主招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存在个别考生奖项、成绩造假。”

竞赛活动到底含金量多少?

报名费竟成骗家长的手段!

除了论文,还有一些高校把各种竞赛活动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除了权威的五大学科竞赛,目前90所高校认可的竞赛类奖项可谓五花八门!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要求在“各类竞赛(包括文学创作、外语、摄影、创意创新、社会实践)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华中师范大学要求“在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全国全省作文、英语等大赛中获奖”;贵州大学要求“文学、电子、演讲、辩论、创新等省级以上大赛三等奖及以上者”;等等。

但一些文科类竞赛结果不好考证和量化,所以在201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很多高校未再提及。

在文科竞赛受冷落的同时,科创类竞赛成为新一代的“宠儿”,统计发现,2018年有60%左右的高校认可科创类竞赛赛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名目繁多的竞赛,让考生和家长“乱花渐欲迷人眼”,对竞赛的正规性和含金量无从判断。其实要知道某项竞赛活动的含金量,除了看主办方是谁,还要看有多少高校认可。

但社会上各种机构打着“自招加分”的幌子举办的竞赛活动数不胜数,除了赚取报名费、培训费、参赛费,对考生报考自主招生没有半点用处。甚至还给一些骗子提供了敛财的机会。

1月7日,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发布严正声明:称组委会并未授权任何机构在河南承办省赛、国赛。河南雄鹰作文培训等机构持“叶圣陶杯”组委会的全国总决赛通知等文件,到河南多所学校冒充第26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河南省省级赛、国赛代理机构,向学生收取100-300元的参赛费,被骗学生多达千人!

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在新规中专门强调:不得简单以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并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认真评估。

自主招生被录取的考生,

大学里真的就很优秀吗?

也许,论文、专利、竞赛等成绩成果,可以视为某方面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表现,但据此录取的自主招生学生,在大学阶段真的能在这些专长上胜出吗?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刘进等人一项跨度长达7年的研究最近发表,在对2008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后,课题组发现,在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专利方面,同届大学生中的统招生表现优于自招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均值差异还在不断增加。

课题组认为,大学期间的学术研究表现往往取决于个人努力程度,说明随时间推移,自主招生所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和重视都出现下降趋势。

也就是说,即使自主招生给那些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进入名校的通道,他们在大学中的发展也未达预期。

那么,是什么样的学生进入了自主招生通道?刘进等人研究发现,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2.3%。课题组认为,这说明确实存在教师子女、公务员子女“近水楼台”的现象。

自主招生的本意是弥补统一高考的缺陷,现在看来,不仅没有弥补缺陷,其本身的缺陷也不少。此次教育部严管自主招生,正是要弥补这些缺陷,以守住特殊类型招生的公平底线。

为何自主招生不被全面叫停?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要的探索

教育部通知发布后,很多家长都在呼吁:既然自主招生有这么多乱象、还有不少缺陷,为何不直接叫停呢?全部依据裸分录取,不是最公平吗?

守住公平正义,这个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也必然会得到多数家长与考生的欢迎。但一旦彻底叫停,将极大地压缩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此次教育部发布通知后,就有专家质疑:这一政策和高考改革强调的不唯分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尊重并扩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似乎并不完全吻合。

的确,招生制度的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唯分数评价人不合理,应该进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样更科学。但在目前的诚信环境下,一到招生的实践环节、操作环节,就变成非成绩评价的真伪问题、诚信问题、公平问题。

所以,新高考改革最后的口号变成“两依据一参考”,两个“依据”都是分数,综合评价在目前阶段更多只能作为“参考”,无法作为依据,就是原因之一,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此番调整,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底线面前,不得不找到中间的平衡点。站在更高方位上审思自主招生新规,便不难意识到,这一新规的出台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自主招生走得更稳健,更深孚民意,将为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广泛的范本效应和辐射力。

自主招生还有必要报考吗?

抓住学科竞赛才能有机会!

既然自主招生的政策还存在,那么就是一个机会。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主招生并不是到高三才开始准备的,临时抱佛脚,成功的机会将非常渺茫。自主招生的规划和准备建议趁早,比如学科竞赛,高中一开始就需要着手准备。

1.高二(2020年高考)的学生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

可以提前参加各类竞赛训练。高二学生尤其可以参加信息和生物竞赛,尤其是生物竞赛,更容易获得奖项。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竞赛类的考生可供选择的专业较少,一般情况只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

2.高一(2021年高考)的学生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

提前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选择1-2科竞赛进行系统学习。

特别提醒各位高一高二的同学,想走自主招生的话,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科竞赛。统计2018年90所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发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在报考中依然占有绝对竞争优势,超过95%以上高校在其招生条件中明确提及学科竞赛奖项。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以上的考生大概可以报考80%左右的自主招生高校,而省三等奖的考生则可以报考30%以上的高校。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①竞赛时间:初赛各省时间不一;每年9月为省赛复赛;12月左右冬令营(全国决赛)。②竞赛方式:个人参赛。均为笔试。③竞赛内容:初赛不超出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复赛内容以竞赛大纲为准;决赛参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要求进行。④竞赛特点:初赛难度维持在高考中高档实体水平;复赛和全国决赛远高于高考难度。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中国物理奥林匹克①竞赛时间:每年9月上旬预赛;9月中下旬复赛;10月底全国决赛。②竞赛方式:个人参赛。预赛为笔试,;复赛及全国决赛为笔试+实验。③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依照竞赛大纲命题。④竞赛特点:预赛试题大部分相当于高考稍难或难题的水平。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http://cso.xiaoxiaotong.org)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①竞赛时间:每年10月中旬省赛初赛;11月中旬省赛复赛;次年8月全国决赛。②竞赛方式:联赛个人参赛,初赛为笔试,复赛为程序设计;决赛以省为单位派队参加。③竞赛内容:出题范围、竞赛形式及评分标准等由科学委员会制定的联赛大纲确定。初赛以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为考试内容,重在考察基础与实用的知识,以笔试为主。④竞赛特点:竞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但报名对初高中并无限制,因此初中生也可参加提高组竞赛。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高三(不能参加决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http://cso.xiaoxiaotong.org)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CBO(http://cso.xiaoxiaotong.org)

怎样才能让自主招生公平高效?

“严”字当头,重塑高考公平信仰

“严”字开道,贯穿始终。从严格报名资格条件,到严格制定录取标准;从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到严格确定招生专业……教育部发布的这一通知,就为自主招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严一点,才能让有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自主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换言之,有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是自己说了算,得有真才实学,有可验证和佐证的真本事,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招生严一点,不是故意“刁难”这些有才华有潜力的学生,更不是堵死他们进入名校的“特殊”渠道,而是对他们更负责,防范一些名不符实的学生浑水摸鱼。

严一点,更能让自主招生制度更有公信力。

客观地看,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初衷值得激赏,所取得成效也受到多方好评,但是自主招生关乎高考公平,而高考公平备受关注,任何一丁点的猫腻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在这种背景下,出台新规,通过严格的制度安排确保高校自主招生不偏离轨道,更不能出现问题,无疑既契合了深层的民意诉求,也对健全自主招生制度大有裨益。

严一点,可更好维护相关高校和中学的声誉。

自主招生制度,可使多方受益,比如被招收的学生、学生所在的中学和施行自主招生的高校等等。新规强调严格,各项程序得到落实,高素质的学生获得资格,实至名归,中学和高校便各得其所。否则,如果相关中学弄虚作假,一旦被查,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这对学校形象极为不利。而相关高校如果暗箱操作,招收关系户,后果也不言自明。

严一点,才能重塑公众对高考公平的信仰。

高校自主招生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与现行的高考制度息息相关。高考改革,不管怎么改,生命线都是公平。有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公正的调节器之一,高考公正则是教育公正的重中之重。推动自主招生公平公正,铸就高校招生全链条的公正,夯实高考公平的制度底座,势必提振公众对高考公平的信任和信仰,这也有益于构建社会公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